Category: 透视篇

  • 从摩西五经看赋权与限权(欧雨虹)2024.04.22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4.04.22 欧雨虹 “扁平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潮流。扁平化的目的,是打破金字塔状的阶层结构,减少层级,并让权力向下流动(注1)。 这几年的疫情,迫使教会的牧养权力,不再集中于少数的教牧人员,而是流向各个小组。有些教会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与限制,开始尝试扁平化教会结构。 然而在任何结构中,仍都容易出现权力往上集中和被滥用的趋向。就算教会扁平化,权力流向小组,但小组长还是可以集权并滥用这个权力。打破了旧的金字塔,但新的金字塔又不断形成。 圣经中的赋权与限权 权力是个很复杂的议题,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本文没办法探讨每个层面,只欲抛砖引玉,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浅谈权力的分配与运用。目的不是要提供一个“符合圣经的权力架构”(注2),而是观察圣经如何在不同权力架构中,赋予权力与限制权力,让圣经的描述,塑造我们对于权力的想像。 《创世记》里,“神的形象”是一个赋有权力的身份。上帝赋权给人,让他们治理受造界(参《创》1:26-28)。放在古近东的处境来看,《创世记》的描述,颠覆了古近东对于权力分配的想像。 旧约学者指出,古近东的君王被视为神的代表,被赋权治理人民(注3)。古巴比伦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人被创造是为了服事诸神。既然君王是神的代表,人民理所当然要服事君王。这让金字塔状的社会阶级有了正当性,确保了君王在金字塔顶端、万人之上的地位。 在这样的处境下,《创世记》却形容人类有“上帝的形象”,很令人震惊。当所有人类都拥有“上帝的形象”这个身份、地位时,治理的权力不是集中在一人,而是交予人类,男女共同治理。 权力的共用是一种限权。《创世记》划分的阶层,不是神明、君王、人民,而是上帝、人类。在上帝原本创造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创世记》对于人的形容,扁平化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阶级。 相较于古巴比伦的史诗,《创世记》说,上帝创造人并不是因为祂需要被服事,而是因为祂要赐福给人(参《创》1:28-29)。作为上帝的代表,人也不是要被他人服事,而是要成为上帝祝福的管道,把上帝的祝福带给整个受造界(注4)。 《创世记》第2章描述,人行使治理权的方式,不是主宰与利用,而是耕耘与看守 (参《创》2:15),与上帝合作,使土地更繁荣、美好。 权力的扭曲与滥用 这个美好的景象,却因罪恶而破坏了。人被创造,是要共同治理和管理受造界,但罪的影响让人滥用权力,主宰、管辖其他人。男女共同治理的愿景被罪扭曲了:上帝说,丈夫会管辖妻子 (参《创》3:16)。 《创世记》接着记载,人用暴力压迫其他人,兄弟互相残杀 (参《创》4:8)。到了《创世记》的尾声,我们看到的是,埃及法老在万人之上,所有的地都归他,全埃及是他的奴隶 (参《创》47:20-21)。罪的影响,让人离上帝原本的创造越来越远,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顶端的人滥用权力,底层的人被剥夺权力。 律法中的限权与赋权 当上帝带以色列人出埃及、脱离奴隶的生活之后,祂给予他们全体“君尊的祭司”(参《出》19:6) 这个新身份,让他们可以重拾上帝在创世之初,给予人的尊贵。上帝还给予以色列律法,让他们与埃及等世俗社会有别。不一样的社会,需要不一样的君王。 首先,这个君王并不是必要的。 《申命记》描述, 以色列若说:“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围的国一样”,那他们要立上帝所拣选的人为王 (参《申》17:14-15)。立王是为了满足以色列人的愿望。 其次,律法设了限制,防止君王集中权力。 如: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军力)、多立妃嫔(政治力)、多积金银(财力)。并强调君王与子民的关系,是“弟兄”,并不高人一等,不可心高气傲 (参《申》17:15-20)。君王不可以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加强权力。 最后,君王主要的职责是要抄录、诵读、谨守律法,成为百姓的榜样。 上帝的律法,扁平化了君王与子民的差距。他们是伙伴,一同实行上帝律法。唯一的差别是,君王要成为百姓的榜样(注5)。上帝没有给君王任何特殊权力,而是要他活出律法中的公义与慈爱,让百姓自愿效仿,用生命为榜样施展对百姓的影响力。 以色列的君王,与埃及的法老截然不同。 上帝的律法,除了限制君王的权力与地位,也设定制度,防止社会底层的固化。律法规定,每7年为豁免年,以色列子民要免除同胞的债务,并释放卖身为奴的同胞(以色列人) (参《申》15:1-2,12-15)每50年一次的禧年,则要归还土地(参《利》 25:10),让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开始,而不是困在社会底层,永不能翻身。 在每个群体中,都有种种因素,驱使权力往上集中,形成金字塔。然而上帝的律法,限制权力,防止权力集中。 可惜以色列人并没有遵守。 旧约的历史书让我们看见,以色列的君王与其他国的君王一样,滥用权力:为了自己的权力和财富,让百姓负重轭、做苦工 (参《王上》 12:4)。先知书则批评以色列的君王和领袖只顾自己,不但不牧养羊群,还用暴力,严厉辖制他们(参《结》34:2-4)。上帝的愿景,与以色列的实况,有极大的差别。 对现今教会的启发 上帝在创造与律法中的赋权与限权,对现今教会有什么启发呢? 圣经让我们知道,权力滥用不是新事,从罪恶开始扭曲上帝的美好创造时,就已经开始了。摩西五经对权力的态度是谨慎的,今天的教会也需要思考,如何预防权力的集中与滥用。 这时代的网络,让教会的各种权力滥用(挪用公款、性暴力、属灵霸凌、隐瞒丑闻),有更多的暴露,甚至让人对教会失望。当年轻一代对权力,特别是组织的权力,失去信任时(注6),教会领袖当如何回应与牧养? ×第一,诚实面对落差 教会领袖可以一方面讲述,圣经中上帝对权力分配与运用的愿景,一方面坦承现今教会未曾达到上帝的期许。这些落差并不需要掩盖,也掩盖不住,越掩盖只会越让人失去信任。认真面对这些落差,反而让人看到教会的诚实与勇气。 直视这些落差,必然带来沮丧、难过、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代表我们对上帝的愿景是在乎的,不是无感的。这些情绪不是洪水猛兽,需要压制。这些情绪能量,可以成为教会反思、悔改、改变的动力。 教会领袖可以带领会众,聆听并接纳彼此的情绪,让会众感受到,他们在这些情绪中不是孤单的。教会领袖也可以用圣经里的哀歌,带领会众面对“愿景”与“实况”的落差(注7),让他们的情绪成为他们来到上帝面前的动力。 ×第二,设立限权与赋权的机制 在一个对权力失去信任的时代,如果教会领袖设立限权与赋权的制度,让会众知道,教会有意防止权力的集中与滥用,可以帮助会众重建信任。 不同组织结构,有不同限权与赋权的方式。限权的方式可能是由团队领导,不把权力集中在一人,或是主动愿意接受问责,定期检视组织体制与决策机制。 赋权的方式可能是让领导团队更多元,让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女性、儿童、青少年、身心障碍者),更多被听见和看重…… 在各种权力架构中,我们都可以发挥创意的思考,抵抗权力往上集中的倾向,让权力可以往下流动,不让权力差距越变越大。 注: 1. 扁平化理论 – MBA智库百科 (mbalib.com)。 2. 董家骅牧师提出,各种权力架构都有把权力来源偶像化的危险。《另类权力逻辑》 (董家骅)2017.06.19 – OC举目网站 3. J. Richard Middleton, The Liberating…

    阅读全文…

  • 大象何苦席地而坐(傲洁)2024.04.20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20 傲洁 走头无路 2018年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的大陆电影《大象席地而坐》,讲述了中国河北省石家庄一个旧社区里,4位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层小人物寻找心灵救赎的故事。 这部长达4小时的电影,只发生在一天之内。片中走头无路的4个人,不约而同地前赴内蒙古满洲里的动物园,去看一只镇日席地而坐的大象。 体重达3000到5000公斤之间的成年大象,平均每天休息2小时,大部份时间是站着睡,每3到4天才会躺下来睡一次,以免惊人的体重压伤身躯内的器官。当大象迫不得已席地而坐,可能是内里已经碎裂了。 圣经《列王纪上》,记载过一个“大象席地而坐”的绝望光景: 神人以利亚在迦密山上经历天降焚火的神蹟,战胜了巴力先知,却因王后耶洗别的追杀,仓皇逃命到犹大的别是巴。他心里的大象,就在那里的一棵罗腾树下席地而坐。他向上帝求死,然后睡着。 慈爱的天父为他预备水和饼,他吃了,但又不敌心头重压,仍然躺下。上帝再派使者对他说:“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王上》19:7)以利亚就起来吃喝,恢复体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了何烈山,与上帝面对面…… 我们会不会像先知以利亚一样?我们心房的大象,会否也有席地而坐的一天?也许会。所幸至高上帝从不轻忽被压碎的心灵,祂必为我们预备水和饼,让我们重新站起。 《大象席地而坐》全片长3:54:05 群组力量 动物园里的大象看似温驯可爱,被激怒时却很危险,尖尖的象牙和长长的象鼻,会变成对付敌人的利器。那么,心房的大象吞下过多负面感受,不胜负荷,在里面地动天摇、不停咆哮,岂不一样危险吗? 大象是群居性很强的动物,一个象群可以由4到100头象,组成终生牢固的关系,而且彼此保护。 而人们心里的大象,也不是孤单的。以我为例,当负面情感汹涌澎湃、不能自救时,我会拿起手机,向可信任的基督徒群组,发出求救讯号。随即会收到或长或短的祷告讯息,以及许多温柔安慰。渐渐地,我里头毛躁的大象开始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踱步,甚至停下来站住,小睡片刻。 网络时代中,神国儿女无国界地招聚在一起,组成一个一个可以即时互动的群组。关系紧密的属灵群组,就似一个小型象群,群内成员互信互爱、彼此守护、相互代祷扶持。 我有几个安全可靠的姐妹群组,经常收容我的垃圾情绪。姐妹们会以同理心安慰我,抚平我里头时而躁乱、时而抑郁的古怪大象。同样,我也接收姐妹们的负能量,抛出圣经话语,安定她们焦躁中的大象。 靠着代祷守望,群里的象鼻子成了灭火管,相互扑灭乌烟瘴气。几年下来,上帝赐下基督耶稣里出人意外的平安,护卫着我们的心,击溃所有的负能量波浪。 拉起大象 天父非常人性化地对待以利亚里头坐着不动的大象。这种人性化,在道成肉身的主基督身上显彰无遗。耶稣在烈日下的井边等候撒马利亚妇人,解开她的心结。祂也抬头呼唤:“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路》19:5)使税吏长改过自新。 祂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祂不只说给井旁妇人和矮子撒该,也说给普天下的人听。 为何耶稣的话能深入人心,穿过2000多年,仍蕴含翻转生命的大能? 我们的主耶稣饱历人世忧患,明白人性的脆弱。祂聆听每一声痛苦的呐喊,也肯陪伴迷茫心灵一起面对困局。祂并不因为自己是神,而高高在上。祂是极其“人性化”的生命之主,祂口中的道,句句显明在肉身上。 躁动不安的人心里,多少只无助的大象镇日席地而坐?人们最需要的,可能不是教条式的人生大道理,而是被恩慈地对待,就像耶稣对待井旁妇人和财主撒该——人是在被理解、包容和体谅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生命的。 7年前,我先生因职业生涯停滞不前而精神颓靡,里头的大象沮丧地席地而坐了好长一段日子。家里弥漫着碎裂的气味,连我心房的大象也被压垮,瘫在地上。是上帝用重新写作的呼唤把我拉起来,随着一篇篇信仰文章的完成及刊出,我的大象慢慢撑起了发酸的腿,重新站直。 当先生看见我的大象稳稳站起来,他幡然醒悟:上帝的带领不早也不晚,永远恰到时候!因此,纵然困境依旧,他的大象也跟着站起来了——有主一路相伴、引导,大象何需无力踞坐呢? 适可而止  保罗提醒我们:“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意思是:我们可以有负面情绪,但要适可而止。如何让心房的大象稳站休眠状态,不随便发狂咆哮?我的秘诀是:仰赖圣灵保惠师,帮助我结出“节制”的果子。 当我将苦水垃圾疯狂地往群组乱吐乱丢、欲罢不能之际,成熟的姐妹会马上请我说出3件感恩事项,借此扑灭我万马奔腾的负能量。天长日久,当我心房的大象开始狂啸时,我的内心深处会升起一股力量,帮我按停快要泛滥的负面情绪。这是内住的圣灵为我结出的节制果。 节制,是我迈向健康人生的推手:养成简约而规律的生活作息,建立不间断的书写日常,并靠着运行在心里的大力,为负面情绪适时“踩煞车”,不让大象的吼声堵住文思,阻碍写作。 归回童心 去年返台,请教ChatGPT:“我有位24岁、发展迟缓的儿子,可以带他到哪里走走呢?” ChatGPT回答:“动物园。”我心想:“好幼稚!”直接问儿子,不料他回我:“动物园。”我们就到台北市立动物园去。 这个门票低廉的都会型动物园非常大,来自热带雨林、非洲、沙漠、澳洲、温带和台湾本土的动物,应有尽有。比我高大的儿子童心未泯,看见每种动物都笑呵呵,手机一直拍不完。 由于天热,好些动物躲在树丛里睡觉。儿子细心观察,把动物通通找出来,逐一指给我看。旁人大赞他:“好聪明啊!” 我注视儿子天真的圆脸蛋,知道他内里也藏了一只会咆哮的大象。幸而他单纯,负面情绪不会在他心里滞留太久。他心中其实是有一头特大号的小象,只要主人的需求被满足,自会乖乖进入休眠状态。 母子俩逛了一整天动物园。我拾回童心,赞叹天父的创造奇妙,明白何以耶稣强调:“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3)孩童的心更能发现受造界的美好。 3名成年子女,如今只剩这个儿子陪在我身边,恰似天父专程留给我的礼物,提醒我要“永保童心”。 而无形的大象,寄居人心房,催逼世人去寻找心灵的救赎。我们可以骑上象背,让这庞然巨兽搧著大耳朵、往高处伸长鼻子,稳步返回首个动物园——伊甸园,重新栖身在天父的保护里,享受心灵的安息。 此刻,我的大象置身象群返家的路上,沿途浩浩荡荡,并不寂寞。 作者毕业于神学院,参与大陆及台湾本土宣教事工。曾任基督教报社主编。现居英国,为自由撰稿人。

    阅读全文…

  • 一个只有“自己人”的世界——看电影《利益区域》(陆加)2024.04.15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4.04.15 陆加 一个明亮的早晨,两个儿子把爸爸的眼睛蒙起来,兴致勃勃地领他走出屋子。哥俩领着爸爸走到别墅侧院的花园里,然后打开他的遮眼布;同时,妈妈带着另外3个孩子冲着他喊:“生日快乐,爸爸!” 在明亮的阳光下,爸爸看到长条桌上,有一条崭新的深古铜色的独木舟。 “这是给我的?”爸爸边问边轻轻的抚摸著船帮。“至少可以坐下3个人,你从哪里搞到的?” “我有特殊管道。”妈妈的回答很神秘。 爸爸,妈妈,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加上妈妈怀里刚生下来的小宝宝,还有一条狗围在独木舟边。“谁要第一个坐到船里?”爸爸问。“我,我……” 孩子们都争相举手。爸爸看了一圈,最后指著妈妈怀中的宝宝安妮:“你是第一个”。 生日惊喜完毕,大孩子们都去上学了。爸爸走出了连着矮墙的院门,随即骑上一匹高头大马。那匹马只走了几步,就有哨兵向他致敬,然后牵着他的马进入了高墙,岗楼和铁丝网围绕的地方。 在这高墙之内,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波兰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时间大约在1943年。 一早“其乐融融”的场景,就是死亡集中营的德军最高指挥官鲁道夫‧霍斯中校(Rudolf Höss)与妻子海德薇‧亨塞尔(Hedwig Hensel),以及5个孩子的一段普通家庭生活,也是2023年上映的电影《利益区域》(The Zone of Interest),一开场的一个片段。 《利益区域》又译成《梦想集中营》(或《特权乐园》),是由英国导演在波兰拍摄的德语电影。这部电影不是直接描述大屠杀,而是讲述在大屠杀最为惨烈的1943-1944年间,霍斯一家人在这个花园别墅的日子。它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最佳音效(Sound Effect)奖,同时也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 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于1940年,开始时主要目的是关押战俘。 1942至1944年底,随着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系统性大屠杀不断加剧,集中营不断扩充,并成为6个屠杀中心里最大和杀人最多的集中营。最后几年里,火车昼夜不停地把各地的犹太人,运到此地,大部分是直接送入毒气室和焚烧炉。一小部分身体还好的,则先被强迫做苦力,然后屠杀。 至少有110万人,是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除了近100万是犹太人之外,还有吉普赛人、同性恋者、战俘、耶和华见证人和一些政治犯(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利益区域》中有几段对话,暗指霍斯“工作业绩”优秀,被上司赏识,因为他与同僚在毒气室和焚烧炉的使用效率上,最为出色。 正因如此,1944年5月到7月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有多达43万匈牙利的犹太人被送到这里屠杀。最多的时候,这个集中营每天屠杀近1万人。 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Michel Zacharz AKA Grippenn摄于2006年8月 电影独特的艺术处理 《利益区域》虽然算作是一部剧情片,但刻意不煽情,不讲故事,不含剧情高潮。 它采用最接近人眼的广角镜头,多用自然光,很少使用人物脸部的特写,就像远远地在观察这家人零零碎碎的对话和平淡的日子。电影虽是虚构的,但这些零碎日子中的人物、事件,包括整个别墅的内外布置,都是经由历史资料,图片的考证,可谓是历史的再现,且近事实的可信度相当高。 作为一部“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影片没有任何像《辛德勒的名单》那类电影一般,有直接描写大屠杀的镜头。这部电影最为独特处,是它的声音效果。 导演巧妙地利用了这家人的“生活区域”,是与大屠杀场所,只有一墙之隔。于是,不论白天黑夜,从墙里面传出来的噪音伴随着这家人所有的活动,成为这家人日常抹不掉的背景声。 墙内的声音,时而是熔炉的轰鸣声,时而是嘈杂不清的喊叫声;有火车进站的声音,也有偶发的枪声——这声音时刻在提醒著墙内所发生的事,将无时不在的屠杀与墙外温馨和谐间的反差和张力,敲打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这个独到的艺术处理,为此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奖。(我认为应该称为最恐怖音效奖,那“魔音”萦绕在脑海里,是久久挥之不去的。)   除了音效,在许多生活镜头的背景里,还常常出现一个冒着黑烟的大烟囱。 昼夜不停的焚烧炉和它必定会散发出的焦糊味,也从视觉和(联想到的)嗅觉上,强化了对大屠杀的感受。 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在墙内涂炭生灵的指挥官,怎么可以同时又过著一个岁月静好的墙外日子?导演提供了事实与线索,然后把这个问题,留给观众去自行观察、解读、与评判。 墙外是“和谐”的世界  影片里最多出现的,是霍斯一家在墙外的生活细节: 他们一家在河边野餐;妈妈抱着宝宝在园中散步,教孩子认识美丽的花朵;爸爸教大儿子骑马,跟孩子们一起划船,在水中游戏。 霍斯是个仔细和负责的父亲:每天睡前他都会给女儿读格林童话,跟每一个孩子道晚安,并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好,并关上所有的灯。 霍斯夫妇睡前,一起回忆着他们上次去意大利旅游的愉快时光,并计画着重游故地。他们在河边,憧憬著将来解甲归田,做个悠哉的农夫。 霍斯太太对孩子的管教,适宜和得体。 霍斯的下属,也都非常尊重霍斯。 …… 从这些细节上,没有人会认为,霍斯夫妇是我们想像中的“衣冠禽兽”。在他们“自己人”中,他们是热爱生活,彼此尊重,尽职工作,妥善的处理各种关系和责任,且保持了优良的“传统价值”。即使用今天的标准,他们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好人。 墙外是“洁净”的世界 影片中另一类反复出现的细节,是他们对“洁净”的看重: 霍斯从集中营回到家里,第一件要做的,就是立即脱下皮靴,然后由仆人拿到院子后面,仔细清洗营中带回来的泥土。 霍斯家中总是干净和整洁的,女仆们常常在擦洗餐具和物件。地上偶见一些积水,霍斯太太会叫人立即清理。 有一次霍斯带两个孩子,在河边戏水和钓鱼。忽然他脚下踩到一块类似人骨的东西。于是他急匆匆地将两个孩子带回家,把他们放到浴缸里,用肥皂和毛刷反复涮洗,甚至用水直接冲洗他们的眼睛,使得孩子们难受大叫。第二天,他还特别训责下属,在处理营内“垃圾”的事上的马虎大意,而这种污染河水的事件,绝不能再发生。 …… 很明显,墙内一切都是脏的——犹太人是肮脏的,任何接触之后,都需要不断的清洗,来维系自身的洁净。 排斥的力量 一位亲身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在南斯拉夫发生的种族清洗的神学家沃弗(Miroslav…

    阅读全文…

  • 我渴望复兴——需要,却无法制造(王唯权)2024.04.10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10 王唯权 一 如同乘风在空中盘旋的风筝才是最美的,我的心也常向往著那被上帝同在所充满的教会。那将是何等的美——教会要“成为她自己”( “becomes itself”,注1),这是她本该有的荣美和圣洁容貌,并借此为她的良人作见证。 C.S. 鲁益师说:“我相信基督教,就如我相信太阳升起。非仅因为我看见了太阳,而是借着阳光,我看见了其他一切。”(注2)对鲁益师而言,基督教信仰照亮且充实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注3)。同样的,基督之光使我看见了世界的匮乏,以及复兴可能带来的丰盛和满足。 我渴望“复兴”,并非因为我担忧基督教在人的眼里显得平淡无奇,而是因为看见太阳已经升起,世上仍尚有许多幽暗与寒冷之处,亟须照耀和温暖。教会外是如此,教会内亦是如此。 在我看来,没有人能制造“复兴”。然而,也没有人能说,我们不需要它。 二 基督徒将彼此间的联系,称作为“团契”。在希腊文学里,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夫妻的联合,因为“团契”是“紧密关系,涉及共同利益和分享”(注4)。 在“团契”中,信徒因回应福音的呼召,成为互助互惠、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除了连结于相同的信仰,在此绵密交织的关系里,信徒也通过“擘饼”,确认和提醒自己所拥有的新身份,以及所归属的新群体(参《徒》2:42-47)。他们不再用种族、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来界定自己。取而代之的,是“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的新认同(参《加》3:26-28)。 然而,如此密切、美好的互动关系,也会为信徒带来困扰。互动日益增多,彼此的认识逐渐加深,自然能够看到对方的缺点,进而产生摩擦和冲突。 为了缓解张力,信徒往往采取两种举措——要么“规避”,逃离团契的生活;要么“伪装”,戴上敬虔的面具。极端的情形是:一批批受伤的信徒离开教会,也有一群群的信徒,为了教会表面上的融洽,学会了虚情假意。 我渴望“复兴”,并非因为我不相信圣经的充足性、忠实传讲圣道和教会治理的重要性,抑或奉耶稣之名祷告的有效性。事实上,教会对“复兴”的渴望,不该替代上述的信念和实践。然而,在牧会中,有许多的问题,如信徒间的猜忌、苦毒、鄙视、论断、不饶恕、不信任和假冒为善等,都无法单纯靠外在的劝戒和纪律,彻底解决。 我们知道,是圣灵使人成圣。而复兴,作为圣灵在“基督教会生活中的一段不寻常之祝福和活动的时期”(注5),往往能为人心提供所需的救命氧气,为个人和群体带来显著、真实且深切的转变。 没有人能制造“复兴”。然而,也没有人能说,我们不需要它。 三 戈登・康威尔(Gordon Conwell)神学院的教会史学者洛夫莱斯(Richard Lovelace)指出:许多基督徒虽在理论上知道,自己已经因信称义,与上帝和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仍然)依靠自身的成圣来换取称义……他们从自己的诚意、过往的归信经历、近期的宗教表现,或相对减少的故意不顺服中,寻求与上帝和解的确信。”(注6) 换言之,许多信徒虽然在理性上接受了“因信称义”的教义,生活中却仍要通过好行为,来“赚取” 称义。这是一种典型的心脑分离状态——头脑中虽有正确的信念,内心却对此感到不踏实,缺乏确实的把握。犹如恋爱中的情侣,虽然知道彼此爱慕,却总要通过“你爱我吗?”这样的问题,来确认对方的爱意。 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常常充斥着这类的挣扎。我们在理性上坚信“上帝爱我并与我同在”,内心却不一定感受到这信念所带来的盼望、力量和安慰。在概念上,我们虽然接受了基督为我们降卑和高升的事实,但在心底,这类的认信和教义,却无法带给我们情绪上的涟漪,和行动上的决心。 我并非在此鼓吹情绪或经历挂帅。然而,我也不认为,缺少情感和经历,会使我们的信仰更为纯粹或高尚。情感和经历不应该取代圣经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对圣经的信心,也不该阻断圣灵在信徒生命中结出情感和经历之果实。 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 1703-58),是美国第一次大觉醒时期,最富有代表性的神学家。在北安普敦(Northampton)的复兴运动爆发初期,他讲过一篇名为《一道神圣和超然之光》(A Divine and Supernatural Light)的信息。 他指出,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得知“蜂蜜是甜的”——一种是通过理性,另一种是通过经历;一种是他人告知,另一种是亲身体验;一种是头脑知道,另一种是心里明白。他说: “认为蜂蜜是甜的这种理性判断,和对蜂蜜甜味的感知,之间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可能只是理性地知道蜂蜜是甜的,却不知道蜂蜜的味道如何……仅仅从理性推测去判断某事物的卓越性,与真正感受到其甜美和美丽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前者仅停留在头脑中,只涉及推测;而后者则与心相关。当心感知到事物的美好和可爱时,自然会在理解中感到愉悦。”(注7) 显然的,爱德华兹认为,体验式的知识比命题式的知识更为卓越。他强调,那些深入我们内心、触动灵魂的真理,相较于仅停留在理智层面的理解,更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愉悦和内心的满足。 我渴望“复兴”,并非因为认信和教义不再重要。相反的,它能恢复并提升我们的品味,使我们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仍能欣赏上帝话语的甜美。它能重塑我们的属灵想像,使我们不再单单以地上的事为念,却以天上的事为业。 此外,“复兴”将强化我们对福音的认识,使我们在上帝的圣洁同在中,因自身的悖逆而畏惧,又因基督的代赎而欣喜。 没有人能制造“复兴”。然而,也没有人能说,我们不需要它。 注: 1.  J. I. Packer, “The Glory of God and the Reviving of Religion,” ed.…

    阅读全文…

  • 鸡尾酒会效应(赞美)2024.04.06

    就在我软弱和灰心中,上帝借着好友的“鸡尾酒效应”,让我心中一亮——我可以调整耳朵去筛选、摒弃杂音,只接收来自主的声音。这是可以做到的! 

    阅读全文…

  • 心理学与圣经:矛盾究竟在哪? (徐理强)2024.04.03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03 徐理强  最近,讨论基督教与心理学的文章与书籍,似乎不少。在谷歌里搜索“心理学与基督教”,立马跳出一篇《基督徒应该拒绝心理学的五个理由》(下简称《基》)。虽然此文没有注明作者,但估计该文章中提出的5个论点,应该得到很多华人基督徒的认同,并有很多基督徒认为,应该拒绝佛洛德对力比多(Libido)、 “恋母情结”的观点,或认为基督徒得抑郁症后,不应该接受世俗的心理治疗。  与此同时,或许在华人教会中,还有许多人困惑于面对质疑,到底该如何看圣经与心理学间的冲突?有什么是我们忽略或误解的?圣经/基督信仰是否绝无可能与心理学共处?本文就心理学的领域、心理学与圣经不同的层面、心理学的观点、对《基》文质疑的回应,以及佛洛伊德与心理分析的起落,来做梳理与讨论:  ​ 目录 心理学的领域  心理学主要是研讨心理与行为机制(Mechanism)的问题,包括:记忆,知觉,思想,洞察力,学习,情绪,兴趣,动力,欲望,感觉,选择、病态心理行为等等。研讨的方法,一般采用自然科学的假设、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等的手段。  心理学涵盖的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等等。  可惜,不少基督徒好像误认为,心理学就只等于临床或辅导心理学。上述《基》文即犯了这个错误。著名的美国基督教出版社IVP出版的两本有关基督教与心理学的专著(注1),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其实临床或辅导心理学只占整个心理学领域的一小部分而已。  另外一个误解,是以为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就等于心理学。其实心理分析虽然在上世纪50-70年代非常流行,但现在已经落伍。目前,在美国很少人用心理分析的手段,来进行辅导。然而目前心理分析在中国,仍很流行。  心理学与圣经的层面  基本上,心理学与圣经是对宇宙、世界、人生、人性、社会、文化、历史两个不同层面的解读和理解。简单来说:心理学是从机制(过程、方法)的层面来讨论这些问题,圣经则从上帝的特殊启示来了解这些问题的终极意义。  上面所提IVP出版的《心理学与基督教:5种观点》中,只有第一个观点:多层次解释关,指出圣经与心理学讨论的层面不同。该篇文章的作者大卫•迈尔斯,是心理学教授(注2)。该书其他4个观点的作者,都是心理辅导师,可能因此引起误会。  同样一个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因此得到不同的答案,但这两个答案并不一定是彼此矛盾的。  例一:死亡从意义(圣经)的层面,是人与上帝隔离的后果;从机制(生命科学)的层面,死亡是末端体Telomere磨损,造成染色体Chromosome组织破坏、细胞死亡的结果。  例二:新生命的诞生,从圣经的观点,生育下一代是上帝的恩赐,是上帝创造天地的美意之一;从机制的层面,则生育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结果。  对不同层面的理解,其实都是出于上帝的智慧:意义的层面,来自上帝透过圣经的特殊启示;机制的层面,来自上帝在大自然创造中的启示。若我们能接受,一个问题是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并都是基于上帝的启示,那么就比较容易化解心理学与圣经间所谓的“矛盾”了。  对心理学比较陌生的8个观点  所谓圣经与心理学之间的矛盾,假如从理论来入手梳理,恐怕不是写一篇文章就可能解决的。所以,我想提出对心理学这个专业,一般基督徒比较陌生的8个观点,来了解现代心理学。  1. 采纳科学方法  所谓科学方法,是指其步骤包括:把问题定义,初步收集资料,定出假设,设计实验(主要控制变量),重复求证,结论等等。心理现象有很多变量(Variables),所以心理学实验难度大,进展慢。  然而,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对心理机制的结论,与时俱进,不是不变的真理。就如上面所提:心理分析学50年前普遍被接受,现在却已经落伍。  2. 可能性,不是决定性  心理学的结论,是关于该机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例来说,心理学经常做诱因研究,想要找出在哪些条件(诱因)之下,该情况比较可能发生。比如说,在缺乏关爱环境中长大的人,特别是在成长期失去母爱的人,比较容易得抑郁症。这结论却不代表在该环境下长大的人一定会得抑郁症。  同样,父母都有抑郁症的人,儿女也比较容易得抑郁症,却不是一定会得抑郁症。就比如接受过新冠疫苗的人,比较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不是一定不被感染。  3. 病态心理的诱因  心理学认为一个病态心理(比如自卑感很重),一般都有前因(所谓诱因)。找出病态心理的诱因,需要找出该情况形成的机制。一个在恶劣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比较一个在优良环境下长大的小孩,病态心理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恶劣的环境是形成病态心理的诱因之一。  可是,恶劣环境的哪一个因素比较容易造成病态心理?是缺乏关爱呢?是模仿别人的坏行为?是学校条件太差?是营养不良影响大脑网络成长?是吸毒、酗酒的结果?临床心理学一般是用因子分析来处理诱因研究中得到的资料,找出个别诱因造成该问题可能性的份量。  一些基督徒认为,谈诱因就等于为自己的问题找借口,因此认为心理辅导是助长病人推卸责任。比如说:小时候缺乏父爱的女人,婚姻关系经常会出问题。因此假如来访者在辅导中,发现自己的婚外情可能是为了弥补小时候得不到的父爱,就会因此为自己推卸犯婚外情的责任。  其实有效处理诱因,需要病人在了解诱因后,负责任勇敢找出有效处理诱因的方法。用上面的例子,婚外情其实无补于解决小时候缺乏父爱的伤痛,来访者需要在辅导中,找到更有效处理缺乏父爱的对策。  4. 心态间的关联性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人在不同方面的心态与行为上,彼此具有关联性。  一个赌博上瘾的人,也经常酗酒、吸毒、犯法。反对堕胎的人,一般也反对男女同厕;同时,也倾向赞同死刑,反对放宽移民,不同意增强消除种族歧视或增加社会福利等的条例,也可能认为,民主制度不一定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而倾向接纳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  为什么人的心态有关联性?认知心理学并没有很好的答案。可是,人却认为自己有关联的心态是合情合理,甚至符合圣经真理的。换句话说,人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来解释自己在各类心态间的关联性。  5. 每个人的脆弱度不一样  对同样一个情况,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如,有些人在失业后非常沮丧,有些人则仍满有信心。神经心理学认为,遗传基因是影响脆弱度(Vulnerability)或敏感度(Susceptibility)的因素之一;其他还包括环境、性别、灵性、信心。  举例来说,在成长期中,女孩子12倍于男孩子,容易得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而男孩子大约是女孩子的3倍容易得对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所谓“脆弱性”,不是用来推卸责任,而是用来找出有效对策。  举例来说,进食障碍者不是对自己说:  我是女孩子,所以应该可以得此症。而是需要找出影响自己脆弱度的诱因(比如说,太关注别人如何看自己的体型、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身材的批评),然后改变自己的认知。  不但如此,脆弱性跟灵性、信心不一 定有直接关系。世界各地研究数据都告诉我们:成长期的女孩子12倍于男孩子易得进食障碍,并不代表这些女孩子的灵性比男孩子差,或比男孩子更有罪。  6. 基因影响心理状况 …

    阅读全文…

  • “鸡娃”父母,为谁辛苦为谁忙?(廖启宏)2024.04.01

    研究者发现,令人一生幸福的关键不在乎收入、地位、财富,甚至不是健康,而是关系(relationship)。

    阅读全文…

  • 如此“狗屁工作”30年(陈恩加)2024.03.18

    底层打工者往往需要经历许多辛酸,并非是“中国特色”,也并非是某个历史时期中的昙花一现,更不会因为工作种类的演变而消失。上帝所说的“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全人类现象。

    阅读全文…

  • 耶稣是亚洲人吗?(简丹)2024.03.13

    耶稣是亚洲人吗?或者说,我们可以说“耶稣是亚洲人”吗?

    阅读全文…

  • SOS ——救我,脱离“永远都不够好”的控告循环(陈世贤)2024.03.11

    看重灵性的质,就是明白我们一切的成败、操练与跌倒,都是基于“我已经在上帝的恩典中”这个前提,如此前提,我们可以去面对充斥在生活中的罪疚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