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教的中国(史正)
史正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2期 一提到宣教,许多国人心目中单浮起对西方传教士的印象。但近百年来,中国人在宣教事工上,起步虽晚,却也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留下不少值得纪念的脚踪。 一.本国拓荒布道时期 1.中国自立会(1906年,上海) 中国基督徒献身于宣教工作的历史,早自廿世纪初期就已开始。当时中国教会深受庚子年义和团事件的刺激,力求自立自传。1906年俞宗周在上海发起“中国自立会”后,自立教会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本土的布道人才也被上帝兴起,丁立美、王正廷等多位讲员的群众布道,带动了中国教会对外传福音的热忱。 2.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1910年,山东潍县) 1910年由山东潍县广文学校发起的“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推丁立美为干事,唤起了基督徒学生立志终身传道的心志,团员有1170人,立志传道的有530人。 3.地方性的布道团 1911年“湖南逐家布道团”由长沙内地会的葛荫华和萧慕光两位牧师发起,共有团员28人,游行布道,携带单张、小本圣经,逐家分送;五年之间,曾进十万七千余家布道。此外,地方性的布道团也在各地组成,如1912年广东“河南布道团”,1913年“上海车夫听道处”及“福州旗族布道”,“上海基督徒布道团”,“回民布道”等。 4.中华国内布道会(1918年,云南) 1918年,联合全国基督徒力量的“中华国内布道会”,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布道会先由云南开始,1922年推广到黑龙江,1923年进到蒙古。他们的事工拓展了国内布道的范围,由沿海逐渐远至边陲地区。除此布道团外,还有“边疆布道团”作类似的事工。 5.伯特利布道团(1931年) 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大复兴时期,神借着许多布道团点燃了福音燎原之火。1931年组成的“伯特利布道团”,是其中之一。计志文、宋尚节等布道家在全国的影响,至今仍在。(注一) 二.国外宣教时期 1.中华国外布道团(1929年,广西梧州) 中国人第一个向国外宣教的差会,是在1929年开创的。1928年夏天,广西宣道会建道圣经学校的院长翟辅民牧师(R.A. Jaffray)与中国布道家王载等恳谈,建议他去南洋旅行布道。次年王载返国后与翟辅民决定成立“南洋布道团”,去南洋群岛宣教。1929年9月设总部在广西梧州,后改名为“中华国外布道团”,首派朱醒魂牧师去越南,然后派林証耶和练光临等牧师去印尼。成立八年后,平均在工场上的宣教士有21位之多。到了1930年间,共派出64位宣教士,在南洋各国设立教会,带领极多人信主。 2.遍传福音团(1947年,陕西凤翔) 到了四十年代,陕西凤翔西北圣经学院的师生们在祷告中,看见中国教会欠了各国福音的债;副院长马马可牧师为此在1947年成立一个祷告会,特别为还福音的债祷告。马牧师觉得,主为中国信徒保留一条道路,就是要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后来在院长戴永冕(戴德生的孙子)主持下,有70多位师生决志为西北五省每星期三祷告,并成立了“遍传福音团”(Chinese Back to Jerusalem Evangelistic Band)。1949年福音团的几位同学先后差派去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其中赵麦加和何恩証更南下至喀什。遍传福音团的志向是从西北开始,沿丝路经阿富汗、伊朗、阿拉伯、伊拉克、叙利亚……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可惜1950年新疆被中共统治后,这事工便停滞了。 遍传福音团的同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纷纷回到事奉工场,并对当年立下的初衷丝毫不变。正如赵麦加所说:“新疆到耶路撒冷的道路,铜门深锁。然而我们办不到的,总希望我们的子女可以继续担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