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0後”信徒的素描(胡志偉)

胡志偉
本文原刊於《舉目》44期
引言

           “80 後”是2010年在香港流行的“潮語”,泛指年輕的新一代。有論者認為,這一詞指的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80後青年”(1980年代出生的青年),乃代表深刻反省和重新整理自己世代經驗的社會運動。無論“80後”、第四代香港人,或歐美的“千禧代”(Millennial)、Y世代、Net世代等,均泛指 80年代以後出生,而於2000年左右進入成年期的一代。          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於《N世代衝撞》中,描述了N世代(泛指1977–2000年出生,成長於數碼化媒體的一代)的文化特色:強烈獨立感、情感與理性開放、高包容性、自由與強烈表達、創新、早熟、玩樂、探究精神、即時感、敏感、驗證與信任。

          以筆者看來,80後正呈現出這樣的特質:反應奇快、愛好創新、想像豐富、隨時改變、活在此刻、善用網絡、愛好故事、反抗權威、獨立自主等。如果說一般的“50後”追求的是辦事效率和經濟增長,80後則追求普世價值和自我實現。

           探討80後課題,筆者認為首要的不是策略或技巧,乃在於思維的轉換。教會或社會領袖,不要站在權力高位,要放下身段,不先入為主地認為80後是心智不成熟, 或因未能“上位”而憤憤不平的一代。教會不會發生“世代戰爭”,然而“價值的衝突”(clash of values)則是教會要面對的深層次矛盾。

“80後”看教會

          無論華人教會領袖喜歡與否,教會正身處於“新銳文化”(emerging culture)或“後現代”(postmodern)的場景中服事。香港80後的現象,特別是“反高鐵運動”(編按),說明了“後現代”文化對“現代化”管理思維的衝擊。

          有華人教會領袖認為,80後現象不會出現在教會當中,這只是社會現象,不是教會要討論的議題。也許我們更要反思:教會現有的年輕或新生一代,是否“被馴化 了”,或早已“人格分裂”(在教會內表現溫順,在外則是另一模樣),或“離家出走”(de-churched,持守基督信仰而討厭教會)?筆者的看法是, 大部分80後信徒是“被馴化掉”兼“人格分裂”,少部分則“離家出走”了。

          筆者認為,教會的80後,與社會的80後,相同多於相異。他們 不會在教會內“造反”或“起義”,因為這不是他們的“場”(party),何必白白令父母輩或長輩失掉面子?這些新生代瞭解,他們在教會的生存之道,就是 “人格分裂”。因此,他們多是“被動的”(passive),沉默的,聲音不多。

          一直以來,香港教會的管治模式深受社會的主流價值影響 ——殖民地年代,是“威權式領導”(或家長式管治);特區政府年代,則奉行效能式企業管理。當政府、學校、社福機構紛紛採用時尚的管治模式,教會的運作也 呈現了講求業績、CEO治會等現象。教會或機構更多考慮的是實質數目的增長,因為這就等同成功。

          然而,80後不要“中環價值”(源自《龍 應台的香港筆記》,指地產發展的價值),也不認同所謂“上位塞車論”(上一代在位過長,而影響下一代上位),他們更關注社會公義、貧富不均、氣候變化、文 化保護等。如果教會只關心本身發展,如人數增長或事工發展,80後會反問:“這些是否是天國的議程”?

          80後的成長背景,使他們更多關注“公共”課題,並擁抱普世價值。當大多教會把信仰演譯為私有化、消費化或事工化時,80後信徒自然感到困惑與無奈,部分人更因不滿而離開。基督信仰如何落實於公共空間,這是80後信徒提問與思考的。

          華人教會論資排輩的文化、辦事“由上至下”的方式,是80後信徒不能接受的。當教會領袖抱著善意出發點,要為80後提供更多或更佳的解決方案,如青少年崇拜或歷奇活動等,有時是適得其反,80後根本不會領情。

          80後基本上對建制或權勢投不信任票,因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領受了太多成年人“假大空”的言論。網路成長的一代,不會輕信未經驗證的資訊,對所有事物抱持存 疑態度。因此,教會必須考慮,如何取得80後的信任。這才是關鍵所在。教牧或長執,再不能訴諸個人權威:“你信我!”80後要觀察一段日子,發現對方真誠 可信,才會給予信任。

“80後”看真理

           80後在網絡世界中不斷接觸真真假假,自然 不會輕信任何一方,或輕信任何“權威”的言論。80後看言論是平等的,任何人,無論是公共或宗教領袖的言論,皆有待驗證。教牧可以自由地表達意見,然而聽 取與否,並不在於講者的知識、經驗、地位或權力,而是要經由80後的親自發掘或探索。80後拒絕偏聽一家之言,他們會自行透過網絡與網絡社群來瞭解全貌。

          華人教會對“真理”的執著是對的,但如果只有說教式“真理”,不能兼容“美”與“善”,福音只能呈現“真理”的部分。無疑,我們擁有正確的“真理”,但我們與公眾人士溝通“真理”的方式,卻使80後不能認同。我們的姿態有時決定了對方如何回應。

           試以同性戀為例,80後對同性戀的生活方式,多持開放與包容,但他們不一定支持同志群體的政治訴求。然而,如果教會領袖權威式地訴諸真理,漠視了言語與態度之美,又未能向對方釋放善意與善行,80後就會將教會視為“打壓弱者”的宗教霸權了。

           筆者並非反對真理的重要性,只想說明:單一訴諸理性或權威,不會使80後欣然接受。即使教會內的80後對此表面接受(為了立足於教會,不想自找麻煩),內心 卻仍會批評講者的理性不足。真理需要教導,但“道”要“再呈現”(re-present)為人文、山水之美,以及關愛貧苦、大地與動物的善,方能成為80 後聽得懂的真理。

“80後”看參與

           香港“反高鐵”集會期間,80後於示威過程中, 還舉辦了“最英俊警員選舉”。這對50後而言,是難以想像的!但80後一代,就是喜歡“協作”(remix and rematch),邊工作邊玩樂,既是示威集會,也是嘉年華,既可悲情苦行,又可歡樂喊叫,進行所謂“快樂抗爭”。此種玩樂精神,在年長人眼裡,簡直“不 知所謂”。可這就是80後的參與形態。

          自由選擇,是80後看重的核心價值。現在的教會領導層凡事要依照程序、按計劃行事,80後一代卻喜 歡“即興發揮”。80後隨興之所致,就能透過Facebook組成社群,隨時有所行動。50後傾向長期規劃,80後則奉行彈性計劃,心中有初稿,按場景演 變而有不同的行動,這是網絡遊戲(Online Game)的訓練。80後的參與,或多或少帶來對教會文化的衝擊。

結論

          健康的教會宜有跨世代的教會領袖,要打破“論資排輩”的文化,更要刻意地讓80後成為領袖之一。80後要“上位”確實不易,因為50後教會領袖,經過不斷奮 鬥才有現今的成就,不會輕易走下來。較為可行的,就是教會可分植80後主導的教會,並幫助其發展。既然教會的面貌是多元的,我們自然需要有更多、更新穎表 達信仰的群體,讓神國的呈現更為豐富。

          筆者撰寫此文,不是因為已有答案或出路,只想指出現今華人教會文化甚難兼容80後一代。倘若我們否認或不及早正視問題,我們將失掉下一代。唯有我們真實承認世代之間的價值差異,並樂意聆聽對方,我們的信仰才能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50後”教牧,有兩名80後兒子。

編按:反高鐵運動為2009年末至2010年,反對香港政府動用大筆公帑,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之抗爭行動的統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