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教的中国(史正)

史正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2期

       一提到宣教,许多国人心目中单浮起对西方传教士的印象。但近百年来,中国人在宣教事工上,起步虽晚,却也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留下不少值得纪念的脚踪。

一.本国拓荒布道时期

1.中国自立会(1906年,上海)

        中国基督徒献身于宣教工作的历史,早自廿世纪初期就已开始。当时中国教会深受庚子年义和团事件的刺激,力求自立自传。1906年俞宗周在上海发起“中国自立会”后,自立教会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本土的布道人才也被上帝兴起,丁立美、王正廷等多位讲员的群众布道,带动了中国教会对外传福音的热忱。

2.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1910年,山东潍县)

        1910年由山东潍县广文学校发起的“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推丁立美为干事,唤起了基督徒学生立志终身传道的心志,团员有1170人,立志传道的有530人。

3.地方性的布道团

        1911年“湖南逐家布道团”由长沙内地会的葛荫华和萧慕光两位牧师发起,共有团员28人,游行布道,携带单张、小本圣经,逐家分送;五年之间,曾进十万七千余家布道。此外,地方性的布道团也在各地组成,如1912年广东“河南布道团”,1913年“上海车夫听道处”及“福州旗族布道”,“上海基督徒布道团”,“回民布道”等。

4.中华国内布道会(1918年,云南)

        1918年,联合全国基督徒力量的“中华国内布道会”,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布道会先由云南开始,1922年推广到黑龙江,1923年进到蒙古。他们的事工拓展了国内布道的范围,由沿海逐渐远至边陲地区。除此布道团外,还有“边疆布道团”作类似的事工。

5.伯特利布道团(1931年)

        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大复兴时期,神借着许多布道团点燃了福音燎原之火。1931年组成的“伯特利布道团”,是其中之一。计志文、宋尚节等布道家在全国的影响,至今仍在。(注一)

二.国外宣教时期

1.中华国外布道团(1929年,广西梧州)

        中国人第一个向国外宣教的差会,是在1929年开创的。1928年夏天,广西宣道会建道圣经学校的院长翟辅民牧师(R.A. Jaffray)与中国布道家王载等恳谈,建议他去南洋旅行布道。次年王载返国后与翟辅民决定成立“南洋布道团”,去南洋群岛宣教。1929年9月设总部在广西梧州,后改名为“中华国外布道团”,首派朱醒魂牧师去越南,然后派林証耶和练光临等牧师去印尼。成立八年后,平均在工场上的宣教士有21位之多。到了1930年间,共派出64位宣教士,在南洋各国设立教会,带领极多人信主。

2.遍传福音团(1947年,陕西凤翔)

        到了四十年代,陕西凤翔西北圣经学院的师生们在祷告中,看见中国教会欠了各国福音的债;副院长马马可牧师为此在1947年成立一个祷告会,特别为还福音的债祷告。马牧师觉得,主为中国信徒保留一条道路,就是要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后来在院长戴永冕(戴德生的孙子)主持下,有70多位师生决志为西北五省每星期三祷告,并成立了“遍传福音团”(Chinese Back to Jerusalem Evangelistic Band)。1949年福音团的几位同学先后差派去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其中赵麦加和何恩証更南下至喀什。遍传福音团的志向是从西北开始,沿丝路经阿富汗、伊朗、阿拉伯、伊拉克、叙利亚……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可惜1950年新疆被中共统治后,这事工便停滞了。

        遍传福音团的同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纷纷回到事奉工场,并对当年立下的初衷丝毫不变。正如赵麦加所说:“新疆到耶路撒冷的道路,铜门深锁。然而我们办不到的,总希望我们的子女可以继续担承。”

3.西北灵工团(1946年,山东潍县)

        1946年,张谷泉牧师在山东潍县乐道院设立灵修院,每天上圣经课,凡物公用,栽培许多年轻工人。不久,成立了西北灵工团,决定向新疆进发,其宗旨也是要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1947年到1949年,灵工团的事工主要在新疆哈密,各团也派往北、南疆各地。但1951年起,喀什的同工首先被捕,1952年张谷泉等也在哈密被捕,这事工就停顿了。

       到了七十年代,有些灵工团的同工回到新疆,开始家庭聚会,当初的异象和使命,又再点燃。直到今日,早年加入西北灵工团的老同工们,仍有人坚守在西北边疆地区。他们的薪火,将继续传承下去。(注二)

        1949年以后,海外华人教会中许多堂会、差会均开展了同文化和异文化的宣教工作,当今华人宣教士的人数超过一千两百人,中国人的宣教差会约五十个。限于篇幅,本文不作介绍,留待其他专文报导。

三.中国福音新动向--移民宣教

        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各阶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在中国家庭教会中,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福音新动向--移民宣教。

        移民宣教不同于以往游行布道的随走随传,而是进入近文化或异文化区域落地生根,向那地方的人传福音,不是简单的口头传讲,而是更多地用爱和生命来见証基督。

1.异象的由来

        九十年代中期,有某个系统的教会开始向全国各地差派福音使者。在圣灵感动下,他们看到在宣教策略上的异象--移民宣教。因此,他们就从圣经里查考有关移民宣教的信息。当时,移民宣教仅是一个远象,对多数同工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断传递这一异象。

        他们相信,通过移民宣教有利于福音在近文化或异文化地区的传播;宣教士们可与少数民族同胞朝夕相处,一起生活,用上帝的爱去感化他们,用基督的生命去影响他们。不仅如此,这些宣教士也有足够的时间向他们耐心地传讲福音,让他们更好地明白上帝的圣爱和十字架救恩而接受福音。

        通过移民宣教,可以使宣教的队伍日趋成熟、稳固。因为移民宣教所挑选的同工大都是结婚多年的夫妇。他们的真理装备比较全面,事奉经历丰富,生活适应能力强;夫妇二人又能彼此互助,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2.移民宣教的实施与果效

        99年9月份,这个教会的同工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向神要了三个凭据:1)求上帝预备30对夫妻;2)求上帝预备30对夫妻移民所需的费用;3)求上帝预备培训地点和教材。

        上帝印証了这项圣工,99年11月上旬,他们特地把这些立志参加移民宣教的夫妇招聚在一起集训,聚会结束后就打发他们分赴各地。

        他们大多去了福音没有开拓的地方,如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也有人去了城市。这些地方分别是西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广东、海南、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打发的时候,他们仅指定一个大的范围,至于具体地方则要看圣灵的带领。第一批移民宣教的主要对象是国内近文化或异文化区域。

        教会在经费方面原则上支持三年。三年之后,让他们经济独立,过信心的生活。至于他们全职事奉还是带职事奉,这要看他们实际的工作和圣灵的带领。各人都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恩赐与特长,做好宣教工作。

        头半年,他们主要是联结教会或开拓。他们有的已与当地教会联结,暂得安身之处,为以后进入少数民族或未得之地宣教预备了条件;有的开荒布道,建立了教会。在具体的工作中,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语言的障碍、邪恶势力的阻拦、异端的搅扰等等。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的处境可想而知。但据闻,中原某教会在2000年麦收前夕,也打发了20多对夫妇移民宣教。

         现在,中国家庭教会能迈出这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步,可算是一件伟大的神蹟了。若没有神的同在,恐怕做不出这样的工作。

        在对少数民族宣教的同时,他们对国外宣教已有初步的计划,特别是对中国周边国家(诸如缅甸、印度、北韩及阿拉伯国家……)的福音事工特别有负担。虽然向国外移民宣教的事工还没开展,但是他们准备输送一些人学习阿拉伯语,为向阿拉伯国家宣教奠定基础……他们有信心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会正准备承担向世界宣教的大使命。”(注三)

        除了这个教会系统的移民宣教策略外,中国教会中有心向周围邻国宣教,及沿着丝路回归耶路撒冷的心愿,从未稍减。全国各地许多的信徒、传道人、大学毕业生,早已默默装备自己的语文、圣经真理和事奉,当时候到了,就开赴远方他乡。

        我们深信,“廿一世纪是中国人献身宣教的世纪”并非口号,而是指日可待的。

注一:以上资料主要来自:王治心着《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59年。
注二:“遍传福音团”和“西北灵工团”的资料,主要来自《圣城之门》第一辑,1995年9月号;另参考英国Henry R. Thompson等发行的“遍传福音团”的英文通讯News Letter No.13, Feb. 1951,其中刊登了一些团员的信件和代祷事项。
注三:有关国内教会移民宣教的资料,来自国内一份刊物《道路》2000年6月的报导。

“遍传福音团”主要同工的照片,前排中间是马马可牧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