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笃16世的退位及教皇的历史(贺宗宁)

本文原刊于《举目》61期

贺宗宁

           教皇(教宗)本笃16世于2013年2月28日辞去教皇之职,正式退位。这在西方国家引起不小的波澜,因为教皇是终生制(上一次教皇退位是在1415年,距今近600年,是天主教内部斗争的结果)。

在天主教里,教皇是基督在地上的“代理人”,有权决定人灵魂的去处。天主教也称耶稣的门徒彼得为第一任教皇。其实,这两点都是有争议的。

           天主教根据的是新约圣经《马太福音》16章的记载。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是门),不能胜过它。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6-19)

           对这段圣经,天主教的理解是:

           1. 耶稣说教会要建立在彼得这磐石上(“彼得”的意思是“石头”)。

           2. 彼得有权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上天堂。

           3. 教会历史上,彼得是第一任罗马主教,也就是第一任的教皇。

           很不幸的,这3点解释都是有问题的。

           1. “彼得”这个名字,确是“石头”的意思,但这是一个阳性的名词,而接下来耶稣说的“磐石”,是阴性的名词。所以,耶稣指的,应该不是彼得。

           不少的解经家认为,耶稣所说的“磐石”,是指彼得说的“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太》16:16)。教会是建立于“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的真理上面。接受耶稣为基督,承认祂是上帝的独生爱子,为世人的罪来到世上,在十字架上受死,这才是教会建立的磐石。

          “基督”的意思,是“上帝所膏立的”,就是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在犹太人习俗中,凡是君王或祭司都需要经过“膏立”。

           2. 耶稣虽然在《马太福音》19节说了“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好像是把人进天堂的权力交给了彼得(天主教甚至推演出,彼得的继承人──所有的教皇,都有这样的权力)。然而,就在《马太福音》18章18节,他也对所有的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所以,明显的,这个权力是给了所有的门徒,也就是整个的教会。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教会若是能带领人相信那建立教会的磐石真理,那信了的人就可以进天堂。不然,人就不能进入天堂。

          3、教会历史上,并没有证据表示彼得是第一任罗马主教。事实上,在第一世纪,教会根本没有“主教”职位。在新约书信中,凡是提到教会领袖,用的都是复数。也就是说,教会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教会是由一个“主教”来带领的,而是好几位领袖同工、一起带领。

           看教会历史可知,彼得是在罗马尼禄皇帝时被处死的。即使彼得是基督教教会的领袖,他也只是领袖之一。而那时的罗马教会,也不在众教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事实上,在彼得被殉道之后的主后70年,罗马将军提多攻破耶路撒冷、毁掉圣殿之前,耶路撒冷教会才是当时所有教会之首。那时,没有所谓“教皇”这个职位。

           教皇制度是在罗马国教化之后逐渐形成的。教皇权力的扩大,也是后来中古黑暗时期的产品(有的教皇甚至有情妇,还有3个教皇同时鼎立之事)。

           教皇,一向是终生制。这次本笃16的退位,其实是好事。人年纪大了,体力总是会衰退。在适当的时候退下来,未尝不是美事。不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算称不上是“高风亮节”,也至少建立了一个新的风范。

作者现居美国加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