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应一:浅论基要派与福音派运动(王伟成)

王伟成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2期

      “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3)“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林后》6:14,15)在廿世纪初北美教会在科学主义、达尔文进化论与人文主义的文化冲击下,各教会饱受新派神学的入侵与侵蚀。按统计1920年时,新派势力控制了全国半数的神学院与出版 机构,更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教会讲台(注1),可见当时北美教会面对新派神学侵害的危机与严重性。

       许多忠心爱主神的仆人与弟兄姊妹,为了保守教会信仰的纯正,不得不站出来,为真道(纯正基要教义)竭力争辩,护教救教,最后不得已而脱离新派所败坏的教会,而另立教会。如J. Gresham Machem(梅钦)脱离长老会与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教职,而建立了“信正长老会”(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与“韦敏斯德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注2)。因此,我们要从当时文化的危机,信仰的危机与基要派运动的护教救教的角度,看它的“分离主义”(Separatism),斗 抗性(Militant)与反文化倾向(Anti-Culture)。

        当时基要主义运动力挽狂澜,对抗新派神学,高举“五点基本教义”(Five Points of Fundamentalism):

        1. 圣经无误(Verbal Inerrancy of Scripture)

        2. 基督童贞女所生(The Virgin Birth of Christ)

        3. 基督的代赎(The Substitution Atonement of Christ)

        4. 基督的肉身复活与再来(Physical Resurrection and Bodily Return of Christ)

        5. 神蹟的历史性(The Historicity of Miracles)

        这五点基本教义在廿世纪初,全被新派神学所否定,若非基要主义运动的产生,恐怕基督教已成为“没有基督的基督教”(Christ-less Christianity)了!基要派护教救教的高峰乃在“基要真理”的出版与广泛发行(三百万册免费寄送),其编者Amzi C. Dixon,Reuben A Torrey与作者如Gresham Machem,Benjamin Warfield,James Orr,Campbell Morgan,C. I. Scofield等,皆是有学识与灵命的神学家或牧师。可见基要派的先锋们,并非是反智不注重学术与理性思考者,更非是反文化的闭关主义者。然而,基要派给一般人印象是反智、反学术文化,排斥性强的“老古董”,系因后期的一些主导性领袖如Carl McIntyre、Billy J. Hargis的反智、反文化、反合作的作风而形成(注3)。

        此外,1925年基要派人士大力支持在田纳西州的猴子讼案(The Scopes Monkey Trial),基要派大将William Bryan指控高中自然科学老师John Scopes违反教育法规,教导学生进化论。辩方律师Clarence Darrow,驱使Bryan自认他对地理学、比较宗教学、古文化史一无所知,而只有个人主观信仰,来逼迫科学理性。基要派以“大石压死蟹”之势在法庭上 胜诉,却在全美国百姓“心中的法庭”败诉了,一般民众就以基要派人士为无知落伍,不容异己,是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怪人(注4)。

        基要派主义发展至40年代,越显封闭反智。基要派阵营中新一代的精英有识之士,如Harold Ockenga,Carl Henry,Edward Carnell与Billy Graham等,登高一呼,以“福音派运动”(Evangelicalism)之兴起,来补基要派种种的缺失。1943年成立的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1956年Christianity Today杂志的发行,1947年Fuller神学院的创立,都成为福音派人士的凝聚力,注重学术研究,以合作代替排斥。特别在Billy Graham布道与重生神学的影响下,福音派十分重视传福音与个人重生得救的经验。在1974年洛桑会议,有全球3,700福音派领袖参加,大会信约强调 传福音之首要性(The Primacy of Evangelism),亦关切基督徒的社会责任与参与。

       福音派运动重点并非是一个社会运动,乃是一高举“福音”的复兴运动(Revival Movement)。因此福音派教会以广传福音为首要目标,教会皆有稳定增长;并且福音派运动是一以“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超宗派合作性运动,超越各宗派 机构墙垣,凝聚国度性异象(Kingdom Vision),促进基督身体(肢体)的合一见证。可惜者,福音派以和为贵,摒弃基要派对教义的执著争抗,多“做事”少“说话”,集中全力传福音,而渐忽略对教义的研究与发挥;再加上福音派的超宗派性,对改革宗神学(Reformed Theology),路德宗神学(Lutheran Theology),清教徒神学(Puritanism),卫斯理宗(Methodism),密契神学(Mystical Theology)等丰富神学道统,少有扎根汲取,难怪J. I. Packer描写美国的福音派教会“有三千哩宽,却只有半吋深”(注5),容易应“风”而倒?

注:
1. “Dictionary of Christianity America” ed. Daniel Reid, p.647, IVP 1990。
2. Westminster神学院造就了许多中国教会主仆如赵中辉、赵天恩、司徒巨勋、任以撒、鲍会园、周永健、林慈信、黄颖航、周功和、黄钖木、黄朱伦、李 健安、李振群、李定武、张麟至、张达民、张宰金、吕沛渊、叶启明、吴慧仪、谢慧儿、熊润荣、陈济民、陈若愚、陈蔼宜并笔者等。
3. Bruce Shelly, “Fundamentalism” in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ed. J. D. Douglas), p.397。
4. Alister McGrath, “Evangelism & the Future of Christianity”, p.35, IVP, 1995。
5. J. I. Packer, “A Quest for Godliness”, p.22, Crossway Books, 1990。

作者现为美国北加州丰收神学院院长。

One response to “回应一:浅论基要派与福音派运动(王伟成)”

  1. […] 王伟成,浅论基要派与福音派运动 ,http://behold.oc.org/?p=14286。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