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允智
成長不是:長胖
長老
成長是:
長大--有基督的身量(弗2:13)
長進--在恩典和知識上(彼後3:18)
增長--在信心和感謝上(西2:6)
漸長--像嬰孩漸漸長大(彼前2:2)
像聖經人物:
彼得--由得魚到得人(路5:10)
約翰--由“雷子”到“愛的使徒”(可3:17,約一4:7)
馬可--由逃兵到勇士(徒15:38提後4:11)
大衛--由牧童到君王(撒上16:6-13)
約瑟--由嬌子到宰相(創37-41)
呂允智
成長不是:長胖
長老
成長是:
長大--有基督的身量(弗2:13)
長進--在恩典和知識上(彼後3:18)
增長--在信心和感謝上(西2:6)
漸長--像嬰孩漸漸長大(彼前2:2)
像聖經人物:
彼得--由得魚到得人(路5:10)
約翰--由“雷子”到“愛的使徒”(可3:17,約一4:7)
馬可--由逃兵到勇士(徒15:38提後4:11)
大衛--由牧童到君王(撒上16:6-13)
約瑟--由嬌子到宰相(創37-41)
迦勒 本文原刊於《進深特刊》第5期 我所在的中國學人團契成立於四年前,在一個美國教會聚會。在這個教會和美國的弟兄姊妹的關懷、幫助下,我們成長起來。 對於如何在一個美國教會中敬拜、事奉神,我們有幾點体會: 承認差別 從國內來的人,對美國社會和美國教會都十分陌生,有的人甚至對美國教會更有某種戒心和成見。無神論的教育背景,以及種族、文化、生活習慣等等,都使得大陸人基督徒與美國基督徒有很大差別。我們的做法是,和教會的美國弟兄姊妹一起分析這些差別,這有助於互相理解、包容和接納。這種分析,也使得傳道人在傳福音的工作上更富針對性、更有的放矢。同時,美國基督徒不求回報的愛心,敬虔的教會生活,以及在時間、金錢上的付出,使許多中國學人極為感動,促使他們思考這些行為背後的信仰力量。教會中美國基督徒的這種榜樣,也為福音工作掃除了一些障礙。 共同看見 在教會生活中還得有一種共同的看見。 我所在的教會不僅派出了很多位宣教士到世界各地,而且對中國學人傳福音也很有負擔。他們把這些中國學人看為送上門來的宣教對象。把對中國學人傳福音看成是對未來宣教士的培養,是在收穫已成熟的莊稼。由於富有這種屬靈的看見,他們非常熱情地把這項事工看成他們的事工的一部分。有五位靈性很好的美國弟兄姊妹主動參與團契的事奉,與我們同工。教會為我們團契挑選英文主日學的老師,提供極好的聚會和活動的場地、設施和圖書資料。一些美國的弟兄姊妹開放他們的家庭,接待我們團契的弟兄姊妹。教會兒童主日學的老師都十分關心我們的孩子,使他們喜歡參加英文主日學,亦很快克服語言障礙,與美國小朋友相處得很好。教會中美國基督徒的這種普世宣教的看見,使得中美同工能夠齊心協力,形成一個團隊去作戰。 彼此認同 在與美國基督徒相處中,還要彼此認同。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種族、有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基督的愛使我們走到一起,聯結在一起。這種愛熔化了種族和意識形態的偏見。在教會中通過靈裡的交通,見証的分享,彼此的代禱,以及信主後生命的改變,我們與美國基督徒很快拉近了距離。有了較多共同語言,能夠彼此信賴,建立起“彼此擔憂”的肢体關係。當美國弟兄姊妹知道我們有人信主,會由衷的高興;當他們知道我們有難處,會迫切代禱……在聖靈裡的合一,如有一條堅固的紉帶,將我們緊繫在一起。由於我們都有“為著主”的共同目標,所以即使有差別,甚至有分歧,彼此仍能和睦相處。 蒙神祝福 幾年來,團契的弟兄姊妹看見,過教會生活是神的心意,主的吩咐,也是我們靈命長進所不可缺少的。我們除了周五晚上的中文查經以外,還重視中文的主日崇拜和英文主日學,使大家建立起主日上教會敬拜神的習慣。通過聖經真理的教導,見証的分享,問題的討論,同心的禱告,個別的探訪交通,主把得救的人加給我們。很多人信了主,不少人經歷了生命的極大轉變,並且參與教會的事奉。 作者來自上海,物理學家,現在教會參與事奉。 相關文章:“個體戶”樓伯登夫婦(滕勝毅)2020.12.22不再缺席――從破裂到蒙福的父女關係(舒武)友誼(許萬常)2021.03.02中國教會史上不可不知的六位瑪利亞(二之2)(亦文)2020.10.14中國教會史上不可不知的六位瑪利亞(二之1)(亦文)2020.10.13惡王也要順服?(向遠)2020.09.04
熊璩 本文原刊於《進深特刊》第5期 一、引言 拿起1999年元月1日的報紙,上面報導了1998年年底的一個民意調查結果。克林頓總統當選為美國人心目中最受敬佩(most admired)的人物。教皇保祿名列第二,著名佈道家葛培理牧師排名第三。這項民意調查的目的,並非評估每個當選者對社會的貢獻,乃是衡量他在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地位。 這位最受美國人敬佩的人,也就是美國歷史上第二位被國會提出彈劾的總統。這位在白宮公事房利用職權與手下實習生偷情兩年,而且在國人和大陪審團前公然說謊的總統,竟然是許多美國人心中最敬佩的人!這真是不可思議。 在1月19日的年度國情咨文裡,克林頓更是不負眾望開出許多新的支票,使得左派與右派皆大歡喜,真好像是聖誕老人。他這種不講究理念,只要討好選民的做法,正是這個新時代非常貼切的寫照。難怪前教育部長班奈特(William Bennett)寫《義憤的死亡》(The Death of Outrage :Bill Clinton and the Assault on American Ideals, 1998)一書了。 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六年多前在超市買菜,偶爾聽到兩位收銀員在大談他們家用電腦上“視窗”的利弊。我當時剛從中西部鄉下搬到加州“大觀園”不久,真是驚服不已,覺得加州“往來無白丁”了。 自從1994-1995以來,“萬維網”(world wide web)藉著“網際網路”(Internet)的管道風行全球。這個新工具更是革命性改變了你我認知、彼此溝通、商業行為,甚至娛樂的方式。今天,50﹪以上的家庭都備有家用電腦。人類的“大村落”真是已經達到了“天涯若比鄰”的境界。 如果說“裝配帶”(assembly line)的發明引進了市場大量消費的平頭主義,那麼卄世紀末期的“資訊革命”(information revolution)所帶來的,便是“多品味”、“專精化”的生活。我們不再只是蒼白的“快樂的机器人”。今天許多人都有自己的網頁(home page),我們的“網路書籤”(bookmark)正反映了我們個人的品味。我們或許不認識自己的隔鄰,但是我們可以在“交談室”(chat […]
唐侃 本文原刊於《進深特刊》第6期 “Renee的聽力有問題,我們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看看有什麼方法治癒。但我不想誤導你們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因為Renee患有嚴重聽力喪失,在90分貝噪音下,她的腦電波毫無反應,這種聽力喪失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我看到淚水從妻的眼中流出來,我的心頭一酸,強忍住情緒,摟著她默默地站在那裡。醫生的話彷彿那樣地遙遠陌生。作為曾是職業音樂演奏者的我們,從未想到自己的女兒會雙耳失聰,可能永遠聽不到爸爸媽媽的琴聲,這對我們是多麼難以接受的事實啊。 接下去的幾天,偶爾也有疑問閃過我的腦海,上帝啊,為什麼你會允許這事臨到你的僕人呢?你知道我們事奉你,加上養育四個孩子已經非常忙碌,如何有時間來學手語,照顧和教養這有殘疾的孩子呢?在苦難疑惑面前,信心開始產生作用。我想到上帝的應許,“我的恩典夠你用”,“神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上帝的話語給我們安慰和力量。我和妻在那段時期常常同心來到上帝的面前,迫切向上帝禱告,求主醫治女兒,也求主加給我們心力、体力來走前面的路。那段日子,我感覺非但沒有遠離上帝,反而與他更親近。 這件事引起我在上帝面前的思考,上帝把這事加諸我們定有他的美意。首先我已經歷到,當我們在苦難中仰望上帝的幫助和能力時,我們就能與他親近,並經歷到他在我們心裡所行的大能力。其次,上帝把一個軟弱的肢体放在我們當中,讓我們進一步學習上帝的慈愛與憐憫。 我成長於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中,而缺乏恩慈憐憫。而對於一個牧者來說,恩慈憐憫的重要性尤重於其它。上帝已經讓我在其他的孩子身上有所學習,他還要讓我在Renee身上繼續學習。正如使徒保羅所說,“身上肢体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我們看為不体面的,越發給它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上帝要我們用加倍的慈愛憐憫及耐心,去照顧我們的小Renee。 再次,當我們在生活中嚐受苦難,就比較容易與其他正在苦難中的弟兄姊妹認同,体會他們的感受,彼此安慰鼓勵。主耶穌給了我們的榜樣,他道成肉身來到地上,歷經所有苦難,最終受苦到極點,因為我們的罪,他被釘在十字架上。基督教的信仰不是要逃避苦難,而是要靠著主勝過苦難。我們感謝上帝給我們這個机會,在這些方面有所學習,也有机會在基督徒如何面對患難方面做出見証。 當基督徒落在百般的試煉和患難中,弟兄姊妹的禱告與支持是不可少的。在這段期間,有多少弟兄姊妹在迫切地為我們禱告,安慰我們,給我們寫慰問卡,甚至星期五團契的小朋友都學會英文手語了。我真的覺得,他們的愛心都升到上帝的寶座前,化成祝福臨到我們身上。不但我們一家蒙受祝福,整個教會都經歷彼此相愛的美與善,連上帝的心都得到滿足。真沒想到一個小Renee會給整個上帝的家帶來祝福。為此我們真要感謝上帝,也感謝弟兄姊妹的愛心支持。 也許讀者會問,那麼小Renee呢?這件事是否對她不公平呢?聽不見美妙的音樂,所愛之人溫柔的聲音,大自然的交響曲,確是一件遺憾的事。但同時也不可否認,這也刪去了人世間各種的噪音,人與人之間憤怒的爭吵,和絕大部份的冷嘲熱諷。也許這就為什麼Renee目前是我四個女兒中最快樂的一個。大半的時間她都在笑,有時被姊姊們逗得哈哈大笑不停。我想她一定有一個快樂安寧的心境吧。三個姊姊都非常愛她,常常爭著要抱她。幼小的Renee給我們家帶來許多的愛和歡笑,好像從天而來的小天使。 有一次,一位姊妹在上帝面前禱告道:“上帝啊,Renee是你所造的一個獨特的孩子。”“獨特”這個詞深深印在我的心裡。是啊,我不相信Renee的誕生只是數百萬個机會中的一個偶然。聖經中上帝告訴我們:“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經分別你為聖。”(《耶利米》1:5)既然是上帝特別所造,他在小Renee身上定有特別的使命。也許是彰顯上帝醫治的大能,也許是要差遣她到我們無法涉及的聾啞人中去傳福音。無論怎樣,做為父母,我們願意盡心來幫助她完成上帝在她人生中的使命。 又有一次,一位弟兄說,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得到過某一樣東西,那她也就從來沒有失去過它。是的,與其說Renee失去了什麼,倒不如說她擁有與眾不同的美。雖然她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動作卻格外靈活。善用手勢或身体來表達她的意思。有時她那誇張的動作會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而她也樂得其所,繼續用她滑稽可愛的動作來娛樂我們。她的悟性似乎也特別高,雖然無法用聲音來與我們溝通,但她是用眼神和心靈與我們意會,我們的心靈是相通的。 一位姊妹送我們一條她親手編織的彩圖棉被,上面寫著“Renee可以聽見上帝的聲音”。她真的可以感受得到上帝的聲音!每次吃飯,我們都會把她的小手合起來帶她作謝飯禱告,偶爾有忘記的時候,她會自己把手合起來,看著我們,彷佛在說我們還沒有感謝主耶穌呢。有時全家人會把手舉過頭頂,表示對主的敬拜和讚美,她也會很興奮地把小胖手高舉過頭。望著她那可愛的笑臉,我心裡十分感動,她的耳朵雖然聽不見,但她的心靈卻能感受到上帝的愛。 一天晚上,我坐在沙發上看著她,一陣愛憐湧上心頭,我的眼圈紅了。我是多麼憐愛我這個特別的小女兒啊。正在這時,上帝讓我看到,其實我們的天父不也是這樣的憐愛我們嗎?當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他看到我們心靈裡的殘障與空缺,他以極其憐愛的目光注視著我們,慢慢向我們伸出手來,柔聲對我們說:“孩子,我愛你,回來吧,我要醫治你的心靈;我要充滿你,使你滿足;我要幫助你,使你成熟。”在這個聲音裡,難道我們無法聽出一個做父親對兒女的愛憐嗎?做為一個父親,我可以感受得到。 我為上帝賜給我可愛的小天使Renee感謝他,我願將她一生仰望在上帝的手中,求神特別保守和引導。也求上帝加給我和妻力量,幫助她和我其他孩子完成上帝在她們身上的呼召和使命。 作者現為美國聖地亞哥主恩堂傳道人,本文由該堂“主恩園地”供稿。 相關文章:自愈的身體,有你參與的一部分(昆明)2020.05.27深度好文:疫情下服事的挑戰和機遇(蘇文隆)2020.3.30跟保羅學學怎麼“宅”(陸春雨)2020.02.27從聖經看不孕治療(鄭惇方)2021.01.23一粒麥子落在地里——憶莉莉(林鹿)2018.11.15從燃燒的教堂到上帝榮耀的教會(王唯權)2019.05.04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