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 –廿一世紀高壓鍋下的人生(熊 璩)

熊 璩

本文原刊於《進深特刊》第7期

一、一個人需要多少地?

         文豪托爾斯泰曾經提到一個很有野心的農夫,名叫帕洪。他到處收購土地,後來他聽說遠方有一個村落,以極優惠的價格出售土地,就長途跋涉到這個邊遠的村落。他跟村長議價,這村長看來像個傻瓜。他說,只要付一千盧布,帕洪一天走過的地全都歸他,只有一個條件,他必須在日落前走回原地。帕洪一聽大喜,就連忙答應。

        第二天,帕洪起個大早,以山頂作起點出發了。那土地真好,風景也美麗。他越走越興奮,也越走越遠,一邊還拿著鏟子做記號。到了正午,他才轉了第一個九十度,為了趕時間,他開始小跑,太陽越曬越烈,他想停下來休息。但想到時間無多,就不敢耽擱。他雖然精疲力竭,但想到這塊地,就不斷地向前跑,到了太陽將要下山的時候,他剛趕到山下,山頂的人看到了他,就拚命給他加油。他看到山頂上還有太陽,就咬緊牙關加勁向上衝。最後,在太陽從地平線消逝的一剎那,他終於趕到了出發點,倒在地上。他的僕人上前來,恭喜他,但他已經氣絕了。他們拿起他留下的鏟子,掘塊地把他埋葬了。帕洪所需要的地,從頭到腳,大約是六尺。

二、美國的新經濟

        去年(1999年),美國股票市場的道瓊指數上漲了25%。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了將近90%。許多投資科技股的共同基金上漲了200%以上,甚至有300%的。許多初上市的網股,全年股值上升常超過2000%!換句話說,一萬元的投資可以得到超過廿萬元的回收!對投資大眾來說,賺錢似乎很容易。

        從1994年起,美國每年的經濟成長幾乎都在4%左右,非常的穩定。失業率從6%降到4%。到了今年一月底,美國已經享受了連續107個月的經濟成長,創下了戰後的歷史記錄。過去九年來,美國的經濟在沒有通貨膨脹下穩定成長。除了食物與能源,去年消費者通貨上升指數只有1.9%,是三十四年以來最低的記錄。

        經濟這樣輝煌的成長,並非偶然,在我們感謝克林頓總統之前,我們應該看到,這成長主要應歸功於美國的“新經濟”。所謂“新經濟”就是敢冒風險,大量投資於資訊技術,並開拓投資環境,鼓勵開創新科技公司的新社會環境。譬如,去年一年,新開創的投資公司(VC,Venture Capital)投下了400億元,協助開發新公司,超過了前年的兩倍。根據哈佛商學院的研究,新公司開發專利的效率比一般公司高三到五倍。就像聯邦儲備署總裁葛林斯潘所說,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美國生產效率近年來不斷提高,是維持低物價指數的主因,美國新經濟的社會環境,正是世界各國要競相模仿的。

         去年,美國的電子公司藉著網路行銷,做了五百二十八億元的生意。估計到了2003年,將達到四千一百億。此外,公司的操作模式也在改變。以前公司多求自給自足。今天,由於網路技術的進步,大多數公司都把非自己特長的工作外放(outsource),減少開支,增加效率。去年,公司與公司之間在網上做了四百三十億元的生意。估計到了2003年,更將達到一兆三千億之數。這種成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未來,公司若是沒有網路化,就不能生存。

         隨著網路技術的普遍化,經濟與社會變化的速度也加快,生產的要素從資本和技術勞工的集中(舊經濟),已經轉型到對資訊的操作與應用為主導(新經濟)。舊經濟的模式逐漸受到競爭上的壓力,甚至淘汰。

         如此,資訊革命不但帶來了新經濟,也造成了文化環境革命性的改變,其影響是與鐵路、電氣、蒸汽機、電話的發明相等的。也因此,新經濟產生了“新人類”(新經濟下的人)和新文化,還產生了“贏家”(Haves)和“輸家”(Have-nots)。

          新經濟也重新分配社會的財富。讓我們看看下面的統計:以股票市場總值計算,1969年,全美五大公司是IBM,AT&T,General Motors,Eastman Kodak,Exxon。1979年,排名則變為IBM,AT&T,Exxon,General Motors,Schlumberger。1989年,是Exxon,GE,IBM,AT&T,Philip Morris。 1999年,則是Microsoft,GE,Cisco,Wal-Mart,Exxon-Mobil。到了今年二月,前五名已經變成Microsoft,Cisco,GE,Intel,Exxon-Mobil。這其中竟有三名是高科技公司!

三、背後的新文化

          在繁榮經濟的背後,到底是一個甚麼樣的文化環境?新人類的生活型態有什麼特性?它對廿一世紀人類的世界觀又有什麼影響?這種文化環境對我們的未來又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就是我們要研討的主題。因為美國的社會走向,特別是矽(硅)谷的文化,往往是世界未來的指標,也是海內外華人焦點的所在,本文的分析便是以美國社會為主要對象。

1. 新工作狂

          所有低層主管都應當知道,如果他們每天工作十小時,他們就會升等,榮任高層主管。這樣,他們就可以每天上班十四小時。

-John Capozzi作家

          從1977年到1997年,美國每週平均工時從四十三個小時增加到四十七個小時。與此同時,每週工作五十個小時以上的人,從24%增到37%。過去,美國為日本人的長工時咋舌,今天,美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先進工業國家中工時最長的國家!歐洲人平均每年比美國人少工作八個星期,法國更規定,每週只上三十五個小時的班。在法國,每週工作超過三十九個小時是違法的!難怪,歐洲一般的科技發展都落在美國之後。

          不但如此,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那種日子已經過去了。今天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雙薪家庭。

          在矽谷,長工時的情形尤其嚴重。這裡一週工作六十個小時是常事,在一些新開發公司,員工常有每週工作一百個小時以上的,許多人甚至就睡在辦公的小方間(cubicle)裡。但是這些人鬥志高昂,因為前面有股票上市的期望,人人都想趁年輕時好好撈一筆。這就是今日的淘金潮。

          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就是今天大眾的新寵兒:各式各樣的“活動手機”(形狀像行動電話,但具有多功能,可上網)。這種新玩意使得人們二十四小時都可成為工作的奴隸。再加上,由於各種“後市場”(aftermarket)提供了正常營業時間以外的買賣股票機會,那些“每日交易客”(daytrader)的市場健將,可以進行二十四小時的股票炒作。我們真是從“隨時隨在”(anytime,anywhere),進到“無時不在”(everytime,everywhere)的全天候作業了。工作,不論是為興趣還是為生活,都變成許多人生存的目的,和生活主要內容。

2. 生活超載

我們常常問,人生是否可以“大小通吃”(have it all),也就是既擁有滿意的個人生活,又有滿足可努力擺上的事業?我們的回答是,不可能……追求卓越是一個高代價的任務。

-Tom Peters,《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

          隨著網路與資訊科技發展而來的,就是生活步調的加快。從前每年一次產品換新,現在每六個月就要推出新貨。新知識與新數據增加的速度也不斷加快。若不知道怎樣有效地利用這些新資訊,就會被淘汰。就像羅馬的競技場,這是一個只報償贏家的社會。為了競爭,為了出貨,為了吸收新知,人生的彈簧已經拉到極限。數年前,蘋果電腦公司在幾經挫折之後,終於將口袋型電子助手“牛頓”推上市。起初,參與其研製的工程師都很興奮,但是根據《紐約時報》事後的追蹤報導,在長期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之後,工程師們的精神已幾乎崩潰。有些工程師回家痛哭,有些人辭職,其中有一位精神崩潰,最後還進了監獄,更有一位拿槍自殺。

        若我們厭恨工作,感到疲於奔命;若我們容易受到激怒;若我們感情枯竭,無力付出;若我們很久沒有聞到花香;若我們不再有心情與孩子玩耍;若我們有一小時沒有閱讀電子郵件(或使用行動電話)就六神無主;或許,我們就是“生活超載症”的病患。難怪今天許多家庭關係破碎,親子問題嚴重,傳統家庭的內聚力也在消逝。

a9d3fd1f4134970ae1e4c7c997cad1c8a6865d453. 數位鴻溝

         “數位鴻溝”(Digital Divide),是新經濟社會下的產物,意為“資訊科技帶來的經濟地位上的巨大差異”。

          從雷根總統執政時起,美國貧富的差距便在逐漸擴大。1979年,全美最高5%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十倍。到了1989年,這對比是十六倍。到了1999年,是十九倍。在1976年,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口擁有全國家庭總值的19%。到了1999年,升到40%!雖然在新經濟社會貧者不見得更窮,但富者卻是更富。

         以矽谷為例,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高品位的享受:從$7,000的燒烤爐(可用大火來炒中國菜),到$80一瓶的橄欖油;從數百元一瓶的加州名牌酒(有時排隊等候購買的名單上有數千人),到搶手的$17,500一只的手錶;從大發利市的整容工業,到賣價往往超過要價廿至三十萬元的南灣房價……但這比起矽谷大亨的手筆,還差得遠呢。比如Oracle總裁Larry Ellison就擁有佔地廿七畝,價值四千萬元的日本式花園洋房,其它如飛機、遊艇等各種高級享受,也都是生意興隆。更不用提微軟大亨蓋茲的一億元的豪居,和微軟另一個創始人愛倫(Paul Allen)擁有兩個職業球隊了。

        在矽谷,高科技人才缺乏,各公司不惜以各種優惠待遇求才。每年的H1-B專業工作簽証都供不應求,一流大學電腦系的新畢業生,年薪可上十萬,再加上許多加盟獎金。另一方面,許多傳統的職業,如老師、秘書、工人,甚至警察等,在矽谷幾乎無法生活,他們微薄的薪金連廉價公寓也住不起。

         去年7月19日出版的《美國新聞》雜誌,報導史丹福大學的一個社會學博士,因找不著工作,只得住在矽谷的收容所裡。同樣是大學畢業,境遇竟然會如此不同,這數位鴻溝所帶來的貧富差距是歷史性的。新經濟社會中的新貴,形成了社會上的一個新階級,造成了社會上的許多不公和怨艾。對向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骨幹的美國而言,是很大的隱憂。雖然許多政治、社會、宗教和工業界的領袖都在努力消除這個鴻溝,但除非這個運動深入社區,喚起利益既得者的自覺,否則,一個建築在貪慾訴求下的文化,是很難自我改變的。

4. 人際疏離

         根據今年一月的媒体報導,一位改名作DotComGuy的麥道先生,開始了一個自我禁閉的實驗。他打算一年足不出戶,一切交往與購買都是網上作業,為要証明網路科技可以大大簡化我們的生活。向他挑戰的是《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佐兒(綽號NotComGuy)。他打算回到人群,不用電腦,不用手機,不收傳真,結果不到一個星期,這個NotComGuy放棄了實驗。他說:“沒有電子郵件的生活是沒有中心的生活,我惶惶終日。”但是那個DotComGuy的傢伙還在悠遊自得,做他的實驗。

        新經濟帶來了人與人的疏離,人人都上了網,加上工作繁重,他們交談的對象是他們在電腦“交談室”內的室友。這裡藉著筆名,人人都可以隱藏身分,暢所欲言,毫無顧忌。至於隔鄰,誰還有閒工夫來往呢?

         傳統性電視(NBC, CBS, ABC)帶來的是統一性,和社會的均一性。電視上的笑料人人都認同;網路資訊帶來的是差異性,人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口味(尤勝於有線電視)。多重選擇性是新經濟的一大特徵,它反映的是一個多重價值觀的社會;社會對這樣的差異,只視為個人口味的問題,而不是對錯是非的問題,因此接受度頗大;這就造就出一個以口味為主導的社區,而不是以共同信念或背景為主導的社區。

5. 冒險性高

         新經濟也帶來了新的淘金潮,和冒險家。人們的投資習慣在改變,從定期存款,到股票市場和共同基金,再到網上炒作。去年進行個人網路買賣的人已佔投資人的37%。據估計,到今年底將達到50%,股客的投資習慣從長期買賣變成短線交易,股市的波動率和風險率都大為增加。

        今天許多有創造性、肯冒險的實業家,(例如:前Netscape的Marc Andreessen等)寧可放棄高薪,和數千萬元的“股票權”(stock options),出去開發自己的新公司,為的是滿足他開拓新園地的衝動。

        這種冒險性也表現在運動上,數年前的“綁急跳”(bungee jumping),已經不夠險度,現在流行的“極端運動”(extreme sport)中最刺激的是“背死跳”(BASE jumping)。人們從橋上、懸崖上、建築物頂上、天線塔上跳下來,用降落傘著地,他們所追求的是那種向死亡挑戰的自由感!這種敢於活在“邊緣”的冒險心,是與美國當年開發西部的精神相呼應的。這種文化氣質,可能唯有中國人的賭性可以媲美。

6. 靈性經驗

         網路文化促使人們用圖像代替文字來表達思想,用跳躍式的思考代替直線式的推論。因此,今天的公司開始用“靈性經驗”的方式,來提高生產,鼓勵士氣,也容許在工作場所追求靈性。例如,全錄(Xerox)公司最近利用員工集体參與的“異象追求”(vision quest),成功地發展了一套新產品。Taco Bell和Pizza Hut等公司都僱用“軍牧”(Chaplain The God Squad),來照顧身心需要照顧的員工。這些“軍牧”可以應付具有各種宗教背景的人的需要。為了應付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公司(包括Goldman Sachs,Sun,和Ford)求助於各種靈性過程(雖然引起許多爭論)。這種現象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

          去年《新聞週刊》11月1日引用了蓋洛普的調查統計,發現4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常常在辦公室談到宗教信仰。1994年,有20%的人表示有必要使靈性成長。而今,這個比率上升為78%。同時,有60%的人說他們對上帝完全信服,79%的人堅信有神。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相信的是基督教的聖經所傳講的上帝。他們寧願接受一個開放、兼容並蓄的上帝的圖像(icon),作為自我昇華的投射,或是應付新經濟壓力的靈藥,這是後現代社會的特色。

         這種心態可怕之處是,人們只注重經驗,不注重真理;只注重實用,不注重獻身;只注重情緒性的參與,不注重愛心與責任;甚至只注重個人,不注重群体。在這種意識下,基督教的真理就變得無關緊要(irrelevant)了。

四、新機會新人生

         從上分析,新人類的生活好像是轉輪上的老鼠。我們工作過度,長期活在緊張當中,深怕落後而遭淘汰。甚或我們的奮鬥目標都不是自己訂下的,而是社會和環境加給我們的框框。我們不敢編織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夢和理想,因為我們不敢跳出社會環境加給我們的牢籠。我們疲於奔命,雖然也可以得到短暫的滿足,但我們所追求的,很可能只是別人的美國夢,並不是自己選擇的道路。我們衷心祈求能找著一片心靈的淨土,能尋到一個更有意義(significance)的人生。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傳道書》2:22-23)

         我們渴望心靈的自由,渴望從轉輪上下來,但我們害怕走一條孤獨的路,生怕誤了人生的班車。但我們可曾想過,這種膽小不敢冒險的態度,正是我們失去自由,人生缺乏突破的主因?

         就像英代爾(Intel)前任總裁Andy Grove所說的:“只有恐懼戰兢的(Paranoid)才能存活。”新經濟社會基本上有一種害怕被取代的緊迫感,它帶來焦慮。但是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是我們的信心。甚麼是信心?信心是接受上帝對生命優先次序的安排(first thing first),信心是拒絕生命蠟燭兩頭燃,信心是敢於走出不同的路,信心是不做文化壓力的奴僕。

         “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嗎哪)起來,各拿一俄梅珥。’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出埃及記》16:16-19)

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出埃及記》16:29)

         信心不是拜金牛犢的人生觀,信心就是堅持嗎哪的生活原則,信心是給自己預留可能會失誤的空間(leave margin for error),信心是在工作以外找到生命的意義,信心是把生命交托的一個縱躍,信心就是把時間表交給上帝。

          現今的雅皮士(Yuppies)有一個新的定義,就是“年輕而不快樂的專業人士”(Young Unhappy Professionals)。許多“燒盡”(burnout)的新雅皮士改變了生活方式,不是避世獨立,而是選擇做對人生有貢獻的事,希望能留下生命的火花。當我們把工作、家庭、身心、健康、朋友和靈性生活拿到人生的天平去秤一秤,當我們站在上帝的白色大寶座前時,甚麼是真正重要的,是人人都要面對的問題。這也是在電腦界服務了廿年的我,常常問自己的問題。

         上帝對我們的人生有一個構想,他賜下內心的寧靜。我們為什麼對人沒有耐心?我們為什麼晚上失眠?是的,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的緣故。但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失去了生活的主控性。我們離開了上帝所賜給我們的安息,成為時間表的奴隸。

        “那時聽見他話惹他發怒的是誰呢?豈不是跟著摩西從埃及出來的眾人麼?神四十年之久又厭煩誰呢?豈不是那些犯罪屍首倒在曠野的人麼?又向誰起誓,不容他們進入他的安息呢?豈不是向那些不信從的人麼?這樣看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希伯來書》3:16-19)

        “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希伯來書》4:11)

        可見進入安息不但是上帝的旨意,而且是需要我們努力、付代價的。安息表明的是心靈的踏實,而不是人生舞台的退出。

         無悔的人生是一個有目標的人生,而且是一個投入的人生。我們不需要抄襲別人,應當勇敢地給自己下成功的定義。生活在新經濟中,每一個人都要找到自己對社會的使命,這才是我們今天值得打的仗。人人都在為生活奔波,人人都在追求夢想的實現,願我們停下來嚴肅地想想(我們的確也需要一個人生的暫停):自己所追求的對象能不能給自己帶來長久的滿足?我們的追求,是不是創造力最大的表現?是不是縱使失去一切以後還值得堅守的?能不能讓我們將來很自豪地告訴我們的子孫?

          我們若是能夠誠實地回答這些問題,這,就是無悔的人生的開端。工作丟了還可以找到新的,日子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因改變、塑造生命而有的喜樂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生活的動力不再是懼怕,而是有信心中的盼望,也就是縱然不稱心,還知道前面有路可走。這,就是無悔人生的人生觀。

          或許會有人為托翁筆下的帕洪歡呼,認為他為追求理想而死,雖非求仁得仁,但卻是雖死猶榮。或許有人認為若他只有五成貪心,就一切完美了。或許還有人會說,他應當回饋社會,與眾人共享奮鬥的果實。

          “亞伯拉罕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希伯來書》11:9-11)

         無悔的人生說,除非人們能夠擁抱由上帝引導的人生,知道自己是神國的子民,我們就永遠跳不出自我中心的局限(和庸俗)。除非人能接納上帝的胸襟,知道自己是神所建造的工程,我們就無法獲得真自由,体會生命中的不平凡。這種不平凡的胸襟就是無悔人生的生活特徵。

作者註:文中引用了許多從1997年到2000年的雜誌,包括:Times,US News & World Report,Newsweek,BusinessWeek。

引用書籍包括:
1.The Lemming Conspiracy: How to Redirect Your Life From Stress to Balance, by Bob McDonald and Don Hutcheson, Longstreet Press Inc., 1997.
2. The Overload Syndrome: Learning to Live within Your Limits, by Richard Sweson, M.D., NavPress, 1998.
3. 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 Why the Few at the Top Get So Much More Than the Rest of Us, by Robert Frank and Philip Cook, Penguin Books, 1995.
4. Luxury Fever: Why Money Fails to Satisfy in an Era of Excess, by Robert Frank, FreePress, 1999.
5. The End of Patience: Cautionary Notes on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by David Shen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