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做傳道(景淨)

本文原刊於《舉目》71期。

景淨

BH71-14-7237-談妮攝-IMG_3714 官網和博客如果讓一個傳道人形容自己的生活,多半是“忙”和“累”。傳道人除了負責主日講道、帶領查經、禱告會、探訪關懷等教牧性的事工外,還要參與教會的管理、決策,以及外面的各種會議、研討。還要受邀出席婚宴、葬禮、喬遷之喜等等。會友如果遭遇突發事故,傳道人更要力爭第一時間趕到,表達慰問、關懷……

筆者2007年從神學院畢業後,一直深感傳道人生活的忙碌。不過,忙碌的傳道人,一定就是好傳道人嗎?筆者總結6年來的服事經驗,發現:不一定!其實,忙而不累,輕鬆做傳道,才合上帝的心意。

 

等同勞苦愁煩?

主耶穌呼籲:“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

傳道人常常用這經文,提醒被生活所迫、面臨諸多考驗的男男女女。我們卻忽略了,這段經文同樣適用於傳道人自己。如果傳道人本身就是勞苦擔重擔的人,怎麼能帶領他人在主裡得安息呢?

主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30)。但對照大部分傳道人的生活,卻會驚訝地發現:我們負的軛不容易,我們挑的擔子並不輕省!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出在,太多的傳道人負著自己的軛、挑著自己的擔子,都不是主給的。

使徒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亮了保羅的人生。他的一生,都在為此奔走。“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上帝,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徒》26:20)

跟今天的傳道人相比,使徒保羅的處境,更加艱險;他的事工,更加繁重。然而,保羅沒有在忙亂的狀態下疲於應付。他對腓立比教會說:“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腓》4:1)他也對帖撒羅尼迦教會說:“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喜樂。”(《帖後》2:20)

走十字架的路,並不意味著要勞苦愁煩;在十架路上,同樣可以唱著喜樂的讚歌。“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

在愁苦中掙扎的傳道人,要反省:你有天上來的異象嗎?服事的工場是上帝託付給你的嗎?你手中的事工是上帝的呼召嗎?

如果你有明確的異象呼召,就要像保羅一樣靠主加力量,以喜樂的心服事;如果你沒有明確的異象,只有人意私欲,建議你停下腳步,認真在主面前尋求祂的心意。相信主耶穌的應許:“尋找,就尋見。”(《太》7:7)更要相信:祂的軛是容易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

 

主人?還是僕人?

中國文化崇尚“捨家愛國”,即心裡沒有自己,只有社稷和黎民。最好像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很多傳道人也懷有這樣的心志,悲壯地犧牲自己的家庭,顧不上妻兒老小的私事,而是把會眾的需要掛在心上,一心撲在教會的事工上。甚至忙到吃、住在教堂。

我們向這些傳道人致敬!同時,也要看清隱藏的危機!以教會為家的傳道人不是家長,而是僕人!

全身心投入教會事奉的傳道人,會遇到一個很大的試探——誤以為自己是教會的主人,是CEO(首席執行長)。好像沒有自己,教會就不能存活了。有的傳道人偶爾家中有事,或是患病不能參與教會服事,就急得滿頭大汗,彷彿天要塌下來。

其實傳道人只是上帝所選召的僕人。“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林前》3:5-7)

教會真正的主人是基督。上帝“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弗》1:22)。基督是教會真正的CEO。祂保守、引導著教會。主耶穌說:“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17:10)

為教會過度憂心的傳道人,要反省:你的憂慮有必要嗎?要提醒自己:基督才是教會的君王。要將榮耀歸給祂,在這位君王的率領下輕鬆服事。

 

個人英雄主義

俗話說:“一個中國人是龍,三個中國人是蟲。”我們欣賞異軍突起的偉大人物,卻忽略團隊配搭的巨大能量。《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是很好的組合,但對他們並肩戰鬥的描述卻很少。被人津津樂道的,還是關羽隻身過五關斬六將的英雄事蹟,以及張飛長阪坡當陽橋頭一聲吼、嚇退曹操83萬大軍的壯舉。

傳道人很容易落入個人英雄主義的試探。有的傳道人因此包攬教會的所有事工,事無巨細都要過問,不願意放手讓弟兄姊妹做事。這樣很難從會眾中發掘具有恩賜的人才,無法調動會眾的積極性,慢慢形成一個僵化、呆板的“順命”群體。

聖經早已啟示同工配搭的重要性:“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4:12) “你去打仗,要憑智謀;謀士眾多,人便得勝。”(《箴》24:6)

聖靈沒有把所有的恩賜放在一個人身上,而是“隨己意分給各人”(《林前》12:11)。傳道人要謙卑承認自己在恩賜、職事、功用上,都是有限的,要善於發現會眾的恩賜。教會需要屬靈的“伯樂”,去發掘上帝家裡的“千里馬”。

獨攬一切的傳道人,意識到了自己的有限嗎?我是否發現哪些同工能彌補自己的缺欠呢?

同工配搭服事,定能讓我們脫離捆鎖,走出愁苦,力上加力,輕鬆傳道:“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133:1)

作者在河北傳道。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