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利诺大学查经班的兴起(贺宗宁)

本文原刊于《举目》71期。

贺宗宁 汇编

BH71-32-7793-图1:Pulliam Hall.R40.WEB  背景

南伊利诺大学(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简称SIUC),位于美国伊利诺州南方农矿区的小镇卡本岱尔(Carbondale),离密西西比河与俄亥俄河的交界点,约60英里远。约5万人口中,近半数是SIUC大学的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大学城。

SIUC气候四季分明,校区拥有十多英亩的森林及一座四十多英亩的人工湖,风景宜人,非常美丽。

BH71-32-7793-图6:905 S Oakland Ave.WEB

早期的中文查经班

SIUC的中文查经班(https://www.facebook.com/SIUCBF)成立于1959年,最早聚会在原台湾师范大学李锡麟教授的宿舍。当年整个大学的华人学生只有30人左右,参加查经班的人数不超过10人,主要的同工还有何晓东、李志航等几位弟兄。          

BH71-32-7793-图5:Rev Harral Hall.WEB在1960年代,查经的聚会点经常改变,一直到1968年,钟荣铨与张培士夫妇来到SIUC,查经班才比较稳定地在他们家(905 S. Oakland Ave)聚会。

钟弟兄夫妇与美国浸信会的牧师Rev. and Mrs. Harral Hall经常带领查经。当时在周五晚上,除了有查经聚会以外,经常在晚间11点开始祷告聚会。每逢节日,也有聚餐的活动。钟弟兄夫妇于1970年离开卡本岱尔。查经班的聚会就改到大学浸信会聚会。

BH71-32-7793-图7:University Baptist Church.WEB    

查经班的茁壮时期

在1970年代,华人学生逐渐增加到约100多人,以研究生为主,大多来自台湾,其次是香港,少数来自东南亚。参加查经班的约有20多人。

除了在浸信会周五晚上的查经聚会以外,当时新闻系的朱谦教授及森林系的孔繁浩教授,也经常开放他们的家,邀请查经班的弟兄姐妹参加一些特别的聚会。后来朱教授应聘去了夏威夷,但上帝却带领了邱武荣回到SIUC医学院生理系任教。邱弟兄在1960年就参加SIUC的中文查经班,那时候他是学生,现在回来是教授。

自邱教授返校服务之后,查经班就迁到长老基督教会(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聚会。他和孔教授(已蒙主召归)不仅带领学生认识圣经,也很照顾查经班弟兄姐妹在生活上的需要,直到1990年代他们退休为止。

BH71-32-7793-图8:孔繁浩.WEBBH71-32-7793-图9:邱武荣.WEB
 

 

 

 

 

 

 

全盛时期

1980年代中期,SIUC来了很多东南亚的学生,以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居多,也有一小部份是来自越南及中南美洲的华人。在此同时,适逢中国改革开放,SIUC也来了许多大陆的学生和访问学者。他们对圣经和教会充满著好奇心,每周五都来参加聚会,一时查经班人数大幅增加。除了华人学生之外,也有不少美国朋友。

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也有不谙华语的;查经班为了满足需求,聚会时使用中英文同步翻译。人多的时候,查经得分7组:新生命组(中、英)、信徒组(中、英、粤)、慕道组(中)、及儿童组。迎新或特别聚会的参加者,总超过150人。而每周六早晨8点的祷告会也曾超过20多人;这都是大学城查经班中不常见到的。

那时最蒙上帝祝福和感恩的,是许多学生同工常自发地举办了读经营、退修会、郊游,甚至带领福音朋友参加冬令会或夏令营。每年总有10位以上朋友因参加这些活动而认识主,这是SIUC查经班的全盛时期。

此外,经密苏里州基督工人中心高荣德牧师的安排,上帝派遣了欧少强牧师来此宣教一段时间;每年秋季班开学的时候,也带领了各地的短宣队来此带人信主。同时,查经班也尝试举办过两周一次的中文主日崇拜,后来改成每月一次,一年多后,却因为缺乏讲员而停止。

继孔教授和邱教授退休之后,查经班有刘伟夫妇(夫人赵春华老师是SIUC的跳水教练),王建军教授、张世光教授等一起同工。

BH71-32-7793-图12:OurSaviorLutheranChurch.WEB那时候,卡本岱尔城的信义会救主堂(Our Savior Lutheran Church)恰好来了一位从台湾到圣路易斯唸神学院的吴山大弟兄到此实习,蒙上帝感召,愿意每星期日下午4时在该教会主持中文崇拜。这主日崇拜是以中文查经班为底,但不归属于任何宗派,这个构想获得了救主堂教会执事及牧师Rev. Robert Gray的鼎立支持。为了使查经班和主日崇拜能顺利进行,同工们决定把查经班搬到就在校园旁边的信义会救主堂(即SIUC中文查经班现址)。

BH71-32-7793-图11:浸礼.WEB2000年,吴弟兄升任牧师之后,在此教会服事了一年多,因来美之前他已经和在台湾的教会有约,期满后必须返回台湾服务。信义会救主堂为了要继续在SIUC华人社区做福音工作,先后请了刘和锡牧师和Rev. Eric Wood(会讲中文)来带领中文主日崇拜。

早期主日崇拜人数曾高达七、八十人,平时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在这期间,来参加查经班或主日崇拜的成员大多数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以及陪读家庭,在校教授和社会人士等。

虽然来参加查经的人数不少,但周五聚会只分为三组:信徒组、慕道组和儿童组。除了周三祷告会、周五查经班、周日中文崇拜之外,逢年过节、迎新或是短宣队来访时,查经班总会举办一些特别活动,邀请本地区华人及在校学生来参加。参与的人数和1980年代全盛时期差不多,每年受洗信主的朋友不下10人。

BH71-32-7793-图2:SIu Music Department.WEB2004年, SIUC教育学院来了林承瑶教授。他的夫人翁碧莲姐妹原本是SIUC音乐系的学生,在林教授还没来SIUC之前,曾为中文主日崇拜司琴。翁姐妹至今仍是查经班的司琴,也帮助英文堂主日崇拜的音乐服事,而林教授目前是该堂的执事。

经验与检讨

很遗憾的是,在2000年代的末期,SIUC国际学生人数锐减,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查经班的人数逐年下降;甚且自2011年5月Rev. Wood离开之后,主日崇拜也停止了。

在Rev. Wood离开之前,邻州一位推动美国中西部学生工作的传道人来到卡本岱尔,鼓励SIUC的查经班转型成为教会。但这个计划在同工间难以达成共识。一部份的弟兄姐妹坚持只要周五的查经班和星期三晚上的祷告会,主日就回到自己的英文教会崇拜;另一部份则希望有自己的中文主日崇拜。在这个矛盾冲击之下,查经班一度降到不满10人;如今正在逐渐恢复中,大致有20人左右。

BH71-32-7793-图10:查经班聚会.WEB在这个情形下,为了使那些无法参加周五聚会或主日崇拜的朋友也能有机会分享到福音,刘伟弟兄夫妇在每周四晚上,特地开放自己的家让这些朋友一起读经,参加的人数常在15到20人左右,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另外必须一提的是,不论在哪一个大学城,表面上辅导查经班的都是一群在职的教授和弟兄们,但实际上这些辅导人员的夫人们,在背后所付出的爱和心力是无法计量的。查经班的兴衰起落,除了靠上帝的带领,这群幕后“英雌”的确是功不可没!

结语

大学城查经班的建立,除了分享福音外,另一目的是培训,希望在学的年青基督徒毕业后,继续传福音的火把。因此查经班的领导往往由学生来负责,而在职的教授或弟兄姐妹只做辅导的工作。

目前SIUC查经班的主席是纪钰杰弟兄,林教授夫妇和刘伟弟兄夫妇则担任辅导。

SIUC查经班成立50多年,过去曾在SIUC中文查经班事奉的SIUC毕业生,例如何晓东、李嫣如、李仲鹏、朱光泽、林逸生、陈承康等等,不胜枚举,都献身成为全职的传道人。这些全职事奉的弟兄姐妺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澳门、香港、及泰国……此外,也有许多是带职事奉的弟兄姐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工场,积极地参与不同的服事,都是后进的楷模。

回顾过去许多在美国大学城里的查经班和教会,上帝的事工常因人的因素,时有起落。但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求上帝祝福所有查经班和教会,大家能同心合意,加添智慧、耐心和爱心,不要为了人数而骄傲或气馁,保守福音的灯火能持续燃烧,发光发热。

附录一:我与“南伊大”查经班(作者:何晓东)

何晓东弟兄(1926-2011,编注)一生著作超过130本,是华人基督徒出书最多的一位。他的著作包括《不灭的灯火—吴勇长老回忆录》、《收刀入鞘——吕代豪牧师的见证》;短文集《扎根的生活》、《生命与生活》、《晓光集》、《不能不说》、《作我的见证》和《培灵什锦》;专题《工人荒的问题》、《合神心意的工人》和《真有天使吗?》;属灵小说《烽火中的百合花》、《真金不怕火炼》、《围墙》、《两兄妹》;翻译小说《逃》等等。1981年起,何弟兄每隔一年就去中国大陆短宣3个月。他也在东南亚各地传讲信息。

BH71-32-7793-图4:何晓东1.WEB讲起“南伊大”的中国同学查经班,我承认我是创始人之一。

我是1950年,在台湾台北市的南海路基督徒聚会处受洗归主的。1958年来美国读书,1959年由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大学转学来南伊大读摄影系。

当时,中国同学只有18个人,都是由台湾来的。基督徒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位同学卞铭灏,过去是台北教会聚会所的弟兄,我们都是在美国教会聚会。到了第二年(1960),中国的同学增加到30个。

有一位从纽约州的候顿大学转来的李志航兄,他是越南的华侨。我是在一次北美校园团契的冬令会中认识他的。他非常热心,我们就时常有交通,并有同一个异象,想调查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中国基督徒,我们好成立一个小小的查经班。一方面可以在一起查经祷告,另一方面也向中国同学们传福音。

卞铭灏已经学成归国,我们先后找到了台湾师范大学的李锡麟教授——他是台北信义会的教友,程其昌弟兄,还有一位张岭梅姐妹,也是来自台湾。又有一位吴瑞文姐妹,是一对美国宣教士的养女,来自香港。我们都很谈得来,就开始第一次的聚会。

在李锡麟教授的寝室里,先由李教授短讲一节圣经,然后就彼此介绍,唱诗和祷告。我们由华盛顿的使者协会订来了一些诗歌和圣经。参加的人,除了我们这6个人以外,还有两个是慕道的。聚会的情形良好,有一位慕道的同学,在聚会完了之后,回去竟跪下来祷告。

那时候在美国,各大学有中国同学查经班的并不多,也没有外来的讲员。我们就自己研究圣经,大家轮流着带,在祷告中学习。感谢主,借着圣灵的引导,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就是这个查经班,所训练出来的传道人。

有时,我们也播放一些中国传道人讲道的录音带。后来美国的Baptist Foundation就借给我们一间会客室,给我们每星期天下午4点钟,在那里聚会。那里有钢琴,地方又大。一直到我离开,聚会就一直在那个地方。

到了1961年,中国同学又添了许多。查经班的人也增加了,有台湾来的李咏湘姐妹、黄湘姐妹、黄玉璘弟兄、杨志达弟兄、邱延群弟兄,香港来的蔡泽文、李筱潇等姐妹。我们除了在星期天下午以外,每周六晚上,还有祷告聚会,在不同的弟兄姐妹们家里举行。这时候黄玉璘和黄湘已结婚,由他们负责接送来参加的同学。有一位阎大川慕道同学信了主。也有外来的讲员,如王永信,司徒钜勋,等牧师,在我们这里讲过道。

到了1962年,也就是我在南伊大最后的那一年,查经班里有些同学们离开了,也有些新来的人。陈启原、方锋培、邱武荣、邱武耀等弟兄来自香港,余秀丽姐妹来自菲律宾。查经班情况蒸蒸日上,可以查《启示录》了。但是过去那4年来,我们也有低落的时候。有一年,因为有很多人离校,我们甚至于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聚会。但是感谢主,第二年又有许多人来了。

我读完之后,就在华盛顿工作。曾先后回去过两次,都看见很多新来的弟兄和姐妹们。我献身全时间服事主之后,邱武荣弟兄已在南伊大教书,请我去查经班讲道。我已有二十几年没有回去过了,查经班竟有三、四十人。昨天晚上,张世光教授打电话来,要我告诉他一点有关查经班最原始的消息,我只能将我所记得的供给他。令我惊讶的是,查经班最多时,曾到过80人!可能现在已经成为教会了,感谢主。我在查经班时只有32岁,今年则已经80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愿主多多祝福这个查经班或教会。

2 Trackbacks / Pingbacks

  1. 伊利诺大学团契忆往 | 举目杂志
  2. 千呼万唤—推介《大洋彼岸的长河—美国华人查经班回顾与展望》(郑期英)2015.08.17 | 举目杂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