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伊利諾大學查經班的興起(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71期。

賀宗寧 匯編

BH71-32-7793-圖1:Pulliam Hall.R40.WEB  背景

南伊利諾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簡稱SIUC),位於美國伊利諾州南方農礦區的小鎮卡本岱爾(Carbondale),離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的交界點,約60英里遠。約5萬人口中,近半數是SIUC大學的學生,是一個典型的大學城。

SIUC氣候四季分明,校區擁有十多英畝的森林及一座四十多英畝的人工湖,風景宜人,非常美麗。

BH71-32-7793-圖6:905 S Oakland Ave.WEB

早期的中文查經班

SIUC的中文查經班(https://www.facebook.com/SIUCBF)成立於1959年,最早聚會在原台灣師範大學李錫麟教授的宿舍。當年整個大學的華人學生只有30人左右,參加查經班的人數不超過10人,主要的同工還有何曉東、李志航等幾位弟兄。          

BH71-32-7793-圖5:Rev Harral Hall.WEB在1960年代,查經的聚會點經常改變,一直到1968年,鍾榮銓與張培士夫婦來到SIUC,查經班才比較穩定地在他們家(905 S. Oakland Ave)聚會。

鍾弟兄夫婦與美國浸信會的牧師Rev. and Mrs. Harral Hall經常帶領查經。當時在週五晚上,除了有查經聚會以外,經常在晚間11點開始禱告聚會。每逢節日,也有聚餐的活動。鍾弟兄夫婦於1970年離開卡本岱爾。查經班的聚會就改到大學浸信會聚會。

BH71-32-7793-圖7:University Baptist Church.WEB    

查經班的茁壯時期

在1970年代,華人學生逐漸增加到約100多人,以研究生為主,大多來自台灣,其次是香港,少數來自東南亞。參加查經班的約有20多人。

除了在浸信會週五晚上的查經聚會以外,當時新聞系的朱謙教授及森林系的孔繁浩教授,也經常開放他們的家,邀請查經班的弟兄姐妹參加一些特別的聚會。後來朱教授應聘去了夏威夷,但上帝卻帶領了邱武榮回到SIUC醫學院生理系任教。邱弟兄在1960年就參加SIUC的中文查經班,那時候他是學生,現在回來是教授。

自邱教授返校服務之後,查經班就遷到長老基督教會(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聚會。他和孔教授(已蒙主召歸)不僅帶領學生認識聖經,也很照顧查經班弟兄姐妹在生活上的需要,直到1990年代他們退休為止。

BH71-32-7793-圖8:孔繁浩.WEBBH71-32-7793-圖9:邱武榮.WEB
 

 

 

 

 

 

 

全盛時期

1980年代中期,SIUC來了很多東南亞的學生,以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居多,也有一小部份是來自越南及中南美洲的華人。在此同時,適逢中國改革開放,SIUC也來了許多大陸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他們對聖經和教會充滿著好奇心,每週五都來參加聚會,一時查經班人數大幅增加。除了華人學生之外,也有不少美國朋友。

來自不同地區的華人,也有不諳華語的;查經班為了滿足需求,聚會時使用中英文同步翻譯。人多的時候,查經得分7組:新生命組(中、英)、信徒組(中、英、粵)、慕道組(中)、及兒童組。迎新或特別聚會的參加者,總超過150人。而每週六早晨8點的禱告會也曾超過20多人;這都是大學城查經班中不常見到的。

那時最蒙上帝祝福和感恩的,是許多學生同工常自發地舉辦了讀經營、退修會、郊遊,甚至帶領福音朋友參加冬令會或夏令營。每年總有10位以上朋友因參加這些活動而認識主,這是SIUC查經班的全盛時期。

此外,經密蘇里州基督工人中心高榮德牧師的安排,上帝派遣了歐少強牧師來此宣教一段時間;每年秋季班開學的時候,也帶領了各地的短宣隊來此帶人信主。同時,查經班也嘗試舉辦過兩週一次的中文主日崇拜,後來改成每月一次,一年多後,卻因為缺乏講員而停止。

繼孔教授和邱教授退休之後,查經班有劉偉夫婦(夫人趙春華老師是SIUC的跳水教練),王建軍教授、張世光教授等一起同工。

BH71-32-7793-圖12:OurSaviorLutheranChurch.WEB那時候,卡本岱爾城的信義會救主堂(Our Savior Lutheran Church)恰好來了一位從台灣到聖路易斯唸神學院的吳山大弟兄到此實習,蒙上帝感召,願意每星期日下午4時在該教會主持中文崇拜。這主日崇拜是以中文查經班為底,但不歸屬於任何宗派,這個構想獲得了救主堂教會執事及牧師Rev. Robert Gray的鼎立支持。為了使查經班和主日崇拜能順利進行,同工們決定把查經班搬到就在校園旁邊的信義會救主堂(即SIUC中文查經班現址)。

BH71-32-7793-圖11:浸禮.WEB2000年,吳弟兄升任牧師之後,在此教會服事了一年多,因來美之前他已經和在台灣的教會有約,期滿後必須返回台灣服務。信義會救主堂為了要繼續在SIUC華人社區做福音工作,先後請了劉和錫牧師和Rev. Eric Wood(會講中文)來帶領中文主日崇拜。

早期主日崇拜人數曾高達七、八十人,平時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在這期間,來參加查經班或主日崇拜的成員大多數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學生,以及陪讀家庭,在校教授和社會人士等。

雖然來參加查經的人數不少,但週五聚會只分為三組:信徒組、慕道組和兒童組。除了週三禱告會、週五查經班、週日中文崇拜之外,逢年過節、迎新或是短宣隊來訪時,查經班總會舉辦一些特別活動,邀請本地區華人及在校學生來參加。參與的人數和1980年代全盛時期差不多,每年受洗信主的朋友不下10人。

BH71-32-7793-圖2:SIu Music Department.WEB2004年, SIUC教育學院來了林承瑤教授。他的夫人翁碧蓮姐妹原本是SIUC音樂系的學生,在林教授還沒來SIUC之前,曾為中文主日崇拜司琴。翁姐妹至今仍是查經班的司琴,也幫助英文堂主日崇拜的音樂服事,而林教授目前是該堂的執事。

經驗與檢討

很遺憾的是,在2000年代的末期,SIUC國際學生人數銳減,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查經班的人數逐年下降;甚且自2011年5月Rev. Wood離開之後,主日崇拜也停止了。

在Rev. Wood離開之前,鄰州一位推動美國中西部學生工作的傳道人來到卡本岱爾,鼓勵SIUC的查經班轉型成為教會。但這個計劃在同工間難以達成共識。一部份的弟兄姐妹堅持只要週五的查經班和星期三晚上的禱告會,主日就回到自己的英文教會崇拜;另一部份則希望有自己的中文主日崇拜。在這個矛盾衝擊之下,查經班一度降到不滿10人;如今正在逐漸恢復中,大致有20人左右。

BH71-32-7793-圖10:查經班聚會.WEB在這個情形下,為了使那些無法參加週五聚會或主日崇拜的朋友也能有機會分享到福音,劉偉弟兄夫婦在每週四晚上,特地開放自己的家讓這些朋友一起讀經,參加的人數常在15到20人左右,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不論在哪一個大學城,表面上輔導查經班的都是一群在職的教授和弟兄們,但實際上這些輔導人員的夫人們,在背後所付出的愛和心力是無法計量的。查經班的興衰起落,除了靠上帝的帶領,這群幕後“英雌”的確是功不可沒!

結語

大學城查經班的建立,除了分享福音外,另一目的是培訓,希望在學的年青基督徒畢業後,繼續傳福音的火把。因此查經班的領導往往由學生來負責,而在職的教授或弟兄姐妹只做輔導的工作。

目前SIUC查經班的主席是紀鈺杰弟兄,林教授夫婦和劉偉弟兄夫婦則擔任輔導。

SIUC查經班成立50多年,過去曾在SIUC中文查經班事奉的SIUC畢業生,例如何曉東、李嫣如、李仲鵬、朱光澤、林逸生、陳承康等等,不勝枚舉,都獻身成為全職的傳道人。這些全職事奉的弟兄姐妺分佈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澳門、香港、及泰國……此外,也有許多是帶職事奉的弟兄姐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工場,積極地參與不同的服事,都是後進的楷模。

回顧過去許多在美國大學城裡的查經班和教會,上帝的事工常因人的因素,時有起落。但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求上帝祝福所有查經班和教會,大家能同心合意,加添智慧、耐心和愛心,不要為了人數而驕傲或氣餒,保守福音的燈火能持續燃燒,發光發熱。

附錄一:我與“南伊大”查經班(作者:何曉東)

何曉東弟兄(1926-2011,編註)一生著作超過130本,是華人基督徒出書最多的一位。他的著作包括《不滅的燈火—吳勇長老回憶錄》、《收刀入鞘——呂代豪牧師的見證》;短文集《扎根的生活》、《生命與生活》、《曉光集》、《不能不說》、《作我的見證》和《培靈什錦》;專題《工人荒的問題》、《合神心意的工人》和《真有天使嗎?》;屬靈小說《烽火中的百合花》、《真金不怕火煉》、《圍牆》、《兩兄妹》;翻譯小說《逃》等等。1981年起,何弟兄每隔一年就去中國大陸短宣3個月。他也在東南亞各地傳講信息。

BH71-32-7793-圖4:何曉東1.WEB講起“南伊大”的中國同學查經班,我承認我是創始人之一。

我是1950年,在台灣台北市的南海路基督徒聚會處受洗歸主的。1958年來美國讀書,1959年由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大學轉學來南伊大讀攝影系。

當時,中國同學只有18個人,都是由台灣來的。基督徒除了我以外,還有一位同學卞銘灝,過去是台北教會聚會所的弟兄,我們都是在美國教會聚會。到了第二年(1960),中國的同學增加到30個。

有一位從紐約州的候頓大學轉來的李志航兄,他是越南的華僑。我是在一次北美校園團契的冬令會中認識他的。他非常熱心,我們就時常有交通,並有同一個異象,想調查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中國基督徒,我們好成立一個小小的查經班。一方面可以在一起查經禱告,另一方面也向中國同學們傳福音。

卞銘灝已經學成歸國,我們先後找到了台灣師範大學的李錫麟教授——他是台北信義會的教友,程其昌弟兄,還有一位張嶺梅姐妹,也是來自台灣。又有一位吳瑞文姐妹,是一對美國宣教士的養女,來自香港。我們都很談得來,就開始第一次的聚會。

在李錫麟教授的寢室裡,先由李教授短講一節聖經,然後就彼此介紹,唱詩和禱告。我們由華盛頓的使者協會訂來了一些詩歌和聖經。參加的人,除了我們這6個人以外,還有兩個是慕道的。聚會的情形良好,有一位慕道的同學,在聚會完了之後,回去竟跪下來禱告。

那時候在美國,各大學有中國同學查經班的並不多,也沒有外來的講員。我們就自己研究聖經,大家輪流著帶,在禱告中學習。感謝主,藉著聖靈的引導,學習到很多的東西,我就是這個查經班,所訓練出來的傳道人。

有時,我們也播放一些中國傳道人講道的錄音帶。後來美國的Baptist Foundation就借給我們一間會客室,給我們每星期天下午4點鐘,在那裡聚會。那裡有鋼琴,地方又大。一直到我離開,聚會就一直在那個地方。

到了1961年,中國同學又添了許多。查經班的人也增加了,有台灣來的李詠湘姐妹、黃湘姐妹、黃玉璘弟兄、楊志達弟兄、邱延群弟兄,香港來的蔡澤文、李筱瀟等姐妹。我們除了在星期天下午以外,每週六晚上,還有禱告聚會,在不同的弟兄姐妹們家裡舉行。這時候黃玉璘和黃湘已結婚,由他們負責接送來參加的同學。有一位閻大川慕道同學信了主。也有外來的講員,如王永信,司徒鉅勳,等牧師,在我們這裡講過道。

到了1962年,也就是我在南伊大最後的那一年,查經班裡有些同學們離開了,也有些新來的人。陳啟原、方鋒培、邱武榮、邱武耀等弟兄來自香港,余秀麗姐妹來自菲律賓。查經班情況蒸蒸日上,可以查《啟示錄》了。但是過去那4年來,我們也有低落的時候。有一年,因為有很多人離校,我們甚至於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聚會。但是感謝主,第二年又有許多人來了。

我讀完之後,就在華盛頓工作。曾先後回去過兩次,都看見很多新來的弟兄和姐妹們。我獻身全時間服事主之後,邱武榮弟兄已在南伊大教書,請我去查經班講道。我已有二十幾年沒有回去過了,查經班竟有三、四十人。昨天晚上,張世光教授打電話來,要我告訴他一點有關查經班最原始的消息,我只能將我所記得的供給他。令我驚訝的是,查經班最多時,曾到過80人!可能現在已經成為教會了,感謝主。我在查經班時只有32歲,今年則已經80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願主多多祝福這個查經班或教會。

2 responses to “南伊利諾大學查經班的興起(賀宗寧)”

  1. […] 筆者還記得,普渡大學的沈運申教授,對此有很大的貢獻。後來沈教授搬去香港,對中西部的查經班是非常大的損失。當時,辛辛那提的朱斯白弟兄、曾振錨弟兄、雷媽媽、何曉東弟兄等(參賀宗寧 ,《南伊利諾大學查經班的興起》,《舉目》71期。http://behold.oc.org/?p=25657),這批熱心服事的專業人士,是我們的後盾與榜樣。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