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立美與中華基督教學生立志傳道團(趙曉陽)

本文原刊於《舉目》53期

趙曉陽

    

       中華學生立志傳道團(The Chinese 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the Ministry,以下簡稱“傳道團”)是中國基督教歷史上,唯一產生於學生界和知識分子界,面向學生和知識分子佈道,以喚起一般基督徒學生的熱情,立志終身傳道,為教會工作的佈道團體。她是中國基督教學生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美國學生海外傳教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的直接影響而產生的。其中最著名的遊行佈道師,就是被譽為“中國的穆迪”(註1)的丁立美(1871-1936)。

        丁立美是清末民初最傑出的基督教奮興佈道家,極擅長口頭佈道,講演充滿說服力,足跡遍佈中國大地。他出生於山東膠州大辛瞳村,父親丁啟堂是當地最早接受基督教 並受洗的人。丁立美與弟弟丁立介(1877-1954)均為牧師,都是著名傳教士郭顯德(Hunter Corbett,1835-1920)的得意弟子。

        丁立美13歲到登州(今蓬萊),進入美國長老會牧師狄考文(Carvin Mateer,1836-1908)創辦的文會館(The Tengchow College)附屬中學學習,1892年畢業。先任濰縣老會視學,1894年任母校物理教師。1896年入教士館,為義務傳道學生。1898年畢業,並 按立為牧師,他四處遊行佈道。

        1900年,丁立美在萊州(今掖縣)傳道,被義和團襲擊杖打,並關進牢獄,經狄考文和文會館的第二任校長赫士(Watson M. Hayes,1857-1944)到山東向巡撫袁世凱說情,方得開釋。

       1907 年在上海召開了來華傳教百年紀念大會,特別決議將青年學生的傳教事業委託給基督教青年會,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夠贏得被稱為“不可攻破的要塞”──中國學生 階層和知識階層。1909年3月,山東濰縣廣文學堂教師、後任青年會幹事的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1866-1941)認為應該在學生中“發動一個奮興運動”,請畢業於廣文學堂(註2)的丁立美牧師來校主領奮興聚會。

        在那次奮興會中,原來每天只有20分鐘的晨間崇拜,延長為1小時。在300學生當中,竟有116人在丁牧師富有挑戰性的佈道下,決志走上傳道之路,成為“中華學生立志傳道團”的開始。

        1909年,他辭職專任傳道團幹事。丁立美四處佈道,影響日漸增大,佈道時也宣傳共和政體和民主制度,袁世凱頗覺緊張,下令捉拿。丁立美不得已只有到上海和江南一帶繼續其佈道工作,這也許成為他與基督教青年會接觸並為它工作的開始。

        1910年,基督教青年會安排丁立美到天津、北京、河北通州等地佈道,又激發了200學生簽名參加。1910年6月23日,在河北通州協和大學舉行的華北區學生夏令會上,正式成立了“中華學生立志傳道團”,丁立美為第一任遊行幹事。

        1912年6月,青年會全國協會在中華民國內政部立案,傳道團就附屬在青年會裡。1922年8月在廬山牯嶺召開了傳道團第一屆全國大會,出席代表150人,這時各學校已成立48個支部,團員1,579人,其中136人已在教會裡擔任傳道工作。

        該次大會首次“主動”地討論了“教會問題,及在華傳教等問題”,“在中國傳道應採用何種方法”,對過去的“循例抄襲”深感不滿。主要議題有兩個:一是在可否 讓女士參加傳道團,在這點上沒有引起異議;二是對傳道團團員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者認為,“團員應以牧師職為唯一目標”,廣義者則謂,教會當均 齊發展,“醫藥教育社會服務均是傳道,無可歧視”。最後狹義觀點占了優勢。

       1922年4月,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在清華大學舉行第11屆會議時,正式提出了“中國基督教學生運動”。1926年8月,“傳道團第二屆全國大會”和“青年會第十屆全國大會”同時在濟南召開,決定由男女青年會與傳道 團各派代表13人,詳細討論組織中國基督教學運的問題。傳道團與青年會在組織上的關係,也到1926年中止。

        1927年7月,男女青年會 與傳道團三個機構的代表,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集會,他們提出《中國基督教學生運動意見書》,成立了“中國基督教學生運動籌備委員會”,規定這個運動的目標 為:“本耶穌的精神,創造青年團契,建立健全人格,實行革命,謀民眾生活的解放與發展”,就是要建立“統一的、自主的、不分宗派性別的中國基督教學生運 動”。

        1928年又創辦了《微音月刊》作為基督教學生運動的機關報,各地學生聯合會普遍地組織起來,而傳道團在這段時間之後“就無形中消滅了”。

        丁立美擅長口頭佈道,“周行各地,開佈道會”,僅1916年就到過13個地方,使立志成為基督徒達9,,000餘人。他的足跡遍及中國18個省,甚至遠至日本。

       他不斷在學生和社會各界佈道,希望大家接受基督的福音。他尤其喜歡在青年和知識界裡佈道,吸引了不少青年學生成為基督徒。中國基督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全紹 武、寶廣林、李榮芳、鮑哲慶、鐘可托、浦化人、趙紫宸、劉鳳山等,都是從這裡走上為教會服務的道路。著名太平天國史學家簡又文、著名女教育家曾寶蓀都是受 了他的宣道而入教的。

         1921年冬天,他在馮玉祥部隊中使130人決志慕道,還成立了59人組成的軍人立志傳道團。他一直為傳道團工作到1926年,離開原因不明。1936年丁立美去世時,青年會仍以他是青年會幹事之名,發給他撫恤金。

        丁立美亦是中國自立教會的先驅,文會館畢業的鄒立文、丁立美、王宣忱(獨立漢譯新約聖經)等人,1885年相約畢業的幾屆同學40餘人,創辦了山東酬恩佈道會,後演變為山東基督教自立會,宣佈脫離美國長老會而獨立,並自訂會章。

        1901 年,青島組織自立教會,丁立美任第一牧師。1922年中華基督教協進會組織了“雲南佈道會”,派他到那裡拓荒佈道,在祿豐、大理、騰沖等地展開福音工作。 1923年,他決定幫助赫士共同辦好華北神學院,雖然仍為學生立志傳道團工作,但更多的時間在山東滕縣的華北神學院培養學生,直至1932年他創辦天津聖 經學院,並任副院長,在那裡工作直到1936年9月22日下午,他平安歸主。

        傳道團存在時間並不長,但影響頗大,丁立美也以其雄辯的口才、扣人心弦的祈禱,“感動學生獻身傳道最多的”,而成為中國基督教史上不可不提的人物。

       1922 年10月,當時影響極大的英文報紙《密勒氏評論報》(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進行的“中國當今12位傑出人物”問卷調查中,丁立美在全國政治、工商、學術各界合起來的171位提名候選人中,居第142位,影響可見一斑。

註:

1. 穆迪(Dwight L. Moody):美國著名佈道家,以被他同時代的人稱為“基督教青年會先生”(Mr. Y.M.C.A.)而知名,非常直接地影響了青年會的發展。

2. 1904年,狄考文在登州辦的文會館和庫壽齡(Samuel Couling)在青州辦的廣德書院在濰縣合併為廣文學堂。

附錄:

一、丁立美自撰目錄:

1.丁立美:《立志傳道阻礙解決法》,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書報部,1916出版,22頁。述說個人、家庭、學校、教會等方面傳教的困難及解決的辦法。全書分兩篇。上篇:阻礙之種類與其通過,下篇立志簽押之效益。

2.丁立美:《佈道會之辦法及情形》,《中華基督教會年鑒》1914年。

3.丁立美:《奮興記實》,《中華基督教會年鑒》1915年。

作者現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