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浪漫而哀傷(董家驊)

本文原刊於《舉目》76期。

文/董家驊

BH76-7941-圖3-By David Mao-宽600

幾年前,我在教會的停車場遇到幾個圍成一圈抽煙的高中生,都是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

看到我,他們有點尷尬,或是把煙頭往身後藏,或是裝作沒看到我。我朝他們走過去,試著和他們聊天。漸漸地,他們沒那麼緊張了……

於是我問其中一個人:“什麼時後開始抽的啊?”“從小唄,10歲就開始了。”

我又問:“怎麼那麼早?為什麼抽啊?”另一個笑著回答.:“哥抽的不是菸,是寂寞!”大家都笑了。

還有一次,我在神學院巧遇一個朋友,他在教會參與了青年人事工。我好奇地問他,在牧養這些青年的過程中,什麼問題是最需要處理的?他毫不考慮地回答:“孤單!”停了一下,他接著說:“他們都很孤單。有時來教會參加服事,也是為了逃避孤單。”

我不禁開始思考:孤單是什麼?在美國的中國青年人到底有多孤單?教會中的青年人,比教會外的青年人好些嗎?教會應該怎麼做?有哪些挑戰和機會?

一、一個研究

2013年,一個由中國70末、80後和90後組成的研究團隊,深入中國6個城市做研究,撰寫了一篇報導,探討在同一個宏觀環境長大下的中國90後有哪些特性。

這篇名為《90後青年——大時代裡的小世界》的報導寫道:“孤獨是90後提及最大的話題”,“90後害怕孤獨。但很多時候,90後也享受孤獨”(註1)。原因是,一方面,這一代的中國青年人希望得到關注和回應,期待得到鼓勵和陪伴,也嚮往真誠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要經營真誠的人際關係代價往往太高,與人相處又需要面對別人的評價,且人際關係常常牽扯太多的利益糾葛,因此許多人選擇了退縮和放棄。

孤單,對當代中國青年人來講,真是一個又浪漫,又哀傷的字眼。

歸根究底,什麼是孤單?心理學家Letitia Peplau和Daniel Perlman,在彙整許多學者對孤單的定義後,總結為:“孤單”是“一種出於人際關係的缺失而造成的令人痛苦的主觀經驗”(註2)。

根據這個定義,孤單的本質是一種主觀經驗;根本原因,是人際關係的缺失。孤單的結果,是不愉快,甚至讓人感到痛苦。孤單是個人對自己人際關係質量的好壞、數量的多少的主觀感受。

在這樣的脈絡下,社會心理學家Daniel Russell,設計了一套測試題目,叫做“UCLA孤獨量表”(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Version 3,註3),用20個問題來評估一個人的主觀孤單感,現已被學術界廣泛採用(具体可按照上述中、英文名上網搜索)。

在美國的中國青年人到底有多孤單?他們真的比其他族群更為孤單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展開了一個小型研究,試著瞭解在北美教會中,中國青年人(18-30歲)到底有多孤單?又有哪些變數顯著影響他們的主觀孤單感?

研究結果得出後,有些符合我的預測,有些卻出乎我的意料。

1. 程度相同

首先,研究結果顯示,居住在北美的中國青年人,和留在中國的中國青年人相比,孤單程度相同。也就是說,是一樣的孤單,或是一樣的不孤單。

通常人們認為,從中國移居到北美的青年人會比較孤單,因為移民使人脫離過去的人際關係網,離開故國的家人和朋友,來到異文化社會。然而本研究結果顯示,生活在美國社會,並沒有讓他們更加孤單,也沒有讓他們更加不孤單。

如何解釋這個結果呢?我認為,由於UCLA孤獨量表所測量的,是人的主觀感受。而人的主觀感受,是受到其成長經驗和心理狀態影響的。

因此,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代中國社會深刻地影響和塑造了今天的中國青年人,不論這群人居住在中國,還是移居到美國,主觀上都感受到相同程度的孤單。

要探究這孤單感的來源,需要更深入地分析當代中國社會對這個族群的影響。

2. 比美國人孤單

第二,在美國的中國青年人,明顯地比同年齡的美國青年人孤單。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現象。美國文化強調個人主義,而中國文化強調家族和群體。然而本研究顯示,生長在強調家族和群體社會中的中國青年,竟比生長在個人主義社會中的美國青年更加孤單。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認為,正因為中國文化強調家族與群體,因此中國青年人對群體的期待較高。期待高,也容易失望。當中國青年對群體的期待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時,就產生了失望和挫折,進而感到孤單。

這一代的中國青年人,經歷了中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和變遷。文革造成代際關係的缺失,代與代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繫,而是各自獨立。在年輕人成長的路上,年長者很少給予引導,年輕人也很少尋求長輩的建議。

市場經濟,使民眾失去國家所提供的社會安全網,每家每戶必須靠自己生存。傳統家族的瓦解,網路的興起……種種的社會變遷,都造成當代中國青年人對傳統社群的依賴減少,對虛擬社群的依賴增加,進而感到自己需要為自身的生活負責,沒有其他人能夠依賴和信任,因而產生一種孤單的感受。

3. 與時間無關

第三,移居來到美國的時間長短,並不會影響中國青年的孤單感。

我們常認為,移居美國比較久的人,建立了新的社交圈,比較適應美國文化,因此沒那麼孤單。但我的研究結果顯示,剛來美國的中國青年人,和定居美國 2-3 年(甚至 5 年 10 年)的青年人,感受到一樣程度的孤單。

這個結果也許正顯示,今天的中國青年人在來到美國之前,已形成一種世界觀,認為自己需要獨立謀取生存,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外人完全不可信任。這樣的世界觀,並不因來到美國的時間長而改變,甚至反而可能被異地生活所印證。

因此,中國青年的主觀孤獨感,並沒有因為移居美國而被深化,或者減少。

4. 與朋友有關BH76-7941-圖4-談妮攝-DSC_0761 寬380

第四,一個人在教會中的好朋友愈多,就愈不孤單。同時,在教會中能求助的長輩朋友愈多,也愈不孤單。

社會科學的研究一直強調,一個人的主觀孤單感,與他身邊有多少好朋友有關。好朋友愈多的人,愈不孤單(註4)。本次研究結果也證實了同儕友誼的重要,而且同時發現,長輩朋友的多少,同樣影響人的孤單感——即使如之前所分析的,中國青年人普遍存在代際關係上的缺失,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沒有父母和長輩給予人生方向和精神生活上的引導,甚至父母因為忙於賺錢、工作,而忽略他們,但他們仍舊需要,也渴望長輩的關愛和適時的引導。

5. 教會和團契的影響

第五,參加教會,對在美國的中國青年人在孤單感上有沒有顯著的影響?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很耐人尋味。

結果一:是否固定參加團契、小組或主日崇拜,都對人的主觀孤單感沒有顯著影響。也就是說,一個固定參加團契和教會主日崇拜的人,並沒有因此比較不孤單。

結果二,參與服事的人,明顯地比沒有參與的不孤單。同時,與教會朋友一起吃飯的頻率愈高,也愈不孤單。

深入分析會發現,參與服事以及和教會的朋友一起吃飯有個共同點,就是參加的人不只是被動的接收者,還是主動的貢獻者。在參與服事的過程中,個人會主動參與,付出和貢獻自己的才能、體力和資源。而華人的聚餐,也不是簡單的吃飯,而是重要的人際交往。

因此,僅是被動地參加教會活動,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有限。但如果主動參與,在教會中學習付出和分享,人際關係會真正成長。

6. 和是否獨生無關

第六,獨生子女比較孤單嗎?結果令人驚訝——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字女,在主觀孤單感上沒有顯著差異。人們普遍認為獨生子女會比較孤單,因為從小沒有兄弟姊妹,缺乏與同輩的互動,也很少與同輩建立起緊密的關係。

然而實際上,整個中國社會關係的結構,已經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而調整了。同學、鄰居、居住在同區域的堂兄弟姊妹和表兄弟姊妹,取代了兄弟姊妹的角色,成為孩子的主要社交對象。

這種社會關係結構性的改變,不只影響獨生子女,也影響“獨生子女社會中”的每一個孩子,使得非獨生子女也深受影響。因此不難想像,為何非獨生子女在主觀的孤單感上,和獨生子女沒有顯著差異。

二、兩點建議

BH76-7941-圖1-談妮攝DSC_0146 寬600北美華人教會是移民為主的教會。移民教會有個特性,即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這個功能,也無意間導致教會作風保守,在事工上習慣按照既有的傳統,較少開創性和前瞻性的嘗試。

北美華人教會普遍老化,也許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今天的華人青年人,和二、三十年前的華人留學生真的不一樣了。根據本研究結果,我想提出兩點建議,供華人教會參考:

1. 代際關係的修復

學生事工和青年事工中做得比較出色的教會,往往都有屬於學生或青年人的團契甚至崇拜。

這種量身打造的事工,出發點往往是好的。然而如果沒有刻意營造環境,促使代與代之間互助,只是把年輕人與長輩分開,很可能深化了代際關係上的缺失——教會非但沒有幫助青年人修復與上一代的關係,反而更加深了代溝,最後造成每一代各做各的事,各吹各的號。

其實,教會可以精心策劃,讓青年人有機會認識和接觸教會中的長輩,長輩也有機會關懷青年人。

有些生命成熟的長輩可能很關心年輕人,但因為本身服事很重,分身乏術,沒辦法投身青年事工,沒辦法在學生事工中擔任輔導。教會可以考慮提供管道,讓長輩能透過其他的方式來關心青年人,創造機會讓長輩參與,例如為青年團契預備食物、邀請青年人到家裡過節、幫忙接送、在職場規劃上給予引導等。

2. 參加和參與

教會不應只是吸引人參加聚會,更要創造機會,鼓勵人在教會中主動參與和付出。

團契生活,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而是彼此相愛、彼此服事、彼此勸勉……(註5)在參與中真正體驗基督徒所信的是什麼,所跟隨的耶穌又是怎樣的一位上帝,進而學習作主門徒。

許多基督徒群體限制非信徒參與服事。“一個人如果不承認耶穌是主,怎能服事耶穌?”“一切的聖工都是聖潔的,怎能讓不承認耶穌是主的人碰?”“等他們信主後,再邀他們參加服事,現在讓他們好好聽道,好好學習就好了……”

這些理由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是,參與服事的方式有很多種,像社區服務、整理場地,或是準備餐點……這些並不是一定要基督徒才能參與。

我並不是鼓勵教會透過服事“留人”——希望藉著給人一個責任,把人留在信仰群體中。

服事不等於邀請人做事,服事包括了“投身”。邀請人來做事,未必等於邀請人“參與”基督徒群體。真正參與某個群體的人,不只把力氣用在做事上,同時也會用心為群體著想,為著群體的健康和成長而付出。

如果教會只把自己定位成吸引人來聚會的地方,那麼焦點是邀人來參加,而非參與。但如果教會定義自己為上帝所聚集的群體,透過彼此相愛見證上帝的榮耀,那麼焦點就會從“吸引人參加”變成“邀請人參與”。

邀請人“參加”可以是第一步,但唯有邀請人“參與”教會生活,在關係中經歷上帝的愛,學習彼此相愛和彼此建造,才會真正影響人,使人改變。

註:

1. 青年志研究團隊,《大時代裡的小世界:中國 90 後青年生活型態報告 》(上海,2013)。 http://vdisk.weibo.com/u/2150069591

2. Letitia Anne Peplau and Daniel Perlman, 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New York: Wiley, 1982), 3.

3. Daniel W. Russell,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6, no. 1 (1996).

4. Louise C. Hawkley, Michael W. Browne, and John T. Cacioppo, “How Can I Connect with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no. 10 (2005); Hawkley and others,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Connections.”

5. Gerhard Lohfink, Jesus and Community, (Philadelphia, PA: Fortress Press, 1984), 99-100.

作者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同時在加州Fuller神學院進修博士學位。

1 Comment

  1. “我又問:“怎麼那麼早?為什麼抽啊?”另一個笑著回答.:“哥抽的不是菸,是寂寞!”大家都笑了。 ” 北欧这边很多酗酒的问题,我觉得他们也是因为太孤单。内心深处的孤独。

2 Trackbacks / Pingbacks

  1. 孤單:浪漫而哀傷-大雨头条
  2. 孤單:浪漫而哀傷 | 教會 實踐 文化

Leave a Reply to sarah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