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聖誕夜(董家驊)2015.12.2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5.12.21.

文/董家驊

大學時,聖誕節前夕,我和班上某位同學聊到耶穌在十字架的犧牲。同學問我:“你說基督教的上帝很愛我們,祂為了愛我們把自己的兒子給犧牲掉。這樣的神,真的懂得如何愛嗎?將來,祂會不會為了別的愛,也把我們給犧牲掉了呢?”我支支吾吾地不知如何回答。

從此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和別人分享信仰時,下意識地避談天父為我們捨了獨生子耶穌,而是強調耶穌自願為我們捨棄生命。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向人解釋,天父不會像捨棄獨生子耶穌一樣捨棄我們。

3年多前我當了父親。孩子出生後,我愈看愈愛。和好朋友吃晚餐時,我興奮地問他:“我覺得我的兒子好可愛!我是不是太主觀了?”他想也沒想就回我:“是的,很主觀。”

主觀不主觀無所謂,總之在我眼中,兒子就是可愛。當兒子漸漸長大,我對他的愛也愈來愈深刻,這份愛被共同相處的記憶給豐富了。當我再想起大學同學的問題時,我才逐漸明白,天父的愛如何在耶穌的死上彰顯出來。如果短短的3年,就讓我的心與兒子深深繫在一起,那天父和祂的獨生子,在永恆中的愛又是何等深刻!為了世人而捨棄愛子,又是何等的痛苦!這實在反映出,祂對我們的愛是何等的刻骨銘心!

我們常在幸福之處宣揚上帝,把不幸藏起來,淚水往肚裡吞;我們習慣讓上帝看到我們善良、正直的一面,偷偷地把自己的黑暗遮蔽起來;我們習慣在教會中讓人看到我們“得勝”的一面,壓抑內心的痛苦,隱藏生命中的失敗——畢竟,在十字架上完全得勝的上帝,怎會有仍活在失敗和苦難中的兒女?已經被分別為聖、歸於天父的兒女,怎能一直掙扎在罪惡中,活在失望和挫敗裡?

有時我們隱藏自己,不是怕上帝無法忍受我們,而是怕教會中的弟兄姊妹不接納我們。何必把自己的心酸拿出來,破壞團契溫馨的氣氛?教會的講臺上分享的都是“得勝”的見證,如果別人聽到我們的“失敗”,會怎樣看我們?

在人與人日漸疏離的現代化社會中,人為孤單的個體——孤立地為生存而奮鬥,在受傷時自行包紮傷口……我們渴望成功,害怕失敗,渴望肯定,害怕被拒絕。然而怎樣避免失敗?要不就是拼了命,努力獲取他人眼中的成功,要不就是拒絕群體的標準,自行定義成功。又怎樣避免拒絕?不如先拒絕他人,不給別人拒絕自己的機會。

在這漩渦中,人在社交網站上有愈來愈多的朋友,在真實生活中卻愈來愈孤單。在社交場合中愈來愈會包裝自己,同時卻把真實的自己向他人封閉起來。

其實,聖誕節從一開始,就不是充滿歡笑的節日。兩千多年前的第一個聖誕夜,是上帝走入世人的孤單、封閉和隔絕的日子。當神子耶穌取了人的形象,祂不只進入我們當中,祂也進入人類與創造者隔絕的絕境。三一神在苦難中尋找我們,在被隔絕的深淵中邀請我們與祂相遇。上帝的兒子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朝著十字架前進;在十字架上,祂被世人認出,也在十字架上與我們相遇。

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何離棄我?”(《太》27︰46)的那一刻,不只神子耶穌經歷了失去父親的痛苦,天父也經歷著失去獨生愛子的痛苦。十字架不只是耶穌的“受難”,同時也是天父的“受難”。

從此,當我們被配偶拋棄,被父母棄養,或遭到好友背叛時,我們可以仰望十字架。十字架提醒我們,耶穌也曾孤單一人被離棄在十字架上,祂在那裡與我們相遇。

從此,當父母失去摯愛的孩子,丈夫失去牽手的太太,兒女失去疼愛自己的父母,或好友意外過世時,我們可以仰望十字架。十字架提醒我們,天父也失去過祂的獨生愛子,祂在十字架上與我們相遇。

在十字架之後,聖靈帶來了復活的生命。耶穌3天後復活,從被棄絕之境重新回到三一神的團契中。天父與祂的愛子再次團聚。

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徹徹底底地死了的那一刻,門徒的盼望也徹底破滅了。然而當耶穌復活,絕望中的人再次燃起了盼望。死亡不再是人類的終點,只是暫時的句點。聖靈在死亡中創造生命,在棄絕中帶來上帝深刻的愛。死亡的深夜雖黑,但復活的黎明將至。

當我們淹沒在過節的音樂和氣氛中,當周遭的人都在呼朋喚友開派對之時,也許,最好的慶祝,就是思考上帝對我們的愛,並效法神子耶穌,走入孤單、受傷的人中,卸下我們自己的心防,向那些封閉的人敞開,把福音和愛傳給他們;也不再隱藏,不再做作,不再假裝,在群體中真誠分享,在生命的幽谷中與他人相遇,並與耶穌同行,一起穿過幽谷,朝復活的生命邁進。

兩千多年前在伯利恆的黑夜中,有一救主為我們而生。三一神來到我們當中,豐豐富富地向我們彰顯祂的愛,帶給我們真實的盼望。今天,夜雖仍黑,但黎明將至!

作者為富勒神學院哲學博士。現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並兼任北美正道神學院與創欣神學院教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