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茶,點滴榮耀(曾劭愷)2016.01.11

本文原刊於《舉目》77期。

文/曾劭愷

BH77-21-8089-圖1-BY Unsplash-tea-FOR WEB

中國茶文化當中素有“禪茶一味”之說。唐代劉禹錫在《西山蘭若寺試茶歌》中,將茶之靈味比為僧人禪語,謂“僧言靈味宜幽寂”。

“幽寂”,乃當代中國主流茶文化所追求的意境。茶人在品茶的過程中體會“喫茶去”的禪意,斬斷俗世的貪、嗔、癡,忘卻墨客之多情,終至茶客在寂靜中漸悟禪家之無言。如是,許多基督徒便起疑問:

既然品茶如禪修,基督徒是否應當遠離這種異教文化?

茶與禪之間的張力

其實,儘管“禪茶一味”之說可追溯至唐代,但中國歷代茶文化始終與“禪”有難解的張力。

唐代僧人皎然是“茶聖”陸羽的莫逆之交,二人皆是著名的茶癡,執著於茶的色、香、味,對於製茶的工藝、出茶的程式,一絲不苟。

皎然曾感嘆紫筍茶當年不為人知,以致僧人“日暮採之常太息”。茶荈如此魅力,即便皎然已入空門,仍難以佛家“隨緣”的思維看待紫筍茶;其對茶的癡迷,實不容於禪家之四大皆空。

綜觀歐陽修、蘇軾、朱熹等士人、文人、儒者,在許多茶詩茶詞中所體現的雅興與講究即可看出,當代中國“茶道”所講的“茶禪一味”其實並非歷代中國茶文化的主流精神。

曹雪芹在《紅樓夢》當中藉由妙玉這角色,生動地描繪出茶與禪之間的張力。“妙玉”是這位少女的法名,她自幼多病,父母雙亡,在玄墓蟠香寺出家。雖入空門,但妙玉的性格處處體現貪、嗔、癡。

第41回講述妙玉奉茶,她對於茶十分講究,不但用宋代古董斟茶,連水都是5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統共得了那一鬼臉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

妙玉說這話,一方面要顯示她如何拿自己捨不得吃的雪水與寶玉分享,一方面又在斥責黛玉乃“大俗人”,喝不出雪水及雨水的分別。或許在修禪之人眼中,妙玉的修為根本不入流。然而她對茶藝那種一絲不苟的態度,不正是陸羽所傳承下來的茶人精神嗎?

中國人對茶的知道與不知道

其實,中國人向來“知道”(《羅》1:21),茶荈乃造物主所賜。故顧況在《茶賦》中讚道:“皇天既孕此靈物兮,厚地複糅之而萌”。

聖經所啟示的那位造物主對中國古人而言,雖是“未識之神”(參《徒》17:22-34),但正如加爾文在《羅馬書》第一章所看見的:受造之人對造物主皆有與生俱來的感知。

“造物主”的概念人人皆有,只不過在始祖墮落後遭人曲解。

然而,希臘哲人、希臘化猶太哲人對Logos的論述雖有許多謬誤,賜真理的聖靈卻樂於使用這詞彙書寫《約翰福音》,因為Logos這概念是上帝放在人心中的。

同樣地,中國人對“天”、“道”、“上帝”、“造物者”的理解與論述,雖與三一真神的自我啟示大相逕庭,但這些概念本身卻是祂賜給我們的。

在這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中國人“知道”茶是上帝賜給人的恩典──“知道”卻又不知道,以致用人自己杜撰的世界觀來解釋這美好的禮物,許多地方卻又解釋不通。

上帝所造的世界是美好的,祂造人時又賜人美感,以致園中各種樹木“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創》2:9)。

神學家將此稱為“上帝榮耀的彰顯”。意思是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上帝本體的榮耀,就連在伊甸園或將來的新天新地中,也是如此——用正統基督教神學的格言表達,就是“有限者不能承受那無限的”(finitum non capax infiniti)。

因此,上帝的榮耀總是透過受造的“媒介”(means)向人彰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當然就是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的道(參《約》1:14)。

但上帝也藉著“所造之物”彰顯祂的“永能和神性” (參《羅》1:20),以致“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19:1)。正如17世紀清教徒喜歡在浩瀚宇宙與渺小微物當中,細察上帝“點點滴滴的榮耀”(drops of glory)。

上帝不但賜人視覺與聽覺,亦賜下嗅覺、味覺、觸覺,來享受祂放在我們身邊點點滴滴的榮耀。

by Katia M-tulips-991922_1280

基督徒的茶席,也是道地的中國茶

當茶人帶著敬畏的心將樹上的葉子製成茶,並帶著一絲不苟的態度出茶、品茶,就是在思量上帝藉著所造之物彰顯的榮耀。

不認識上帝的人愈觀察上帝藉著所造之物彰顯的榮耀,就愈容易“將不能朽壞之上帝的榮耀變為偶像”(《羅》1:23)。但這不代表認識上帝的人就不應該像中國古代僧人、文人那樣,在茶中品嚐上帝的恩典。

弔詭(甚至諷刺)的是,未識真神之人能夠如此執著地探究上帝藉著所造之物彰顯的榮耀,但認識上帝的人卻只願意研究聖經,不懂得在聖經的亮光中觀看、聆聽、觸摸、品嚐上帝所造的萬物。

這種狹隘的屬靈觀,不正是宗教改革所反駁的嗎?

茶與基督徒的信仰並無牴觸。以禪品茶,四大皆空,至終必須刻意無視茶湯中的豐盛生命;茶所彰顯的榮耀實難以體現於禪修茶席的死寂氣氛中。

講到基督徒品茗,我馬上想到台灣伍中行的老闆吳傑熙弟兄。他喜歡放著爵士樂享受上帝所賜的茶。

他家藏的那80年台灣老茶,或者米其林三星級的“雪頂翠”新茶,在那紓緩卻節奏明確、熱鬧又蘊含平靜、疾苦裡體現出盼望的聽覺享受中,充份發揮了其堅毅、豐盛的生命力。

聽爵士樂品茗,乍聽之下似乎格格不入,但親身造訪過伍中行的朋友(許多是佛教徒)都能作證,那兒的茶席沒有半點突兀的感覺,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

這是一個基督徒的茶席,是道道地地的中國茶,滿有上帝榮耀的點滴,是造物主賜給我們,要我們感恩享受的。

作者為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主授系統神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