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过时——心存谦卑、与上帝同行(徐保罗)2016.08.09

文/徐保罗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6.08.09

by Unsplash-mercat-1209923_1280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8)

这是《弥迦书》最为人熟悉的一节经文。作者先知弥迦,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离现在大约2,800年左右。他生活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早期,比孔子还要早约200年。

可能我们会想,那么早的时期,他所传讲的讯息,对科技高度发达、文明有相当发展的当代的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我们可否想过,原来祖先留下来的,许多的养生、中药等重要的资讯,尽管经过了几千年,对我们还有用吗?是的,依然有用!因为,人的身体的结构与功能,还是一样的。

许多人喜欢看古装片,尽管是古老朝代的故事,但看得津津有味,为什么?因为人的本性没有改变,只是舞台、背景改变了而已。

人共通的本性,在不同的场景上演着。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别人的影子。

圣经,为创造主所启示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造物主,也认清我们自己的本相。因此,圣经的内容,永远不过时。当年上帝借着先知对百姓所讲的话,现在依然还在对我们传讲。

file5181268512066 (1)

 

农人先知的呐喊

弥迦被称为农人先知,因为他出身于农村田舍,生活简朴,思想单纯,言论直率,信心热切。他传讲的信息正直而公正。

在他服事的期间,北国以色列,于主前722年被亚述国所灭。这对南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极大。大批北国难民来到南方。耶路撒冷城的人口,增加了3、4倍。人力过剩,工资低廉,富人更加剥削穷苦的大众。

弥迦愤慨地指责说: “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弥》3:10)

因国防建设,消耗了大量的财政力量。再加上亚述贪婪地索取贡物,犹大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贫穷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为富不仁者,更以欺压手段,使贫者更贫。贫富对比强烈。有权势者更行诸多不义,使形式更加恶化。富人与有权者结合,强夺他人产业。法官可以用钱收买,穷人面对不公义,无力匡正。

犹大濒毁灭的边缘,还不只是政治与经济的罪恶,更在宗教的败坏。人离弃上帝,随从异教,真神、偶像一起拜,败坏到极处。

道德之沦丧十分严重,甚至宗教领袖们也随之堕落。

为了迎合富人及统治阶层,假先知们仅传讲上帝的恩慈,却不提祂的正直和公义、审判与惩罚。

人们蜂拥至圣殿,献上供物时亦毫不吝惜,但不过是貌似举国上下都很敬虔。爱上帝、爱邻舍的道德之约,早已被践踏。举国沉溺在虚假的安全感中,眼见将致灭亡。

充满了公义之灵的弥迦,告诫人:罪必遭审判,悔改可蒙恩典。因此,拯救了当时的耶路撒冷。

正如其他所有的先知,弥迦也深刻意识到上帝的永生、圣洁、独一性。上帝是真实的,祂体现在人生的所有方面——祂不但与宗教生活有关联,也与商业、法律,以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有关。

当上帝借着先知弥迦,不断地警告百姓远离罪恶、敬拜真上帝时,百姓竟然心生厌烦。他们质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敬拜?你告诉我,你到底叫什么呢?

为了回答百姓的质疑,弥迦遂以百姓的口气,带着怀疑与反弹发问——犹如一个被激怒的人,用夸张的方式来反问,以表达心中的厌烦: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上帝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么?” (《弥》6:6)

你说耶和华上帝是至高的上帝,超越在万有之上。那好,我们该献上什么呢?既然祂如此伟大,那我们就献一岁的牛犊吧。

根据圣经记载,一岁的牛犊,确实是尊贵的祭品。百姓似乎借此在说:我们这样做够了吗?

“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弥》6:7)

那些牛犊,上帝还不满意吗?那好,我们就献上千千万万的公羊吧。烧这些羊的时候,流出万道油脂。

弥迦在这里用了十分夸张的言词,“万万油河”。什么?上帝还不满意?那好,更加夸张,献长子——

总说我们有罪,那行,我就献我的孩子、我的长子为祭,来赎我的罪,够了吧!?

圣经是严厉反对以人献祭的。百姓这样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上帝的厌恶。

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心与身作尖锐的对比!然而上帝爱惜生命,怎会要这样的献祭?杀害幼儿,岂非罪上加罪?

以牛羊为祭,这是上帝所吩咐的。然而献祭不是祂的目标。祂是要借着这个方法,将人心带到祂面前。

罪人的本性,是以人为本、自我中心。罪人会将上帝的全备真理删减、修改,弄出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宗教来。

上帝要求以色列百姓要献祭,以色列百姓就将献祭表面化、扩大化,变成宗教最重要的部分、信仰的全部表现。他们想借着献祭,讨上帝的喜悦;借着献祭,更加心安理得犯罪、任意妄为。

他们以为,上帝是可以糊弄的,可以欺骗的,可以通过献祭来贿赂、蒙骗的。他们也是如此拜偶像的。

其实中国人也是这种观念,在各种庙宇里面烧香、捐钱,或者摆供品,以此来糊弄、贿赂所谓的神佛,让它们喝饱吃足之后,保佑自己发财、好运——哪怕是用不正当、不道德的方式生财。

0c115f7d86024a84127b1cae915c327c

 

早已指示何为善

在主耶稣的时代,法利赛人也是如此将信仰表面化、仪式化、简单化:“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太》 23:23)

“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8)

在这里,先知对百姓说,上帝已经指示他们何为善,什么是上帝认为美善的,是祂悦纳的:1、行公义;2、好怜悯;3、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

其中“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是其他两点的根基。

  • 对上帝:存谦卑心,与祂同行

“谦卑”是重要的词,有特别的意义。真正的谦卑不是盲目的自卑和小看自己,也不是高抬自己,乃是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有限,也知道自己的优点,但将荣耀归给上帝,并对上帝完全顺服。。

谦卑不代表懦弱、没有勇气。在谦卑中,仍要有勇气。

彼得和约翰被犹太官长捉去的时候,犹太官长说,你们以后不准奉耶稣的名讲道。彼得和约翰毫无畏惧地回答:“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

如何保持谦卑,就是要与上帝同行。

与人同行、与人比较,我们会骄傲。与上帝同行、与上帝相比,我们只能谦卑。

与上帝同行,并不表示我与上帝是同等地位,而是表示我跟随上帝,由上帝作主。祂做的,我跟着去做。祂走,我也跟着走。不是祂迁就我。祂是主,我是仆,我完全顺服在祂的旨意里。祂的旨意,我喜欢也顺服,不喜欢也顺服。

要有这样与上帝同行的心,才是真正的谦卑。

  • 对已:行公义——努力行出上帝的要求

当我们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时,我们才能做到行公义。

行公义,我们常常理解成,要发现别人的罪恶,在别人身上,彰显上帝的公义。

我们常常落入怪圈,要求别人完美,却纵容自己犯罪。其实这公义,不是用来要求别人、指责别人的。我们首先要按照上帝的标准要求自己、省察自己,常常悔改,行走在上帝的真理中。我们要避免落入这样的怪圈:要求别人完美,纵容自己软弱。

很多人误解,以为上帝的标准是对人的束缚。其实,这是对人的解放。在悖逆的时代,各种标准何其之多,让人无所适从!然而上帝的标准永恒不变,因为祂是创造人的上帝,祂知道什么原则才是对人最好的。

公义的原则,是上帝设立的。当我们心存谦卑,与祂同行时,祂必指教我们,也必要帮助我们实践祂的标准。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活出上帝的标准,但我们可以求助祂,依靠祂。当我们遇到试探、诱惑的泥潭时,我们可以谦卑地寻求上帝,祂会抱起我们跨过这泥潭。

当我们遭到别人的嘲笑与讥讽,我们迷失、委屈难受时,我们谦卑寻求祂,向祂毫无保留地倾诉,让祂成为我们自我形象的根基。祂是我们的荣耀与脸上的光荣。

那些不在乎你的人,你不必给予太多关注。你当好好地与真正在乎你、疼惜你的上帝同行,不要让恶人将你从上帝那里拉走。与宇宙的创造者同行,这是何等的荣耀!有这样伟大的荣耀, 我们何须再渴求别人给我们称赞、给我们赞美!

  • 对待他人:好怜悯——善待、恩待他人

当我们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时,我们必然认清自己的本相,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对别人的软弱,我们也可以感同身受,不再指手画脚、恶意批评。我们当彼此怜悯、彼此同情,在灵里彼此关心。

先知弥迦的时代,很多人在经济上剥夺与压榨别人。现在的我们,常在情感方面,对别人进行剥夺,进行欺压。比如,我们对这个人,瞧不起,对那个人,看不惯。别人的好处、长处,我们忽略不计,别人不好的缺点、毛病,我们放大细看。

我们觉得周围的人,个个有问题。夫妻也互相指责:我当年眼睛瞎了,才娶了你、嫁给你……觉得对方配不上自己。

当我们存谦卑的心,来到上帝面前时候,我们就会省察自己:我应该配上什么样的好人呢?上帝会告诉你,祂所给的,都是最适合我们的。半斤配八两,刚刚合适。

有的父母生气地对孩子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呢!想想自己,你小时候有多好呢?其实孩子在某一个程度上,就是我们自己的镜子。

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的时候,我们对周围的人,会有更多的欣赏、鼓励,更多地看到他们身上,有上帝的恩典、上帝的作为。我们不再活得像一个讨债的人,而是对别人懂得感恩、欣赏、鼓励、称赞。因为周围的人,都是上帝对我们的恩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的时候,我们不再将自己生命中的美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会心存感恩。

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我们会充满盼望与力量。

 

作者现在亚特兰大北区华人浸信会牧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