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课堂到教堂:上帝是否真的这样说?(曾思瀚)

曾思瀚

本文原刊于《举目》51期

       编按:本文作者承接《举目》50期《从课堂到教堂:学以致用的宣讲策略》(p.22),讨论何为忠于圣经的宣讲,并以实例来示范。

        我在神学院的教授戴歌德博士(Norman Theisen)曾说:“每一位神学院毕业生,都需要花5年的时间,把在学校学的技巧忘得一干二净后,才会懂得如何清晰有力地宣讲。”

        事实上,在我教学和牧会的生涯中,发现许多神学院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将释经的研究成果放入讲章。有些则干脆不管不顾,左抄一个见证,右抄一个评论,把讲章拼凑为动人的分享。即使是闻者落泪,也带不出圣经知识或属灵洞见。

       亦有部分神学院毕业生,误解叙事性宣讲的用意和方法,在宣讲时重复经文教导,或者索性将经文意译。沉闷之余,亦无法区别课堂学习和教堂的宣讲。

什么是忠于圣经的宣讲?

        我们总说“宣讲要忠于圣经”,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少人以为,讲道时逐节释经,就等于忠于圣经。这是错误的。这种方式,把整段经文弄得支离破碎,又忽略语法(syntax)的分析,结果,盛载于经文句法和脉络之中的信息亦丢失了。

        也有人以为,每次只讲一节经文,就等于忠于圣经。这同样是错误的,这是忽略了上文下理。没有一句经文是自全的,宣讲者亦不能任意诠释,因为经文的思路和叙事的结构,都是上帝默示的。经文脱离文本语境,就容易断章取义,令异端邪说丛生。

        我们唯有从一组组的句子和段落中,找到中心思想,我们的宣讲才能够准确地传递上帝话语的意思。而且,宣讲的题目,需要来自经文本身。

        在继续讨论之前,让我们先重温上期本文提出的6个基本原则:
第一,在释经的过程中,宣讲者必须小心翼翼处理历史背景和文法的问题。
第二,一切依据、论点和演绎,都必须以宣讲的文本为界限。
第三,宣讲经文的神学应归纳自本文,而不是强加于经文之上。
第四,宣讲者是人,不能够、亦不可以垄断上帝话语的诠释。
第五,宣讲者借着释经讲道,将经书里的圣经真理宣讲出来,释经的完整性和圣经信息的多元性才能得以保全。乱用正典评鉴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第六,经文的应用必须具体、明确,避免过分笼统。

测试例子──一段常被误解的经文

       《马太福音》18:19-20,是祈祷会和查经班经常引用的经文:
19: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20: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现在,就让我们按著上述要点,一起考查这两节经文。

× 第一步:确定文本的体裁

      《马太福音》的结构,是5段的叙事,与耶稣的5段讲论交织在一起(注)。《马太福音》18:19-20为耶稣在18章讲论的一部分。此外,由门徒的提问(《太》18﹕1),引发出耶稣长篇回答,暗示《马太福音》第18章为耶稣一系列的教导。
根据《马太福音》的结构和内容,我们可以认定,《马太福音》第18章是一篇包含教导和解释的讲论。

×第二步:确定文本的文学语境

       我们需要按著经文的结构,判断它是叙事、讲论、还是书信。一般来说,有两种文学语境:宏观的文学语境和微观的文学语境。

       让我们先从宏观的文学语境,来研读整本《马太福音》,再以微观的文学语境,来研读《马太福音》第18章。

       从宏观的文学语境来看,《马太福音》第18章为一篇讲论。它接续第14-17章的叙事。该叙事记载,耶稣脱离墨守成规的犹太宗教,服事人群,并以登山变像作 为高潮(《太》17)。同时,亦记载了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部分旅程。在这段旅程中,耶稣与宗教领袖的冲突加剧,最后耶稣受难。

       现在,我们再从第18章来检视它的微观文学结构。这包括两个步骤:

××步骤一:观察段落的开始和结束

        我们检视任何一篇叙事,均需要留意故事的始末,特别要问自己:“事件从何开始?”

        试以《马太福音》18:19-20为例,这2节经文,是耶稣与门徒交谈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18:19-20,看为2节独立的经文吗?当然不可!事实上,这 交谈从18:1交代故事背景开始,一直持续至18:21的彼得发问。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太福音》18﹕19-20,是《马太福音》18章整篇教导 的一部分。

××步骤二:根据经文的结构分段

        我们必须留意,哪里是可以帮助我们分段的关键词语、主题等。比如从《马太福音》18﹕1-14,耶稣一直谈及有信心的“小孩子”,亦指出他们非常软弱,容易跌倒(《太》18﹕6)。耶稣更透过失羊的比喻,清晰地阐明这教导,即:耶稣重视那些软弱的信徒。

        紧接的《马太福音》18﹕15-17好像与前文没有太大的关联,是教导我们应如何对待一个犯罪的弟兄:那些犯罪又不肯认罪的弟兄,我们可以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接着这段教导的,是18﹕18-20。其中19节开头的“又”字(或释作“再次”)把这段经文再细分为18节和19-20节两段,彼此相辅。

         继续往下读,是《马太福音》18﹕22-35记载的无怜悯心仆人的比喻,以回应彼得在《马太福音》18﹕21的提问。但从上文下理来看,彼得的提问又是回应 耶稣在18﹕15-20中的教导,即,如何对待那些犯罪又不肯认罪的弟兄——如果弟兄回转认错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因此,耶稣实则是谈论怜悯之心。

        如此看来,《马太福音》18:19-20既补足18:18,又引入彼得在18:21的提问。在《马太福音》18:18,耶稣告诉我们那蒙拣选的群体应有的权 力,因此, 18:19-20,亦必与18:18提及的权力问题相关。从《马太福音》18章的上文下理来看,第20节的“两三个人”,必然与第16节的“一两个人”和 犯罪的弟兄相关。

         透过以上的语境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马太福音》18:19-20教导我们,那蒙拣选的群体,应合宜地使用权力。这权力包括18:15-17提及的惩罚,和18:35讲到的饶恕。

        《马太福音》18:19-20并非一个应许,相反的,它是警告。有鉴于此,《马太福音》18:18-20,亦成为了《马太福音》18章中一个非常合适的转折点。

××语境分析小结

        让我们对以上经文语境分析作一总结:

        从宏观的文学语境来看,《马太福音》18章告诉我们,天国的成员,与过分制度化、近乎墨守成规的犹太宗教信徒有别(《太》15﹕1-20;16﹕5-12)。

        从微观的文学语境来看,耶稣提醒蒙拣选的信仰群体,在处理冲突或纠纷之际,应避免过分宽松或过分严苛的做法。

        总括而言,《马太福音》18章主要处理两个议题:软弱的信徒(《太》18﹕1-14)和犯罪的信徒(《太》18﹕15-35)。而18:19-20属于后者。

× 第三步:确定这段经文的历史文化处境

        这涉及耶稣 、马太和《马太福音》听众身处的历史处境。在马太的笔下,耶稣多次与宗教礼仪主义的支持者争论,以回应宗教礼仪主义的挑战。而马太所处的群体,亦可能面对 相同的问题,这关乎犹太人的身分认同。当时耶路撒冷的局势动荡不稳,犹太人的反叛、起义迫在眉睫,如何理解犹太人的身分,变得愈来愈重要和迫切。

        有鉴与此,马太提出他的见解。他认为,真正的信仰并非取决于外在的、礼仪上的圣洁,而在于内在的洁净,一如耶稣所教导的(《太》15﹕1-20)。无论是种 族,还是年龄,都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洁净(《太》15﹕20-28,《太》17﹕14-23;18﹕3)。真正的洁净在于圣洁。马太把耶稣教导如何对待信 心软弱信徒,以及犯罪的信徒,记录在《马太福音》第18章,反映出他正需要面对教会圣洁的问题。

从释经到宣讲

        以上的分析,能帮助我们了解经文的处境,并从经文中得到正确的信息,我们好从中学习,践信于行,将教导应用至生活。

        对于要撰写释经讲道讲章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所谓经文信息的宣讲,就是把经文的意思,从古代世界转传递到现今生活。对此,我们需要思考:

×第一,究竟经文的体裁,对宣讲的方向有什么影响?

       《马太福音》第18章是以论述体来回答“天国里谁是最大的”(《太》18﹕1)问题。首先,要先分辨谁是天国的成员。其次,将在天国的成员分为两组 :信心软弱的弟兄及犯罪的弟兄。

×第二,经文的文本语境,如何帮助我们撰写大纲?

        对这两组不同的成员, 《马太福音》第18章却以相同的语言结构来论述:先是教导,后是比喻,并以后者解释前者。

        因此,我们可选择一次性地宣讲整章经文,或者分为两次(以18﹕14为分界线)。18﹕18-20对我们了解整章的文学语境帮助很大,当我们宣讲这几节的经 文时,必须要紧记这其实是耶稣的修辞,借此进一步阐明祂的教导。正如本文前面提到,18﹕18-20是《马太福音》18章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几节 经文既总结如何对待犯罪又不肯认罪的弟兄的教导,又引入如何对待回转认错的弟兄的教导。算是给出了如何对待这两类弟兄的原则。

        从经文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讲章的中心信息。接着,我们需要考虑经文中心信息想要处理的问题,并且就此问题订立讲章的题目。《马太福音》18章的中心信息应是天国成员之间破损的关系。

×第三,耶稣和马太的历史背景,对现代的我们有什么影响?

         跨越古今鸿沟,是非常重要的。

       《马太福音》明确记载了耶稣与宗教领袖的冲突、分歧。例如,当时宗教领袖对待犯了罪、又不思悔改者的态度,正是耶稣在《马太福音》18﹕15-17所针对的。 根据《马太福音》15﹕1-20的记载,当时的宗教领袖任意包庇那些故意违反上帝诫命的人,耶稣则明确地说,上帝不会容忍这些不思悔改的人。

         另外,宗教领袖对待悔改的弟兄的态度,亦与耶稣在《马太福音》18﹕22-35的教导相违背。根据《马太福音》9﹕9-13的记叙,税吏马太悔改,宗教领袖 却疏远、冷待他,只有耶稣愿意接纳他。《马太福音》的作者马太,鼓励教会学仿耶稣,既不纵容作恶的人,又欣然接纳愿意悔改、回转的罪人。

        我们身处的世代,也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法利赛人”,这些人属于这个尘俗的世界,经常与耶稣“对着干”。我们宣讲时,可以拿目前俗世跟耶稣做事的方式作对比,好拉近古代世界和现今世界。

        由于“教会”这个字,罕见地出现在福音书(《太》18:17,编注)之中,我们宣讲时,可以想一个与教会有关的讲题,顺带提出,马太在这段经文所关注的,亦是教会。
根据以上的讨论,笔者勾画出一个宣讲的大纲,供各位参考,以为结文:

××宣讲大纲示范

        一、讲题:“上教会还是上战场?”(或“如何处理信徒纷争?”)

        二、引言:以信徒关系破裂的实例,作为引言

        三、正文:以一句子,承接引言,转入正文,例如“究竟圣经如何看待信徒之间的纠纷呢?”再细分:

        一) 如何看待不肯悔改的信徒(18﹕15-17)
例不应如何看待他们:参15﹕15-17(在《马太福音》18章的语境之下)。实例:以现今的一些例子,阐明未解决的纷争所带来问题和困难。
例 应如何看待他们:参18﹕15-17。实例:以现今的一些例子,解释信徒之间互相守候、负责的精神。
财 小结:我们应该为了和谐而容忍恶事,还是为了真正的和平而阻止恶事?

        二)如何看待悔改回转的信徒(18﹕21-35)
例不应如何看待他们:参18﹕21-34。实例:现今有关宽恕的例子。
例应如何看待他们:参18﹕35。实例:现今有关宽恕、最后双方和好的例子。
例总结: 究竟我们的教会是缔造和平、促进医治之地,还是亘相伤害之处?

        三)总结(18﹕18-20):应小心翼翼地处理彼此的关系,因为主耶稣与我们同在。

        实例:讲述一个例子,说明有人在我们不以为意的情况下,注视我们的一举一动。

        四、最后的总结:教会成熟与否,是否有长大的身量,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耶稣与我们同在,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软弱的人,而不是强者。

注:
1. 参C. S. Keener, A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tthew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页36-37,特别是有关《马太福音》5段讲论的讨论。

作者现执教于香港浸信会神学院,主授新约研究和宣讲学。继《讲道实用手册》后,将于2011年底出版第二本有关宣讲的著作。 本文作者保留版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