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末日準備的“種子銀行”(羅博學)

羅博學

本文原刊於《舉目》50期

       世界最經典的短小說,只有一句話:“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坐在屋內,這時,有人敲門。”就此懸念,你可以展開許多猜測與幻想。比如:地球上發生過什麼事,導致只剩了一個人?是超強大國核彈對射,還是彗星撞了地球?還有,那敲門者是誰?

        當然,所有這些推測,不言而喻都有一個前提:人類瀕臨滅絕,再也不是萬物之首,再不能夠傲然屹立在宇宙星際。

日益明顯的危機

        當代人類已經感受到日益明顯的生存危機,尤以生態環保危機最為突出。據相關分析認為:“環保”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刻不容緩的課題,直接影響到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個體的生存與發展。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輻射”的發現者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雅虎網作“人類如何走完下個世紀”的報告時,不無憂慮地說:“在一個政治、社會、環境都很混亂的世界,人類如何走過下一個100 年?”遺憾的是,他只有提問,沒有答案。他無奈道:“我不知道答案,這就是我提問的原因。”

        毫無疑問,自西方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以來,地球的生態環境正在遭受嚴峻的挑戰。無論是城市水資源的匱乏、石油資源的短缺,還是亂砍亂伐導致泥石流、洪澇災害,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2008年初中國大陸那場罕見的雪災,就是一例,科學家認為是溫室效應造成的。

簡單、再簡單些

        面對這一混亂的狀況,人類開始著手預備遷徙或重建。人們並不希望看到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的孤獨身影。

         最具代表性的是,位於挪威北部的斯匹次貝根島(Island of Spitsbergen),有一個名為“種子銀行”的儲備室。這是一個為世界末日準備的“種子銀行”──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由挪威政府與全球農作物多樣性基金會合作建立,收藏了450萬份重要的農作物種子。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發生毀滅性的天災人禍,人類文明毀於 一旦,那時,人們就可以取出這裡存放的種子,將它們喚醒,重新耕種文明的土地。

        但問題是:如果屆時人類在浩劫中不復存在,種子焉能存活?又由誰來喚醒並重建人類的第二期文明呢?

        在美國博物學家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的信念中,每一個人在短暫、有限的存在中,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珍愛自己的家園。這樣的捍衛之舉,應該從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做起,如節水、節電、儘量避免駕駛私家車,以及控制人類的慾望、遏制亂砍亂伐等。

        梭羅終生保持著一種簡單、純樸、體貼自然的生活形態。他在《瓦爾登湖》中,向我們展示了人與自然擁抱的優美圖景。對“種子銀行”,梭羅有著最具人文內涵的理 解和憧憬──他的“種子銀行”建立在人類對萬物的呵護、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由此鏈接起人類與宇宙、自然萬物的和諧共生,引導以人為主體的城市、鄉村,共 同進入和諧與美滿。

        他的倡導,正符合聖經。上帝在創造之初,便賦予人類管理全地的神聖使命(《創》1:26)。人卻違背創造主,一意孤行,不斷犯罪,所以釀造悲劇。人必須回歸神的旨意中,善盡管家的職責,全地才得休養生息,恢復勃勃生機。

        在梭羅的博物學著作《種子的信念》中,他向我們提出了如下忠告:“親近自然、學習自然、熱愛自然,追求‘簡單些、再簡單些的質樸生活’。”願我們每個人都覺醒,為人類保留下希望的種子。

作者現居西安。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