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破碎到整全——教会的使命与门训(董家骅)2016.12.26

pic1-by-reidy68-zzle-1487340_1280

 

董家骅

本文原刊于《举目》83期和官网2016.12.26

 

过去10多年,亚洲的华人教会人数增长明显。因此愈来愈多的教会发现,不只要带领人进入教会,更要在人信主后,对其进行“门徒训练”(discipleship,或译为“作主门徒的实践”,注1),带领人跟随耶稣,将来亦能带领他人跟随主。

许多教会也发现,北美的华人教会正在快速老化。于是纷纷开始重视“门徒训练”,以促教会持续成长。

类似的反省,也出现在北美神学家,以及基督徒学者、作家的著作中。

圣经学者Michael Wilkins的经典之作《Following the Master》,属灵操练大师 Dallas Willard的《大使命与大抗命:再思耶稣的门徒训练》(The Great Omission),在北美推动门徒小组已久的Greg Ogden牧师的《Transforming Discipleship》等都强调,教会的核心使命不是教堂扩建、会友人数成长,也不是举办更多活动、吸引人来参加,而是造就门徒。

 

三个“断裂”

pic2-by-moritz320-pencil-1203977_1280

笔者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和15位不同教会背景的牧者,就北美华人教会带领年轻人实践“门徒训练”,进行了访谈。访谈全程录音,而后使用了6步骤的质性分析法(注2)

经过分析,发现了3个“断裂”:

第一,信徒与门徒的断裂:许多教会无形中传达了一个错误概念——只有认真追求的信徒,才需要学习作主门徒。

第二,装备课程之间的断裂:门徒训练常沦为众多课程的一套。结业之后就结束,或被推向下一系列的课程。

第三,个人与群体的断裂:华人教会的门徒训练往往强调师徒制,有明确的上下关系,而缺乏健康、完整的教会观,缺乏与整个门徒群体和普世教会连结的意识。

 

碎片危机

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在他的名著《德性之后》(After Virtue)中指出,当代西方文化的问题不是多元,而是破碎(fragmentation)。我们活在分崩离析的世界中。

威尔森(Jonathan Wilson)将麦金泰尔的论述延伸,提醒教会,如果忘记自己存在的目的,那么即使干了很多“基督徒的事情”,但因为目的不正确,“那活动便是不忠心”(注3)

笔者对此深有同感。当我们失去目的之时,实践便破碎化。我们被一堆“重要的事”拉扯,忙碌地从事各样活动:探访、传福音、带小组、教主日学……

莱特(Christopher Wright)感叹,现今许多教会陷入危机,把信仰和生活分开,把宣讲和彰显榜样分开,把传福音和作门徒分开(注4)。这种二分法,往往造成教会择一而偏重,扭曲了上帝赋予教会的使命,也使基督徒的信仰变得支离破碎。

莱特提醒教会,我们要向这世界宣告圣经所启示的大故事,一个赋予生命和万物意义的大故事。

教会是上帝所召聚的百姓,是基督的身体,是圣灵的居所。门训和宣教不应视为教会的两个事工。教会也不是为了推动门训和宣教而存在。

莱特提醒我们,教会本身就是上帝宣教(God’s mission)的结果,也为上帝的使命(God’s mission)而存在。教会要在这个破碎化的时代,忠于上帝的使命,以及上帝造人的目的,见证上帝的心意。

 

四个建议

pic3-by-quicksandala-broken-1739128_1280

对此,我有下列4个建议:

第一,教会需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忠于宣教的上帝。

当教会忠于宣教的上帝,并明白自己正是上帝宣教的成果时,就会从“以门徒训练来培养、留下同工”,转变为“训练和差遣忠于上帝使命的宣教士”。

教会门训事工的目的,不是要留下会友来服事,而是培养能随时宣教的宣教士——每个基督徒都被呼召来见证复活的主,都是宣教士。

以北美为例,许多北美华人教会以发展ABC(America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华裔)青年事工,来“留住”华人父母。教会亦寄望于ABC长大后,留在原移民教会,以延续教会的发展。

然而若摆脱以“移民教会”为本的中心,而以“上帝的国”为中心,那么在面对ABC事工时,也许北美华人教会的重点就不再是“留不留得住”人,而是“差不差得出去”。

比留不留得下ABC 更重要的是,教会当如何塑造人成为耶稣的忠实门徒?如何引导、装备、成全和差遣人参与上帝在这世界的宣教——不论他们将来是继续待在移民教会中,还是到其他族裔的教会,或是投入跨文化宣教中……

第二,应当以圣经的大故事贯穿各种信仰实践,使破碎化的信仰实践走向完整。

举例来讲,教会在布道和预备人受洗时,可以宣讲圣经的大故事:创造(世界原本是怎样?)、堕落(世界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拯救和新创造(解决方案为何?)。

许多时候,我们出于好意,选择性地分享福音的“好”,避谈“代价”。

没错,如果直接向非信徒讲跟随耶稣的代价,的确吓人。然而如果他们了解圣经的大故事,明白上帝起初的心意,知道人是如何拒绝上帝、选择与上帝隔绝、陷入罪中的,就较能理解为何跟随耶稣需要付代价,会愿意靠着圣灵的大能改变思考方式、生活方式,改变心中渴望的事物和依赖的对象。

教会的例行圣礼(崇拜、圣餐和洗礼)和聚会(崇拜、团契小组),也是演绎圣经大故事的好机会,可借此提醒和重温教会的身份,以及基督徒与彼此、与世界的关系。

pic4-by-stevepb-insurance-539659_1280

第三,要避免把门徒训练与某一套操作方法画上等号。

近年主流的门训模式,是强调“以关系为导向”。这是把焦点从事工转向关系,从“事”转向“人”,是非常好的。

然而,门徒训练不应只是“以关系为导向”,还应以“(上帝的)目的为方向”。教会需要不断地以上帝创造人与教会的目的为标准,评估自身的事工,确保事工的忠心。

每套有效的门训实践,都是适合某种处境,而非所有环境,也无法永远有效。举例来说,在回教国家带领人作主门徒,和在后基督教国家带领人作主门徒,势必不同。

教会需要探索和寻找适合自身的门训实践。因此,探讨不同的门训模式,相当有价值。然而不论教会采用什么模式,都需要不断反省,是否始终忠于上帝赋予教会的使命。

比如,教会带领初信者查经,以学习作主门徒,这当然没问题。但若一直查经,却忽略作主门徒的其他层面(像是彼此相爱),那么就需要反省和调整。

第四,作主门徒是信徒群体之事,而非个人的。

门徒成长,是其所在的门徒群体的共同责任。耶稣升天后,那些没能亲自跟随耶稣的人,是透过加入门徒群体(教会),学习使徒的教训(参《徒》2:42-47),在圣灵的带领下跟随耶稣。

今天,我们也需要建造互相提醒、互相负责的教会文化,在门徒的群体中让圣灵引导我们,一起学习作主门徒。

 

注:

1. 英文“discipleship”一词,指的是作门徒的过程,而不是参加一个课程或训练。当中文把“discipleship”翻译成“门徒训练”时,无意间表达了作主门徒等同于参加某种“训练课程”。

对此中文翻译造成的问题,华人神学家和学者有许多建议,例如把“discipleship”翻译为“作主门徒”、“门徒塑造”、“门徒养成”或“门徒栽培”,以避免把作主门徒窄化成参加某个活动或课程,强调作主门徒乃是一生之久的过程。

笔者认为“discipleship”应翻译为“作主门徒的实践”,但由于“门徒训练”是目前大家惯用的,因此本文仍沿用了“门徒训练”来表达“discipleship”这概念。

2. 这6个分析的步骤是:(1)记录整理资料,(2)阅览资料,(3)编码(coding),(4)标示重复出现的主题和叙述,(5)寻找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6)诠释重复出现的主题。

3. 约拿单‧威尔逊(Jonathan Wilson),《破碎世界里的中心教会》(Living Faithfully in a Fragmented World)(香港:基道,2008),40。

4. Christopher J. H. Wright, 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 A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Church’s Mission(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0), 273-284.

 

作者现在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