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同性戀文化中失落的一代?(王敏俐)2017.02.05

王敏俐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17.02.05

 

2016年底,同婚法案在臺灣一讀通過,審議的過程沸沸揚揚,反對者與支持者形成強烈的分化與對立,也造成台灣教會內部各種不同的分歧與衝突。不管我們的立場與態度為何,不可否認的是,同性戀文化早已進入大眾視野,漸漸成為一種社會主流。

 

衝突與影響

事實上,在第一陣線上受到衝擊與影響的,是身心靈尚待形塑與引導的下一代,以及肩負領導他們的父母;而教會若不能在這個議題上尋求一個滿有恩典與真理的立場來教導,必要失去年輕的世代。

同性戀文化與同性戀運動,使得年輕的一代跳脫傳統的性別藩籬,開啟自己性向的探索。他們更勇於公開地表達自己性向上的不確定,但許多時候,自由探索不但無法使他們得到更多的自信與安全感,反而在各種感官刺激的追逐中,陷入更深的孤獨與迷惘。

 

一份調查報告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6年8月提出一份報告,在報告中,他們針對9-12年級的公、私立高中生,匿名自願調查問卷,探討在美國青少年之中,性傾向的游離,對中學生的生活、情緒、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影響與後果。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的高中裡,估計有130萬(1.3 million)的LGB(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同性戀與雙性戀者),約佔全美高中生的8%。在調查中發現,LGB高中生曾採取自殺行動者,相對於同儕中異性戀者(straight),在比例上相對高出5倍,曾嘗試海洛因和甲基苯胺等藥物者,則超過4倍。

在報告中顯示,約有50萬高中學生不確定他們自己的性取向。CDC的研究發現,LGB與不確定自己性取向的高中生,有更高機率牽涉到風險性行為(the risky behaviors the CDC measured),如喝酒駕駛、受霸凌、被強暴、攜帶武器到學校等。(註)

 

心疼與擔憂

這份調查報告帶給我們一定程度的震撼,也讓我們為性傾向游離的中學生,有許多的心疼與擔憂。很顯然在一個性別混淆的世代中,這些在性向上流離失所的青少年們,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長輩、親人或輔導,來陪伴他們,以至於他們在找不到人生定向時,選擇以自殺自殘、毒品尋求解脫;以至於他們在無法相容與同儕時孤軍奮戰。

我想起袁幼軒在他的見證中提到,他向父母表達自己性傾向時的對話:“我是個同性戀!”

當他向父母表達自己真實的處境時,父母並沒有準備好要如何來面對與陪伴;在一陣沉默後,他的母親憤然給兒子一個抉擇:“究竟要這個家,還是要‘同性戀’?”

“如果你們不能接納我,那我沒得選擇,只有離家出走!”敞開自己卻感受到更多的拒絕,使得當時憤怒的他切斷了與父母之間的連結。直至他們一家因著上帝的憐憫,再一次重新建立連結,袁幼軒在上帝的恩典中立志過一個聖潔的生活,獻身為主傳道。

恩典與真理

在彎曲的世代,求主憐憫每一位父親與母親。事實上,若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真地看重上帝將孩子託付給我們的重任,看重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敏感於孩子的需要與掙扎,我們或許不會等到孩子說出自己的處境時,慌張不已,無從應對。我們或許在孩子開始面對世俗文化的進攻之前,與他一同面對性向上的爭戰。

正因為袁幼軒曾經歷過這樣的迷惘,所以他提醒道:“我們必須要跟孩子們談性教育,我知道這很困難,因為我們不習慣討論這種隱私的問題。可是我跟你擔保,你不跟孩子們談性,世界就跟他們談,用不合聖經的性觀念對孩子們洗腦。”

許多基督徒談到同性戀時,急切的想要闡述真理,卻忽略了上帝的恩典。他們認為同性性行為和同性之間的情侶關係,是最邪惡的罪,因此害怕觸及甚至蔑視同性戀者。

若我們為了真理而犧牲恩典,那麼我們所訴說持守的真理並非完整完全;另外一部分的人看重憐憫而忽視真理,以愛之名無限度地包容、不論斷,卻不願意幫助陷入困境者,面對他們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那麼這樣的愛與恩典也充滿危機,是一種更殘酷的愛。

 

耶穌所走的道路

上帝的兒子來到這個世上,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這是一條耶穌所走的道路,也是一條每一個基督徒父母必須走上的道路。在同性戀文化中,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電影、同儕的影響中,正在形塑著他們的價值觀。

當他們面對性的掙扎與誘惑時,求主使我們不要因著工作、對世界的追求,甚至是教會的服事,而錯過了對他們的引導與陪伴。願我們的孩子在同性戀文化中,不要成為失落的一代。

註:取自談妮 2017年1月4日在其個人臉書上的翻譯報導《第一次全美對LGB青少年的調查與其風險性行為》。

參考資料:

  1. “Sexual Identity, Sex of Sexual Contacts,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Students in Grades 9-12——United States and Selected Sites”,2015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5/ss/ss6509a1.htm?s_cid=ss6509a1_w#T8_down

  1. 袁幼軒個人見證:http://www.yuanyouxuan.com/videos/
  2. http://www.cdn.org.tw/News.aspx?key=6384

 

作者來自臺灣,留學德國,現居美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