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不宣的秘密——北美华人教会华语学生事工的困境(董家骅)2017.02.20

董家骅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02.20

 

北美华人教会在20世纪后期快速地成长。许多人认为,这归因于北美60、70年代的港台留学潮,加上80、90年代的港台移民潮。

现在进入21世纪已近20年,中国留学潮依然强劲。大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赴美读书。中国的新移民也不断涌入,其中包含许多10几、20岁的年轻人。

令人不解的是,虽然留学潮和移民潮强劲,北美华人教会的成长却趋缓。近年,许多教会更进入另一种窘境:华语事工老化,同时又留不住第二代讲英文的年轻人。

我们不禁要问:60、70年代的留学潮,加上80、90年代的移民潮,曾使北美华人教会在20世纪末快速成长。为何而今在中国移民潮和留学潮的双重加持下,北美华人教会却不断老化?

 

到底交给谁呢?

 

现今大多数的北美华人教会,都是中小型教会,并非大型教会。会友的孩子,则多以英文为母语。教会往往要按照语言,至少分成两堂聚会:华语崇拜和英语崇拜。在有限的资源下,教会发展年轻人事工时,往往需要做出抉择:究竟要优先发展英文青年事工,还是华语学生事工?

正道神学院的林慈敏老师,用“中餐厅”的比喻,生动地形容了南加州北美华人教会的困境:华人到美国后,辛辛苦苦地开了一间中餐馆,生意兴隆一时。年老时,想把店交给自己的孩子。可惜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却不想接手,嫌店面破旧、经营理念过时、食物味道难闻。孩子想外出创业,或把老店打掉、重盖,开间中西美食结合的餐馆……

其实,店里还有几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在帮忙。这些小伙子在店里长大,学了老板的手艺,也有更新老店的想法,希望在老店中增加新的元素。

那么,年迈的老板到底要把店面交给谁?是交给自己不想接手的孩子,让孩子全面翻新店面,甚至拆掉重盖?还是交给在店里帮忙的小伙子,在既有的基础上稍加创新,留存原本的中餐味?

 

难以启齿的秘密

 

评估教会是否要投身华语学生事工时,教会常有两个秘密考量——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却难以启齿——影响着最终的决定。

第一个是:“当然希望把产业交给亲生的孩子!”

许多人还认为,这有神学根据呢!在《申命记》6章6-8节,上帝不是吩咐以色列人要好好牧养教导自己的儿女来认识和敬拜祂吗?如果连自己的儿女都顾不好,哪还有余力去顾别人?

在这样的思维中,许多资源优先给了本教会第二代的英文事工。对年轻的新移民和留学生,教会则采取了“行有余力再为之”的消极态度。

第二个则是:“从教会增长的角度,华语学生事工是个高风险、低回报的事工。”

投入华语学生事工,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却无法保证吸引学生来到教会。另一方面,学生流动性高,毕业后回国或搬到其他地区的比例极高。最后会定居本地,留在本地教会的学生,是少数中的少数。这实在是高风险、低回报。因此,虽然每年有几十万中国留学生来美国读书,整体来说,北美华人教会却没有积极地向这个族群宣教。

这两个秘密的背后,其实都是人性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自我中心,而不是继续否认或忽视。然后,在上帝面前寻求祂的带领。

 

真命题?假命题?

 

“北美华人教会必须在英文事工和华语学生事工中二选一”,我认为这是个假命题。真正的命题是:教会是否愿意顺从上帝的呼召和使命,改造自己的文化、态度和行为,忠心地参与上帝的宣教使命?

若教会不愿改变自己的心态,仍力图保有旧有的文化、习惯、舒适,那么,不论怎么选择,都不过是自我中心。结果是,既不可能带领第二代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华裔)忠心跟随耶稣,也无法有效地向新来的中国留学生见证耶稣基督的福音。

北美华人教会不缺新的策略和方法,却缺乏对“教会”这身份的深刻理解。教会的长执,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当成教会的老板,考虑著如何延续和发展教会这个“组织”;牧者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看作是公司的经理,想着如何拿出“业绩”;资深会友一不留神,就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家族俱乐部,不再关注教会外需要福音的人,只在意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留在这“俱乐部”中;普通会众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当作戏院中的“观众”,只想被吸引、喂养和娱乐,对上帝的使命漠不关心。

 

移动中的百姓

 

教会,不是以自身生存为目标的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不是以取暖为号召的家族俱乐部,也不是吸引人买票入内观赏节目的戏院!教会是被上帝拯救的群体,被上帝赋予使命,面向世界,为著上帝和上帝所创造的世界而存在。

在旧约《出埃及记》中,对于上帝的百姓,红海不是旅程的尽头,旷野不是最终的目的地。上帝的百姓在旷野中走向应许之地,在旅程中,不断地被塑造,不住地仰望、信靠上帝。

在新约的福音书中,耶稣以简单、明了的“来跟从我”,邀请门徒踏上旅程,把自己完全交托,朝永恒的国前进。

教会即是朝应许之地前进的上帝的子民,因此教会有两个特性:

首先,教会是移动中的群体。这种移动不只是空间范畴,也包括群体内部文化的范畴——用保罗的话来说,就是需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面对文化的改变,我们不能用“福音是千古不变的”一句话带过,却无视环境的转变。

福音是千古不变的,却是“道成肉身”地来到我们当中,在特定的文化和时空中向我们彰显出来。教会应当对周围的环境敏感,应当效法基督“道成肉身”,在变迁的文化中,以适当的切入点传扬福音。

其次,教会是朝向应许之地前进的百姓——还未抵达终点,处在上帝的国已然临到但还未全然临到的张力中。教会必须在这张力中忠心持守,按照上帝的心意生活,而不是坚持自己的文化、熟悉的方式。

不论是香港文化、台湾文化、大陆文化、美国文化,都不等同于上帝国的文化。基督不但是“道成肉身”,进入文化中,同时也批判文化,指出文化的有限和破碎,把人指向上帝终末的国。

 

不可忘记身份

 

上帝并未呼召每个北美华人教会投身华语的学生事工,但上帝呼召了每个北美华人教会,在他们自己的处境中,参与上帝的宣教使命。每个教会都应诚实地反省:上帝对我们教会的托付是什么?上帝此时呼召我们向哪些群体见证福音?我们如何忠心地参与在上帝的宣教使命中?

如果教会能从宣教的角度来看待几十万人的中国留学潮,那么就无需在英文青年事工和华语学生事工中二选一。教会只要诚实地寻求:这是否就是上帝呼召我们进入的宣教禾场?

教会若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再回应上帝的呼召,只为自身而存在时,教会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活力。

福音不是为了自我满足,福音是面向他者的好消息。若北美华人教会的第一代能忠心地委身上帝的使命,第二代就会效法,就会学习如何在自身独特的处境中,用上帝给予的、有别与第一代的恩赐和背景,参与上帝的普世宣教使命。

 

作者现在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

2 Comments

  1. 对于董牧师的观点,个人深表赞同,其实目前教会所秉持的“家族”观念并非出自神的家族,乃是世俗化的家族,当初“献堂”的心愿参杂了彼得想在变化山上搭棚的观念(路9:33),地方教会不再是基督身体的肢体教会, 失去了主的心肠当然看不见主赐的异象.当然教会的领头羊或牧者,不论你是何种原因站在这位置上,都不能气馁或瞻前顾后的闭口不谈主的心意,长执不了觧就要教导他们一斉改变,只要你有心,主就一定作工,愿将自己教会中领受的五饼二鱼献上,主必使用供应整个工场,其実谈到不同事工的技术层面倒是比较简单,反而工人的心态倒是最难克服的.缺钱决对不是大问题,缺心才是最严重.
    董牧师最后提的“不可忘记身份”我觉的是提醒教会想脱离昏睡状况的关键,记住身份才会警惕自已还有一位主,忘了身份,再怎么劝也醒不过耒.我也深盼各培训机构与神学院在加深传道人的学识学位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些抵抗世俗的勇气吧!

Leave a Reply to PSR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