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拉多納的時代過去了(區曼玲)

區曼玲

本文原刊於《舉目》48期

          2010年在南非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已落幕。許多賽前被看好的國家,諸如巴西、阿根廷,都提前敗陣下來。就連上屆的冠軍義大利,與亞軍法國,也表現不良,早早回家!

         上屆季軍德國隊,卻在球迷的歡呼聲中,不驕不躁,成為世界杯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季軍的球隊。他們雖然在半決賽中輸給西班牙隊(即本屆冠軍隊),但是不論是教練或球員,都輸得非常有風度。不但沒有口出惡言,還盛讚西班牙確實是當今最強勁的足球隊伍,值得虛心學習。

          反觀法國教練在輸給地主國南非之後,拒絕與南非的教練握手,使法國的國際形象大大受損。而阿根廷隊,把全部希望壓在球星梅西(Messi)身上——阿根廷過 去的足球英雄、今年的世界杯隊教練馬拉多納,就公開稱梅西為“我的馬拉多納”!在梅西被緊盯、無法發揮實力之後,全隊便亂了陣腳,竟以0比4大敗給德國!

          榮獲過最佳球員、有“德國足球界巨人”之稱的前德國隊守門員坎恩〈Kahn〉評論說:像馬拉多納那種“明星”的世代已過去,今天想在足球場上贏球,不能再靠一兩個人的表演,必須倚賴全隊的合作。

          事實上,講求和諧、不求個人表現的團隊精神,正是德國足球隊取得好成績的不二法門。

筆者在上屆世足賽之後撰文,說明聖經裡“一個肢體”的原則與足球訓練的關係:“……一個身體,有許多肢體;雖然身體有很多肢體,到底還是一個身體……所以, 眼睛不能對手說:‘我不需要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相反地,身體上那些似乎比較軟弱的肢體,更是我們所不能缺少的。”(《林前》 12:12-22,本文聖經使用《現代中文譯本))這準則運用在足球上,便是要強調團隊的重要,不能讓任何人驕傲、自以為是全隊最重要的人。

           基督徒學者魯益師,在著作《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中,稱驕傲為“人類最嚴重的罪惡”。這罪惡人人都討厭,但無人能倖免。更弔詭的是,甚少有人能察覺到自己身上的驕傲。

          事實上,驕傲不僅導致亞當與夏娃反叛上帝,亦是人類社會糾紛、仇恨,以及分裂的根源。

          球場上,驕傲會造成球員一味追求自我表現、不顧團隊。在更大的格局上,驕傲甚至引發國際上的爭端。

          因此,今年世足杯球場上,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畫面,令我眼睛一亮:在德國與阿根廷開賽之前,兩隊的球員共同高舉起“向種族主義說‘不’!”(Say No to Racism)的布條。這一舉動,不僅因為比賽是在南非,這個有著慘痛的種族歧視歷史的國家舉行,更因為賽場上,有許多不同膚色與血統的球員。光是德國代 表隊裡,就有來自波蘭、土耳其、巴西與加納等各國、各種族的後裔。

          種族歧視是什麼?一個民族覺得自己優於另一種民族,進而鄙視、欺壓、迫害其他種族。為什麼會有種族歧視?追根究柢,其實就是一種驕傲心理的外在呈現。

          今天的美國選出一位黑白混血的總統,但是不到半個世紀以前,種族歧視在美國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許多電影都以此為主題,探討移民與有色人種的血淚史。例如 《精采忘卻》(Wondrous Oblivion,又譯作《難得糊塗》,或《徹底的遺忘》)中,英國當地的白人看不起猶太移民,猶太移民則看不起黑人。鄰舍間因為膚色與種族,彼此排擠、 憎惡,不相往來。

          我從小也體驗了“驕傲”在家庭中的破壞性。在那個有舅舅、舅媽、阿姨、表兄弟姊妹的大家庭裡,只受過小學教育的人,對不識字的人頤指氣使,動不動就取笑人家“沒知識”!台灣從南到北不超過400公里,但是台北的親戚就自以為高人一等,看不起從中南部嫁過來的“鄉下人”。

         因為驕傲,我們家族的人,個個在心理上,擔負著不必要的陰影、成見與委屈。直到今天,仍然不能在彼此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氣氛。

            聖經《箴言》裡記載:“驕傲導向滅亡;傲慢必然衰敗。”(《箴》16:18)真是何等的智慧!

          不論是何種種族、膚色或血統,不管是什麼出生、背景,人人都值得愛!我們需要學習足球員在球場上合作無間的精神,彼此幫助、互相成就。因為,上帝創造我們,在祂眼中,每一個人都有價值,都是珍貴的至寶。我們怎能反倒自以為高、斜眼看人呢?

作者來自台灣,現住德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