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世界、教會 ——第三屆洛桑會議會後感(陳彪)

陳彪

本文原刊於《舉目》47期

        感謝上帝的恩典和眷顧,讓我有機會作為大會代表,參加了2010年10月17日至24日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福音運動的盛會——洛桑大會(註1),並參與部分的翻譯工作。我在會上深受激勵,感動不已。

豐富廣泛的議題

        本屆大會主題為“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選自《林後》5:19)。大會用了6天的時間,以3大項主題(每兩天一項主題)、6個焦點(每天一個焦 點),和相關的24堂多元講座,及其進一步展開的對話,就“ 整體教會帶著整全福音進入整個世界”(洛桑傳統),展開了討論。

       這3項主題 是:福音,世界,教會。在“福音”的主題下,大會第一天的討論焦點為“真理”,第二天為“和好”;在“世界”的主題下,大會第3、4天的討論焦點,為“世 上的信仰”、“宣教的優先”;在“教會”的主題下,大會第5、6天的討論焦點,為“誠信正直”、“夥伴同工”。

       每日上午的第一堂大會,都圍繞《以弗所書》展開。以聆聽話語、小組觀察、講員釋經和講道、小組討論的形式,使近200個國家、地區的4千多名大會代表,在群體中有互動的領受。

       我最喜歡的釋經講道者,要數美國明州的John Piper牧師。另外,斯里蘭卡的Ajith Fernando牧師、波多黎各的DeBorst博士,和英國的Vaughan Roberts(God’s Big Picture ,《聖經大畫面》的作者)精彩的釋經講道,也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接下來的第二堂,每天以不同的方式(表演、多媒體、講道和見證),圍繞著當天的焦點,展開分享(比如在多元化中表達獨一的真理;查驗上帝在現今的旨意——宣道的優先;呼召教會返璞歸真等)。

        兩位護教家,美國的Os Guiness博士,和英國的Michael Ramsden,講論了“多元化中的真理表達和宣講”。舊約學者、洛桑神學工作組主席Chris Wright博士,和OMF總幹事馮浩鎏醫生,則分別講述了“基督徒正直的品格”和“成為全球夥伴”。我強烈推薦諸位上網去聽。

       我感受最深的,要數下午的多元講座及對話了。議題超出了基督教大會的常規話題,從全球化、城市化、科技倫理、媒體影視、愛護自然、貧窮與富有、婦女兒童、背井離鄉 者、聖言在宣教中、贏得其他信仰群體(穆斯林和泛神論者)、不同的事奉夥伴、本地和新一代領袖、職場事奉,一直討論到基督徒在經濟、政治、教育等各界的光 鹽事奉,和宣教、文化使命。

        這部分內容,質量相當之高(如前IPCC科學報告主編、牛津大學大氣科學教授John Houghton,即為生態環境講座的講員之一),極大地開闊了與會者的視野,挑戰和衝擊著教會未來事奉的領域和方向。

       晚上,與會者以熱烈的敬拜和禱告,用不同的語言和音樂,將頌讚歸給三一真神。接著,大會把大家的視線帶到不同的洲際,展示上帝在這個破碎世界中,透過教會正在做的奇妙工作。

       比如,紐約曼哈頓救贖主長老教會的創辦人Tim Keller牧師,精闢地說明了在全球所有重要城市建立教會的理由,刺激與會者思考教會發展的新策略。還有,近期在阿富汗殉道的美國醫療宣教士妻子的見 證,北韓難民少女的蒙恩經歷,贊比亞HIV帶菌者卡蘇尼‧祖魯公主的蒙召與事奉見證等,都十分鮮活、感人。

       作為影迷,筆者還參加了一次晚間的基督徒電影節,提前觀看了今年聖誕節前將要上映的《納尼亞傳奇之三——黎民踏浪號》30分鐘的電影剪輯,導演是執導《奇異恩典》的Michael Apted,特別值得教會屆時組織會眾前往觀賞。

        大會第一天晚上的開幕式,和最後一夜的閉幕式,都十分令人激動。開幕式上放映了短片《轉折點——宣教》,引起極大反響,與會者紛紛索取DVD。閉幕式上,舉 行了肯尼亞風格的聖公會聖餐禮拜,這是我平生參加過的最為隆重的聖餐禮拜,聖餐的核心聖詩均為《唯有基督》的作者Keith Getty新近創作的聖詩。開幕式執行主席Doug Birdsall,和閉幕式國際主席Lindsay Brown,亦言簡意賅地指明大會主題和未來洛桑運動的方向(註2)。

聖徒相交結夥伴

       與四千人一同敬拜和聽道、領受聖餐,對我來說不是第一次。但是,與來自近兩百個國家、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傳統的基督徒領袖,在南半球非洲大陸的最南 端,奉主的名聚集,卻是我首次經歷——我和所有與會者一起,提前體驗了未來國度中,各族、各方、各民、各國的上帝子民在天上的情景。

       當年老邁的使徒約翰在拔摩島上,看見了第七印奧秘的異象──萬族萬民來到至聖者面前,歡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 的…… ”今天,在一個屋簷下,手握著各族、各方、各民、各國的弟兄姐妹的手,唱著英語、非洲語、漢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韓語、日語等各種語言的讚美 詩歌,的確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受和福分。

        比敬拜更加讓我深刻印象的,是大會積極為與會者創造團契相交、彼此學習和合作的機會,使大家受益匪淺(華人教會和基督徒大會或許也可以做此嘗試)。

       在下午的多元專題和對話中,與會者隨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和分享。筆者因此結識了不少新朋友。記得在“全球化”的討論、對話中,我看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的不同視角,從中得到許多啟發和感悟。

        在晚間隨機而坐的座位上,筆者結識了香港中神的幾位教授、來自印度的基督徒Lama、在非洲做學生工作的英國弟兄,以及不少說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英語、俄語的教會領袖。當然,與華人弟兄姐妹,以及在中國長期事奉的各國宣教士交往,就更不在話下了。

        大會在下午以及午餐、晚餐期間,都刻意安排不同國家、地區之內和之間的團契活動。我參加的中、非之間的團契餐會,不僅生動、活潑,更提到如何聯手,向大批在非洲的中國勞務工人傳福音。非洲教會向大陸勞工傳福音的異象和激情十分感人,非洲的歐朗必大主教即親自出席。

洛桑與華人教會

       本次會議給了中國大陸200個席次,然而受到邀請的中國大陸代表,絕大多數被政府在海關強行攔截下來(僅有4位得以出席),主因是中國家庭教會、三自教會系 統(包括“兩會”)和政府有關部門之間,長久存在著張力。中國代表參加洛桑大會被解讀為“帶有政治動機、分裂中國教會”(註3)。實在令人傷心,亦深感遺 憾。

        會議原定的給中國宣教士的時間,由李秀全牧師和蔡元雲醫生帶領禱告,播放《主愛在中國》。祁牧師帶領了中文詩歌的敬拜。在大會結束的 當天,又請目前在北美事奉的前大陸家庭教會傳道人王東牧師帶領禱告(代表全體中國代表)。在閉幕的聖餐禮拜中,亦有中國大陸的會議代表,用中文朗讀聖經。 整個會議期間,關心大陸福音事奉的各國代表,也與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有多次的相交、溝通和共同禱告,藉此盡可能地瞭解上帝在中國教會的恩典。

        近年來,非洲、亞洲、拉美教會的全面興起、基督教中心的南移和東進,有目共睹。華人在本次大會上,有相當顯著的參與,例如余達心院長和馮浩鎏醫生在大會上發言,馬來西亞衛理公會會督華勇牧師出任選拔委員會主席,並帶領大會悔改禱告等。

       然而,我們需要藉此思考:中國家庭教會和三自教會之間的張力,會給華人普世福音運動帶來怎樣的挑戰和機會呢?催生於第一屆洛桑運動的世界華福中心,明年將在 印尼召開第8屆華福大會,會不會面臨同樣的挑戰?福音派華人教會有智慧、耐心和勇氣面對這樣的挑戰嗎?面對中國政府和三自教會,我們該堅持什麼?哪些是要 堅持的真理原則,哪些是可以討論的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建議大家閱讀劉同蘇牧師近期兩篇針對此事件的評論,註4)?

洛桑會議的歷史

        洛桑會議不是簡單的教會合一運動,而是福音宣教的聯合宣告和行動。回顧洛桑運動的歷史和現實,就曉得必須“有穩固的神學根基,堅實地扎根於聖經,並在最好的神學反思中得到滋養”(註5),不然就無法把真道帶給這個破碎的世界。

        1974 年,全球福音派基督徒領袖在葛培理牧師的感召下,在瑞士洛桑舉行第一屆大會,產生了《洛桑信約》。1989年,第二屆洛桑大會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舉辦,發表 了《馬尼拉宣言》。2010,第三屆洛桑大會,也就是本屆大會,在南非開普敦召開,提出了《開普敦承諾》(The Cape Town Commitment),其10項承諾是:

       1.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2. 我們愛永活的上帝。
3. 我們愛天父上帝。
4. 我們愛聖子上帝。
5. 我們愛聖靈上帝。
6. 我們愛上帝的話語
7. 我們愛上帝的世界。
8. 我們愛上帝的福音。
9. 我們愛上帝的子民。
10. 我們愛上帝的宣教。

(以上根據大會頒發的中文版《開普敦承諾》)

        每一項承諾,都附有具體的解釋、說明。在第5項承諾中,突出了對聖靈工作的依靠,同時,也警告了“假藉聖靈之名的異端”。最為突出的,是第7項“愛上帝的世 界”,以此貫串了環保、種族、文化、貧窮、公義、法律等社會議題,並提醒信徒,這是個負面的世界,“我們不愛的那個世界”。在第8項“愛上帝的福音”裡, 講述了愛福音的故事——耶穌基督的故事,並且,一方面強調愛福音帶來的救恩憑據,另一方面凸顯愛福音帶來的轉變,就是有信靠、悔改和順服的人生。在第9部 分中,則把成功神學歸入偶像崇拜。

       雖然,洛桑大會形成的神學表述並非信經,更不是無誤的聖經,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代基督教會正統議會的信仰共識。願上帝使用洛桑大會,點燃更多的福音火炬。

註:

1. 2010洛桑大會,是20年來首次由國際洛桑運動及國際福音派領袖聯合主辦的,亦相信是在兩千年的基督教歷史上,將最多不同種族、宗派、行業的男 女聚集在一起的基督教聚會。據大會資料,逾4,000位與會者,代表了全球198個國家,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基督教宗派、所有年齡(4成參加者皆為20至 40歲),及各行各業人士。參 http://www.gospelherald.com.hk/news/wor_2256.htm
強烈推薦各位上網聆聽大會的信息(8種語言),
http://conversation.lausanne.org
2. Lindsay Brown的四重異象和期待:(1) 確認基督的獨特性和福音真理及教會的宣教使命。(2) 全方位為基督作見證,包括在不同地區,在社會和思想的各個層面。(3) 促成合作關係和友誼。 (4) 激發出有創意的新方案,既包含基督為中心的信息,又能落實道成肉身的善工(摘自大會新聞)。
3. 《北京牧長5人赴洛桑被阻,守望教會解讀緣由》 http://gospelherald.com.hk/news/chi_325.htm
4. 劉同蘇《天上事,百姓燈——評家庭教會代表參加洛桑會議的權利》 http://gospelherald.com.hk/news/edi_665.htm
《我們堅守的是什麼?——劉同蘇牧師再評家庭教會代表參加洛桑會議的權利》, http://gospelherald.com.hk/news/edi_667.htm
5. Doug Birdsall,《開普敦與未來》(摘自大會新聞)。

作者原從事科研和軟件工作,現任奧蘭多華人福音教會牧師,以及IIIM(第三千禧年事工)中文部協調人。

圖片來源:http://sc.chinaz.com/tupian/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