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8间教堂正式关闭(渔夫)2017.10.06

渔夫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天下事专栏2017.10.06

 

在马尔艾利亚天主教堂前帐篷中取火的一对夫妻。这座教堂有数百位逃避伊斯兰国的基督徒以此为家。库尔德斯坦自治区从2014年以来收容了总数达150万来自叙利亚及伊拉克的难民。其中许多人只有帐篷可居住。Photo courtesy: Matt Cardy/Getty Images

在伊斯兰国强占了3年,伊拉克军队经过9个月的激烈巷战后,终于解放了莫苏尔。当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在这个隔着幼发拉底河与尼尼微古城相对的重镇时,而在稍微南方点的巴格达,有8间教堂,由于会众流失逃亡,宣布正式关闭。

2017年5月,这8间教堂正式关闭。这是过去7年几乎没有信徒来聚会的结果。当地区主教亲自访问过这些教堂后,梵蒂冈决定正式关闭这几间教堂。这个决定代表基督教(编注:广义的说,基督教包括更正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在伊拉克首都正式败退。

基督教曾经是伊拉克多信仰社会的一部分。21世纪初,基督徒占伊拉克人口的10%。但伊拉克近年的历史,显示出一股压迫、对抗及迫害的逆潮。

伊拉克基督徒的外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07年;第二阶段是2010年,那一年极端分子在主日弥撒上攻击基督教会;第三阶段是伊斯兰国攻占尼尼微平原。

在侯赛因政权时代,基督徒被分配到不同的社区居住。有些社区比较和谐,但也有比较差的地区。2005年穆斯林的逊尼派与什叶派内斗,扫射到居住在他们邻近地区的基督徒。

当时,许多基督徒都收到内藏子弹与威胁信件的信封。信的内容千篇一律都是威胁要血洗在回教区居住的基督徒。这些威胁信造成了上千的基督徒迁离了原来居住的社区。

一位曾经是巴格达居民的瑟扎(Seza)告诉国际基督教关怀组织说:“2006年初,我们家收到这样的威胁信。信里要求我们48小时之内离开,而且只准携带随身衣物。如果多带任何其他物品,将会遭到杀害。”瑟扎说,他今天还保有那封有三颗子弹的信。

后来,他们发现是他们3年来的邻居做的,目的是要赶他们走,可以侵占他们的财产。

这些年来,巴格达陷入宗教与部落的内斗。什叶派对付逊尼派,也对付基督徒。两派的穆斯林都想借着国家的混乱争取更多的地盘与影响力。一般没有武力的基督徒就成为这些地方宗教帮派的待宰羔羊。伊拉克政府摇摇欲坠,毫无能力帮助,基督徒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自己的家。从2003年到2007年,伊拉克难民中40%是基督徒。

另外一位伊拉克的基督徒萨尔贡(Sargon)也说:“我以前几乎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不知名的尸体。在2005年,只要过了下午6点,如果有人要来我家的话,很可能在路上就被枪杀。要不然,路也不通,被路障阻挡了。所以,那些日子,我的孩子们常常要睡在朋友家。2006年初,穆斯林极端分子在离我家20米的地方设立了检查站。第二天,他们把一个爆炸物连接到我家大门。我的妻子一早要出门去买菜,结果发生了爆炸。还好这个爆炸没有那么大。感谢主,我的妻子今天还与我同在。”

萨尔贡在这事件后,将家人分散到朋友与亲戚家居住。据他说,像这样的用爆炸物来恐吓少数族裔的事,层出不穷。

到了2010年,在一个主日晚上的亚述教会弥撒时,六个自杀的穆斯林圣战战士冲进正在进行的弥撒,开枪射击在教堂里的信徒。当伊拉克的安全部队数小时后到达时,这些人就引爆他们的自杀衣套,一共杀死了58位基督徒,杀伤78位。

在那时,许多人都怀疑伊拉克的基督徒是否还能继续。有一位基督徒那时说,每个基督徒都希望离开那里,不只是为了要保护自己与家人的安全,也是为了精神能保持正常。

结果,2010年,基督教没有消失。

最近的一批基督徒逃难潮是从2014年伊斯兰国兴起开始。这批穆斯林以灭绝种族的方式屠杀所有的少数族裔。基督徒大量的被迫迁移。到了2017年,伊拉克的基督徒人口只有以前的很小部分,最后导致了天主教将在巴格达的8间教堂正式关闭。

需要强调一下,伊斯兰国并不是这些教堂关闭的唯一原因。伊拉克的基督徒在过去15年,面对了各种不同方式的迫害。

伊拉克是最早有基督徒的地区。很难想像基督教居然会从伊拉克消失。但这可能确实要发生了。一位圣公会的牧师说:“我们在重建教会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应为还留在伊拉克的23万基督徒祷告,并给予支持。在这些年的战乱之后,要重建原来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相信上帝会用神蹟工作。或许,伊拉克的教会会重建在一些新的信徒身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