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祈願,為教會(慕容)2018.06.20

慕容

本文原刊於《舉目》87期和官網2018.06.20

 

教會、家庭、工作,如同鼎立的三足,構成我大部分的生活。教會給了我諸多的祝福,也帶給我不少的創傷。相信在未來的幾十年中,我會繼續從教會承受更多的祝福和傷痛。

有人說,教會不是聖人的陳列室,而是罪人的醫院。因為教會的成員都不完美,所以每一個教會都會有問題。幸而,教會當下雖然不完美,卻不會永遠充滿殘缺,因為終有一天,構成教會的人都要變得完美。

我深深祈願,盼望教會能夠——

 

一、更關注福音

“福音高於一切。”(註1)福音生出教會,沒有福音就沒有教會。反過來,教會也保存、傳遞福音。

舊約時代,上帝選擇以色列民族保管舊約聖經,因此保羅在《羅馬書》中說:“這樣說來,猶太人有什麼長處?割禮有什麼益處呢?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上帝的聖言交托他們。”(《羅》3:1-2)待到新約時期,上帝將全本聖經交由教會來保存和傳遞。“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

教會作為福音的護衛者和傳遞者,如果不專注於保存和傳遞福音,那麽教會就失職了,也會嚴重影響信徒的生命成長。“對於基督徒的生活、公義與自由,有一樣東西,並且只有這一樣才是必需的,那就是最神聖的上帝之道,基督的福音。”(註2)

現今的教會中,有無數的需求,比如建堂、人才培養、病患關顧、神學教育、婚前輔導、老年人事工、第二代事工、社會憐憫事工、宣教事工、學生事工、職場事工、文字事工……這一切事工都是重要和迫切的,教會因此付出許多精力、人力、物力。

於是,就出現這樣的循環:因為需要而展開某項事工,教會和個人因事工而得到祝福,被祝福的教會吸引來更多的人,更多的需求出現了……表面看起來各項事工欣欣向榮,教會人數也急速增加,然而,教會所有事工的真正焦點——福音,卻被忙碌的人忽略了。

記得有一段時間,筆者熟悉的某教會非常專注於體制的建設。主日講道中、小組學習時,都集中精力,從“教會論”的角度來講解聖經。因為過度使力,有些講道簡直變成了“教會論”教義的講解。信徒因而抱怨:講道沒有提到耶穌基督……走了一段時間的彎路之後,教會才調整牧養策略,重新校正焦點。而這,只是教會失焦的一個例子而已。

“教會的真正寶藏是彰顯上帝榮耀和恩典的至聖福音。”(註3)只有以福音為焦點,教會所有事工才可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更注重禱告

隨著教會越來越大,信徒人數越來越多,牧長、執事常常因各樣服事而疲於奔命,甚至連個人讀經禱告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禱告的重要性,在教會中是眾所周知的。然而,事工忙碌、時間捉襟見肘之際,一些牧長、執事首先壓縮掉的,就是禱告的時間。雖然我們會宣告禱告對基督徒生命的成長、教會的發展無比重要,但我們的實際行動已經表明了內心中的優先次序。

基督徒服事上帝和教會,若想有成效,必須依靠聖靈的能力。然而基督徒當如何依靠聖靈呢?重要的方法,就是禱告,支取聖靈的能力。故此,保羅才囑咐以弗所的信徒:“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弗》6:18-19)

有姊妹問一位長老:“你每天用多少時間禱告?”長老一下子被問住了,不好意思地支吾著:“大概15分鐘吧!”哀哉!如果基督徒依靠聖靈的最主要途徑是禱告,那麽這位長老當時的服事,必定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口才、神學知識等,而不是在聖靈中與上帝同工。

在初期教會,使徒之所以不願意去管理飯食,就是因為他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由此可知,使徒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才幹到處奔波傳道,而是不斷禱告,支取屬天的力量來托住服事。

路德說:“祈禱維系著教會……因此,我們必須不能停止祈禱。”(註4)唯願教會的牧長都能對此有深切的共鳴,並付諸行動。

 

三、更重視培育門徒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位弟兄的電話。他非常難過,因為他申請上神學班被拒絕了。不但如此,教會長老還給他下了定論:“你沒有學習神學的恩賜!”一句話把他澆得透心涼!我只好不斷安慰他:“上帝給你關了這扇門,或許並非說‘不’,而是說‘等一下’。”值得感恩的是,這位弟兄在幾年之後,終被神學班所錄取,後來還當上神學班的助教。

我在企業上班之時,對公司價值觀中的一句話深深認同——“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對於公司而言,充足的人才儲備,是其強大的盈利能力的基礎。教會不是公司,但是教會也同樣需要“人才”,否則教會的發展必受阻。對教會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高額的資金,不是金碧輝煌的教堂,而是一群被福音所更新、塑造的信徒。

門徒訓練,不單單是傳授一套神學系統,也不單單是教導一系列的技能,而是一種生命的傳遞——這種傳遞,C.S.路易斯名之為“感染”。他說:“喜樂、力量、平安和永生……是力與美的巨大源泉,從實在的中心噴湧而出。靠近它,湧泉就會濕潤你。遠離它,你就會始終幹涸。”(註5)

正是如此,耶穌才會花心思栽培門徒,並從眾多的跟隨者中挑選了12個人,與他們朝夕相處。不單如此,祂又從12個人中挑選了約翰、雅各和彼得,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無論是登山變像極其榮耀的時刻,還是客西馬尼園中極度軟弱、掙扎之時,都讓他們陪伴左右。這種培育門徒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是等到這些屬靈的孩子長大成人,當主耶穌完成祂的救贖大工,將大使命託付給他們時,相信祂的心中無比欣慰。

保羅在《以弗所書》中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1-12)上帝賜下牧長、執事的目的,乃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作為教會的牧長、執事,當效法主耶穌,遵照使徒的教導,識別、甄選、訓練、陪伴門徒,一代接一代地“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如果牧長、執事對有心服事的信徒不但沒有鼓勵和幫助,反而動輒澆冷水,不僅可能熄滅對方的熱情,也可能使自己最終成為服事上的孤家寡人。

 

結語

“我們走錯了路,走錯了路就得返回。返回是最快的前進方式。”(註6)

唯願我卑微的祈願早日實現。

或許上帝要做的,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訓練馬兒跳得更高,而是給馬插上翅膀,讓它成為飛馬(註7)!上帝所要為教會成就的,必定超越我貧乏的想象。而我和我家,誓緊緊相隨!

註:

  1. 蒂莫西·喬治,《改教家的神學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第69頁。
  2. 馬丁·路德,《路德文集1》,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第402頁。
  3. 同2,第62頁。
  4. 馬丁·路德,《馬丁·路德桌邊談話錄》,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161頁。
  5. C.S.路易斯,《返璞歸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200頁。
  6. 同5,第47頁。
  7. 同5,第241頁。

 

作者現居南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