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如不屬於神,於我仍是貧乏——讀《簡樸生活真諦》 (小七)2018.07.16

小七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18.07.16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今天如此熱衷物質和拜金。傅士德在他的《簡樸生活真諦》(以下簡稱《簡樸》)開篇就提到的:“現在人的通病是熱衷於擁有一切,市面上流传着一套无稽之谈,标榜‘越多越好’,鼓吹‘擁有的越多,生活越好’……结果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想发财,想得要发疯了。”(註1)這時代的通病有時也成為了基督徒的網羅,我們同樣熱切關注著“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

 

簡樸是什麽?

在這個早已笑貧不笑娼的年代,在這個物質給予人尊重與意義、賦予人身份的今天,在這個許多人唯恐自己擁有不夠多的時代中,《簡樸》這本書好像“格格不入”,而正是因為如此,就更彌顯出其珍貴。

此书的作者傅士德为阿兹塞太平洋大学教授,与毕德生、侯士庭并列为北美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作者通过根基和实践两大部分来谈论简朴这个话题。可见,简朴与我们每个层面都息息相关。

如果每一位基督徒對簡樸有正確的認識,並且踐行了簡樸生活,那麽基督徒就會如光照在這物欲橫行的、貧瘠的大地上,可以給予方向和溫暖。

我們或許以為,貧窮就是簡樸;簡樸只是體現在外在越來越少物質;簡樸僅僅是一種美德……這些理解都不夠全面和深刻。簡樸生活不僅僅是指物質上,也指向基督徒的生活狀態。正如作者在“簡樸的均衡”中提到:“需要保持均衡”,均衡的意思就是:“簡樸的內在和外在的範疇,简朴是一种内在的实体,但可以在外在的生活上表现出来。我们必须兼备两者。”(註2)

簡樸不只是外在的事,更是源於內在真實生命的外在表現。我們容易模仿做到外在的簡樸,但內在的生命我們無法模仿。正如書上所說:“簡樸是一種恩典,又是一種操練。”

“簡樸是恩典,因為這是神賜給我們的,我們無法通過意志力,把自己歪曲成這個或那個樣子,以求達到簡樸的地步。”雖然如此,但簡樸也是一種操練,需要我們藉著外在的生活來體現真正的簡樸。

加爾文在《基督徒的生活》寫道:最有效約束自己的方式,就是輕看今世和默想天上的永生。我們從中尋出兩個操練簡樸的規則:我們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就如保羅所吩咐我們的那樣:那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置買的,要像無有多得(參《林前》7:29-31);另一個原則是:我們學習在貧困中忍耐,在富裕中節制自己。讓我們信靠神,順服神,我們所做的事情不會讓我們變得簡樸,但會讓我們領受簡樸的恩典。

 

更深的關係

簡樸指向了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作者用“聖潔的順服”來形容這一關係。這種順服就像朋霍費爾說的:“當所有的概念都被人攪亂了,歪曲了,倒置了時,我們的眼睛仍專一地注視神純全的真理。”簡樸是用“專一的眼”集中在作為中心的基督上。“如果我們在一切事上與那位釘十字架的基督看齊,把我們一切的愛好和期望聯結在一起,便會發現內心的簡樸。”

正因為簡樸反映的是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因此它表明了我們生命的光景。當下,金錢與物質並非只是我們所眼見的,它們代表了一種安全感,一種控制慾,一種自我創造的歸屬感。人們通過擁有金錢,努力成為自己的上帝,獲取虛假的安全感,人們的心情常常隨著銀行卡上的數字起伏波動。人們把自己的外表訓練得自信、樂觀、蓬勃向上,可內心也許疲憊不堪,活在一種懼怕,擔心、憂慮的混亂中。

《路加福音》12章32-34節中耶穌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你們要變賣所有的周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

派博牧師在《以金錢尊主為大》中對這段經文有深刻的見解:“當我們面對金錢和財務的問題時,上帝吩咐我們不要懼怕……不懼怕可以彰顯出關於上帝的五件重要的事實。一,不懼怕表明我們尊崇上帝為我們的牧者;二,不懼怕顯明我們尊崇上帝為我們的天父(請小心,不要命令上帝賜下你自以為需要的東西,而是要學習什麽才是祂確認的需要);三,不懼怕代表我們尊崇上帝為我們的君王;四,不懼怕表明上帝是何等地慷慨與富足;五,不懼怕表明尊崇上帝是快樂的上帝。當我們按著上述方式來信靠上帝時,就會有強烈的動力驅使我們過著簡樸而非積累財富的生活。”

 

我們要進入中心

作者在第五章中談到自己曾有的一段感受:“我們誠誠實實地感到,自己正在受到許多分內之事的拉扯,又努力要把它們全部完成。我們不快樂,不自在,心情緊張如受重壓,又擔心自己會變得膚淺。”(註3)這或許正是我們的處境。

緊接著下面的一段話似乎給了我們答案:“我們得到提示,知道有一種生活方式,比這一切的匆匆忙忙的存在豐富得多,深刻得多,那是一種祥和恬靜,充滿和平和力量的生活。我們若能悄悄的溜進那中心就好了”(註4),那令人愛慕的“中心”是什麽呢?

作者說,這中心當然是指神,但不是抽象的、理論的神。“多年來我愛祂,努力要順服祂,但祂仍舊只處在我生命的邊緣。神與基督於我誠然極其重要,卻不是我生命的中心。”(註5)

當我們開始對這中心發出內心的默想時,我們就知道,不是神居於我們生命的邊緣,實際上,是我們居於與神關係的邊緣,需要進入這個中心的乃是我們。

我們的死結似乎被打開,我們生命中的那些懼怕、不自由、不喜樂、不信靠等,那些灰暗的、沮喪的,都源自我們對“中心”的偏頗。我們才知道,只有先進入了中心,才能結出聖靈的果子,才有奔放的自由,簡樸喜樂的生命。這一切需要恩典,不是靠著我們的毅力能做到的。

 

生命的秘訣

作者在《簡樸》中通過梳理歷史的跨度,以及新舊約中的傳承來證明簡樸不只是這個時代才擁有、才需要的。它是上帝一直發出的呼召。不僅是對於個人,還有教會乃至世界。

此外,本書不僅指出了我们通常看到或在意的外在的“人”,也指向了我們看不見或者是我們故意隱藏的内心。上帝從來不要求我們做個好人,而是做個“新人”,這新人的更新乃是從裡到外,生命豐滿,簡樸就滿溢出恩典的馨香。

關於簡樸,其實基督做出了極致的“聖潔的順服”,“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又從外在活出真正的簡樸:“狐貍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當我們看到耶穌的“簡樸”,我們就能明白保羅所說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余、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2-13)

耶穌和保罗活出的簡樸真諦,也應該成為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簡樸真諦,因為那是一種更深的信靠和更熱切的屬天盼望。正如奧古斯丁所說:“所有的豐富,如不屬於我的神,於我仍是貧乏。”

註:

註1、註2、註3、註4、註5,《簡樸生活真諦》,南方出版社,第3頁,第11頁,第101頁,第101頁、第103頁

作者現居南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