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認知—行動(天靈)

天靈

本文原刊於《舉目》44期
古語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向“80後”傳福音,亦是同理。

           知己知彼,這涉及到傳福音者對自身與福音對象的認識。 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需要認識80後,也需要認識我們自身。而且,向80後傳福音,不僅僅是幫助80後認識和接受福音,更能幫助我們自己加深對福音的認 識;向80後傳福音,也不僅僅是幫助80後更好地成長,更是我們自身成長的過程。

          筆者認為,向80後傳福音的路徑可概括為:愛─認知─行動三部曲。即我們要帶著愛去面對80後這一代,以愛為指導去瞭解他們,並以此指導我們的傳福音行動。

          這樣的福音路徑,起點並不是80後如何,而是我們傳福音者自身如何。但實際上我們缺乏自我審視。我們應當自問:面對80後這個群體,我們心中是否充滿耶穌的 愛?我們能否超越時代的種種屏障,以耶穌的眼光洞悉80後這一代的心靈深處的真實需要?我們能否像主耶穌奔走在百姓中一樣,奔走在80後中間,關懷他們的 需要?或者,能否以主耶穌與門徒一起生活為榜樣,在80後當中栽培領袖?

           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些,沒有這樣的視角,那麼我們制定的80後或 90後的福音策略,是不可能有效的,也不可能體現出福音的大能與智慧,更不可能展現耶穌的大愛與犧牲。傳福音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主耶穌式的愛,這是每個人需 要的,是每個世代需要的。離開這樣的愛,我們所傳的就不再是福音了。

傳講福音的出發點:從世俗文化下的評判,轉向基督裡的愛

         “80後”這一名詞,首先誕生在文學圈,由80後文人恭小兵最先使用,以此界定出生在1980年代的青年。隨後,“80後”一語迅速演化成一個社會人口學概念,被廣泛採用(註1)。

           但在後來的使用中,這一詞常帶有不同的暗喻。起初是各路學者無意識地帶著老人文化下的長者優越感,帶著魯迅筆下9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心理,帶著居高 臨下的藐視,審視與批判著80後這一代。這正如一些學者所言,對80後的言說,從一開始就帶著負面的評價,且大多是成人社會按照自己一代的人生經驗“建 構”出來的(註2)。

           後來,隨著80後在一些公共社會事件(比如汶川地震)中令人刮目相看的行動,社會輿論又走向另一個方向,開始對他們大加讚賞,呈現出從罵聲四起轉向好評如潮的不穩定認識狀態。

          筆者認為,世俗文化視角下對80後的認知,正反映了我們文化中的不確定性。因為沒有神,中國文化在幾千年裡,對人性都沒有清楚的認識,人性善惡之爭始終是無頭案(註3)。我們內化到血液裡的傳統,使得我們對任何一代人的認識,都難以脫離同化對方的潛意識。

           如果沒有神,我們絕難從愛的角度出發認識他者。如果我們認識80後的動因,在於向他們傳講神的愛,我們就需要調整自己的視角,脫離傳統與世俗文化的影響,克 服自身的刻板認知與貼標籤習慣,從愛的視角、從神的眼光,去真切地把握80後。由此,我們會對他們產生全新而完整的認識。這樣從愛而來的認識,才能把我們 引向合宜的福音行動,也才能把80後一代引導到神的道路上。

          只有這樣的視角轉變,才能使我們不至於像哈哈鏡一樣,扭曲地看待80後。也只有從神愛的眼光出發,才能使我們超越世俗文化,洞悉這一代人的本質特徵,領悟到,80後和其他年代的人一樣,有著共同的人性特點與心靈需求。

          當然,僅僅有視角轉變是不夠的,真正的愛還意味著建立真實的關係:沒有真實愛的關係,沒有人會向我們敞開;沒有真實愛的關係,我們沒有辦法進入他者的內心;沒有真實愛的關係,任何的交流都會流於表面,都會難免自以為是。

          福音本身就是關於神的愛,而且,傳福音最大的策略也是愛,最大的武器還是愛。這是神的力量,是福音的力量,是基督信仰永遠屹立的原因。偏離這一點,任何傳福音的“策略”,都會淪為世上的小學。

           中國80後的群體特徵,是缺乏愛:一是獨生子女政策帶來了無兄弟姐妹的孤獨;二是因升學壓力與恐懼早戀,在交友上受到父母阻撓;三是封建文化遺毒對友誼偏狹 認識甚至否認;四是當西方世界的教會,在學校和家庭之外,為年輕人提供健康交友與成長的環境時,大陸的80後在這方面卻嚴重匱乏;五是無論城鄉,80後的 父母輩都奔命於經濟與事業,有的甚至常年離家出外工作,而疏於陪伴子女成長等等,導致80後這一代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親密而持久的人際關係支持。這是他們 成長中最大的缺失,也是他們需要福音和容易向福音敞開心扉的原因。

傳講福音的認知預備:從自我中心的認識,轉向神的全景思維

           如果我們能從主的愛出發,我們就能真正走近80後這一代。如此,我們不僅能看到他們成長的社會背景,比如改革開放的巨變,社會流動性的增加,物質生活的日漸 富裕,同時也會看到他們的生活上的陰影,甚至巨大的痛苦,比如強過科舉時代的學習壓力(註4),畢業後住房、婚戀、就業、人際關係、父母贍養、保險福利等 造成的經濟與心理各方面的壓力。他們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幸福,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健康與堅強。

           如果我們真能從主的愛出發,我們就能知 道,他們的生命和我們一樣,因有神的形象而神聖,也因有亞當遺傳下來的罪性而卑微。我們會看到他們這一代的優勢,比如獨立自主,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務實 的價值觀,等等。我們會勇於向他們學習,肯定他們在淨化我們這些麻木甚至墮落的成年人上所做的貢獻。同時我們也會看到他們這一代的薄弱之處,比如,他們的 苦悶與脆弱,他們的迷茫與掙扎。因而向他們伸出慈愛與憐恤之手,幫助他們成長,也與他們一起成長。

          如果我們真能從主的愛出發,我們就不會處處以自己成長的經歷為藍本,也就是從自我中心的認識出發,衡量80後這一代人的不足與缺失,對他們橫加指責,諸如他們沒有吃過什麼苦,他們缺乏耐力,他們責任心差,等等。而是從他們的成長背景與需要出發,尋找關愛他們的方式。

          如果我們真能從主的愛出發,我們也會懂得,人不會僅僅以物質的滿足為幸福, 80後也會渴慕心靈的滿足,恐懼心靈的空虛與痛苦。我們因而會迫切地向他們分享主的厚愛,幫助他們以主賜予的力量,抵禦人生中的種種重壓與苦悶。

           如果我們真能從主的愛出發,我們也不會僅僅關注某些特定的80後群體,比如城市中的富裕家庭子女,或獨生子女,或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國外教育的80後,而 會把眼光放在那些被忽略或遺忘的廣大農民工群體身上,以及農村大量家境貧困的80後身上。畢竟,農民工中,1/3以上的人為80後(註5);畢竟,2億的 80後中,有4/5為非獨生子女(註6)。神的愛遍察全地,神的恩臨到每一個人。

傳講福音的行動:從傳信息,到傳生命

           對80後有了整全的認識之後,我們就該付諸行動了。

           很多時候,我們說的“傳福音”,都是指文字信息的傳遞,比如派福音單張,或者贈送福音小冊子,還有舉行佈道會,以及口傳福音消息等等,也就是所謂的君子動嘴不動手。然而,如果我們看看主耶穌,就會明白,真正的傳福音,還應該包括“活出福音的生命與樣式”。

           誠如耶穌所言,“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5:19)主耶穌不僅通過教導來傳播信息,他也通過行動實踐教導,最後更是走上十字架,完成犧牲的大愛。這也當是我們傳講福音的模式。

          因此,如果我們真能從主的愛出發,就不會公式化地看待80後一代人,而是花時間、精力與生命,進入一個個的生命與內心,發掘他們真實的心靈處境與需要,比如 他們的情緒,他們與朋友、家人的關係,他們在學業與事業上的擔憂,他們所遭遇的經濟、心理、性別以及健康上歧視,他們對生與死的意義追問,等等。

           我們需要瞭解他們真實而具體的生活,將他們與神的愛連接。我們要傳的不是抽象的理論、文字,以及福音知識,而是主耶穌真實的救恩、對每一個生命的愛和工作。 所以,我們必須學習主耶穌,深入到80後之中,去碰觸那一個個真實的生命,體悟他們的痛苦,體悟他們的所需,而不是給予家長式和操縱性的愛。

          常聽到80後的父母抱怨,這一代孩子們非常反叛。這令我思考了很久,後來領悟到,這些孩子反叛的絕不是愛,而是以愛的名義所進行的操縱。這種操控並不罕見,顯示出的,是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有條件的愛,也是自私的愛。

           這也使我們明白,唯有來自神的愛才是自由的愛、犧牲的愛,和無條件的愛。神先這樣愛了我們,我們也當如此愛眾人,愛需要愛的80後群體。這樣的福音,是鑲嵌在愛與關係之中的生命福音,而不是漂浮在空氣中的話語福音,或印刷在紙上的文字福音。

           就福音而言,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時代輪轉,人性依舊;社會變遷,需要未改。對80後的福音策略,依然是福音本身。歌德說過,人們向愛他們的人學習。愛如陽光使人成長,愛也終將把80後的人帶到神的面前,成就他救恩的計劃。

           歲月如梭,時間飛逝,目前正是80後進入婚戀與職場的初期。但是他們的父輩,卻因自身的局限(比如在文革時期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或者至今沒有機會認識福音 等),無法給予他們成長必需的幫助。為了他們免蹈父輩生命中的種種悲劇,我們當以愛和生命向他們傳福音,帶他們入教會,給他們提供人生各個方面需要的教 育,幫助他們建立美好而有力量的人生。這就是我們當今不能怠慢的責任與使命。


1. 《80後失夢的一代》,《南方人物周刊》2010-02-05。
2. 《一代新人“80後”──“80後”群體特徵的社會學思考》,《北京日報》2008年06月30日。
3. 吳玉萍《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比較》,北京大學通選課,2004。
4. 《80後特點是什麼?學習壓力強過科舉時代》,《南方日報》2009-8-19。
5.《改革開放30年對“80後”特徵形成的影響》,李華松, http://www.ny.ynu.edu.cn/plus/view.php?aid=3896
6.《80後──失夢的一代》,《南方人物周刊》2010-02-05。

作者現在北美就讀神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