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中住著的彼得(主鑒)2019.04.02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専欄2019.04.02

主鑒

經文:“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路》22:61-62)

彼得三次不認主以及出去痛哭這件事記載在每一卷福音書裡面。聖經完全誠實,從不掩飾人的軟弱和失敗。我信主之初,初讀聖經時,讀到彼得出去痛哭,也心有戚戚,跑到自習室外痛哭。因此有時我想,也許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彼得。

彼得的本名是西門,彼得或者磯法是耶穌賜的新名,是“石頭”的意思。彼得可能也認為自己足夠“硬氣”,所以在帶領整個門徒團隊方面一馬當先;彼得甚至也認為自己足夠“可靠”,因此在最後的晚餐時,向主表白說,“我願意為你舍命”。

彼得有熱心。為門徒洗腳的時候,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彼得聽完馬上就說,“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彼得渴望和耶穌有份,渴望和耶穌要成就的事情有份。

彼得也有勇敢。在兵丁和差役抓捕耶穌的時候,彼得手起刀落,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的耳朵就被削掉了。或許,彼得認為這正是他幫助耶穌拯救以色列的時候。

彼得是一位年輕氣盛,渴慕全心跟隨主的人,他像極了我們當中的許多人。

但這個硬氣、可靠、熱心、勇敢的彼得,三次否認主。那時,彼得裡頭一定有什麼東西崩塌了,以至於他才如同泄氣的皮球,出去痛哭。我們不禁會問,彼得裡頭崩塌的是什麼?

《約翰福音》對彼得三次否認主的記載尤其詳細,其中,審訊耶穌的場景和彼得否認主的場景交替呈現。作者特別告訴我們彼得先是遠遠地跟著耶穌;在進大祭司院子的時候第一次否認主;在大祭司和差役審訊耶穌之後,第二次和第三次否認主。

彼得向來就不喜歡耶穌談論十字架。這天晚上,是不是彼得發現自己離耶穌的十字架如此之近,以至於哪怕在一位使女面前,他都不敢承認他是主的門徒,是跟過耶穌的加利利人?

彼得一直渴望耶穌能夠在政治上做點什麼。是不是大祭司的盤問和差役的兇殘擊碎了這種錯誤的期待,以至於彼得破碎的、軟弱的本相暴露無遺?

我們當然已經知道彼得的結局。即便他否認了他的主,他的主卻不會放棄他。我們知道耶穌復活後,藉天使傳話給彼得和其他門徒說,耶穌會在他們以先往加利利去。我們也知道,在加利利湖邊,同樣在一堆篝火旁,耶穌自己三次問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

如果沒有神的重建,彼得很可能成為另外一個吊死的猶大。不過,在任何的重建發生之前,這個“硬氣、可靠、熱心、勇敢”的彼得,首先需要看到自己的破碎,看到自己和神的關係是基於一個錯誤的期待,甚至因為看到這些破碎而到神面前哀號、痛哭。只有痛到了,傷到了,開始哭了,重建才會開始。

每人心裡可能都住著一個彼得,我們很多時候像極了彼得。今天,允許我們心中的彼得去失望,去痛哭;今天,允許我們的軟弱和破碎被呈現在主面前,祂必重建我們。

禱告:主啊,在你的受難與復活紀念日快要來臨的時候,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本相;求主以更深的潔凈臨到我們,預備我們的心來等候你在我們生命中的重建。奉耶穌的名,阿們!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