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游书海,乐趣无穷(吴蔓玲)

吴蔓玲

本文原刊于《举目》43期

         去年(2009)年初,头一次请肯恩老牧师来家里吃饭。吃到一半,他上厕所去。上厕所本是寻常事,但他去了好久,不出来。我忍不住想,该不是吃了我做的菜,拉肚子吧!师母看我疑惑的眼神,笑笑地轻声解释:“他什么都看!”我会心地一笑。

          也许你看到这里,还摸不着边。原来我家厕所里,有个书架,放了3层的书籍和杂志。肯恩老牧师爱看书,一进厕所就不出来了。我们教会有美好的阅读风气,还爱推荐好书、彼此传阅,想必与老牧师的榜样有关!

          尽管老公不只叹过一次气,再买书家里没地方放,但是书本还是一直往家里跑,没有消停的趋势。这是因为他娶了个老婆,有3大嗜好,与书都解不了缘,那就是:看书、买书、借书;而这些嗜好也传给了孩子。

          望着书架上一排排的书籍,我突然意识到这些书呈现出过去20多年来,我信仰生活与生命成长的轨迹。思果说,“书本是恩人。朋友虽然天各一方,古人却在肘侧。不但圣贤可师可友,还有无数才隽,不都高不可攀。”而我呢?称得上有恩的,只有圣经;然而,不少书本是我的良师益友。

          年少时,三教九流都交往,古龙、金庸、卧龙生等人的武侠小说没少看,琼瑶、严沁等文艺爱情小说叫我情感澎湃;《简爱》、《傲慢与偏见》等世界名著让我爱不释 手;《福尔摩斯》、《亚森罗苹》等侦探小说系列的惊险刺激,常叫我茶不思饭不想;努力咀嚼《三国演义》(我外公爱讲三国演义的故事,是我看这本书的动 力),而《红楼梦》赚了我不少眼泪。

          不过,年长之后,渐渐慎选我的书友,也不拿它们当做我的情感保姆寄情。也许是人生阅历多了,不见得按书友说的话照单全收,但也尊重各人看法不同;名人也不见得个个都攀交,倒是常拜访投契的。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20多年来,交往了不少良师益友。

深入人性、体认人生

         说来有意思的是,最能让我深入明白各样议题的,不是报导文学,而是小说。好的小说,挖掘人性,探讨人性,并且深入了解、感受、咀嚼人生议题──无论是两性议 题、人生议题、或时事议题。好的小说可以带领我们深入当事人或事件的世界,并且在字里行间中,传递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就拿今年圣诞节来 说,我与女儿们看了好多本艾瑞克.华特斯(Eric Walters)的小说。华特斯本是小学老师,他擅于把人生与时事议题写成小说,给青少年看。譬如,9.11受难家属怎样面对惨剧;从阿富汗调回国的士兵 回到家里,他们的家人要面对怎样的困局;联合国军人面对乌干达大屠杀惨剧时,心灵所受的重创;街友的问题、世界大战时人民的生活等。他以青少年的眼光来看 问题,从中寻求答案。他的小说不但孩子爱看,我也爱读。套句我小女儿说的话:“以我这年纪,要我看非小说来了解议题,是不可能的事!”

          动人心弦的好小说不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能有更多的涉猎,也深愿看到更多的佳作出现,影响社会。

教我处世、经营婚姻、育子

          信主之初,最常造访的书友是怎样处理男女情感、怎样相父教子、怎样照顾宝宝、怎样处理冲突等人际相处、以及教育儿女的书籍。我多半看的是以圣经为原则来处理 问题的书籍,对初为人母、初为人妻、初入社会的我,助益良多。不过,话又说回来,书本中有些建议或教导不见得要照单全收,尤其是个人经验不见得适用于每一 个家庭和每一个孩子,但原则值得牢记与应用。

           提到这类书友,我忍不住要提《五种爱的语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这本书。记得头一次看这本书时,是刚生老三不久,当时婚姻面临很大的难处。我直接了当告诉老公,我的爱情户头里已经赤字,无力往前 走;而他回答我,我还有存款,让我努力吧!就在那时,我们看了这本书,对彼此表达情感方式有了了解之后,才化解了我们的婚姻危机:我们不是爱情消逝,而是 因不了解彼此示爱的方式,引致伤心、失望。

          我老公主要的爱的语言是“做”。他一下班就忙个不停,帮忙我做家事;因为孩子小,他更是忙得团 团转,为的是让我能休息。而我主要的爱的语言是精心时间,我需要老公陪我聊天。他每天一回家,忙得像小蜜蜂,等忙完了,已经累得不想说话。日子久了,我觉 得不被爱,两人之间只谈公事(孩子和买菜等琐事),而他觉得卯足了力得不到妻子谅解,摩擦日益增加。然而,从这本书,我们找到解决之道,就是他适可而止做 家事,留些精力陪我聊天;而我不介意多做家事,只要他能陪我。没多久,我们爱情户头存款就直线上升!

引为殷鉴.生命榜样

           我特别爱看传记,而这个偏好是从看《传记文学》杂志培养起来的,可惜这份刊物10多年前已停刊。我到现在仍舍不得丢。《传记文学》不但刊载现代中国许多军政领袖,达官显要的轶事,并且也提供了许多学者专家、社会名流、帮会头目、名伶艺人等的故事,填补历史的残缺不足。

          最有意思的是,《传记文学》让我领悟到由于观点角度不同,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议题,可能会有相当大的认知差距。从这些不同角度的陈述,我学习去拼 凑事件的全貌。这也养成我看书时常去思考作者本身与议题之间的关系、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并且考虑作者是否会因立场不够客观,而没有看清事情的全貌。

          我特别对传记人物的生命转化感兴趣——无论他是成功或失败,从中学习,坏的引以为戒,好的成为榜样。其中我最爱看的是上帝施展在人心的作为。

          有太多传记值得一读再读,实在不胜枚举,诸如:《神的将领》(God’s Generals)道出这些上帝大大使用的人的生命,其得胜和失败之处;《圣安东尼传》激起我心中的渴望,能够像他一样定意追求圣洁(不见得要像他离群索 居啦!),经历上帝大能;我手上还有一本厚厚的人物小传,《万国中的义人》(The 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记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期,冒自己生命危险,甚至付上生命的代价,帮助犹太人的那些人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位是中国人呢!每 回翻阅这本书,总是热血澎湃。这些人以自己的生命守住个“义”字,胸臆充满何等的豪情与刚勇!忍不住扪心自问,若是历史重演,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吗?

思古望今.扩大视野

          要深入了解传记人物的生命以及圣经人物和事件,往往也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我对历史的论述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基督教2,000年的历史,以及复兴事件的纪实。

         我对复兴事件的纪实抱有浓厚的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想从中归纳,知道复兴的先决条件、以及复兴消逝的原因,从中记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二是为了想了解怎样预备复兴的来临。

          读历史记载时,慎思明辨的态度是不可缺的,因为历史的陈述往往受写史者的观点所影响。尤其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前提、以及当时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历史的记述往往容易有所偏颇。不但如此,胜者的记载自然多,而败者的陈述就寡少。公正记史并不容易。

          最近,我对基督教早期历史和犹太教怎样分道扬镳,以及犹太人、基督徒、回教徒三者之间冲突的历史记载尤其感兴趣,搜集与阅读了十几廿本这方面的书。这是西方基督教历史与新闻媒体一般较少着墨之处,却是要明白现今中东问题所不可忽视的历史环结。

          根据圣经的预言,一场末日大战会发生在哈米吉多顿平原,位于现今的以色列地,而照世界大局来看,中东正是火药库,事端多多。所以,这预言的实现是可料想到 的。不但如此,9.11事件清楚指明回教极端恐怖分子不是扬言攻击而已,照他们所说,他们的攻击目标是犹太人、基督徒、和所有不信仰回教的人。

          在这样彼此敌对的情势下,基督徒的立场为何?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时事,并明辨事实真相(西方媒体对中东的报导,常常偏离事实)?由历史着眼,可以让我们看 到冲突的根源、上帝的心意、人类怎样偏离了上帝的心意等等。从而,我们能以较合宜的心态来分析时事,照上帝的心意祈祷与行事。不但明白圣经已经成就的预 言,并且也能够注意主再来的征兆。

         顺附一提,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暂译)《基督教失去的历史》(The Lost History of Christianity),主要是谈论基督教头1,000年东罗马帝国的历史。这也是西方基督教历史较少着墨的地方。

关怀世界,做光做盐

         除了爱看历史纪实之外,我对时事、政治、社会议题饶有兴趣。诸如:中东问题、同性恋、爱滋病、堕胎等议题,多半看的是报章杂志,也有书籍。最近一年对时事尤 其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与几位弟兄姐妹一起定期为国家时事代祷,耳濡目染之下,开始关心时事,尤其不时看到祷告的果效,更是对时事愈发感兴趣。不过,我看时 事报导的杂志时,会特别注意杂志本身的政治立场与公正性,尽可能独立思考,不要受作者不当的影响。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书:(暂译)《改革 宣言──在今日上帝改变万国计划中你所扮演的角色》(The Reformation Manifesto – Your Part in God’s Plan to Change Nations Today)。作者先是从圣经角度,探讨上帝对万国的心意;再由历史角度,探讨基督教信仰怎样撤离美国社会,并且举出近几年的实例(诸如:阿根廷、瓜地马 拉),指明当人们(教会)按著上帝真理悔改且行事,影响了社会,国家就改变了,也就是所谓的“合乎圣经的公义”。这本书让我看到方向和希望!

         张载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描述的是读书人的心怀;而基督徒关心时事就是为了要切合社会,关心社会,向万人 做见证,从而改变社会,建立合乎上帝心意的国度。不但如此,当基督徒面对社会乱象时,并不是软弱地关在自觉无能的城堡里叹息或叫嚣,而是能满怀信心与盼 望,屈膝祈祷;靠圣灵大能,改变社会风潮。

为我与上帝来牵线

         还有一类书,值得造访, 那就是圣徒们所撰写关于祷告生活的书籍:如《改变生命的代祷》(Intercessory Prayer)、《代祷者》(Intercessors)、《祷告真谛》(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以及《古代犹太的祈祷与弥赛亚》(Ancient Jewish Prayers and the Messiah)。这些不过是其中几本我最喜爱的,有关祷告主题的书籍,各有其特色。对了,最近还有一本:(暂译)《建立你个人祷告的殿》 (Building Your Personal House of Prayer),增加我不少祷告的向度。

          好书不厌百回读。不少圣徒 们有关聆听神、经历神,以及属灵生命操练的心得撰述,值得一再重温。其中我个人最爱的是劳伦斯(Brother Lawrence 1605-1691)写的《操练神的同在》(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它帮助我学习怎样在生活中走在“最短的路径上”,进入神的同在。而禁食祷告类的书籍中,我个人觉得毕迈可(Mike Bickle)撰写的《禁食祷告的奖赏:体会神的情感和能力》(The Rewards of Fasting: Experiencing the Emotions and Power of God)一书内容相当全备。对了,慕安德烈和彼得.魏德纳分别写了一本取名为《谦卑》的书,值得一提。尽管两人前后相差了180年左右,但其内容十分有洞 见,光照我生命许多黑暗处。属灵生命成长这方面还有许多经典佳作,不胜枚举。

伴我认识上帝

          初信主时,我爱边读圣经,边参考解经书,来帮助我认识上帝。而最近,我读经时,常查阅史壮新旧约圣经原文汇编(Strong’s Concordance),以及参考英国当代圣经权威教师大卫.鲍森牧师(David Pawson)撰写的《解开圣经之谜》(Unlocking the Bible)。这本书以独特的方式纵览整本圣经。会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观看鲍森牧师《解开圣经之谜》光盘,他的解经十分引人入胜。

           除了阅读基督教历史和犹太教历史来增加自己对圣经背景的认识外,我开始阅读有关犹太文化思想的书籍,以及参考信仰基督的犹太人(弥赛亚信徒)的解经书,助我 了解圣经中过去我所不明白的一些难解之处。除此之外,手边还有几册神学著作供参阅。愈读圣经愈认识上帝,而愈认识上帝就愈爱他!

教我学习敬拜

          有一件事是到了天堂仍要做的,那就是敬拜。我很喜欢阅读有关敬拜的书籍,来学习敬拜。其中特别喜欢《心灵的艺术》(The Heart of the Artist)一书。尽管这是一本老书,但对敬拜者(尤其是领诗与敬拜团队成员)应持有的敬拜态度,有十分适切的教导和提醒,不受时代影响。而最近,重读 苏包伯(Bob Sorge)写的(暂译)《荣耀──当天堂入侵地球》(Glory – When Heaven Invades Earth)一书,又再次提醒我敬拜的目标。不但如此,苏包伯写的《在圣灵的江河中敬拜》(Following the River),对敬拜有诸多的洞见和提醒,对我领诗敬拜很有帮助。

童语笑话.解忧去愁

          除了以上提的几类书友对我助益良多外,还有二类书友是我百看不厌的:一是笑话,二是童话绘本。我很爱看笑话,不过先声明我可不看色情笑话。笑话让人心情愉悦,阴霾变阳光,生活欢笑多!

          而童话绘本给予读者除了白纸黑字外,又增加了一个传递信息的维度,那就是图画。有句西方谚语:“一幅图画值千言。”好的童话绘本不只是写给孩子看的,也会带给大人深切的反思,甚至会医治人心。我可没有夸张哟!

           一回,一位姐妹来找我,为自己生命的问题所苦,我就把路卡杜(Max Lucado)所写童书《你很特别》借给她看。没几天,她还我书,并且告诉我,从这本书中,她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且祈祷让上帝来医治她心灵的创伤,走出阴 霾。道声出版社出版了不少童话绘本佳作,不妨一读。

          这里提到的,不见得是要全面概括书籍对我的帮助,只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除了以上提 到的书籍,我还顶爱看艺术图画绘本、医疗与健康、祷告与医治,以及大自然野花图本。再细说下去,就太囉唆了。许多书海中的益友,无法一一列举,并且还有许 多尚未见过面的书友,等着相交。书海浩瀚无涯,航行其中,常有新的发现与领悟;就算有时重游,照样有新的看见。

          英国小说家狄斯累利说:“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我们正确体认生命的价值。”对我而言,一本好书会揭露生命深处的隐秘,拓展视野,体认人生,增加生活情趣,并且有如思想触媒,改善生命品质,甚至为我与上帝牵线(用祷告的心读书)。

作者现居加拿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