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靈相通,以愛相繫——憶1947-1952年的團契生活(學以諾)

學以諾

本文原刊於《舉目》41期

      回憶起1947-1952年,我們在重慶的基督徒團契的靈性生活,心裡充滿了感謝和讚美。團契的弟兄姊妹來自全國各地,有四川的、湖北的、湖南的、江蘇的、安徽的、浙江的、河南的、北京 的、陝西的、東北的……大部分人是學生,也有老師和師母。因為我們同蒙恩召,歸向了上帝,有了新的生命,弟兄姊妹之間以靈相通,以愛相繫,比親手足還親。

       我們團契開始時是張振鐸老師帶領。張老師是英語教師,帶了她所教班上的許多學生信主,例如ZYZ和DWR弟兄。他們於1948年畢業。他們那因信耶穌而有的平安喜樂的面容,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我們的物質生活清貧,許多同學穿草鞋,甚至赤腳。即使如此,弟兄姊妹之間仍然相互關心、幫助,即使自己下個月就可能沒有鞋穿,也會悄悄地給最困難的弟兄送一雙草鞋。

       老師的工資,比起飛漲的物價也是少得可憐。在1947年“反饑餓、反內戰”運動時,打抱不平的學生喊出了:“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在這種情況下,主內長 者王師母,還買布親手做了一件襯衫送給我。她看我讀書五年,已經沒有襯衫了,常年穿著一件長袍改的短衫。她有四個孩子,都在上學,經濟負擔是很重的,日常 飲食很簡單。當我穿上她親手做的襯衣,心中非常溫暖,深深感受到了基督的愛。

團契的事工
1947 年,在重慶沙坪壩有重慶大學、中央工業專科學校、南開中學,在九龍坡有女子師範學院。這些學校都有基督徒團契。各個團契的事工都是獨立的。團契的幹事由大 家推選,講員由幹事邀請,聚會由團契的弟兄姊妹主持,經費靠信徒的奉獻(主要是支付講員的車馬費)。團契每週向弟兄姊妹報告收支情況。
        在沙坪壩,每個禮拜天上午9點,借重慶大學商學院第一教室做主日崇拜。所請的講員,有重慶神學院院長陳崇桂、教員丁素心教士,和內地會的一些牧師。崇拜由重慶大學基督徒團契的弟兄領會。聖詩班獻唱,是四聲部合唱,用的是伯特利詩歌。

       在中央工專團契,每禮拜三晚上有佈道會,所請的講員有重慶神學院的黃培新老師和一些高年級的學生,也請內地會的牧師、循道會的弟兄。用的讚美詩是普天頌讚。聚會借用教學樓219教室。

        在每禮拜天的晚上,重慶大學團契有擘餅聚會,弟兄姊妹都跪下來領受餅和酒,以虔敬的心,記念主耶穌為我們犧牲,並且朗讀有關聖餐的經文(《路》22:17-20;《林前》11:23-26),禱告、感謝、讚美。

        在禮拜天的下午,重慶大學團契和中央工專團契,都有兒童主日學。我有一段時間在主日學教課,給兒童講聖經故事,教他們唱讚美詩,發給他們聖經人物畫片。孩子們都親切地叫我劉哥哥。他們是教工的子女,父母都是愛主的信徒。
我們還辦過短期的工友識字班,刻印講義,為工人教友掃盲。

       中央工專團契,還請美以美會的聶國華(Nelson)來帶領英文查經,查的是《約翰福音》。每週禮拜五晚上一次。他每次都是步行往返於紅岩村和沙坪壩之間,約十多里路。

        另有孔保羅牧師(Contendo)在重慶大學外文系授課,徐達(Harris)牧師在師範學院授課。他們的普通話都說得很流利,很地道,沒有外國人所特有 的洋腔洋調。團契常請他們講道。徐達是英國人,講道有條理,富有邏輯性。孔保羅是美國人,為人很熱情,有愛心。有一次我聽沈以藩主教提到他,就此知道了他 的英文名字。

基督徒學聯會

       學聯會重慶區的幹事,是許銘志牧師和孔保羅牧師,成都區幹事是鄭惠端教士。他們除講道以外,主要是指導、協調,並不干涉團契的事工。團契的事工是自治自理的。他們主要是負責協調每年一次的復活節施洗,以及每年寒暑假的冬令會和夏令會。

        1948年夏的靈修會,主要講員是楊紹唐牧師。57年過去了,他所講的《約翰壹書》,我猶記憶如新。他的普通話帶著山西口音,我們剛聽時不習慣,但聽懂以後,受益良多。由於他對生命之道有深刻的領受,我們也因此深深地領會了基督的愛。

        1949 年夏的靈修會,主要講員是馬可牧師,他的主要講題是“奉獻給主”。他介紹了“遍傳福音團”的事工。參加這個靈修會的,是重慶區各個學校的基督徒團契的弟兄 姊妹,大約200多人,會期約5-7天。會上有一些弟兄姊妹深受感動,決心加入“遍傳福音團”,到新疆去傳福音。

        每年復活節,沙坪壩郊區的小溪裡都會舉行受浸禮。受洗人身体向後倒一次,全身浸在水中。大家唱著《快樂日》這首詩歌,非常喜樂。

       在1947年的9-10月份,於重慶大學的大禮堂,舉行了大型佈道會。基督徒學聯會的總幹事趙君影牧師主講,前來的慕道友約有1,000餘人。講題是基督徒的人生觀和基督徒的宇宙觀。

       1948年,在重慶大學校園裡,還舉行過露天電影佈道會。

        我們團契的信仰是福音派的,但我們對其他宗派也都抱著友好態度,在講壇上不攻擊別人。例如我們有兩位老師KZH和XXG,是聚會處的,團契也請他們來証道。我們還訂閱了王明道的《靈食》季刊。

       團契有一位姊妹GWH,1951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工作,在王明道先生的會所聚會。她和1953年畢業的WPQ弟兄結了婚,一同帶領團契。

       1949年冬,重慶區學聯的靈修會,在南山靈修學院舉行。該學院是賈玉銘創辦,他回上海後,由潘牧師接任。

       當時在沙坪壩,還有基督教青年會的學生公社。他們比較重視社會服務工作,如對患肺結核的同學,提供床位和鏈霉素治療。我有一個同學LYH,就接受過治療。我常去探望他,看到那裡約有10多張床位。

       弟兄姊妹在學校畢業以後,分配到全國各地工作。5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有些人仍有聯繫,如我和現在美國的WYX姊妹。當年是她為我介紹了一個賢妻,我們結婚已經41年,有三個兒女,分別取名信、望、愛。

       1986年,我回到重慶,參加高校教材會議,藉此機會去沙坪壩,看望了留在那裡的弟兄姊妹和老師、同學。我在LGJ弟兄家住了一宿,又在過去聚會過的教室裡流連。感謝主,是祂保守我們至今能站立得住,並且按祂所賜的恩,盡力做了一點工作。

作者為大學退休副教授,現住江蘇揚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