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教會老齡化,如何做好職青事工(李複生)2019.08.0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9.08.03

李複生

最近“北美華人教會開始老化”成為熱門議題,因而引出如何向青年移民傳福音及開展職青團契的討論。教會本不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社團,更不是一代人的俱樂部。眼看歐洲宏偉教堂處處、卻無人聚會的凋敝慘狀,又經歷了美國教會曾經蓬勃、如今卻常必須賤賣給華人的事實,北美華人教會眾位領袖們能夠開始重視發展職青團契,關注向年輕一代新移民傳福音,以促進基督信仰的傳承,實在是同感一靈、高瞻遠矚。

筆者發現,北美華人教會領袖多是20-30年前留學來到美國,而後找工作定居,所以他們容易偏頗地認為,這一代的新移民也都循著同樣的模式。然而根據網路訊息大數據顯示,如今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有一半以上是依親,30%左右屬於政治庇護,而職業移民只不到20%。所以我們所談的新移民族群中,留學生僅佔五分之一,而其他類型移民才是大多數。以下是筆者所經歷一個職青團契的情況:

這是一個典型的北美中型華人教會,會眾約300-400人,以中文成人聚會為主,英文聚會都是第二代的青少年。轉眼30年過去,50-60歲的人成了教會主體。曾經的單身團契變為家庭團契,許多家甚至已進入了空巢期;姐妹會成員也多為50歲左右,只剩一個學生團契來牧養附近社區學院的留學生。偶爾主日時新來個單身年輕人,因為其他團契都以家庭為主,只好硬塞到學生團契。同時,許多已上班或在找工作的青年新移民一直在湧入周圍社區。

一對教會核心同工夫婦看見了這批人的需求。他們自己擔任輔導,再從學生團契中分出3-4名職青同工,開始了新的職青團契。從一開始就堅持每禮拜五晚上聚會並提供晚餐,很快發展到10多人:成員多是剛畢業的留學生或年輕新移民,慕道友約佔一半。僅僅2年左右,就發展到了每週五60-70人出席的高峰,在教會大堂集體敬拜後,分成4個小組查經:有小孩的家庭、頂客族(雙薪無子女)與確立關係的情侶、單身信徒、慕道友和訪客。後來教會整體策略改變,團契同工相繼離開,等到輔導夫婦也離開卻無人接替時,很快團契又回到10人左右。

總結職青團契的經驗如下:

第一,職青團契、無中生有:認知到教會已老化、而青年群體有需要,教會領袖於是被異象帶領成立新團契。要從現有的團契把一批熱心能幹的同工拉出來是不容易的,但十分必要;需要頂住教會內部的各種壓力,如開荒般勇敢踏出第一步。

第二,親力親為、付上代價:這對夫婦自願成為職青團契輔導,不但參加每次聚會,還開放家庭舉辦各個節期生日慶祝。開始時雖然只是每禮拜10多人的聚會,其實輔導夫婦平時已付出無數辛勞:只要身邊有年輕人,他們就探訪、關懷、請吃飯,幫助他們處理工作與生活上的各種問題。

團契中至少有5、6位成員有相同經歷:都是隻身到本地找工作,剛來時輔導夫婦讓他們免費暫住自己家中,並將備用汽車借他們使用,直到他們租到房子、買了車。這樣的關愛付出是最好的榜樣,帶動他們日後也出來服事,成為了團契主力同工。

第三,調動資源、快速發展:積極舉辦聯合聚會,促成教會其他團契來幫助這些年輕人;邀請教會執事和事業成功會友分享信仰見證與職場經驗;請傳道人和資深基督徒來帶領小組,提高查經深度。當聚會人數漸多後便借用大堂來敬拜,不但提升品質,也可同時培養團契中的敬拜同工。

綜上所述,職青團契的創建與發展,的確需要教會領袖全力支援,與屬靈長輩的愛心幫補。那麼若是把職青事工改在小組裡進行呢?理論上小組教會鼓勵每位信徒起來服事,還有豐富的同工培訓專案,似乎也是不錯的方式。然而我同時期觀察一個擁有若干職青小組的較大規模小組教會,卻發現這些職青小組不但沒有蓬勃生長,反而有些停滯不前。經過分析,得出如下總結:

首先,職青群體一般年齡在20-30歲左右,參加工作5年以內。他們工作經驗不足、壓力大、事業不穩,又容易被世界吸引。魔鬼專門攻擊自律不夠、靈性薄弱的年輕一代,這本來就是一個屬靈爭戰的焦點。

第二,不同於教會主體、50歲左右的成年信徒,青年人雖然有熱心,但處事經驗與靈命知識都不足,所以用牧養前者的方式來牧養他們,自然得不到預期的果效。

第三,現有的同工培訓都是牧師與教會領袖主導,用在同輩人身上適合,但是對青年人卻常常收效甚微。這個職青群體雖然有著受教的心,學得快、記得牢,但就是行不出來。他們需要更長時間的雕琢及歷練。

所以職青群體有其特別之處,如要發展職青團契,除了需要教會整體異象上的認同及領袖們的支援,更需要很多的付出——

人力的付出:關於人的工作,都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關懷。

靈力的付出:年輕一代精力旺盛、求知欲強,特別需要牧者在屬靈方面的教導關懷。回想我自己的經歷,若不是當年牧師持續半年之久、每週一次整個下午的教導栽培,我大概也不會出來讀神學院。

財力的付出:對於職青、尤其是單身者,團契有無晚餐對是否出席聚會有明顯影響,有無節期生日慶祝對人數增長有明顯影響,參與特會有無補貼對初信及慕道者是否報名有明顯影響。

栽培的付出:一定要專門設計出適合時代年輕人的門徒訓練,並積極實施,尤其是一對一帶領。

使用重過培養:不要小看他們年輕,而要給他們參與教會服事的機會:應該以合適的方式,讓職青團契的主要同工們進入教會領袖層或執事會。

作為基督徒,我們都希望教會蓬勃發展,信仰繼續傳承下去。關於牧養,下面三點原則是我個人的體會,希望與大家共勉。

第一,謙卑。謙卑不是客套或說話慢,不是建立一個體系讓自己遊刃有餘,而是離開“安舒區”,甘心情願地與卑微的人為友。比如:在家若能夠傾聽自己的子女並與之成為朋友,在教會裡才容易與年輕人溝通。

第二,愛心。愛人如己,愛別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想要知道現在年輕人的需要,就設身處地想想若是自己的子女遠渡重洋,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他們會需要些什麼?中國的父母最會照顧兒女,如果有人按照顧自己兒女的方式來照顧職青團契裏的年輕人,這個團契一定會興旺。

第三,捨得。捨棄地上的財寶,才能得著天上的賞賜。無論我們在其間付出多少精力心血與金錢,甚至自己或兒女當了本會的牧師或領袖,都要記得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而不是自家的產業。若神交給我們管理,我們就盡心竭力;若神叫我們放手離開,就應該心懷坦然、重新上路。

作者曾經留學歐洲,後旅居美國,皈信基督,讀過神學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