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標本”之亞伯拉罕的信心(蘭君)2020.05.0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0.05.08

蘭君

經文:“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嗎?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2:21-26)

 

很多年前,我和教會的音樂布道小組去另外一個教會參加布道會。當我們走進教會時,看到大廳裡放了幾棵樹。小組裡的一位姊妹十分羨慕地對我說:“你看這幾棵樹種得多好!怎麼我家的樹越種越差,長得半死不活的!”我對她說:“你走近一點,仔細地看一看,再用手摸一摸,就知道這樹為什麼長這麼好了。”她走近一看,又摸了一下,發現那幾棵樹都是假的,然而被製作得很逼真,甚至連一些細節,例如樹幹上的皮孔和樹枝上的葉芽等都可以看得見。如果只憑眼見,它們確實能以假亂真。

雅各告訴我們,沒有行為的信心雖然看上去、聽起來像是那麼回事,但它就像那幾棵樹一樣,經不起人們進一步的檢驗。這樣的信心不過是虛假的、誇大的、空洞的、死的、不能救我們的信心。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到兩個例子。第一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亞伯拉罕。雅各先引用了舊約聖經的話:“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作他的義”。(《創》15:6)他又說:“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乍看起來,這裡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

我們仔細揣摩,就不難領會,雅各並不是在否認因信稱義,而是在強調信心與行為的關係。雅各似乎意識到讀者們(不僅是當年的猶太基督徒,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可能會心生困惑,或者不服氣,他們會問:“那亞伯拉罕呢?他不是因信稱義嗎?”

確實,論到因信稱義,我們都會想到亞伯拉罕。他是所有信神之人的祖先,他是“信心之父”。就算別人的信心有問題,但他的信心絕對沒有問題,因為他的信心被神所肯定。學植物的人都都知道一個概念,叫“模式標本”,“模式標本”是命名一種新植物的基礎,也是此後鑒定同種植物的依據。亞伯拉罕便是因信稱義的“模式標本”。

筆者以為,當年神讓亞伯拉罕獻以撒,可稱得上人類歷史上最困惑、最痛苦的試驗。亞伯拉罕之所以困惑,是因為以撒是因著神的應許而生的。神曾應許他,他的後裔將會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他要作多國的父,並且君王要從他而出(參《創》17:2-5)。他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以撒是他老年所得的兒子,並且是唯一的兒子。如今,神卻要他把以撒獻上。如果將以撒獻上,神的應許豈不要落空,他的心肝豈不要失去?

但是,《希伯來書》告訴我們,亞伯拉罕相信神。他相信神的信實使祂不會出爾反爾;他相信神的能力可以使人從死裡復活。(參《來》11:19)同時,他相信神的主權。因此他沒有與神爭辯,而是順服了神的旨意,把以撒獻上。因此,亞伯拉罕的信心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他的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換言之,亞伯拉罕的信心絕非虛假、誇大、空洞,而是真實的信心。他的信使他戰勝困惑、願意忍受喪子之痛。

妓女喇合的信心也是如此。當時的耶利哥人與以色列人為敵。一旦他們發現喇合窩藏以色列探子,定會將她置於死地。然而,喇合信以色列的神是天地萬物的神。因著信,她讓以色列探子藏在自己家,並且在城門關閉之後,用繩子把他們從城墻上放下去逃生。(參《書》2:1-16)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喇合的信使她克服懼怕、將生死置之度外。

和亞伯拉罕一樣,喇合稱義不單因著信,也是靠有信心的行為。當信心沒有行為,就像身體沒有靈魂一樣。“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認為,信心的問題是含糊不得的,我們的信心,要麼是真的,要麼是假的,沒有介於中間、半真半假的;要麼能救我們,要麼不能救我們,沒有介於中間、似是而非的。

禱告:神,我們感謝你!感謝你藉著雅各提醒我們,信心和行為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使人稱義的信心,必然產生相應的行為,也必須有相應的行為印證。但願我們都能夠在你的面前省察自己。求你的靈不斷地感動我們、鞭策我們,讓我們不但有亞伯拉罕的信心,也像亞伯拉罕一樣有與信心並行的行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