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苦难?还是苦难选择你?(吕保罗)2020.05.28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2020.05.28

吕保罗

 “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彼前》3:14a)

“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前》3:17-18)

 

苦难起源与终结

神创造的一切从起初都甚好,世界上原本没有苦难。

但从人犯罪堕落起,世界受到咒诅,人类就活在苦难中。

《创世记》3章16-18节里,女人受怀胎生产之苦,男人有汗流满面的终身劳苦。

而《启示录》的最后,救恩完成,天国降临,就讲到了苦难的终结:“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神救恩的计划,从创造creation,堕落fall,到天国降临restoration之间,是救赎redemption的过程。而几种不同的受苦就是其间的关键。

 

一、行恶受苦

这是世人活在罪中的痛苦,以及将来最后审判的结局。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a)

罪使人与神隔绝,罪带来死亡。行恶好像会令人快乐,但罪中之乐虽可以暂时麻痹人,但无法使人有真正而长久的喜乐,必须用更强烈的刺激,而这会让人陷入更痛苦绝望的深渊。神是一切美好的源头,与神隔绝就是痛苦的深渊。

今生行恶受苦的结果,就是一个虚空而没有意义的人生,自我中心而不能满足。

而永恒的后果就是与神隔绝,陷在地狱的痛苦之中。

 

二、为罪受苦

这是耶稣十字架的受苦!带来救赎的恩典。

“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来》12:2-3)

神爱世人,就是神以圣洁的爱来爱罪人。

圣洁的神与罪人不能相容,神爱罪人但是恨恶罪。

如何除去罪而不消灭人?如何拯救人而使他的罪成为洁净?这是最大的难题。

神的救恩就是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圣经的核心奥秘就是无辜者的受苦。

首先,无辜者承受审判与惩罚,让有罪者得着赦免。这是基督的救恩使人称义。

其次,得着赦免者既被洁净,就要继续活在爱与光中,借着受苦,与主同钉十字架,一生走在成圣的路上。

 

三、为义受苦

这是信徒当存的受苦心志,将会带来得胜的冠冕。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太》5:10-11)

信主的人不应该为恶受苦,反而要为义受苦。犯罪做坏事遭到惩罚,算是为恶受苦。在这个末后的时代,如果坚持原则不犯罪,也可能遭遇逼迫与困难。好像约瑟拒绝主母美色的诱惑试探,却被诬告而下到监狱之中。

为义受苦的更进一步,就是要为主受苦。但以理的朋友因为不拜金像,被丢在火窑中;但以理因为向神祷告,被丢在狮子坑里,这都算为主受苦。

 

四、行善受苦

这是信徒因信走十架道路当有的行为,以及当付的代价。

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参《林前》4:12-13)

中国有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6:31)–己之所欲,乃施于人,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律。无论是正面或负面表达,都被各个文化所接受。这样的理想假定人是正直善良的,在这人性观的基础上追寻公平。

然而人受到罪的污染,真爱被扭曲,公义被误用,黄金律在罪恶的世界上行不通!这是人类历史的真相与常态。

于是堕落世界活在苦难之中,等候末日审判的来临,进入终极的受苦。

当耶稣呼召我们走十架道路时,祂呼召我们每天要效仿祂的死,如同保罗上述经文所说,因行善而受苦,这样才能活出基督的复活大能。

 

受苦带来得胜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

正如十字架从痛苦羞辱的刑具,成为荣耀救赎的记号;信徒至暂至轻的受苦,也会带出极重无比永恒的荣耀。这是神的胜利!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就如诗歌所唱:使我莫忘客西马尼,莫忘我主痛苦受死,莫忘我主仁爱慈悲,领我到触髅地。无罪的你成为罪身的形状,代替我受罪的刑罚。让我学习爱你,跟随你走十字架的道路。在今生的受苦中,盼望永恒的喜乐!奉你的圣名祷告,阿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