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神鬼獵人》的復仇旅程(王星然)2021.2.1

本文原刊目》官網言與思専欄2021.2.1

王星然

 

“Revenge is in the creator’s hands”

所有打打殺殺的西部片最後都是要報仇血恨的!《神鬼獵人》卻說:“復仇的權利屬於造物主”。電影從暴力美學進入倫理學,最後進入神學的層次,這正是導演兼編劇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的不凡之處。

  •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又譯《荒野獵人》)
  • 2016年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最佳戲劇類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得主。
  • 2016年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12項提名打破了該奬提名最高記錄。獲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大奬。

 

復仇執念

密西根白雪皚皚的冬天,讓我想起了《神鬼獵人》這部2016年得奬無數的大片,之前我在飛機上看過,效果貧弱,所以我決定這次在家安安靜靜地欣賞高解析影片,重新體驗這個根據真實人物Hugh Glass(1783–1833)改編的傳奇故事。

故事發生在19世紀初的美國,北大荒的嚴冬雪地裡,支撐著Hugh Glass活下去的勇氣是復仇的執念,Glass本是冒險家、獵人、兼皮毛販子,本就機智膽大,他已經死過一次了,現在更是連死也不怕!

Glass餘生的心願就是追捕仇家——John Fitzgerald,那個用詭計弄死自己不成,又殺兒子滅口的兇手,他要親手報仇血恨,殺了他償命!

在奧斯卡最佳攝影Emmanuel Lubezki的絕美的運鏡下,凜冽的銀白世界,復仇是唯一熾熱的火焰,鮮血及火光渲染了雪白的大地,Lubezki企圖展現一種好萊塢罕見的暴力美學,詭譎、蒼涼、靜謐!

Glass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終於等到了復仇的機會,刀起刀落,眼看復仇之火即將平息,準備引頸就戳的Fitzgerald對Glass說:“你經歷這一切,就為了復仇這一刻吧?來吧!盡情享受你的復仇吧!”

萬萬没有料到,就在這時,Glass緩緩放下了刀,他想起了印地安人的話,低聲說道:“復仇的權利屬於造物主。”

這是整部電影最令人費解,卻也是最令人動容的一刻。

令人費解!因為兩個半小時的劇情裡,主角唯一活著的理由,能堅持下去的勇氣,就是復仇!導演大費周章精心舖陳,不正是要觀眾完全同理Glass的復仇執念?功力精湛的導演,讓每一個坐在螢幕前的Glass都陷入焦慮,Glass錯過的每一刀,砍斜了的每一把斧頭,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讓惡人血債血還,正義得以伸張,這是好萊塢西部電影的劇情公式——我們熟悉的每一部Clint Eastwood(編註:克林·伊斯威特,他是美國演員、電影導演、電影製片、作曲家與政治人物。)英雄片的基調,怎能在電影結束前輕言放棄?要不,前面兩個小時是在耍觀眾玩的嗎?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正是聖經舊約倫理學的一個主張?《出埃及記》21:24、《利未記》24:20、《申命記》19:21皆有提及。故此,有人認為聖經支持復仇。聖雄甘地(Putlibai Gandhi,1869-1948)就曾不以為然地說:“以眼還眼,讓全世界都瞎了!(An eye for an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blind)”。

然而,甘地不了解的是,聖經中的這些經文並不是在鼓勵人復仇!而是在“規範”復仇的界限!如果有人打瞎了你一隻眼睛,你不能要求對方賠一雙!一隻眼是索賠的最大的限度。熱播日劇《半澤直樹》的“十倍奉還”,聽起來很熱血,但聖經禁止不符比例原則的索賠。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人心硬,報起仇來往往會失去理智,失去界限!而對方及對方的家人可能再回來報復,如此這般,冤冤相報何時了?因此上帝的心意並不是支持個人報私仇。《羅馬書》13:3-4定義了政府司法體系是上帝在世上維護公義的代理人:“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

上帝並不喜悅人復仇,這體現在耶穌的教導中:“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太》5:38-45)

猶太人相信“恨仇敵”乃天經地意,一報還一報才是王道。故此耶穌教導“愛仇敵”,這對當時的猶太教來說太過激進!耶穌不僅是要求跟隨祂的人消極地放棄報仇的權利,祂更要人積極地去“愛仇敵”!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人怎能靠著自己的本能、血性去愛仇敵?唯有從神而來的愛才能成就,因此一個人能放下復仇的權利,耶穌說這是天父兒子的特徵!

《羅馬書》12:19進一步為“放棄復仇”提供了重要的神學的框架:“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放棄復仇——是對上帝主權的尊重:相信上帝必將以公義審判罪惡。祂的報應和祂的申冤才真正符合公義標準!

當印地安人說:“復仇的權利屬於造物主”,這是極有智慧的!而基督徒更知道,自己也是得罪神的,也需要恩典,這是唯一能平復仇恨的解藥。

因此,Glass放下刀雖令人費解,卻也最是令人動容!

 

最殘酷的刑罰

從另一個角度看,放下刀也是放過了自己。這一刀揮落,大仇雖報,其實Glass就再也没有任何活著的價值和動力了。人生没了意義,才是對自己最無情最殘酷的刑罰!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在他著名的短篇《論復仇》裡說道:“念念不忘復仇者,不過是在不斷地揭開身上已經愈合的傷疤,本可愈合的傷口會因這種舉動而創傷如初……尋報私仇者的命運是悲慘的,他們念念不忘鬱積在心頭的仇恨,終生過著巫師般的陰暗生活,他們活著時於人有害,死去後於己不利。”(引自《培根隨筆集》)

Glass是死裡逃出的“生還著(也是片名Revenant的意思)”,造物主既然給了他生命,他就有義務要好好活著!這不是放過敵人的婦人之仁,而是放過自己的智慧和勇氣。

 

終極的審判

電影最後借著印地安人之手,結束了Fitzgerald的生命。死在陌生人之手,這種没來由的死亡,或許是對兇手最大的刑罰,因為他連贖罪的機會都没有,最後落入上帝終極的審判下。

《神鬼獵人》有著絕無冷場的精彩敍事,有最驚心動魄的打鬥場面,有令人屏息的取景和鬼斧神工的攝影創意,有波瀾壯闊的史詩配樂,有對卑劣人性最尖銳的倫理控訴……但真正讓我折服的,還是神鬼獵人最後放下的那一刀!電影從暴力美學進入倫理學,最後進入神學的層次,這正是導演兼編劇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的不凡之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