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还好 ──重思华人教会的“第二代事工”(李道宏)

要“乖孩子”而不是“敬虔的孩子”的父母,不可能鼓励孩子委身。

李道宏

最佳演员、属灵瘸子

          “这么说吧,我们教会里的年轻人都很会‘演戏’。许多孩子都能得最佳演员奖。”

         一位在华人教会中负责第二代事工(注)的牧师,苦笑着说。

          “这些孩子总是可以表现得很属灵,让你误以为他们的确与主同行。不过,我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并没有真正与主有亲密的关系,全都可以算是属灵的瘸子。”

          当然没有一位牧者,能够拍胸脯保証,自己所牧养的每位信徒,都是切切实实与主同行的。不过,我们是否能约略觉察到他们近期的属灵状况?对于在教会长大的第二代,他们的属灵状况,我们又到底能够掌握到什么程度呢?

          英文有句谚语说,“Ignorance is bliss.”可意译为:“傻人有傻福。”确实,很多时候,如果不知道实情,心里还舒坦些。

         比如为人父母的,一旦晓得孩子们在学校里,在朋友间的真实对谈,不知晚上还睡得着、睡不着觉?再如想到这些孩子带着这种属灵光景长大,然后远离教会,有朝一日丢弃信仰,甚至有些孩子,还没有长大,就从教会中失踪。

          不知道作为牧者的我们,是不是晚上也还睡得着觉?

          当今教会所面临的最大悲剧,实属第二代信徒的流失。放眼观看教会的第二代,若以年龄区分,越是接近成年的孩子,去教会的就越少。更令人忧心的是,大约70%的第二代基督徒,在大学四年期间丢弃了信仰。

对教会的错误期望

          这样的状况,与家长对教会有着不正确的期望,有很大的关系。

          许多家长认为,教会理当全权负责造就和养育出属神的第二代。很遗憾的是,圣经不是这么说的。孩子是神赏赐父母的产业。教养和造就敬虔的孩子,是父母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参见《申》6:6-9)。

          当然,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有协助每个肢体、每个信徒的功能。例如华人教会,的确可以协助家长教导孩子,引导孩子们尊敬父母,体谅父母亲的苦心、父母的牺牲 (包括移民异乡,为的就是将最好的给孩子,成就下一代的前途)。教会还可以协助孩子们,体会华人在世界的地位与角色,并且认同中华文化的美好、学习中 文……

          然而,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些并非圣经的要求。如果父母亲本身没有圣洁和敬虔的榜样,又怎么能指望教会,仅仅借由每周几个小时,奇蹟式地把孩子“变成”虔诚爱主的人呢?

上帝不是要“乖孩子”

          身为父母亲,我们是否曾鼓励他们真正委身呢?我们经常祷告,祈求神给我们“乖孩子”(good kids),却忽略了神向我们要的,是敬虔的第二代(godly children)。症结在于我们,我们让自己成了中心。当我们期望孩子规矩听话,内心深处所想的,是要他们听我们的话。

          要“乖孩子”而不是“敬虔的孩子”的父母,不可能鼓励孩子委身。唯有真正放手,把孩子毫不保留地交给耶稣,才能鼓励孩子向神全然委身,聆听神的呼召。神所喜悦的委身,是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分别为圣,活出圣洁。并且凡事信靠,凡事交托,主权全然属于祂。

          你我的家中,能不能不只在行为上圣洁,而且发自内心地尊主为大;凡事认定祂,顺服祂?培育出敬虔的第二代,是神的命令。身为主的门徒,我们责无旁贷。
锦上添花、有无皆可?

          从教会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反省?

         让我们看当年门徒对凑到耶稣身边求祝福的孩子,是什么反应。他们是欢迎?还是排拒?如今,我们是不是也犯了门徒所犯的错,认为教会资源短缺、宝贵,因此儿童及青少年事工,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有无皆可的事工?

           然而,耶稣怎么说?“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太》18:5)

          记得“五饼二鱼”的故事吗?有一个孩子提供了自己的“资源”(五饼二鱼)。耶稣使用这项微薄的资源,创造了无限的丰盛(喂饱所有的人)。难道,耶稣缺少饼和鱼吗?当然不是。耶稣是借着一个小孩摆上的一点点,彰显了自己极大的祝福和荣耀。

          那么,我们呢?我们能否重视和肯定第二代在事工上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所有给出来,事奉神,事奉人?

          当那个聪明有成就的少年官来找耶稣、回应耶稣的呼召时,他问:“这一切诫命我都遵守了,还要做些什么呢?”耶稣说:“如果你要达到更完全的地步,去卖掉你所有的产业,把钱捐给穷人,你就会有财富积存在天上;然后来跟从我。”(《太》19:20-21现代中文修订版)

          耶稣要看这位青年人跟随祂的决心有多大。那么,教会和父母,是否认真教导过孩子,必须全然向耶稣委身?还是,我们丝毫不顾耶稣的伤心,光是嘴里教导孩子们要爱神,却不曾真正鼓励他们委身,更不曾在教会中,给他们操练的机会?没有被挑战过的第二代,如何学习委身?

          如果都在“信仰的温室”长大,教会也只是“属灵的避风港”,这些没有被挑战过的第二代,信仰的根不够深,就经不起大学教育环境中无神论的攻击。我们又如何期望他们,认识到分别为圣的必要,逆着社会潮流,实践圣经的教导呢?

他们不是“次等信徒”

          第二代不是“次等信徒”,他们参与教会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第二代事工者经常吐露这样的心声:“真正有教导恩赐的人,都去教成人主日学了。不知道何时,我们才能够把最好的资源,投入在儿童主日学或青少年团契?”“每一次我们要求教会补助,答案总是预算不足。”“教会把我们当成媬姆,不把我们看为宣教士。”

          如果只是一个“媬姆”,又如何能帮助培养爱主的第二代呢?

          华人教会经常很难找到自愿协助儿童主日学的同工。想要找到合适的青少年事工的同工,更是难上加难。也就是说,教会里对第二代事工,不但没有“负担”,反倒是难以背负的“重担”。

          当我们检视许多华人教会的现况时,就会发现,我们对于第二代事工的确不够看重。我们假设,一旦成人固定下来聚会,他们的第二代就会跟着进入教会。我们对于第二代的存在、贡献、是否出席,基本上都不太认真。

          可是,我们实在不应因为他们是孩子,在物质或其它方面的贡献,相对地没有独立和主控的能力,就忽略了他们参与教会的必要性。这样的心态,如同将第二代视为“次等信徒”,将第二代事工,视为“备胎”。

多来几个“坏孩子”吧!

           我们的第二代事工,一向专注于构筑安全的环境,将孩子们与恶事隔绝。教会尽力服事“好孩子”,因此甚少有华人第二代事工,具异象和行动,去主动接触邻近社区以及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

         主耶稣托付给我们的大使命,无非宣教。宣教的对象不只是自己家中的第二代和“好孩子”,更包括了“坏孩子”和“问题青少年”。很不幸地,一旦谈论到特殊需求 青少年,教会的父母亲就不由自主警觉起来,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负面影响,被“外面来的孩子”带坏。所以,希望保持教会环境的纯净和安全。毕竟,这是我们为 孩子们精心构筑的“信仰温室”和“属灵避风港”,不是吗?

          因此,父母亲下意识地期望,来教会的孩子,最好是有规矩,而且成绩又好的乖孩子。如果是来自美满中上层家庭的,那就更放心了。但是,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孩子,才有资格来教会吗?耶稣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为的是拯救罪人。罪人就是所有的人,包括不认识耶稣基督的失丧的灵魂。我们是否能够放下心中的不安全感,付出代价,关怀神定意要拯救 的失丧灵魂?至于教会,也应当反躬自省:第一,我们具备哪些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特色?第二,我们拥有哪些条件,使得青少年的父母,愿意鼓励孩子参与教会?第 三,我们有否在神面前寻求异象,主动接触邻近社区以及特殊需求的青少年?

结论

          到底,我们的责任,是培养一群经不起世界挑战的乖孩子,还是建造敬虔爱主的第二代?到底,我们能否顺服神的心意,立定心志培养合神心意的孩子,共同用心参与 第二代事工?到底,我们教会的第二代事工,是向内、为自己的孩子而设立,还是向外、也为社区中“未得之民”(那些尚未认识耶稣的孩子)预备的呢?

           我们的思维与态度,需要根本上的改变。

注:
“第二代事工”,是指在教会中长大的一代,广义上包含了儿童主日学、青少年事工等。

作者李道宏牧师、医师。负责华传的“第二代宣教事工”。

One response to “不知道还好 ──重思华人教会的“第二代事工”(李道宏)”

  1. […] 不知道还好 ──重思华人教会的“第二代事工”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