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中國人的自殺問題:基督徒的社會責任(徐理強、李統銓)

徐理強、李統銓

本文原刊於《舉目》28期

問題嚴重嗎?

      根據2002年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醫師費立鵬(Michael Phillips)的研(注1),1995-1999年,中國每年的自殺率是23/100,000(美國的自殺率是15/100,000)。此估計雖比 WHO在1998年的估計(32.9/100,000)為低,卻跟中國衛生部1993年的估計22.2/100,000相近。

        中國官方宣佈,自殺乃是全國精神健康的大問題之一,估計每年有287,000中國人自殺(註2。WHO估計全世界每年有一百萬人自殺)。費立鵬的資料也表明,以中國大陸的死亡原因而言,自殺是第五位,次於腦血管疾病、支氣管炎和慢性肺氣腫、肝癌與肺炎。

        中國自殺的人口模式(demographic pattern)跟外國不一樣。在外國,男人自殺比婦女多,城市人比農村人多,老年人比年輕人多。但是根據費立鵬的統計,在中國,婦女自殺比男人多 25%,農村人自殺率是城市人的三倍,年輕人自殺率比老人高。自殺,是農村婦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農村男人的第八大原因,城市婦女的第12大原因,城市男人的第14大原因。

          在中國大陸以外,香港的自殺率,從1997的12.1/100,000,增加到2003的18.6/100,000(註3),這50%的增幅是相當驚人的。香港的老年人,自殺率特別高,75歲以上是50/100,000(註4)。

          在台灣,2003年的自殺率是12.45/100,000(註5),比1999年的10.36/100,000有所增加。特別是,在有些台灣原住民中,自殺 率是很高的(46.3/100,000)(註6)。1999年台灣大地震之後,災民中自殺率比一般民眾升高了1.46倍(註5)。

        總而言之,自殺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

自殺的原因

          目前研究自殺原因,是用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的方法。根據費立鵬的研究(註7),中國人自殺有八個主要原因或誘因。

        從大到小,這八個誘因是:情緒抑鬱,過去曾經自殺未遂,死前遭受很大的壓力,生活條件惡劣,長期有心理壓力,死前二天以內與別人有很大的矛盾,親人有自殺的行為,朋友或同事有自殺的行為。

        據統計,自殺身亡的人,至少都有二個或二個以上誘因。

        根據香港大學的研究,香港人自殺有六個主要原因(同註3),依大到小排列是:精神障礙,過去曾經自殺未遂,失業找不到工作,負債累累,單身沒有結婚,缺乏人際關係支持。

        該研究指出,86%自殺的人,有可診斷出的精神障礙。不過,即使沒有精神障礙,失業、負債累累、單身沒有結婚、缺乏人際關係支持等,還是可以引起自殺。至於 香港的自殺率,從1997年的12.1/100,000,飆升到2003年的18.6/100,000,專家認為,與那段時期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有關。

        根據台灣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台灣漢族人和原住民自殺的原因相同(註8)。從大到小,這五個原因是:憂鬱症,遭遇損失(包括失去親人,健康,財富,自尊,期盼),親人有自殺行為,個性乖僻,酗酒。

        青年人與老年人自殺,還有一個特殊原因,就是對人生絕望(註4,9,10)。這跟人在青年期和老年期,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特別敏感有關。一般精神科學者對價 值觀和人生觀的研究不是很有興趣,但是,有些研究資料提出,感覺生命失去意義,也是構成20-59歲人自殺的一個誘因。相反,肯定生命意義的人,則比較不 容易發生自殺(註11)。

        不容否認,有些自殺是具有模仿性的。例如在香港,2003年4月,一個著名的男歌星跳樓自殺。接下來的幾個月,25-39歲男人的自殺率突然飆升,而且多半是跳樓的(註12)。

        在台灣,2005年4月,一個男電視明星上吊自殺。新聞傳媒對這事件的大量報導,增加了憂鬱症病人自殺的念頭和自殺未遂的案例(註14)。

        大眾傳媒對自殺事件的大肆渲染,以及那些便捷的自殺方法,譬如中國農民吃農藥或老鼠藥,香港和台灣人跳樓,美國人輕而易舉弄到手槍(註15),這些因素都可以提高自殺率。

        總而言之,自殺的原因,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是相似的。自殺是精神障礙(特別是抑鬱)加上生活環境因素所引起的。誘因越多,自殺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很多專家認為,自殺有大腦介質功能紊亂的因素(註16)。

如何去預防

        自殺的預防,在中國尚無詳細的研究資料。
在西方,例如在西德紐倫堡(Nuremberg),從四個層面進行的一項自殺預防運動,已推行了兩年,証明是有效的(註17)。其結果,自殺和自殺未遂案例各降低了20%。

        這四個層面是:(1) 訓練家庭醫師察覺病人的抑鬱情緒和自殺傾向,並提供幫助。(2)全面提高社會群体對憂鬱症的瞭解。(3) 與服務社會群体的工作者(如教師,牧師,大眾傳播)合作,使他們能及時鼓勵那些抑鬱、有自殺傾向的人尋找幫助。(4) 在社區中舉辦自助小組(self-help groups),幫助抑鬱或自殺未遂的人。

        簡而言之,這運動從提高了社會對憂鬱症和自殺誘因的瞭解,然後提供治療和幫助。
然而,推行整個計劃,需要良好的社會基礎架構(social infrastructure)來配合。這是中國社會目前不足的。

傳統的利弊

        自殺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人際關係支持。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家庭關係,注重親情,這些特徵可以預防自殺。可是在社會轉型的時候,這種文化特徵可能消失。

        中國人非常注重兒女教育,可是,如果只注重學習,而忽略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人際關係、人生價值觀、自我身分與成就感,一旦遭遇失意或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

        自殺預防措施強調透明,自我開放,自我瞭解,把自己的感受及時和別人分享,接受幫助。但一般中國人並不注重這些。人們常把話埋在心裡,不談自己的感覺,特別 不談自己有抑鬱,不喜歡別人知道自己心裡想什麼,不相信精神心理治療,等等。在這樣的社會生活中,預防自殺是很難奏效的。

        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重男輕女,重父母子女關係而輕夫妻關係(妻子可以換,父母不能換),也是造成農村婦女自殺率很高的原因。由於文化觀念習慣很難改變,加上農藥和鼠藥很容易弄到,使得預防農村婦女自殺尤其不容易。

我們的責任

        我們基督徒應該作光作鹽,逐漸改變社會文化。筆者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 積極參與社會關懷,服務社區,建設良好的社會基礎架構。

        很多基督徒當工程師,但是,如果我們要建立社會基礎架構,就需要更多基督徒成為社會工作者、心理輔導者、精神科醫師、教師、教授、社會科學家、大眾傳播者 等。自殺不單是個人或家庭問題,更是社會文化和社會架構的問題。正如前面所述,大眾傳媒對自殺事件的大肆渲染,以及那些便捷的自殺方法,都可增加自殺率。 那麼,基督徒如果能夠有效地改變這些狀況,或許可以幫助降低自殺率。

        2. 更多學習抑鬱症和精神障礙方面的知識,並瞭解現代社會科學與精神科學的發展。

        神是真理的神,我們基督徒對知識和學問,應該是開放而不是拒絕。近年來腦神經科學的迅速發展,對基督徒有很大的挑戰。只可惜這方面的基督徒人才太少。

        3. 信仰生活化。

        用自己行為作榜樣,在教會中鼓勵弟兄姐妹之間敞開心扉,開放透明,彼此關懷,互相扶持。

        要注意特別關愛那些處境困難的肢体,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年人。基督徒強調生命的意義,肯定生命的價值,這對絕望的人有相當正面的作用。而且,建立合乎聖經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幫助人度過種種逆境和危難,從而戰勝自己,走出人生旅途中死蔭的幽谷。

註:
1. Phillips et al. Lancet, 2002, 359, 835-40. Michael Phillips,中文名費立鵬,現兼任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精神衛生處顧問、國際自殺預防協會中國代表等職。
2. 華然:人民網《大地 》2003年 第八期文章引述中國衛生部統計數字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9347/866496.html
3. Chen et al.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6, 36, 815-25
4. Chiu et al. Acta Psychiatrica Scand, 2004, 109, 299-305
5. Chou et al. International J Epidemiology, 2003, 32, 1007-14
6. Cheng. Arch General Psychiatry, 1995, 52, 594-603
7. Phillips et al. Lancet, 2002, 360, 1728-36
8. Cheng et al. Brit J Psychiatry, 2000, 177, 360-65
9. Stewart et al.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2006, 63, 296-306
10. Tsoh et al. Am J Geriatric Psychiatry, 2005, 13, 562-71
11. Liu et al.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6, 36, 1759-67
12. Yip et al. J Affective Disorders, 2006, 93, 245-52
13. Chan et al. Brit J Psychiatry, 2005, 186, 67-73
14. Cheng et al. J Affective Disorders, 2007, article in press.
15. Lin & Lu. J Clinical Psychiatry, 2006, 67, 1074-9
16. Voracek.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2006, 103, 543-50
17. Ulrich et al.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6, 36, 1225-33.

徐理強醫師:香港大學醫學博士,英國皇家精神科學院院士,美國Tufts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李統銓博士: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醫學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藥理學博士,Cubist製藥公司資深科學家,並兼任福建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和臨床藥理研究所副所長。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