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為何止住了?——從解經範例學解經(四之三)陸尊恩

陸尊恩

本文原刊於《舉目》27期

         神感動聖經的作者,用敘述文學記錄救贖歷史的同時,也藉著詮釋歷史的機會傳達不同的神學信息。耶穌履海的故事,在馬太生動的鋪陳之下,勾勒出一幅基督再來的景象。

          在過去〈從解經範例學解經〉的系列專文,我們從《士師記》14:1-20與《以西結書》7:1-27兩篇解經範例,向各位讀者介紹了許多正統解經的精神,包 括重視上下文的一体性、追溯救贖歷史的進程、三明治結構的解經技巧、聖經中的修辭與文學意象等等。這一篇專文我們將以《馬太福音》14:22-33為例, 說明如何從聖經敘述文學(biblical narrative)讀出聖經作者的神學。

福音書的記載為何不同?

       耶穌履海,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故事,《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及《約翰福音》都有記載,但細節有所出入,甚至表面看起來是矛盾的。例如,耶穌上了船之後, 馬太說,門徒們都敬拜祂,說“你真是神的兒子”;馬可卻說門徒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約翰講的細節很少,只說“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 方”。

       不信神的人會說,這證明了聖經是矛盾的,因此這不是歷史事實。但我們的看法正好相反,三個來源不同的文獻,同時報導一個重大事件, 在細節上有些微差異是很正常的,正好證明這不是“串供”的結果。更何況,這些細節的差異,並非不可能調和。在護教的時候,我們可以如此回答不信的人。

          但是解經的時候,最好不要太執著去“調和”書卷間的差異,應當先從每一卷書卷直接的上下文明白經文的意思。我參加過許多查經聚會,弟兄姊妹們總喜歡參照四福 音的記載,先綜合歸納出假想的“歷史原貌”,拼湊出“第五本福音書”,才從其中思想聖經的教訓。這樣的解經方法,不但不能真正調和經文中的差異,反而使讀 經的人忽略了每一書卷本身獨特的信息。

          我們知道,馬太、馬可、約翰的記載不同,不是一場“美麗的錯誤”,而是神的美意,因為神可以“多次 多方”地將真理曉諭我們(《來》1:1)。在漫長偉大的救贖歷史裡,神對每一個不同的世代、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安慰、警告與訓勉。神感動聖經的作者,用 敘述文學記錄救贖歷史的同時,也藉著詮釋歷史的機會傳達不同的神學信息。

          在舊約裡,《出埃及記》與《申命記》的律例有一些差異,《列王紀》與《歷代志》的歷史也有出入;照樣,新約的四福音書內容也不是完全一致的。這些書卷雖然講述同一個歷史,卻有不同的側重點與表達方式,好對不同的群体傳達不同的神學信息。

          我們讀經的時候,需要細細咀嚼每卷書本身的上下文,敏感地去發覺每卷書個別、獨特的神學信息,明白作者的用意,才是真正地在“聆聽”聖經。以下就讓我們來細細品嚐,馬太記錄耶穌履海的歷史時,細心嵌入的神學信息。

以馬內利的主,何竟與門徒分離?

           耶穌履海的故事在《馬太福音》,是從“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22節)開始的。那天傍晚,耶穌在曠野裡用五餅二魚餵飽了五千人,天色漸黑,他們並沒有留在曠 野,因為耶穌催促門徒上船,有勉強他們離開的意思,表示門徒不是很情願在晚上渡海。耶穌吩咐門徒,“先渡到另外一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22節)。門徒 料想耶穌在眾人散開之後,很快就會上別的船到對岸與他們會合。

         但耶穌待眾人散去之後,並沒有搭船與門徒會合,反而獨自上山禱告去了(23 節)。就在此時,門徒在海上的旅行並不順利。他們遇到逆風,船在海中搖撼。他們既不能到對岸休息,也不能停止搖櫓。陪伴他們的,只有浪中的顛簸、深夜的黑 寂、滿身的疲憊,與等不到耶穌回來的焦慮愁煩。

          耶穌的遲遲不歸,在《馬太福音》中是很值得注意的事件。因為,《馬太福音》一開頭介紹耶穌 基督,稱祂為“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1:23)。《馬太福音》的結尾,耶穌應許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 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根據上下文一体的原則,我們可以看出,基督的同在是馬太極為關心的課題。但故事來到14:22-33,也是整本《馬太福音》的中心位置,馬太第一次記載耶穌與門徒分離(22節)。馬太拋給讀者一個問題:以馬內利的主,何竟與門徒分離?

在逆風中等待的愁煩

          與上一次耶穌平靜風浪的故事相比,會發現馬太在細節上要展現不同的旨趣。上一次,門徒在海上遇見暴風,耶穌在船上平靜了風浪(《太》8:23-27)。這一 次,門徒在海上遇見的是逆風。馬太要我們注意,暴風的苦與逆風的苦不同。暴風的威脅可能使門徒喪命(8:25),雖然狂暴,卻也短暫。逆風的壓力使門徒疲 勞喪志,雖然整夜搖櫓,卻不能渡到海的對岸(14:24)。逆風的苦是一種“慢性的疲勞”,既不能停止工作,也看不見主的同在。

          與逆風搏 鬥了一夜,門徒們在顛簸的海上已經精疲力竭。直到夜裡四更天(天快亮的時候),馬太說,耶穌在海上行走,往門徒那裡去。門徒沒有見過耶穌在海上行走,以為 是海上的鬼怪,都害怕驚叫起來(26節)。但耶穌聽見他們驚叫的聲音,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27節)。彼得說,“主,如果是你, 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28節)

          注意上下文的進程,我們可以判斷彼得的請求,不是要試驗這位是不是耶穌,因為彼得已經認出祂就 是耶穌,稱祂為主。第28、29節各強調一次,彼得的行動是為了“要到耶穌那裡去”。彼得的意思是,既然(原文“如果”也可以翻譯成“既然”)主從海上回 到我們這裡,好不好,讓我也走到你那裡去迎接你。整夜的焦慮等候,在彼得認出耶穌的那一刻,都化做了迎接主來的雀躍與欣喜。

誰能在海上(罪惡的世界)行走呢?

         彼得勇敢地走在水面上,要到耶穌那裡迎接他歸來。但彼得在水面上只走了幾步,看見風勢甚大,信心突然軟弱,就要沉下去。馬太運用了四個連續的動作,生動地描寫彼得信心的轉變。

          首先,他因“見”風甚大,見了之後就“怕”,怕了之後就“沉”,沉了之後就“喊”。彼得原本定睛看著耶穌,歡喜地迎接他,但當他一旦轉眼去看海上的風,就害 怕沉了下去。幸好,彼得沉下去的時候喊了出來:“主阿!救我!”他雖然信心小,還是會伸出手來,被主大能的膀臂拉起來。

          馬太在用字遣詞上 也有深意。馬太說,耶穌是在“海上”行走。論到彼得,卻說他是在“水面上”走。在聖經的文學傳統中,海是混亂、腐敗與罪惡世界的象徵(參《賽》 57:20;《詩》65:7)。神藉摩西的手,不過使紅海分開,領百姓走旱地過海,但耶穌直接走在海上,是祂完全戰勝混亂與罪惡的象徵,與耶和華神的榮耀 相等。

          當彼得在水中下沉,大喊“主啊!救我!”的時候,馬太特別說,耶穌“伸手”拯救他(31節),這也對應舊約中,耶和華“伸出大能的膀臂”拯救祂的百姓。因此,當耶穌從海上走回船上時,門徒都敬拜祂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33節,參《詩篇》77:19與144:7)

         馬太在描寫耶穌履海的故事時,希望充分表達耶穌的神性,不願意使人誤會,以為彼得也有什麼神奇之處,所以特別註明耶穌是在“海上”行走,彼得是在“水面上”行走。

海上的逆風,迎接主的再來

          另外,在馬太的筆下,逆風扮演了一個積極的角色。逆風出現的時機絕非偶然;因為這逆風從耶穌上山禱告的時候開始(24節,“那時”),在耶穌與彼得相遇的時 候達到高潮(30節,“風甚大”),在耶穌上船的時候卻止息了(32節)。這逆風,似乎刻意地將門徒的船留在海上,好等候耶穌從海上向他們走去。若是沒有 逆風,門徒早已渡到海的對岸安舒沉睡,也就不可能見證耶穌履海的偉大神蹟,最後敬拜祂是神的兒子了。

         這逆風,彷彿神的使者(參《詩》104:4),在基督面前預備道路,伴隨著耶穌在海上行進的威榮,是為迎接祂再來那壯麗的交響樂。

         在聖經文學的傳統中,風經常與神一同顯現(參《亞》9:14;《伯》38:1)。馬太詮釋這段歷史,認定這逆風是神的兒子顯現的記號,直接與門徒敬拜耶穌的 結局有關。因此第32、33節說,“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祂,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這段記載,也是《馬太福音》第一次提到門徒對耶穌 的敬拜。風止住了,因為神的兒子已經到來,受苦的日子將不再有。

馬太的文學暗喻

           這樣,耶穌履海的故事,在馬太生動的鋪陳之下,勾勒出一幅基督再來的景象。《馬太福音》中的海,暗喻著這個世界。門徒被差遣進到海上,對應門徒被差遣進入這 個世界;基督獨自上山禱告,對應祂的復活升天,永遠為我們代求。基督似乎是暫時地離開我們,但祂已經勝過大海的權勢,快要回到我們的船上。海上的逆風,是 馬太對苦難的暗喻。

          馬太教導我們,那平靜風浪的主,同時也是命定逆風的主。神賜下逆風,不是要叫我們痛苦,而是要叫我們學會盼望基督、等候祂的再來。

          我們不要忘記,是基督親自吩咐我們進到海上,渡到海的另一邊,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逆風,與海上顛簸搖櫓的辛苦,也是神美好旨意的一部份,要預備我們迎接基督再來時的榮耀。

          《馬太福音》中的船,又暗喻著教會;我們雖然在海中,卻浮在海面之上。門徒的船在海上顛簸,對應著教會在苦難中掙扎;天將明的時候,基督朝著門徒走來,對應著即將來到的末日。我們等待基督,用信心迎接祂的再來。

          彼得憑信心走到水面上迎接基督,對應著教會藉著信心勝過這個世界。我們若定睛仰望那位再來的的基督,我們也能像彼得一樣,在水面上向著基督走去。我們若信心 軟弱,將要沉入海中,祂也必因著我們的呼喊,用大能的手救拔我們。一切的熬練都是暫時的。風終必停息,分離也將不再有,因為基督將要回到我們的船上。到那 日,我們要向祂獻上完全的敬拜,永永遠遠與祂同在!

馬太的末世神學

          我們知道《馬太福音》的原初讀者,很可能是一群從猶太教歸正的基督徒,或是原來深受猶太教影響的外邦信徒。他們在第一世紀初受到最嚴厲的逼迫(參《徒》8:1),在古典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信仰衝突中掙扎,財產與生命同時受到迫害。馬太也許是這一群人的牧者,藉著傳講耶穌履海的歷史,激勵他們在苦難中等候基督再來的盼望。也 就是說,馬太不僅僅是單純陳述一個歷史,也同時將他對此歷史的体會,轉

          化成牧養教會的神學信息。反觀《約翰福音》就沒有像《馬太福音》那樣重視這個故事;而《馬可福音》從這一段歷史所体會的神學信息,並不是基督再來的盼望,而是作門徒的代價。

          事實上,末世與基督的再來,是整本《馬太福音》關切的主題。馬太筆下的耶穌,是那位摩西所預言,要成就末世天國的先知與君王。馬太所記載的登山寶訓,與天國降臨的主題緊密連結,本身就是預備迎接天國降臨的倫理觀。

         《馬太福音》也記載了耶穌著名的橄欖山講道,預言聖殿被毀與主的第二次降臨。14:22-33論到門徒在海上忍受著逆風等候耶穌的回來,與24:13“惟有忍耐到底的,終必得救”遙遙相望。整本《馬太福音》的信息,就是在教導教會如何用信心、忍耐與盼望等候基督的再來。

從神的救贖歷史認識神的啟示

          馬太所傳講的末世神學,在新約各書卷隨處可見。當我們從馬太的敘述文學讀出他的末世神學,就可以進一步思想他的末世神學與其它新約書卷之間在神學上的聯繫。

            例如《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分離前的安慰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約》14:1-3)“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約翰福音》雖然沒有像《馬太福音》那樣深刻描寫耶穌履海的神蹟,但《約翰福音》與《馬太福音》一樣強調基督再來的應許,與教會等候基督時應有的盼望,兩者的神學是互相參照、互相肯定的。

           所以,我們讀四福音書的時候,不需要太快地去參考“四福音合參”,而應當先從直接的上下文理解各卷書的信息。等我們明白了每卷書卷本身的信息,才慢慢地將不同書卷的信息,有層次地串連起來,然後循序建立我們的新約神學、舊約神學、聖經神學與系統神學。

           聖經好像一棵樹,書卷好像枝子,段落篇章好像葉子。葉子與葉子之間不盡相同,各有各的莖脈。枝子與枝子之間也不相同,各有各的樣式。但每一片葉子都靠著枝子 相連,每一個枝子也都靠著樹幹相連(見圖一)。整本聖經都是神的啟示,是在救贖歷史的進程中,多次多方地漸漸賜下的,好像一株植物漸漸長大,用一種有機的 方式連結在一起。懂得解經的人,會愛惜枝與葉之間自然的聯繫方式,而不會移花接木,做出勉強的串連與調和。讀經的最後目的,是明白神的整個救贖計畫,從而 認識基督,神的兒子。

作者為美國費城韋敏斯特神學院道學碩士,現任中華基督教長老教會台北信友堂傳道。

相關文章:
BH25 參孫的謎語有何奧秘?──從解經範例學解經(四之一)
BH26 結局何時來到?──從解經範例學解經(四之二)
BH28 白馬是馬嗎?──從解經範例學解經(四之四)

2 responses to “風為何止住了?——從解經範例學解經(四之三)陸尊恩”

  1. […] 繁体版请点阅《举目》网站链接 。写于2007年西敏道硕第四年。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