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欲题三百问 ──无神论在中国(友平)

友平

本文原刊于《举目》23期

        前言:中国社会目前普遍流行的观念:金钱高于人情,人情高于公平,公平高于正义,个人高于家庭和全社会。这是史无前例的道德大滑坡。究其原因,正是中国近代百年,尤其是这几十年来,唯物主义思想于民众心理深层扎根,以及近20年来西方人本主义输入的结果。

         笔者在2003年初回大陆期间,花了大量时间浏览在各书店展售的图书,并“扫描”了中小学课本,试图从侧面了解,目前这种唯物、唯人、唯科技,把基督信仰等同于迷信的心态,在当代中国是如何培育和巩固的。
下面的浅显分析,谨供关心福音事工的同道参考指正。

一、知识爆炸与出版繁荣

         当前中国图书的发行,种类繁多,其速度也前所未见,每周都有不少新书上世。我认识的几位出版界朋友说,任何一本书,上市一周后若销量不佳,立刻就会从架上撤下来,让道给新书。书店的人潮,一点也不逊于百货商场和饭店。

         中小学12个年级的课本(小学有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自然、社会、常识、思想品德;中学有数学、代数、几何、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 理、历史、思想政治)叠起来足有半人高。再加上五花八门的考试指南和升学辅导书籍,一个人高中毕业时学过的课本,已高过了头顶。

          仅此管中窥豹,已使我体会到知识迅速膨胀对现代人的压力。学校的学生,有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与时俱进”;加上家长的期盼和学校的攀比,每个学子都不得不全力 与知识热浪的巨大涡流搏击。他们没有时间读报、看小说、看影视节目,也少有人如同北美青少年那样,天天泡在电玩里。至于宗教信仰,不仅政府明文不许向大中 小学生讲论,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的时间表,也难允许他们思考。

二、信息的选择性灌输

          其实,过去百年涌起的信息浪潮,许多科研和考古学成果,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圣经中神的话,这是古人不曾有的机会。然而,在政府严格控制下,与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悖的信息,都被隔离在国人的认知范围之外。

        目前发行量最大的图书,是各类升学辅导和考试指南。其次是科技图书和各版本的教科书。经济管理类(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类)书籍,也很热门。

        名人传记和中国文化类图书,比以往丰富了许多。但这些书的字里行间,都渗透著唯物、人本和科学至上的思想。中小学课本更是完全以此三个主义为指南。

         顺便提一下外国译文书籍,只要和此三个主义不冲突的图书,引进是很快的。例如,在美国畅销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和Living History,已被译成书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热销中国。

         当然,与文革及其以前相比,宪法中提及的宗教信仰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但是,正如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本中,提到宪法内容和国家宗教政策时所讲的,国家一方面表明民众有信仰的自由,另一方面坚持无神论,强调有理直气壮地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事实上,以政府为后盾的无神论宣传,可以完全自由地出现于任何图书与教科书中;而任何宗教活动,都受到政府的限规,如必须在民政部门注册并批准,不得与国外“非法”联系,不得在大中小学学生中传播等等,只有在这个狭小的笼子里搧翅膀的自由。

        这种极有限的自由,在出版界表现为,经严厉审批后,上架图书中只有不足百分之一是宗教类书籍。出版界的朋友说,“谁愿意干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具体到中小学教科书里,这种自由表现为,课本中不涉及任何对灵界现象的描述,不介绍任何古今中外名人的宗教信仰情况(达尔文除外),尽量回避任何宗教在世界历史和各国各民族史中的正面作用(作者注:这不是严格的统计,是作者粗略估算书店书架得到的印象)。

         顺便提一下,中国不仅在图书报刊上,在电影、电视、广播、戏剧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除人人皆知的传统神话故事经典﹐如《西游记》、《封神演义》、《聊 斋》……以外,没有作品涉及鬼怪神灵。远不似欧美、港台作品中有许多涉及灵界的故事。所以大陆民众在意识及潜意识里都缺乏对灵魂的认同。

三、宗教信息的选择及控制

        在占图书总量不足百分之一的宗教类图书中,各个宗教的比例明显不同。在教科书中对不同宗教的用词,也有区别。

       (一)佛、道教图书,远多于其它宗教。

        其内容有经书、经书注解及研究论著;有涉及历史和文化的评论,也有日常生活的应用。

        赞扬,是对佛道两教的主要评价,尤其集中于其所谓朴素唯物主义观,人本和民本观,鼓励人心向善的功德观,处事的智慧哲学和心理安抚作用等。教科书中亦有赞扬中外高僧弘扬中华文明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内容。

     (二)关于伊斯兰教的图书,比基督教的图书还少,但比犹太教、印度教及其它宗教要多一些。

        虽然在书店里看不到《可兰经》及解经书,但有许多和该宗教有关的民族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基本是赞扬那些信仰该宗教的民族和国家,勇于反抗西方宗教和西方国家的侵略与压迫。教科书中亦如此。

       (三)基督教相关书籍明显少于佛、道教,又显然多于伊斯兰教。圣经不能公开发售。其它有关基督教的书,内容表面中性,实则贬低,并具有几个特点(见下)。这些具有选择性信息的特点,使民众对基督信仰容易产生偏见:

        1. 混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概念。许多图书及教科书,常将上述几种基督教派别以“西方宗教”和“洋教”统称。对以往进入中国的教徒,统称“西方传教士”。而经过几十年教育,这些称呼本身已有贬低和歧视排斥的意味。

        国人对佛、教两道常常称为“大师”、“圣僧”、“菩萨”、“道长”,哪怕提到道士、和尚、尼姑也是中性的。而“教士”一称,会给人有“非我族类”之含意。

        2. 许多作者,被介绍为权威、专家学者,使读者相信他们的评论是公正不偏的。但事实上,这些作者多是无神论者。他们不认为耶稣是真神、上帝是创造者。这样的专著加上各类圣经故事,使人们相信宗教是神话,神是人造的,耶稣基督只不过是西方人造的诸神中的一个。

        3. 也有一些书,真的向读者诉说上帝的真实,却多是译本。如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收集了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保罗‧戴维斯(Paul Davis)等一批当代科学巨匠的学术论著,而且未删去这些科学伟人对上帝信仰的自白。

        但该套丛书的读者只是高级知识分子,发行量很有限,影响面自然不大。更何况丛书前言明说介绍这套书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科技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如此,有几个人能从书中领悟真正的信仰呢?

        再比如,2003年华文出版社,推出了奥古斯丁、卢梭、托尔斯泰三人的《忏悔录》。问题是有多少人对这类书感兴趣?在对上帝没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有几个人能耐心读完这些书?在一片提倡个性解放的丛书中,这些忏悔之书又有多大力量?

         更普遍的现象是,国人对西方的译著,在未读之先就常常已有“洋为中用”和“去芜存菁”的实用批判心理。所以,任何与其固有理念相左之信息,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4. 为什么“西方宗教”、“洋教”、“传教士”,在国人的心目中是贬义词呢?因为这些词汇,和唯物历史观相关联,也和中国近代、现代的屈辱史相关联。

         在教科书和其它图书中,人类社会是从低级、落后、愚昧的奴隶制、封建制,经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进步的。尽管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已另有所思,但并不怀疑从奴隶制、封建制到资本主义,是从低向高进步。

         在教科书中介绍西方历史,讲到欧洲中世纪对“社会进步”的阻碍时,强调是由于“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政治控制”,教会封建神学对文化的绝对控制。

        讲到西方列强开辟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扩张时,是说:“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其他非天主教徒皈依天主教。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注1)。“由于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注2)

         讲到文艺复兴,是说:“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注3),“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注4);说但丁的《神曲》是:“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对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注5);说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君主论》是:“呼吁明智强悍的君主摆脱神学和道德束缚”(注6);布鲁诺(Giordano Bruno)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太阳日心说,则是“触怒了教会,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注7)。

         讲到宗教改革时指出,“中世纪的西欧, 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开展的政治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 争的一个特殊阶段……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注9)。

         讲到17世纪西方殖民扩张时,特 别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 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注9)就此把奴隶贩卖的罪恶,归 到上帝的名下。

        讲到启蒙运动时说:启蒙思想家就是要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介绍霍布斯(Thomas Hobbs)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引用了伏尔泰(F. Voltaire)的“虽然仍主张信仰上帝,但说教会是迷信的恶魔”(注10),也介绍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Montesquieu)和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反封建的思想。总之,把启蒙运动落实到“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注10)。

        此后的世界历史 再提及教会和宗教问题时,就与民族问题搅在了一起。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科书中,总会提及那些与洋教有关的纷争。还有各种不平等条约中,要求中国允许 西方教士传教和设立教堂的条款(注11),以及继之而来的侵略和更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这个常与“封建”、“专制”、“阻碍科学”, “殖民奴役”、“文化侵略”等词汇相连的西方洋教,充满了痛恨。

         至于对太平天国,评价基本是肯定性的,但对其所信仰的“上帝”则加了引号,是做为一种“革命工具”介绍给青年人的。对义和团也是肯定的,是中国人民为反对“在炮舰保护下的西方传教士以传教为名肆意欺压百姓”的正义斗争,是从反洋教开始的爱国反帝斗争(注12)。

         事实上,教科书中也讲到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帮助。但仅有一两句话,根本无法改变国人对“洋教”的憎恶。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通过书本,其它媒体也一直宣传,近十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在台湾关系、银河号事件、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南斯拉夫解体和中国使馆被炸,海南撞机,中国申报奥运会和加入世贸组织受阻等一系列事件,持续“遏制中国”。

        这使得大多数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洋教的负面看法持续加强,以致于有相当一些人,在9‧11时都不同情美国(不是不同情具体受害人),也不认同美国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认为这些都是西方宗教与伊斯兰宗教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

四、四两拨千金的无神论教育

         在唯物、人本和科学主义至上的持久密集灌输中,在尽量减少有关宗教问题的讨论,和选择性释放各宗教信息的基础上,无神论教育在图书和教科书中似乎并不多,但足以四两拨千斤地把国人对信仰的追求扼杀掉。这种手法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1. 以通俗、直接,似乎不需要任何文化知识就理解的故事讲无神论。
例如小学教科书《社会》(注13)中,讲了这样两个事情:
第一个是讲某人有病不求医生,反去求巫婆赶鬼,结果病愈来愈重。若不是后来以科学方法医治,几乎丧命。第二个是某人求签问卦后去下注赌博,结果惨输。课文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鬼神”。

          2. 利用已培植起来的,在人心中占最重要地位的科学,来証明没有神。最典型的是广泛宣传,进化论否定了神。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物种起源》导言(注14),中 学的历史本中,也介绍进化论产生的过程和意义(注15)。中学及大学生物学,更是系统地讲述进化论的观点。而且都引用恩格斯和列宁的话,来証明达尔文是如 何伟大地把神赶出了科学殿堂,并以现代生物学証明达尔文理论是多么地完美。

           西方宗教中的上帝就这样被否定了。

结语

        行文至此,我想到《罗马书》一章里的话,当人故意不认识神时,就变得虚妄,不但自己如此,还喜欢别人如此。

         然而,神是爱,定意要拯救每一个愿意悔改的人,并要我们这些已尝了美好滋味的蒙恩罪人,“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这就是说,人的得救当然是出于父的恩典,子的赎价,圣灵亲自做工,但我们这些信徒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解未信同胞各方面的情况,就是我们当准备的内容之一,就是所谓的知己、亦要知彼了。

注: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2003年6月一版,第5页。
2-10. 同上,第8页,第10页,第11页,第11页,第12页,第14页,第15-17页,第32页,第34-35页。
11. 全日制普遍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2003年6月一版,7-9页。
12. 同上,第65-66页。
1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社会》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2001年4月二版。
14. 同1,第131页。
1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0年11月二版,第11-14页。

作者具中国学士和美国硕士学位,曾致力于精神医学、心理学、中医学的临床与科研,教学廿余年。来美后信主,现在某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科研工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