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吧!孩子! ──傷痛的突破(心漁)

心漁

本文原刊於《舉目》22期

     在911事件的陰影下,我想2002年美國最傷痛且感到羞辱的父母,大概是法蘭克與瑪莉琳‧林道夫婦(Frank Lindh & Marilyn Walker Lindh)了。他們的兒子約翰(John Walker Lindh)自小是資優生,但是從11歲起生病,且不能適應學校生活,一再轉學。于是,父母決定把他留在家中自己教育他。

        12歲那年,他看完電影《黑潮─麥爾坎X》(編按,Malcolm X,講述一位美國黑人民族主義者成為“黑人穆斯林”的故事)後,開始對伊斯蘭教產生興趣。16歲讀完高中,正式皈依了伊斯蘭教。

        自此,他愈來愈虔誠。17歲就離家,去也門回教國家游學。2001年4月,他與家人失去聯繫。到了當年12月1日,瑪莉琳才知道自己兒子尚在人間。但那個溫和、敏感的兒子,也成了美籍的“神學士”(Taliban),是國家的叛徒。

       在新聞媒体前的瑪莉琳,眼中沒有哀傷,只有一片絕望的死寂。許多人怪罪瑪莉琳教子無方,甚至有人寄恐嚇信,要一槍斃死她和約翰。然而,《時代雜誌》訪問瑪莉 琳的鄰居朋友,得知法蘭克雖然是同性戀,並且已離婚,瑪莉琳卻是尋常的母親,很重視與孩子的關係(註1)。那麼,約翰的問題,真是教育不當或父母婚姻失敗 造成的嗎?

費解

         現代教育家一再強調“環境對子女的深切影響力”。然而,環境真是決 定一個人前途的唯一因素嗎?好像也不然。像北美受人尊敬的兒童腦神經外科醫生卡爾森(Dr. Ben Carson),他自小父母離異,由只有小學三年級學歷的母親撫養,在貧困的黑人區長大。因此,血腥暴力對他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

        他自述五年級的自己,功課總是墊底,是同學奚落及老師漠視的對象。如今,卻獲得無數的獎章與名譽博士學位(註2)。他超越了環境的局限,是人人敬重的醫師。他把自己的成就與改變,完全歸功于神(註3)。

        而有些在良好環境長大的孩子,也未必就一定成為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我的一些朋友,竭力為孩子預備最好的環境;在品德、知識、待人接物各方面,也提供最好的教導。但他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墮落,苦口婆心的勸說,成為耳邊風。有的孩子甚至離家出走。

        這樣的故事,著實令人費解。這樣的傷痛,他人也難以明白。當這些傷心的父母,向朋友陳述煩惱時,最怕碰到聽的一方熱心提供“教子妙方”。這些好意多半是雪上加霜,讓他們痛上加痛。

        在這世上,當然沒有完美的父母。每個有自省能力的父母,總能說出自己教養兒女的疏忽之處。但他們的不完美,是造成兒女離經叛道的主要原因嗎?那麼如何解釋其他兒女的優秀呢?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走出這場惡夢?

        對于朋友的困擾,我往往張口結舌,除了表達願意代為禱告之外,似乎擠不出勸慰之言,心裡也不清楚對方需要什麼。我自己也想不通,為什麼同為嚴父,會教出孝子與敗家子?為什麼同為慈母,會養出優秀青年和浪蕩子?

        這個問題一直令我百思莫解,直到讀了米勒博士和他女兒巴芭拉合寫的故事《回來吧!巴芭拉!》(註4),心中疑惑才稍稍解明。

       據我所知,這本書已為不少相同處境的父母燃起希望、指明前路。在這本書中,這對父女分別由自己的角度,闡述他們的心境。米勒牧師坦誠地剖析自己,指出自己面 對問題的掙扎,並且分享怎樣學習有力地為整件事禱告。巴芭拉也誠摯吐露自己的盲點及恐懼,以及突破自己生命真正問題的過程。

遇刺

        米勒博士本身不但是牧師,也是神學院的教授。他與妻子深信,他們的五名子女都是神所賜予的禮物,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撫養兒女的過程中,他們用心教育每個孩子,竭力成為兒女的知心好友。然而,在這麼充滿愛與濃厚信仰的家庭環境中,卻出現了一匹“黑馬”。

       巴芭拉16歲加入教會,是眾所週知的“好基督徒”。她也曾帶領一些人信主,其中包括她的同學吉兒(後來成為她的嫂子)。所以,當巴芭拉宣佈自己不是基督徒、 也不想做基督徒的那個早晨,米勒師母感覺好像天要塌下來了。她根本招架不住,憤怒和懼怕填胸,無法敞開自己、聆聽巴芭拉的心聲。她的心裡只有背叛與羞辱 感。

        雖然巴芭拉挑明,自己根本不是基督徒,也不願接受基督教的道德觀。但是米勒夫婦心裡,仍舊當她是基督徒,總想著孩子過去的所有表現,不可能是作假,應是一時失態。

認刺

        然而,事情並沒有好轉。巴芭拉的行徑反而每下愈況。米勒博士花不少時間,一再回想,整理思緒,終于能坦然面對那令人提心吊膽的問題:“多年來,我到底為什麼會被巴芭拉所蒙蔽?”他的結論是:家庭的驕傲使自己瞎了眼,以致沒有認清巴芭拉的真實面目。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不只一次逮到她撒謊。甚至有一次,在軟硬兼施下,她還是死不認錯。這件事顯明巴芭拉的內在生命有問題。但是米勒夫婦忽視這個警鐘,沒 有及時面對事實,採取行動。因為巴芭拉一般都能按家規行事,所以父母就讓她輕鬆過關,並沒有進一步與她討論這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價值觀。

        除此之外,米勒牧師還領悟到,自己過于信賴家庭,及私立教會學校培育孩子基督教信仰的功能;相形之下,忽略了信心的重要性。畢竟,有誰能藉著基督教的環境,進入恩典的大門呢?又有誰能夠藉著道德上的自我追求,接近上帝呢?米勒牧師的領悟,對身為基督徒的父母是很好的提醒。

        柯艾芙(Evelyn Christenson)在《為親人禱告的秘訣》一書(註5)中,一語道破問題之所在。她指出,許多在教會長大的年輕人,並沒有真正重生得救。他們擁有的,只是頭腦的認知,從未真正看到自己罪惡的光景,並且為罪痛悔。

        發現自己的教養錯誤是個轉捩點,米勒博士得以謙卑地來到神的面前求饒恕。靠著神的幫助,從罪的重擔下得解脫,並且也更能接受巴芭拉生命的真實情況。

        認清事實真相,是一件極痛苦且恐怖的事。米勒博士分享:“敗在孩子手中,使我們体會到赤身和失敗的羞辱。”在這段掙扎中,他体會到:“表面的循規蹈矩所塑造 的和諧家庭生活,其實算不了什麼……如果父母不求認識孩子的真我,不追究他內在的動機,就會在無意中給孩子戴上假面具。孩子的內心若是沒有得到觸摸,就會 變得剛硬、鬱悶,甚至易怒。”

拔刺

        人身上負刺的第一個反應,總是竭盡全力地拔刺,米勒夫婦也不例外。整個暑假,他們竭力要把孩子的心帶回來,甚至走訪她的一位朋友,指出對方的享樂主義的害處。但是一切的努力,只讓巴芭拉心生更多的怨恨和自憐。

        在上大學的第一天,巴芭拉的行為表明,她以父母為恥,也以父母的信仰為恥。米勒博士承認自己心裡既生氣又羞愧,心中吶喊著:“你這忘恩負義的人哪!你不想要與我們有任何的關係,我又何必與你有關係呢?”

        雖然整個人陷入情緒的波濤,米勒博士仍不斷琢磨,神要他學什麼功課?他開始自省,是愛真正的巴芭拉,還是愛想像中的巴芭拉?他逐漸醒悟,自己必須愛真正的巴芭拉,就像神愛人的原本面目一樣。

       為了實踐無條件的愛,他們做了三個決定:
1. 接受巴芭拉的新自我定位。她是個非基督徒,就以非基督徒待她。否則,會阻攔她對基督再次發生興趣。
2. 為教養不當之處向她道歉。巴芭拉曾表示,自己成長過程有五位父母──米勒夫婦及三位兄姐。他們五位都為自己的嘮叨及過分保護的態度,向她道歉。
3. 不再嘗試規範及控制巴芭拉的行為,格外小心不批評她的朋友。米勒博士指出,要做到這點尤其困難,格外需要神的恩典,而缺少禱告是辦不到的。

擁刺
放手是“不得不”的選擇。對某些父母來說,這就好像判決死刑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憎惡自己的孩子,甚至切斷關係。有些父母則完全被恐懼擊敗,認為所有可怕的事情都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米勒博士卻分享:“對基督徒而言,隱藏在這種死亡的背後是復活。”

        從決定到實踐無條件的愛,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自身的禱告及朋友的代禱,是他們的動力。

        他們面對的下個打擊,是巴芭拉對父母的勸告置之不理,執意與男友湯姆同居。對米勒夫婦而言,雖然在這段時間心靈極其傷痛,但是眾人的代禱已漸漸發揮功效。米 勒夫婦發覺自己對巴芭拉的態度愈來愈成熟,不再是滿身是刺、一觸即發的父母;並且開始把她當做一位需要幫助的非基督徒,而非一個得罪自己的女兒。米勒博士 自承,若非眾人的代禱支持,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米勒博士分享,當父母遇見子女叛逆的問題,往往會操之過急。不願花時間禱告等候,尋求神 賜下智慧與兒女溝通,反而不顧一切尋找“萬靈丹”──大量閱讀書籍,尋求輔助,急欲找回浪子;不斷地談論“自己的問題”,以解除自身的痛苦。米勒博士強 調,這樣做就沒有留給聖靈太大的空間。

        不但如此,這時的我們,也遠離了上帝,與子女相差不遠。聖靈要我們勝過無休止的自以為是與倉促行動,安息在神的懷中,更深認識神,禱告等候神賜下智慧,才能觸摸到自己生命中像巴芭拉一樣的黑暗面。

放手
等候並不容易。眼看巴芭拉輕率成婚,放棄學業,又兒戲婚姻、離婚……媳婦吉兒幫助米勒夫婦落實“放手”的決定。吉兒指出,他們對巴芭拉的愛太強烈,目標太 大,以致攔阻她看見基督。只要巴芭拉感受到他們的情感壓力,聖靈就沒法子把基督顯給她看。“退一步,完全放手”,才是上策。

        米勒牧師因而 察覺,自己攔住了巴芭拉認清錯誤、轉向神的機會。他進一步領悟到,自己過去一直嘗試在巴芭拉的生命中,扮演聖靈的角色。這反省使得米勒牧師日後面對巴芭拉 與毒犯同居時,能以合宜的態度對待巴芭拉和那位毒犯,並且順從聖靈的引領禱告,完全放手,讓聖靈做工,讓巴芭拉自動離開那位毒犯。

        歸家後的巴芭拉回到學校。她的成績優異,但是她的心並未歸家。她還是常與一些新認識的男朋友上床。最後,在米勒牧師的要求之下搬出去。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進一步傷害他們的親子關係,因為米勒牧師一家在持守“家中不容許罪惡”原則的前提下,仍對巴芭拉流露出基督無條件的大愛。

        但是後來,巴芭拉又與在酒吧上班的安吉洛同居。在這段時間,米勒牧師堅守“在真理及愛心的根基上建立友誼”的原則,按著神的方法行事,努力改變自己對迷途孩子的消極態度與偏見。米勒牧師強調,父母必須先與天父培養親密的關係,才能學習且活出真正的饒恕、祝福及無條件的愛。

歸家

        在巴芭拉和安吉洛歸主的前一段時間,米勒牧師倚靠聖靈,分辨什麼是個人的偏見,什麼是要緊的原則。這是打勝最後一仗的關鍵。他在合適的時機,憑愛心說誠實話;也在必要的時機,堅持原則。

        米勒牧師在整本書中細心地分享自己生命的改變及聖靈的工作;而巴芭拉也坦誠表明自己的墮落,及怎樣突破自小怪罪他人的問題。其中有不少見解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故事以喜劇收場,現在的巴芭拉完成碩士學位,是四個孩子的母親,與丈夫安吉洛一起在教會開拓青年事工。

        家有浪子及浪女的父母,他們的辛酸各有不同。米勒牧師父女的見證,不僅提供許多深入洞見,也指出共有的出路──當孩子走迷路時,他自己必須負起錯誤選擇的責任。

        然而,做父母的也要找到自己生命的盲點,學習交託、學習去愛、永不放棄。並且,身為父母,自己也必須與基督建立親密的關係,在祂無條件的大愛中,認識真我、學習饒恕、祝福、真愛;學習放手,讓聖靈在孩子身上做工,以便他能確實認識基督。
放手並非意味著放棄孩子,而是放棄自己對孩子的控制,放棄把自己的夢想與期許,加在孩子身上;接納孩子的真我,以禱告和愛,順從聖靈的引領,來教育孩子。

註:
1. Time Magazine, Oct 7, 2002, pp.22-31,Canadian edition.
2. http://www.cnn.com/SPECIALS/2002/black.history/stories/02.carson/
3. http://www.drbencarson.com/history.html
4. C. John Miller & Barbara Miller Juliani, Come Back, Barbara!(《回來吧!巴芭拉!》中文版由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出版)
5. Evelyn Christenson, What Happens When We Pray for our Families(《為親人禱告的秘訣》,中文版由學園出版)。

作者現居加拿大渥太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