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使徒 ——耶德逊(Adoniram Judson, 1788-1850)(魏外扬)

魏外扬
本文原刊于《举目》22期
       十九世纪被教会史家称为“宣教大世纪”,而此时期宣教士的主力无疑是来自英国与美国。英国教会开其端,克里威廉赴印度、马礼逊赴中国,美国教会莫等闲,耶德逊前往缅甸,他们共同开创出东方宣教的新纪元。
        前课叙述英国的第一个海外宣教差会,是由一批乡村牧师促成的,而本课中我们将看见,美国的第一个海外宣教差会,竟然是由一批年轻的神学生促成的。异曲同工,证明在神没有难成的事,祂常拣选微不足道的人来成就伟大的属灵事业。

一、旅店是他的醒悟之地

        耶德逊生于美国历史名城波士顿附近的莫尔登(Malden),是一位公理会牧师的儿子。他自幼聪明过人,学习能力超越同侪。16岁入布朗大学,虽年纪较小, 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获得代表毕业生致词的殊荣。在学期间,他结识一位才华洋溢而不信神的同学,同时在这位同学的影响下,逐渐放弃自幼接受的基督信仰。 大学毕业从事短暂的教书工作后,他决定离乡背井,到外面的世界去历练一番。

        有一天晚上,他投宿在一间旅店,半夜时邻室传来阵阵哀嚎与骚动声,令他心惊胆跳。天亮时他询问到底发生何事,人家告诉他有个年轻人在夜里去世了。再多问几句,他赫然发现死者正是自己所崇拜的那位无神论同学。一个自信 满满、通晓万事的年轻人,竟然在面对死亡时显得如此恐惧,耶德逊仿佛遭到当头棒喝,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立即返乡,并且以特别学生的身分,进入刚成立的 安多华(Andover)神学院就读。不久后,他不但恢复与基督的关系,更愿意将自己奉献在海外宣教的禾场上。

        正好在这时候,几个年轻的 神学生从别的学校转来,他们都是“干草堆祷告会”(Haystack Prayer Meeting)的成员,对海外宣教极有负担,安多华神学院就在耶德逊和他们的影响下,成为一个推动海外宣教的重镇,而美国公理会的海外宣教差会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也在1810年正式成立。

        接着在1812年2月初,一个寒流来袭的冬日,美国公理会在赛伦港(Salem)举行第一次的差派礼,将耶德逊等五名年轻人差往印度。前一天才完成婚礼的耶 德逊夫人安妮(Ann Hasseltine, 1789-1826)坐在会众席的第一排,她这时大概还想不到将来的道路竟是如此坎坷难行。

二、廊屋是他的宣讲之地

        历时4个月的海上航行虽然辛苦,但也给耶德逊夫妇一段讨论洗礼问题的机会,最后他们决定接受浸信会的立场,反对为婴儿举行洗礼。出发时明明是公理会的牧师,抵达印度时却转为浸信会的立场,消息传回美国,公理会当然扼腕叹息,浸信会却意外惊喜,立刻表示愿意接纳并支持他们。

        1812 年6月中,耶德逊夫妇在加尔各答登陆,受到克里威廉等前辈的接待,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拒绝他们留下,因此他们只好转往几千海哩之遥,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南 的法兰西岛(Isle of France)。抵达后发现这岛根本不适于定居,于是又折返印度的马德拉斯,在那里又受到东印度公司的驱逐,惊惶中他们发现有一艘即将起锚开往缅甸的船,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只好登船,于1813年7月13日抵达仰光。安妮是被抬着上岸的,因为她在船上流产,身体还很虚弱。

        仰光虽是缅甸的首都,但炎热、脏乱,不时爆发霍乱瘟疫,加上缅甸朝野都倾心佛法,所以过去很少宣教士在此久居。克里威廉的大儿子腓利曾由印度来此,甚至娶缅甸女子为妻,但最后还是回到印度服事。

        耶德逊夫妇除了努力学习缅文外,更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他们发现缅甸人喜欢走进路边的廊屋(Zayat)聊天或听讲,以消磨时间。因此廊屋兼具休闲与教 育的功能,在缅甸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什么宣教士不能入境随俗,也设立廊屋作为宣讲福音的场所呢?耶德逊夫妇的廊屋在1819年4月初启用,位 于一条大路旁,可以吸引许多民众前来听道。这个策略果然奏效,一个多月后,一位名叫孟那(Maung Nau)的工人决志信主,成为耶德逊六年来所结的第一个果子。到了1820年,信而受洗的已有十人。

三、死牢是他的受苦之地

        耶德逊的同工白礼斯医生(Dr. Jonathan Price),虽然妻子到缅甸5个月后就病故,但他继续留下来行医,由于医术精湛,名声远播,连国王也闻其名,特别在阿瓦(Ava)皇宫召见他。白医生唯 恐自己的缅文欠佳,就邀请耶德逊作伴,一同前往。从仰光溯伊洛瓦底江而上,要走一段漫长的水路才能到阿瓦。会面的结果令人振奋,缅王为报答白医生的贡献, 特许耶德逊留在阿瓦居住传道。正当前途可望亨通之际,不料英国与缅甸爆发战争,所有白人都被扣上间谍罪名而被打入死牢。耶德逊也不例外,在1824年6月8日含冤入狱。

        阿瓦的监狱据说从不打扫,垃圾堆积,臭气冲天,对于生性喜好整洁的耶德逊而言,更难适应。上百名囚犯共处一室,在摄氏40 度的高温下,不发狂也难。耶德逊的身上共被套上5付锁链,伤及筋骨,那些留下的疤痕到他离世时仍清晰可见。夜间狱卒将他们倒悬起来,只有头部和肩膀可以著 地,令人痛不欲生。如此将近一年后,缅方决定将囚犯移往另一处同样恶名昭彰的监狱,在一天半的死亡行军途中,许多人不支倒毙,耶德逊在走过一道桥梁时,也 想纵身一跳,以求结束痛苦。他们直到1825年11月才获释,被囚受苦时期长达一年半之久。

        安妮在这期间的表现,充满信心、智慧、勇敢、 坚定,令人由衷敬佩。她生下一个女儿,独力悉心抚养。她以温情感动残暴的狱卒,允许她常来探监。她冒险保护丈夫最挂心的缅文圣经手稿,先是埋入地下,然后 掘出装在枕头套里,当作枕头送进牢房,让耶德逊可以更加安心。这期间,她多次病到半死,但每次出现在监狱门口时,总是打扮整齐,面带笑容,带给囚犯们莫大 的鼓励。然而就在苦难过去、全家可以团聚的时候,这位伟大的师母却在孤独中病逝,得年37岁,当时耶德逊正出差在外,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半年后,那个在苦 难中出生的小女儿也病亡,而她也是耶德逊在缅甸所埋葬的第三个孩子。

        丧偶之痛令耶德逊久久难以平复,有一段时间他隐居于丛林中,与外界隔 绝,甚至为自己挖掘坟墓,终日徘徊墓前沉思,令人为之心寒。他退回母校布朗大学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仿佛人间的一切对他都毫无意义。幸而他渐渐走出忧郁,身心灵逐渐康复,得以重新投入翻译缅文圣经及编写英缅字典的大工程中。他于8年后再婚,晚年又再度续絃,与克里威廉一样经历三次婚姻,由此可见早期的宣教 士们,多半会面临一再失去亲人的考验。

四、大海是他的葬身之地

        耶德逊的苦难似乎无 穷无尽,大约从中年开始,他罹患了严重的喉疾,无法大声说话,这对一位以宣讲福音为己任的宣教士而言,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1845年,在去国33年后, 耶德逊才第一次回国述职,途中他的第二任妻子病逝,葬在大西洋中的圣赫勒那(St. Helena)岛上。美国教会这时视他为宣教圣人,希望他能在聚会中多讲些缅甸的经历,没想到这位满脸风霜、声音沙哑的贵宾,总是用已经生疏的母语,讲些会众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基要真理,而令他们感到十分失望。

        带着最后一任妻子回缅甸后,耶德逊继续开拓新工场,到1849年,在毛淡棉(Moulmein)的宣教中心就有信徒约一千五百名,在阿腊肯(Arracan)更有三千左右。

       1850年耶德逊的肺病复发,医生建议他作一次海上旅行,于是他从毛淡棉登上一艘出海的船只,然而病情继续恶化,终于在4月12日病逝,遗体被葬在大海中。在耶德 逊的出生地,美国麻省的莫尔登,有一块不起眼的大理石上,刻着有关他生平事蹟的几句话:“纪念耶德逊牧师,生于1788年8月9日,卒于1850年4月 12日。莫尔登是他的出生地,大海是他的墓冢,信主的缅甸人和那本缅甸文圣经是他的纪念碑,他的记录存在天上。”

        其实,耶德逊的记录不仅存在天上,也留在人间,两百年来已经感动无数的基督徒,愿意效法他的榜样,将自己奉献在海外宣教的祭坛上。

思考题
1. 耶德逊为什么会回转信主?
2. 从耶德逊最终去缅甸宣教,你怎么看神的带领?
3. 从耶德逊所遭受的苦难、历炼,当今的基督徒可以从哪些方面关心在工场前线的宣教士?

作者长期从事中国教会史研究,现任教于台湾中原大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