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衰 ──透视中国中青年的“职业枯竭”现象(张路加)

张路加

本文原刊于《举目》17期

职业枯竭症

       “叮铃铃……”一阵长长的电话铃声,将在办公室沙发上和衣而卧,熬了一整夜刚阖眼的小吴惊醒,又开始了他“拼博”的一天。

        28岁的他,是北京一家日报的记者,工作两年来,熬夜赶稿、四处奔波、黑白颠倒的无序生活,对他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高负荷的脑力运转,使得不到三十岁的他,眼睛满布血丝,嘴唇出现暗紫,看上去已是脸色苍白,虚弱不堪。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剧,在中青年族群中,特别是在城市中的知识阶层和“白领人士”中间,越来越多的人正因拼命工作、 努力赚钱,而透支著健康。起早贪黑,晨昏颠倒的“淘金”生活,使得这些本当神清气爽、身强力壮的中青年,出现了严重的身心俱疲即所谓“职业枯竭”现象。

先用命换钱

        当“一切向钱看”的经济大潮,漫卷著今日的神州大地。当“有钱就是成功”的人生哲学,被大多数国人奉为圭臬,不少的青年便步入误区,即认为成功的人生就是博 命赚钱,必须想尽办法掘得“第一桶金”。“四十岁以前先努力用命换钱,四十岁以后再拿钱续命”,成了青年白领聊以自慰的口号。

        这些“新知青”(新一代的知识青年),通常在早上8时起床后(一般不吃早饭),一路冲到公司,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上午,同时边接电话,边一杯接一杯地喝浓咖啡提神。

        中午吃个便当,或是一碗方便面。下午则继续忙碌。晚上多半加班加点,或是连续不断的应酬,与客户喝酒、泡吧、打麻将、谈生意。往往要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有时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

        他们的双休日,要么前往各类专科班“充电”,要么在单位加班。许多人总觉得自己忙得没时间,“三过父母家门而不入”,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感情生活,也被“工作 赚钱”所取代。只能自嘲“只与电脑谈恋爱”、“嫁给了工作”。个中的极端者们甚而“不谈恋爱直接上床,迅速结婚飞快离婚”。

        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中国死亡率最集中的年龄段,目前是30-50岁,高级知识分子人群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而且很多人有“颈椎增生、骨质疏松、微量元素缺乏、脂肪肝”等等疾病。

        一方面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另一方面是生活压力的无法排遣。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新知青们首先需要过关斩将争夺工作机遇。然后又唯有拼命工作,以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如此活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中,导致许多人夜不成寐,辗转难眠。不久前,北京市卫生局的“健康睡眠”咨询活动中,35岁以下的咨询者竟占了40%。如此的活法,不累倒也得压垮,显性和隐性的疾病正使得他们渐渐成为“被压垮的一代”。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身体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两者皆可抛!”这些如今流行的顺口溜,实实在在地揭示出,许多人已经到了要钱不要命的地步!

“49岁现象”

        早在20多年前,著名光学专家蒋筑英因积劳成疾,43岁便与世长辞,引起社会的一片叹息。然而,20年后的今天,蒋筑英式的悲剧还在不断重演。单单近十年来 英年早逝者,就包括了从数学家张广厚到作家路遥、音乐家施光南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们都在50岁上下撒手人寰,倒在了人生和事业的颠峰上面。

         此种情形发生之频繁,被戏称为中年知识分子的“49岁现象”,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式早逝”。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最近中国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

        近日一份跟踪了近十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十年前的58-59岁下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更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下降了近20岁。而上海地区,死亡的科技人员中,有15.6%是早逝于35-54岁的年龄段。

        心、脑血管疾病是知识分子健康的头号杀手,“过劳”是中年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累积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难以消除而进入病态疲劳,形成“疲劳综合症”,严重的会导致“过劳死”。

       “过劳”或“职业枯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减、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许燕提醒,当某人出现精力不济、极度疲乏,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综合症状时,就是极有可能是患上了“职业枯竭”。

         从统计上来看,中国的中年知识分子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累倒的一代”,“职业枯竭”成了知识分子的流行病。

怎样操下去?

         中青年知识分子的“中国式早逝”以及普遍化的“职业枯竭”,有人归结为和他们同时面临的两个致命的“转型期”有关,即“社会转型”和“身体转型”。社会转型使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焦虑,而身体转型则使他们在重压下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疾病缠身而轰然倒下。

        今天的中国,经济化浪潮中闪现的“千载难逢”的淘金机会让无数人怦然心动,奋不顾“身”,其中作为站在风口浪尖第一线的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若没有警觉到获利同时所要付出的各方面的代价,自是首当其冲,成了这波流行病的最大的牺牲者了。

        如果说知识分子是中国的脊梁,中青年知识分子更撑著中国的明天,那么要呼吁的是:赶快设法拯救这根脊梁!

        两千多年前,耶稣对着一班听他讲道的门徒,语重心长地说出了一句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
26)。

        中国的知识分子啊,你听到了吗?

主要阅读参考资料:

1.张伟:〈中国中青年“职业枯竭”严重〉,《中国青年报》,2004.8.15。

2.〈职业枯竭缘何成了流行病〉,搜狐文化频道,2004.8.16。

3.张末:〈中国青年,要钱不要命?〉,《中国青年报》,2004.10.21。

4.李径宇:〈中国知识分子,累倒的一代〉,《中国新闻周刊》,2004.4.9。

作者来自上海,现为“播种者国际协会”中国事工部负责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