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之愛的來華宣教士 ——楊宓貴靈(魏外揚)

魏外揚

本文原刊於《舉目》15期

中國是多元民族的國家,除了占絕大部分的漢族外,還有數十種少數民族存在,他們大多數分佈在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常常也是具有藝術稟賦的族群,當他們歸信基督以後,就將藝術表現在讚美稱頌真神上,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1 年秋天,一位研究藝術史的專家來到雲南西部的大峽谷,登上一個叫做里吾底的高海拔栗僳村落,聆聽一場高山教堂裡的音樂會。當數百位表情真摯而莊嚴的栗僳農民,唱出著名的哈利路亞大合唱,雄偉的聲浪迴盪在峽谷的夜空中,這位藝術史專家的淚水早已流滿面頰。此曲只應天上有,邊疆峽谷卻得聞。這信仰、這歌聲,不 是屬于少數人的,而是屬于大部分村民的,不是僅屬于里吾底的,而是屬于大部分栗僳村落的。究竟他們是從哪裡學來的呢?答案就在近百年來,上帝將邊疆之愛放 在許多宣教士心中,他們把這片大峽谷開闢成福音谷,改變了一個族群的命運。

本文介紹的楊宓貴靈(Isobel Kuhn,1901-1957)有“栗僳女使徒”之稱,她從聽見栗僳人開始,就夢想有一天要住進大峽谷,好將上帝的愛告訴他們。不過在前往大峽谷之前,我們會先在懷疑谷中看見她。

一、滑入懷疑谷

楊 宓貴靈是愛爾蘭裔的加拿大人,出生于多倫多,她後來取的中文名字,宓是娘家的姓(Miller),嫁給美國人楊志英(John Kuhn),所以冠夫姓成為楊宓貴靈。至于Kuhn為什麼不採音譯而姓孔或姓康,卻成為姓楊,我想這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 人”的原則,因為栗僳人中姓楊的很普遍,所以“向姓楊的人,就作姓楊的人”。另一個來到大峽谷的宣教士楊思慧(Allyn Cooke)也一樣,明明可以取姓古或姓柯等近音的字,他也寧可姓楊,因為他們都以姓楊為榮。

宓貴靈的父母都是相當熱心的基督徒,因此, 她從小就熟讀聖經,篤信上帝。不料在進大學以後,接觸到五光十色的流行文化,她的信心開始動搖。尤其是有一位博學的文學教授,公然在課堂上嘲笑她的信仰, 更使主修文學的她開始懷疑聖經與上帝。從此她課餘沉迷在演戲、打牌、跳舞、看電影等娛樂上,不再關心靈魂的需要。然而表面上風光耀眼、自由自在,她的內心 卻失去平安,一場失戀更使她差一點走上自殺的絕路。

幸而在大學畢業前,她掙脫了“黑暗中的滑地”(《耶》23:12),一步步重返信心的 道路。這背後當然有親友們為她代禱,但有趣的是,當時最觸動她心弦的,不是聖經的話,而是中古時代歐洲詩人但丁的一句話:“遵行祂的旨意,我們才有平 安。”當初一位不信上帝的文學教授引她走進懷疑谷,如今一位篤信上帝的中古詩人引她脫離,難怪宓貴靈後來要透過文學與寫作來幫助許多人。

二、夢想大峽谷

大 學畢業後,宓貴靈擔任小學老師,過著安舒平靜的生活,直到1924年在夏令會裡見到從雲南怒江峽谷回來的富能仁(James O. Fraser,1886-1938)牧師,一切都改變了。貴靈坐在森林營地的教堂裡,聆聽富牧師詳細介紹栗僳族的村寨景色、奇風異俗和信仰需要,一陣劇烈 的感動充滿她,當富牧師詢問有沒有肯吃苦的弟兄願意去向栗僳人傳福音時,唯一舉手回應的卻是宓貴靈姊妹。從此,到大峽谷去成為她清楚的呼召與夢想。

然 而要經過整整十年的磨練與等待,貴靈才能進入大峽谷。第一個反對者居然是母親,教會婦女宣教部的部長,經常鼓勵別人的兒女出去宣教的人。而且反對的理由, “在國內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國外宣教”,“靠別人的救濟過日子是一件丟臉的事”,完全不是一個基督徒領袖應有的想法。她總是威脅女兒說:“妳休想到中國 去,我死也不會同意!”結果貴靈還沒去中國,她的母親就因癌症喪命在手術台上。不過在手術前夕,她母親寫信給一位朋友時,坦承自己做的都是草木的工作,女 兒選擇的才是上好的。

慕迪聖經學院畢業後,貴靈加入內地會,于1928年十月從溫哥華啟程來華。1929年底與楊志英在昆明結婚,後來育 有一女一子。兩人是慕迪聖經學院的同學,但由于個性差異頗大,因此婚後常發生衝突,甚至發生過兩次貴靈離家出走的事件,經過雙方努力學習反省與包容的功 課,他們的婚姻才漸入佳境。

婚後貴靈一心只想趕快進入大峽谷,沒想到差會當局另有安排,多年來一直將他們派在澄江、大理、永平等漢人為主 的地方,直到1934年底,才讓他們正式進駐大峽谷中叫做麻栗坪的栗僳村落。從開始夢想到美夢成真,中間經過十年的耽延,但是在貴靈心中,對栗僳人的愛卻 仍像十年前一樣鮮活熱烈。

三、開闢福音谷

最早來到大峽谷的宣教士就是富能仁牧師,他單槍匹馬在栗僳族中事奉多年,還設 計了一套拼音文字,為栗僳人翻譯聖經。身為倫敦大學畢業的工程師,出生于富裕的家庭,又是業餘的鋼琴演奏家,這樣的一個文明人,卻甘願為基督來到遠離文明 的角落。1938年九月,這位可敬的“栗僳使徒”,因惡性腦瘧疾病逝于雲南保山,年僅五十二歲。

楊思慧夫婦是另一對獻身大峽谷的宣教士, 他們發現栗僳人熱愛唱歌,于是教他們許多世界名曲。本文開頭提到的里吾底教會,就是他們長期所牧養的教會之一,難怪可以將哈利路亞大合唱唱得那麼動人。楊 思慧相當長壽,1990年以九四高齡于美國去世。九十歲的時候,他每天還坐在特製的栗僳文打字機前,為栗僳教會編製聖經講義呢!

楊宓貴靈 居住的麻栗坪,距里吾底約有六天的路程。其實兩地相距並不很遠,但在大峽谷中旅行,經常要爬上爬下,行程就變得非常遙遠。有一次貴靈為了醫治牙痛,從大峽 谷出發,費了九天的時間才到達昆明,醫生說病毒已開始向腦部蔓延,如果再晚來一天,恐怕性命就難保。而這次就醫還是在滇緬公路開通以後發生的,若在此之 前,去昆明大約要花一個月的時間,醫療的協助就更難獲得了。

楊宓貴靈最富創意也最有效果的宣教策略,就是舉辦一年一度的“雨季聖經學 校”,利用六、七、八月的雨季農閒時期,分批召聚栗僳信徒,進行密集的聖經研習和各種造就課程,藉此裝備本地同工,可以承擔向本族及外族傳福音的使命。第 一次雨季聖經學校在1938年五月底舉行,來了二十多位學員,成果豐碩。結業禮拜是在哈利路亞大合唱中結束的,可見麻栗坪教會與里吾底教會一樣,也是一個 充滿讚美歌聲的教會。由于楊志英經常出差,所以雨季聖經學校主要是由貴靈負責,也成為她最重視的一項事工。無論氣候如何惡劣、教師如何不足、文具如何欠 缺、局勢如何不安、外人如何干擾,貴靈都藉著禱告一一克服,雨季聖經學校培訓出一批批的基督精兵,為栗僳教會儲備許多領袖人才。今天怒江大峽谷被人稱為福 音谷,栗僳村落村村都有教會,雨季聖經學校的畢業生一定在其間扮演重要的角色。

四、行過死蔭谷

1950年三月,貴靈帶 著七歲的兒子冒著風雪翻過高山進入緬甸,然後輾轉回到美國,與正在惠頓學院就讀的女兒團聚。這個女兒才六、七歲大就與父母分離,被送到煙台的內地會子弟學 校去,戰時也進了山東濰縣的日軍集中營,戰後才與父母在美國見面。那時已有六、七年不見,女兒接電話卻聽不出媽媽的聲音,真令貴靈感到痛心。這次又是幾年 不見,但女兒已經長大,可以体諒媽媽的奉獻與犧牲。更難得的是,這個女兒後來也加入海外基督使團,成為第二代的宣教士。

無論多大的挫折也 無法熄滅貴靈對栗僳的愛,1952年夫婦倆重披戰袍,加入泰國北部的宣教團隊,對象當然包括散居于泰北山區的栗僳人。直到1954年發現罹患乳癌,貴靈的 宣教生涯才被迫畫下句點。在泰國的清邁動手術後,她被送回美國療養。臥病的兩年中,她的肉体雖然痛苦,靈命卻健壯,文思也最豐沛。她奮力寫作,將自己的信 仰歷程與宣教經驗,坦誠地與人分享。單是在1956年,她就寫完三本書,質量俱佳。她一生總共寫了八本書,其中最具自傳性的《尋》與《我成了一台戲》,早 就有中譯本,感動過無數的讀者。

1957年五月,楊宓貴靈從人間的戲台退出,投入上帝的懷抱。楊志英想起她生前講過的一句幽默話:“等我到了天堂,那裡的人只會看到我的腳跟,因為我總是爬上金色的牆,看著下面的栗僳教會。”

作者長期從事教會歷史研究,現任教于台灣中原大學。

本文選自中國學人培訓材料中的《來華宣教士略傳》。歡迎向本社訂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