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向主至死忠心,蒙受天恩,終身愛主。
對己放下權利,接納自我,終身捨己。
作人良善單純,忍耐恩慈,終身服事。
處事見識老練,智慧充盈,終身學習。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向主至死忠心,蒙受天恩,終身愛主。
對己放下權利,接納自我,終身捨己。
作人良善單純,忍耐恩慈,終身服事。
處事見識老練,智慧充盈,終身學習。
陳雨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淅淅瀝瀝的雨中,有一個聲音在不斷呼喚著我:“快出來,這裡有自由!”是的,好久沒有這樣悠閒地獨處了。兩個小時之前,被營會的講員王志學老師強令“回歸安息”,忍耐到現在,竟然初步領略到那種久違的“荷塘月色”中的景緻。于是不禁輕輕合上聖經,慢 慢地從草地上起身,生怕驚動身邊的這片幽靜。 雨滴不大,點在臉上涼涼的,使我的心越發平靜。腳底的小路上鋪滿了早落的樹葉,晶瑩剔透的水 珠在葉面上不時閃耀著,彷彿可愛的小精靈。偶而一兩個小野果從路兩旁的樹枝上掉下來,落在腳邊的微響使我突然醒悟,愈行愈遠的我已面對一片廣闊的莊稼地。 雨霧中一望無際的翠綠色加倍擴張著田園的氣息,遠處的風忽然吹來,撩起一連串的聲音,好像一個無名的野獸正在逼近,到了田地的盡頭卻嘎然而止。好一曲天籟 之聲!我好像回到了故鄉的田野,重享鄉村中的童年…… 又是那個小小的聲音在莊稼地的深處呼喚我:“進來吧,這裡有另一片天地!” 好吧,索性進去看看。這時路面上的積水已越來越多,鞋踩在落葉上發出嘎嘎吱吱的響聲。走了幾十步,到向右轉彎的時候,我的眼前豁然開朗,一條筆直的小路直 通遠處的原始森林,兩旁的矮樹叢像護兵整齊排列。周圍空無一人,只有雨聲。 正要抬腳之間,忽然想起昨天有位弟兄說,他親眼在路邊看到一條蛇。或者這片美麗而寧靜的綠色下隱藏著某種危險?我心裡有點打怵。一句經文脫口而出:“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我索性閉上眼睛,任由意念支配著身体,身体帶著腿,腿帶著雙腳,一步步前進。 走到一半路程的時候,雨突然下大,如注的水流直沖著腦袋澆下來,眼睛已經無法睜開。我想要退回去,但記得經過的路上並沒有避雨的地方。或許只有往前衝,到最近的那棵大樹下躲避。 轉念之間,我突然有一種慾望:待在原地不動,盡情享受一下天降甘露吧。于是深深吸了一口氣,努力穩住身形。這時雨越下越大,耳朵裡已什麼都聽不見,只有呼嘯的雨聲。自己好像是一片孤舟,顛簸在狂風巨浪中,生命已不在掌握之中。 不記得那種安息是何時和如何降臨的,只記得當時一種無限的平安擁抱了我好久,在其中我得以完全釋放,任由眼淚與雨水傾盆而下。我找到了覆蓋自己很久的假面具,在吟唱聖詩中將其徹底砸碎。我不由自主地高舉雙手,頌讚神的偉大及全能…… 時間一分分過去,天色漸漸暗了,雨也漸漸停了,我心中的感動和平安卻久久停留。夏令營結束後,我返回了日常繁忙而吵嘈雜的工作,獨處不再常有,但那日的相會與面對,永生難忘。 作者來自山西省,現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生。 相關文章:一張肖像(歡然)2018.08.08學生失踪後——看男女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靜燃)2019.09.12你甘心簽上你的名字嗎?(杜磊)2019.04.24音樂之父的終極盼望——巴赫《B小調彌撒曲》(王星然)2019.02.11教牧人員性失德的成因與預防(Dave Wang)2018.05.09如何看待同性戀(陳濟民)2020.10.30
秉恩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座落在多倫多市西面一百公里左右的Crieff Hill營地,實在是安靜退修的好去處。幾個宿舍小樓房分散在營地四圍,北面的田地,六月中莊稼尚未長出,一大片樹林圍著。營中靠南邊有個小山坡,聳立著 一個十字架,腳下有一大堆的石頭,往上看,好像架頂在藍天上被白雲環繞。一條踏出來的小徑在十字架邊經過,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禱告木屋。 蘇文峰牧師從每個人屬靈的成長歷程入手,讓我們回憶並記錄下成長過程,檢視自己靈命的成長和欠缺處,又教導我們學習解執的禱告,奉主的名釋放我們在品格和行為上的捆綁。 王春安牧師從家庭角色的動力關係入手,幫助我們認識個性的形成過程,和理解家庭中衝突發生的型態,並教導我們饒恕的禱告,以及四種不同型態的屬靈成長。 我有一個答案一直不太確定的問題,就是神是否真的呼召了我全職事奉。藉著一次和人交談,似乎得到“神沒有呼召我全職事奉”的答案。當時雖然口說,這樣便可以死了那徬徨等待的心了,但心中卻有著落選的難受。 安靜的午後,我和妻沿著莊稼邊上的路走。她想辦法開導我,我口說沒關係,但卻禁不住眼望著天,一肚子的委屈,淚忍著不流出。 下午小組禱讀的內容是《約翰福音》21:15 – 19,輪到我讀耶穌三次問西門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好像每一次都是在問我。與彼得的回答相反,我說,主啊,我這才明白,我原來其實並不愛你。我的眼淚直流,我感覺主離我很遠、很遠…… 晚上是聖餐聚會,那些平日使我感動的優美讚美詩句,一句都唱不出口。領聖餐的時候,兩個、兩個地到聖餐台前。妻拉著我上去,在聖餐台前我們跪著,她被聖靈感 動、敬拜禱告,我卻呆若木雞地吃下她遞來的餅。當我舉起杯時,我說:“耶穌,你的血也與我有份嗎?”頓時淚流滿面。回到座位,無心繼續聚會,便走出來,突 然地覺得我與室內的那一群人,形如在兩個世界。 我無目的地走著,到了營地高聳的十字架前,心中疑惑:難道我被遺棄了嗎?難道救恩已不屬于 我了嗎?十字架前,那堆石頭旁邊,有一個牌子,記載著:“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我便說,“耶穌,無論如何,我是相信你 的。”儘管如此,卻好像狗吃主人掉下來的飯渣一般,勉強沾到神的愛。 當晚王春安牧師特意找我,幫助我認識到我原來被捆綁,追求他人喜悅,因此希望主揀選我作傳道人,以討祂的喜悅。王牧師開導我,強調無論我以何種身份、如何事奉主,祂對我的愛都是不變的。 談話結束時,我輕鬆下來許多。王牧師送我出房門時告訴我,他在聖餐聚會上,偶而注意到我的表情,所以,特意下來看看會不會遇到我。他說,你看主是多愛你啊!主的愛立時抓住我的心,我情緒起伏了一天,這時平穩滿足地安息在神的愛中。 五天的營會很快過去了,神藉這次營會對付了我事奉根基上存在的問題,也讓我清楚自己性格上的捆綁,以便常常儆醒。Crieff Hill的莊稼地,小山路和高聳的十字架,成為我屬靈生命歷程的重要的里程碑,清楚地記在我心裡。 八月初,我又回到Crieff […]
心漁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我認識了許多天使般的人物,有老、有少,有古人、有今人。其中一些人我有幸與他們相處幾年,而有些人只是短短幾天,還有些人是從書本中認識的,他們的生命塑造了我的事奉觀。現為大家略介紹其中三位。 藹宜 我這人有個毛病,就是一搬家,就疏于與朋友聯絡。其實,這也算是人之常情。搬遠了,聯絡多半隨著時空的距離而減少。 然而,譪宜在這方面可叫我開了眼界。譪宜是一所大教會傳道人,負責教會初中、高中、大專、社青團契,外加媽媽團契、大陸事工……老實說,在那個教會與她同工 一年多,我還是搞不太清楚她究竟負責哪些事工,只知道她滿腦子傳福音,三句不離宣教。精力充沛是她的特徵,宣教是她衷心所愛,看見有人經歷神是她的樂事。 由於老公工作原因,我們由加(加拿大)西搬到加東。我心裡想,和譪宜的友誼大概到此得劃下休止符。藹宜的忙碌可是有名的,教會有好些人說,教會聘到譪宜真蒙福,一人抵三人用。然而,出乎我的預料,我與譪宜之間的友誼並沒有受到影響,反倒更深刻。 過去八年多,譪宜恆切關懷著我靈命的成長。由於加東的渥太華的屬靈資源沒加西的溫哥華多,她每隔一陣子就一箱箱地寄包裹給我。拆她的包裹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因為我知道裡面有靈糧,諸如﹕書籍、錄音帶、錄影帶、貼紙……,有的給大人,有的給孩子,她關心我們全家人的成長。我知道她待己很節省,但是,凡只要對我 靈性成長有益的,她總是竭力供應,八年多沒停過。更稱奇的是,每當我心靈受傷,甚至說也說不出口時,她的電話總是即時而到。每次我們一齊禱告後,我心裡的 陰霾亦是一掃而光。而我不過是她羽翼之下,她所關心的人之一。 譪宜很愛禱告,喜歡在主的面前傾心吐意。她手上事奉多,但親近主的時間絕對 不少。有一次她帶著我禱告,向上帝獻上讚美、感恩,還記得閉眼禱告時大約下午三點多,天還很亮。剛開始時乾澀得難以開口,但是漸漸在禱告中感受到上帝的 愛,不僅禱告不覺枯燥,更有一份甘美從心底油然而生。當敬拜告一段落,張開眼,天已黑了。現在回想起那次的体驗,心中還有絲絲甜蜜的餘味。 我深知,她充滿精力、活潑事奉的秘訣,在於每日肯花許多時間親近主。在親近主、讚美主當中,她享受上帝大愛的甘甜,而這份甘美的關係成為她事奉的動力。每日 親近主,竭力向主表明心中愛意,是事奉絕不可少的一環。也惟有這樣子定意以行動愛慕上帝,才能摸著上帝的心意事奉。這道理淺顯易懂,卻常受人忽略,尤其是 服事擔子繁重的人,更容易頭腦認知這項道理,卻仍身陷“不顧彈盡源絕,人仍衝鋒陷陣”的事奉型態中。 施伯母 第一次見到施伯母,是以逃之夭夭收場。事情是這樣的﹕我在教會遇見她,早聽說她是牧師的丈母娘,來探訪女兒。我對她微笑,打個招呼,沒想到她眉開眼笑回應我,並且熱情 地拉著我的手,操著濃濃鄉音的國語,說﹕“來﹗我背聖經給你聽﹗”她不是背一節,也不是背幾節,而是背出一整篇。其實我當時聖經也看過幾遍,但她鄉音好 重,我聽不出她在背甚麼,更別提搞清楚出處。 這下可慘了!要是她背完後考問我經文內容,該怎麼辦?一身冷汗直流。終於她背完了,咧著嘴對我笑,我只有乾笑以對。接下來,她又開始哇啦哇啦地講一堆話,可能是在分享這段經文的內容,而我只有繼續乾笑的份兒。好不容易等她鬆了握住我的手,我立即落荒而逃。 沒多久,我們搬到溫哥華,碰巧是施伯母住的城市。我們禮貌性地拜訪她,沒想到因而拓展了我的眼界。雖然我和施伯母參加的是不同的教會,再加上我工作忙碌,接 觸並不算頻繁。然而每次碰面,她總是精神抖擻地分享上帝的話語與上帝的作為。雖仍時有聽不懂的地方,但次次見面都大有收穫。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