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职或带职?(崔思凯)

崔思凯

       看完《举目》第九期熊璩所写的<基督徒的文化使命与双职事奉>后,引发我有以下的思考:

一、全职服事更神圣?

         一些基督徒,尤其是刚认识主的基督徒,常发现教会中谈论的某些问题,他们觉得很重要却在圣经中找不到出处。

        其中较显明的,就是全职服事这个议题。多数信徒都认为全职服事的传道人或是牧师,是很值得尊敬的。若是有人问,如何成为一位全职的传道或牧师呢?通常的答案都是,你需要有个呼召。接下去会问,如何会有呼召呢?答案是,只有有呼召的人才晓得……

         当我们去圣经中找答案时,似乎找不到圣经中有什么教导,叫人去羡慕做全职的工人,但是有叫人羡慕先知讲道的恩赐(《林前》14:1)。也找不到例子,说明一个全职的工人比一般的职业更神圣。

二、旧约中的全职服事

         从旧约的角度,我们来谈一谈全职事奉。摩西在旷野时,神就指示他,利未人是被神呼召全职服事神的(《民》3:12)。那时大概有两万两千个利未人(《民》 3:39),不是所有的利未人都可以成为祭司,只有亚伦的子孙才可以成为祭司。其他的利未人只在祭司的指导下,在圣殿里做各式各样的事奉,可以成为教师或 管理,守卫或甚至是收圣殿的税。

        这个传统延续到大卫作王时,在《代上》24章看见,当时撒督是大祭司。主前四百八十六年,当迦勒底人侵占耶路撒冷时,尼布甲尼撒王把圣殿毁了。直到所罗巴伯回来后,重新建造圣殿,圣殿的制度又恢复。祭司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主耶稣时,在圣殿里服事的祭司还是照着旧约的律法。

        可是当时即使是撒督的后代,人数也很多,而圣殿只有一个,所以撒督的子孙多数人是轮流在圣殿里服事。在《路》1:23,看见撒迦利亚在圣殿里服事,他每六个 月在圣殿服事一个礼拜(注1)。你可以叫这些圣殿服事的人是全职,但是他们有许多时间是在休息的,而且这些利未人不需要有所谓的特别呼召,他们生下来就被 选择做全时间服事的。

         你也可以说利未人是神圣的,比其他以色列人神圣,也可以叫其他的以色列人为平信徒。假若用这原则来看,大卫和耶稣都不能称为圣职人员或全职事奉。因为他们不是亚伦的后代,也不是利未人。从血统来看,他们是犹大的后裔。

三、新约中的全职服事

         在新约里,耶稣是不是一个全职或半职的神职人员呢?那也不清楚。前三十年,他没有出来全职传道时,他是带职,是一位木匠。使徒保罗是否是全职或半职传道呢?也不清楚,因为在他传道生涯中,他有时织帐篷,有时是全职。

         在整本新约中,好像找不到一个出处,是特别强调要全职或全职比带职更神圣。可是在耶稣基督时代,撒都该人在社会中确实是一个高贵的阶级(注2),一些圣经学 者认为他们是撒督的后代,而且当时是在圣殿里服事。其中也有人是做生意或在政府里做官,可很显然地,他们被社会认为是高贵的阶级,比平信徒高人一等。

        《徒》5:17中,指出大祭司和许多有权势的社会人士,都是撒都该人。所以当时是有一个分界,与撒督后裔连上关系的,是尊贵的族类。

         可是圣殿祭司的制度,在主后七十年,当提多将军入侵耶路撒冷,把圣殿夷平时,这个制度也跟着走入坟墓。从那时到现在,再也看不见圣殿与祭司的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新约的教会。

         神为什么让祭司的制度从历史中消失,而以新约的教会来代替?《彼前》2:9说到,神圣祭司的身份已经被每一个信徒所取代,而大祭司就是主耶稣基督。在《希伯来书》4、7章特别强调这一点,而且圣殿也取消而以基督的身体代替(《约》2:20)。

         旧约所有的祭司或大祭司制度,是新约教会和基督的缩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敬拜神,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建筑物与地点,只要在耶稣基督里随时都可以。每一个信 徒都是蒙召为神圣,所以在《林前》1:1-2,保罗称每一位信徒为在耶稣基督里的圣徒。《弗》1:4中保罗又说,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在创立世界以前,神在基 督耶稣里特别拣选的。

         如果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呼召、拣选还不是我们人生最高的呼召,我们还需要其它的呼召以成为全职的传道,才能使我们更神圣,那我们就不是照着圣经的神学来做了。

         今天整个圣殿制度已经被教会取代,在《弗》1:21说明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没有一个人可以有比成为神的儿女更高的呼召。我们应当每一天都来庆祝神给我们这 么大的呼召(就像耶稣基督在《路》10:20教导他的门徒一样),这是超过世界上任何成就,包括在福音的事工或服事主的事工上的成就的。

四、从历史的角度看

        虽然我们说在新约中找不到一个圣或俗的职业观,但是这个圣俗的职业观,从耶稣基督的时代到今天从来没有消失过。在初期教会,有教师、牧师、执事、主教。因为当时教会发展很快,这些人需要花时间来牧养、教导、照顾羊群,所以不可能再有时间以他职谋生,所以他们变为全职。

        《林前》9:4-10中,可看见保罗要求会众负责这些全职人的生计,以便让他们心无旁顾地来牧会、教导等。但保罗这么说,并不是强调他们的职业高低,而是强调教会有这样的需要。

        可是这样的全职,以后在教会的历史中,变得越来越制度化。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教会的组织系统渐渐地变成一个固定的制度,开始实施主教会议等等,后来更把罗马 的主教认作普世教会的教皇。在主后440至460年,当罗马主教李奥被人尊称为第一位主教时(注3),这个教皇制度就开始了。

        在教皇制度中,教皇是神圣中最神圣的。公元800年圣诞节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更由教皇李奥三世替他加冕(注4),因而可看出教皇不只是教会中神圣之神圣,也在整个世界的制度里,成了最高权威。

         另一个促成圣职与平信徒分野的因素,就是修道院的制度。从三世纪开始,为脱离罗马天主教制度的影响,很多虔诚的基督徒走到旷野,整天都来敬拜神,读圣经或者替他人祷告。他们对教会起到了净化作用,很多初期的教皇都是教士或修士出身。

         可是由于制度化的影响,教皇开始腐化,到十至十五世纪,腐败程度步入高潮。当时许多教皇都有私生子,而且以贿赂甚至谋杀等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教皇地位(注5)。所以当时许多基督徒,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因为最神圣的全职人员,变成了最腐败、最有罪恶的。

       这是造成宗教改革最主要的原因。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者,反抗罗马天主教会,反抗其制度与不正确的教导。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提倡回到圣经,来检验任何教义与制度。 他们发现《彼前》2:9说,每一位神的儿女都有祭司的身份,而非少数的教会神职人员才是祭司。加尔文更是认为,应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神圣,而不仅是在教会 服事时。

        路德发展出一个呼召的观念,即觉得呼召不需要像天主教的教士那样,到旷野去才叫呼召。十九世纪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这样的呼召给了世俗的职业极高的价值和道德的意义,这样的呼召观念让每一个职业都有其宗教的意义(注6)。

         此外,另一个观念,也是从圣奥古斯丁到马丁路德,到今天,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就是社会与教会的观念。一个信主的人,他属于神的教会,可是他也活在这个社会 上,需要对社会制度与权柄有所顺服。但是这两个制度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就产生一个问题﹕我们对这两个制度,是用同一个态度,还是采取不同做法?有的基督 徒就会认为,世界上的制度与世界上所有的职业,意义都很低,只有在教会里的服事,才有真正的意义。在这种观念下,世俗的职业当然不重要,也没有什么价值。

五、现今时代的现实

第一个现实

          据最近的一项统计,北美华人教会有很大的百分比,是没有全时间工人的。这样的教会,反映出两点。第一点,大家对成为全时间的工人裹足不前。许多基督徒认为, 这是一条不归路,一旦选择了,就不能再有所谓的改行。这样的想法,虽然强调全时间服事的严肃性,但是不是合乎圣经的教导,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第二点,就是 在有许多基督徒积极服事的教会中,如果没有全职工人,大部份的奉献就直接用在传福音训练方面。所以可以有更多的人听到福音,更多的信徒接受训练。其实教会 的服事本就是每一个信徒的责任,一个教会的兴旺不在于少数几个全职人员,而在乎大多数基督徒的奉献呼召。当众人都有呼召去服事时,教会就开始兴盛。

        在这样的教会里,所谓的平信徒与他们志愿的服事,成为教会的生力军。这样的心态是符合圣经教导的,因为人人是祭司,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所重用的。其实,初期教会福音传得这么快,当然有领袖人物的影响,但是也靠广大底层社会会友的回应。

第二个现实

        许多全时间的工人,在服事许多年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全时间的牧者,因为没有牧养恩赐,或没有教导恩赐,只适于做个行政人员。但是拘泥呼召观念的捆 绑,他不能说我不做牧师,只做教会行政人员。同时又因教会太小,无法支持一个行政人员及一个牧者,且全职人又不能回头找世俗职业,所以整个会众也都在沉默 中忍耐。

        很可能是因对圣经的认识错误或有所偏差,而在困境中找不到解套。但若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就知道,神呼召我们不是到一个职位上,而是到一个事工上。其中的差距就是,职位可以改变,但事工的异象不会改变,事工的异象是建立在别人的需要上。

        就如保罗在《徒》26:18-19,“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 同得基业。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我们可以有职位也可以没有职位,但我们整个事工的异象永远存在。

         譬如一个行政人员,他的事工可能是支持事工、行政管理。但当教会无管理的需要时,他的职位可以停止,他可以出去自己谋生,或是可以在别的福音机构作管理。等教会经费充足后,他可以再回来。所以我们应该把职位与事工的异象分开,不必用职位作为呼召的对象。

第三个现实

         从近两年一连串经济不景气与公司倒闭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在美国或中国,市场经济里急需新的理念,社会需要严肃的道德反省。

        经过Enron、Worldcom、K-mart等大公司的倒闭事件,美国许多经济学家、分析师都同意,市场低迷的原因,是投资大众对公司高层管理人缺乏信 心。说穿了,经济的蓬勃,需要建立在公信力上。大众公信力反应了高层人员的道德水平,所以今天是重整世俗职业、道德观念的时候。

        这样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职业观念,都需要重新调整。当我们看重我们所投身的职业,晓得我们是带着神儿子祭司的身份,在世界上服事众人的时候,我们的职业就变得严肃而有意义,不只是朝九晚五的谋生工具而已。这是今天社会对我们的呼喊,不晓得基督徒有无听见?

        2002 年12月底,报上刊登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在一项谈话上(注7),公开表示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危机,就是在于干部贪污或滥用权力,逼得老百姓造 反,若是这种情形不变,中国共产党根基会动摇。

        可见,在半市场经济的中国,需要的也是职业观念重整,需要有所谓的呼召。今天中国的许多官员、商人,已经是 基督徒,虽然很多人不公开说,但是在他们心里,对上帝神圣的呼召已经开始回应。这岂不是主耶稣所说作光作盐的时候?我们晓得我们可以从事世界上的职业,职 位也可以改变,但是服事人群、传播福音、爱人,是上帝给我们的呼召,永不改变。

         而这是因祂先呼召我们出来,成为祂的儿女。所以我们的整个人生,我们的工作,有了不同意义。我们不再是一个小小的人,每天朝九晚五地谋生,我们是天国的大使,是天国的子民被派到世上,服事这个世代,服事我们周围 的人。工作、职业是我们服事的一个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时,就会对我们的职业有一个严肃的观念,把在神面前、在教会服事的严肃态度带到工作上。

         英国十六世纪有一位首相,叫做汤玛士摩尔,他为了服事上帝,所以服事国王亨利八世,尽忠职守。当国王不照着神的原则做事时,他仍然忠心地效忠神,也照着神给 他的话来劝勉国王。但是国王没有采纳,最后送他到断头台上。他最后说了一句话,“首相的职位可有可无,但是我不能违背神给我的呼召而说谎,不照祂的旨意去 做以求偷生。”最后他死在断头台上,但他的风范永远活在我们面前。

结语

      求主兴起许多像汤玛士摩尔这样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与职业上有呼召、有忠心,不管是在教会或社会里一样服事主。汤玛士摩尔的风范,今天仍然大声地向我们作见证。在这世代里,用我们的工作、生活,见证新生命的大能,把人领向基督。这不是大使命的意义吗?


1、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1989)
2、Nelson’s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P.939
3、Justo Gonzalez,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P.242, Prince Press 1984
4、同上
5、同上
6、Max Weber,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Talcott Pansons, P.89, Charles Saibner’s Sons, 1958
7、《世界日报》2002年12月31日,P.A2
作者现在美国密西根州Oakland大学教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