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其所以然 ──谈仪式与典礼(周学信)

周学信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9期

迟疑态度

       近年来,中国学生、学者与移民涌入西方,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仅得到更多的机会,还找到了耶稣基督。这些新归正的中国信徒,使北美的华人教会,产生了重大的改变。

        这些新的信徒对于基督教信仰,似乎很积极,易于接受并且开放,甚至愿意服事并投入教会的事工。然而,有许多人尽管心里相信,但对受洗、完完全全地加入教会 ──耶稣基督的身体里面,却往往很犹豫。有许多人认为,仪式(rituals)与典礼(ceremonies),对于他们的信仰,并不重要。

       但事实上,这些仪式与典礼,对于他们的信仰与教会认同感重要无比,所以他们迟疑不接受的态度,使许多教会领袖觉得很困惑。

       然而,他们的这种表现并不令人太惊讶。因为北美大多数的教会都是独立教会或者“信徒”教会。这些教会大多数都是从查经班开始发展出来的。查经班乃是以少数委 身的领袖为中心的较松散的组织,有很强烈的信念要传扬福音和研读神的话。这些独立的中国教会,在精神上很像更正教宗教改革之中,“自由教会”的支派。

      “自由教会”这个称号,可以回溯至第十六世纪。它源自最早期信徒聚会时,自认为是“主的自由百姓”。他们认为教会的存在,并不是由于组织结构或者外在仪式,而是忠心的信徒自动聚集的结果。他们认为教会的神圣属性,不在于场所、事物或者仪式,只有圣灵的内住才是圣洁的。

        这种看法否认教会行政的所有阶层,不仅具有逃避中世纪主教管辖权的意义,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所有教会的圣职人员都敬而远之,而且也“豁免于”国家或者帝国的命令。因此,信徒可以根据自己的良心,无拘无束地相信,在圣经与圣灵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基本权威。

        任由“自由”或者“信徒”教会率性而为,会使华人教会积弱不振,导致传统、仪式与典礼的退化。我们从开始就必须防范这些偏执的想法,例如认为教会传统是人类的发明,一定会与圣灵默示的圣经对立,阻挡圣灵在信徒与地方教会生命中发挥力量。

        这种视仪式与典礼无关紧要的看法,将圣经的清楚教导扭曲。那么,承认仪式与典礼对于教会的重要性,有何意义呢?它为何在基督徒生活上占有中心地位呢?

特殊的表示

        首先,我们要明了,何为礼拜仪式(liturgy)?这个词的意义就是“子民的工作”。早期基督徒使用这个词,指称他们在每周第一日,聚在一起敬拜神所做的 事情。他们所献的,并不是广泛、普遍与漫无边际的敬拜,如我们在异教世界中所见到的那样。他们的敬拜代表一件事:遵守圣餐的礼拜仪式。

        无数基督徒,甚至圣职人员,都不了解这词的意义,因为在更正教中,很久以前就将其失落了,我们抛弃了多少好东西!

        早期基督徒把礼拜仪式视为他们特有的工作,在圣餐中向神敬拜,也就是向神感恩。

        教会的礼拜仪式包括两个要素:仪式与典礼。仪式代表话语,典礼则代表行动。许多人认定,典礼是死气沉沉的,或者更糟糕,是胡闹以及毫无意义的。他们把教会的礼拜仪式,视为一个“表演秀”。

       但这种看法错得太离谱了。它忽略了一个重要东西:典礼的本质。当然,有些典礼真是浪费时间,更有些典礼只是为了娱乐。然而,典礼却是我们生命结构的一部份。我们是恪守典礼的受造者。

        我们只要多想想,就可以了解这点。对于我们越重要的事件,我们就越使它典礼化。我们只要举出人生最基本的三个经验:出生、结婚与死亡,就可以証明。我们和动物都会经历这些事件,但我们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于仅经历过这一切并不满足,我们必须另有表示,那就是举行典礼。

        这似乎是我们人性的注册商标,我们这些例行公事,表达出一个重要讯息,即我们了解某事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举行典礼加以庆祝。

        举例来说,交配是我们与狗类共有的天性。但是我们与犬类不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肉体活动大有意义,因此我们是从婚礼以后才开始做这事。几乎所有文化都有很精致的婚礼。男女婚配是自然而然的例行公事,但是每一个婚姻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凸显其独特性的办法就是举行婚礼。

        那些认定典礼与仪式纯粹是额外的人,把典礼仪式当作蛋糕上的糖霜,与原物很少有本质关系。但是,好好想一想,每次我们诉诸典礼时,我们绝非为了逃避,或者掩饰什么,反而是要凸显事情的整体意义。

        典礼帮助我们处理无法控制的因素,绝非在我们与真理之间树立一道藩篱,而是要使我们更接近真理。它使真理向我们戏剧化地呈现出来。典礼可以表达纯靠言语无法述说的事实,使我们超越显然可见、解释说明、言辞表达、命题主张和理智思考的层面,而达到事物的中心。

        典礼是构成我们行为的基本要素。我们举行典礼,并没有比饮食和行房,更需要圣经的根据。圣经并非无所不包的万用手册。它为我们人类开启神的异象,这异象会拯 救、改变我们人类的生命,使我们充满活力。它绝对不会打击人类的潜力、渴望与能力,反而可以拯救并使之得到自由。禁止举行典礼,甚至不信任典礼,并把对于 神本身的敬拜,降低到只有语言所能做到的贫乏程度,对基督教都是致命的打击。

有鞠躬的对象

        礼拜仪式最初出现于教会史上,是当教会从五旬节圣灵降临的光辉进入历史的天路历程时。这就深入又强烈地触摸到我们。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说:它唤醒我们里面的一切,它要把福音的内涵向我们表达出来。因为这就是礼拜仪式的本质:以典礼的方式把整个福音剧本演出来。

        这个福音信息的演出,会使许多基督徒踌躇不已。它是一个游戏吗?是一个哑剧吗?或是愚蠢的行为吗?它是不是要把伪装与哑谜偷渡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吗?这一切鞠躬与东转西转的行动,难道不会偏离简单的福音真理,退回到异教世界中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答案简直垂手可得。这一切行动都与被演出的主体有关。正如我们所知的,典礼乃是我们人类生命结构的一部份。我们确实是在表演,而我们未来也会继续表演。没有人能够禁止我们从事演出。

        最反对典礼的人,或许会嗤之以鼻,甚至脱离所属的教派以示抗议。但是就在此时,他已经露出问题了。那就是他在遵守他自己所坚持的典礼,把他所相信的,用一种典礼的方式演出。

        然而,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仍然会有反对声音说,举行太多典礼是很糟糕的,而且有些行动看起来确实很像异教徒的行为。举例来说,佛教徒和道教徒不都常常鞠躬吗?若基督徒鞠躬,会让人觉得他们模仿异教。

        回答这个,仍然不费吹灰之力。基督徒聚在一起来演出圣餐仪式,在提到圣名时鞠躬,回教徒鞠躬,佛教徒鞠躬,我们所有人都行礼如仪。问题的关键只在于:“我敬礼的对象是谁?”如果对象是佛祖或观音菩萨,那么应该反对的就不是鞠躬,而是鞠躬的对象。

简约的婚礼

        论到是否举行太多典礼,这实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人可说他的立场具有完全可靠的根据。我们的生日派对应该包括多少典礼部份呢?我们是否应该把客厅的灯光 弄暗,从厨房里拿着蛋糕列队进场,暗示大家当队伍到场的时候唱歌呢?或者当我们用完正餐的时候,从冰箱里拿出蛋糕,就该找出火柴点燃桌上的蜡烛?

        谁能回答这些问题呢?这些答案完全取决于,针对这个场合,我们希望有多喜乐与尊严感,要到哪一种程度。

        回到结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许多典礼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一对新人如果略过其中任何一项,仍会是合法有效的婚姻。并没有任何新娘必须有女傧相,更不用说 打扮得花姿招展的伴娘了。也没有任何新娘必须穿结婚礼服。慢吞吞的婚礼程序,可以省下来,把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新郎大可随随便便地带着新娘,走到地毯的另一端。戒指当然也可以省下来。

        这种简约与务实的婚姻,唯一的问题在于,没有考虑到我们的身体和内在的需要。不但我们的身体和想像 力,其实,连我们的理智和心灵,都想要从事表演。例如,就我们相信的,人世有一个很微妙的奥祕叫做女性气质,并且童贞本身就是一个最高贵纯洁的质素。那 么,我们要把它完全展现出来。不仅在我们的思想里,不仅在我们的文章里,更要穿上洁白美丽的衣裳,向天上、地上与地底下宣告:“看哪!看哪!这里有一位新 娘!”那么,这个精心筹划的婚礼,是太过于小题大作吗?而且,婚礼为什么这么缓慢呢?是因为悲哀吗?是因为新娘不情愿吗?都不是。婚礼中庄严的节奏,反而 是代表“这里正在举办伟大与喜乐的典礼,让我们不要等闲视之。”这个典礼的进行速度与姿态举止,反映了我们认为必须持守之物。它们把这个意义栩栩如生地展 现了出来。若只靠语言本身,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在礼拜仪式中,我们借着信心进入救赎,把未来在新天新地才会实现的、完美的里外合一预先表现了出来。我们弃绝使身体与心灵、姿势与思想互相争斗的分裂世界。我们借着演出真理,学习何谓真理。我们借着真心诚意的点头鞠躬,见证我们的内外已经复原、天衣无缝。

        我们借着跪拜,教导我们不情愿的心灵如何敬拜。我们借着十字架,向天上、地上、地底下及我们最深处的存在宣告,我们真的是在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记号之下。我 们不再以里面的信仰为借口,来拒绝外在的姿势。佛教和摩尼教或许也会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受到他们影响的结果。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作者生长于美国,现任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教授。若读者对于仪式与典礼方面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来信或投稿深入讨论。

One response to “知其所以然 ──谈仪式与典礼(周学信)”

  1. […] 知其所以然 ──談儀式與典&#311…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