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教词汇知多少? (二)(李秀全/林静芝)

李秀全/林静芝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8期

(十)信心差会(Faith Missions)

         十八世纪末,西方教会兴起不同型态的差传机构(差会)。十九世纪初,基督教各大宗派与公会也纷纷成立差传单位。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神兴起独立、超宗派的“信心差会”。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戴德生(Hudson Taylor)于1865年,所创立的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1887年宣信(A.B. Simpson)在美国成立的宣道会(C&MA);1893年由两位加拿大与一位美国宣教士成立的苏丹内地会(Sudan Interior Mission,后改名为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Ministries);以及1895年史考特(P.C. Scott)开始的非洲内地会(Africa Inland Mission)。

        “信心差会”有几个特点:(1)“信心差会”异于其他 “宗派差会”,不在沿海地区发展福音事工,大胆地向内陆进军。(2)十九世纪中,许多“宗派差会”信仰偏向于社会福音,看重社会关怀、忽略直接领人归向基 督。“信心差会”则绝大多数属于基要派,看重圣经权威与直接布道。(3)“信心差会”相信上帝是丰富信实的,必然会供应差会与宣教士之所需。

        另有一类的“信心差会”,是为特别事工而设。如宣教飞行团契(Mission Aviation Fellowship),远东广播公司(Far Eastern Broadcasting Company),以及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十一)回国述职(Home Assignment or Furlough)

        宣教士在工场事奉一段时间之后,回到本国休息与事奉,80年代之前称之为休假(Furlough),后改为“回国述职”(Home Assignment)。传统差会以四对一之比例安排回国时间的长短(如:四年在工场、一年回国述职)。然因现在交通发达,已有不少差会采弹性安排。

        宣教士全家返国期间,除休息身心,并照顾陪伴家中长辈之外,也应接受新知与灵命的更新。同时,对母会与差会也要负起传递异象与鼓励后进之责。

(十二)福音预工(Pre-Evangelism)

        顾名思义,“福音预工”就是传福音的预备工作,是宣教的先头部队,为信仰开路,预备人心(除去成见),建立关系,得到对方的信任,再清楚、系统地讲解福音,诚恳邀请对方接受福音。

       “福音预工”是传福音不可或少的策略。主耶稣曾讲过撒种的比喻,“福音预工”就是预备好土的工作。应雅各牧师(James Engel)把一个人从对福音毫无认识、毫不关心,经过有人向他介绍福音而接受主耶稣,到有心跟随事奉主,形容成一条从负值到正值的直线,这恰能说明“福 音预工”的重要。

        过去两百年宣教历史里,特别在第三世界,“福音预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宣教士进入新的工场之后,办学校和育幼院,开医院与农场,成为福音的“施洗约翰”: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太》3:3)。

        除了这些传统的社会关怀之外,还有另一类的“福音预工”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基督徒的“生活见証”和教会的“合一见証”(《腓立比书》的主题)。而这些,却正是最有力的福音预工。

(十三)宣教年会(Church Missions Conference)

        地方堂会(或宣教士的母会)在近代普世宣教的事工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地方堂会除了推动祷告与金钱的支援以外,还要安排短期探访队,关怀在第一线的宣教士。这一切宣教事工的推展,需要教会长期整体的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多伦多的民众教会(The People’s Church),以及美国波士顿的公园街教会(Park Street Church)相继举办“宣教年会”,对美加福音派的教会影响甚钜。

       “宣教年会”是教会一年一度宣教事工的最高潮。利用一个特定的周末,或一整个月,举办“宣教年会”,安排回国述职的宣教士分享他们的见証与负担,邀请不同讲员传递宣教信息,或带领与宣教有关的工作坊(Workshop)。

        “宣教年会”至少有两个主要的目的:(1)举目向田观看(收集教育性的资讯与教导:Be Informed)。(2)定睛向心察看(培灵性的挑战与参与:Be Involved)。

(十四)教会增长(Church Growth)

        “教会增长”是一个以《马太福音》28:18-20节为根据,以主耶稣大使命(使万民做主门徒)为前题,由马盖文牧师(Donald McGavran)带领的、探讨教会有效成长与植堂的福音宣教运动。

        马盖文牧师曾在印度宣教三十年,他发现在1950年代,差会投入十二万五千美元,只带了五十二位印度信徒加入教会。他从此致力于收集、分析、检讨并归纳各地教会发展的资料。

        1955 年马牧师完成他第一本著作,《上帝的桥梁》(The Bridges of God)。此书被称为教会增长运动的“大宪章”(Magna Charta)。1970年他又完成另一本教会增长的经典大著:《认识教会增长》(Understanding Church Growth)。三十多年以来,此书一直是研究教会增长学的标准教本。

        1961年,马牧师创办了“教会增长学院”。1965年,他应邀担 任南加州富乐神学院世界宣教及教会增长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School of World Mission and Institute of Church Growth)的首任院长。数十年来马牧师的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除了培养学院事工人才之外,也为全世界各地投入了大量装备齐全的宣教新力军。

(十五)创启国家(Creative Access Nations)

        从宣教的角度来看,全世界可以分成两种地区:“开放地区”与“关闭地区”。在开放地区,宣教士可以自由传扬福音;在关闭地区,政府严格限制传福音的行动,若 公开向当地人传福音,可能被政府逮捕、下监或被驱逐出境,如:在马来西亚向马来人传福音。同时,这些国家也不欢迎宣教士入境及长期居留,因此不发给宣教士 签证,如印尼等回教国家便是如此。

        “向福音关闭的国家”,在宣教学上被称为Restricted Access Nations(RAN)。根据1990年的资料,全世界有一百一十九个国家是向福音关闭的国家,总人数约有三十九亿人,而且逐年增加。难道宣教事工对这 些国家只有“望门兴叹”?何况今天全世界更有十三亿回教徒,如何去向他们传福音?

        感谢上帝的帮助,多年来宣教士前仆后继地努力,藉用各种“创意的管道”及“创意的传福音方式”,默默地进入这些国家传福音。虽然艰辛,成绩也不斐然,却将福音一点一滴地渗入这些国家的土壤中。因此,宣教学者改 称这些国家为“创启国家”(Creative Access Nations)(CAN)。

(十六)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是指宣教士正式进入新的工场,在适应新环境时的一种心理状况。“文化冲击”首次出现于《实用人类学》(Practical Anthropology)期刊中,欧伯(K. Oberg)的一篇文章:〈文化冲击──新文化环境的适应〉(Cultural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文化冲击”几乎是每一个涉足新环境、“失去社交平衡”、“无法预期对方会如何回应”的宣教士的必经之途,是要学习的一门功课。亦有许多宣教学者以“文化压力(Culture Stress)”取代“文化冲击”。

        新上任的宣教士在走过“文化冲击”的历程上,一般有四个不同阶段的过程:(1)蜜月期(“什么都可爱!”):这是学习新语言的黄金时段。(2)失落期(我好 恨!):这段时间宣教士很容易变得挑剔,觉得无助,有失落感和失去安全感。(3)接纳期:学习到“自我解嘲”,可以化解许多困境。渐渐也学会“尊重”、甚 至“激赏”新环境与新文化。(4)稳定再出发期:渐渐与新文化认同,也产生新的“归属感”。总而言之,“文化冲击”对宣教士有正面的意义和建设性的帮助。

结语:

        宣教词汇还有很多,本文摘选的仅为其中一小部份。在普世宣教事工上,我们夫妇只有七年经验,仍在继续学习。撰写本文仅为“抛砖引玉”。

        近十年来,欣见许多来自中国的海外学者、学人接受信仰,不但成为基督门徒,也有多人献身全职事奉。盼能借此短文,帮助弟兄姊妹对普世宣教有初步认识,进而挑 起宣教的担子,何等期盼海内外华人信徒看重主耶稣升天前所颁布的大使命(《太》28:18-20),积极投身宣教,使中国成为“宣教的中国”。

作者现任美国校园团契/海外校园海外事工部主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