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推銷員(基甸)

基甸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5期

        我發覺自己跟《海外校園》好像有一種特別的“情份”。

        我於1992年10月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信主,《海外校園》是同年11月創刊的。於是我剛剛信主就開始閱讀《海外校園》。這份精美的福音刊物很快就以其清新動人的風格和情理兼備的內容,吸引我成為忠實的讀者。

        我在的這所美南小城的查經班原本就沒有牧師,後來又發展成為教會,也很缺同工。我們一些信主不久的弟兄姐妹就開始在教會事奉,邊做邊學邊成長。剛創刊的《海外校園》,成為了我在初信的日子裡蒙恩成長的很大的幫助。

        1996 年我開始“觸網”,在中文互聯網上參與基督信仰的討論。剛剛上網,我還不怎麼會寫“帖子”,常常就抄《海外校園》的文章,或者在自己的網帖中引用《海外校 園》文章裡的話,逐漸感覺到《海外校園》跟網路福音好像有一種密切的關係,自己不知不覺中已成為《海外校園》的網上“義務推銷員”。

        在網下,我和妻子也常常把《海外校園》介紹給我們的朋友,並且開始為幾位還沒有信主的親友訂閱。在教會,我們也常常向弟兄姐妹和慕道朋友“隆重推薦”這本我們鍾愛的刊物。我們自己家裡則訂了兩份,好隨時送給或者借給朋友閱讀。

        連我們的小兒子都從小受到“薰陶”,他剛剛學會說話,就會手裡拿一本《海外校園》晃著。人問他看什麼書呢,他就用帶著十分稚氣和三分四川口音的普通話說:“海-外-校-園-!”

        幾年的時間轉瞬即逝,《海外校園》內容越來越豐富,作者群越來越大。海外學人信主的越來越多,網路福音也越來越興旺,我自己在教會和網上都蒙上帝的恩典和帶領,跟《海外校園》的關係也隨著時間推移日益密切。

        我和妻子的信主見證和我們的育兒感想,都被《海外校園》錄用發表。我們在亞利桑那的教會,每年出一期《雲彩集》(見證集),我和妻子一邊參與編輯,一邊把《雲彩集》寄給《海外校園》,推薦上面的見證。我在網上看到一些好的文章,也會常常“忍不住”向《海外校園》推薦。

        當這些文章在《海外校園》上發表的時候,看著自己熟悉的弟兄姐妹和網友的文章,在自己喜愛的刊物上登出,可以給更多的人帶來幫助,我心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因為網路福音跟《海外校園》有很相近的讀者群和福音及文化使命,《海外校園》繼續在網路上保持其魅力和深遠的影響力,我仍然常常轉抄《海外校園》的文章來幫 助網友,而在越來越多的中文福音網站論壇上,也常常看到其他網友轉抄《海外校園》的文章,《海外校園》的網上“義務推銷員”隊伍日益成長壯大。

         2001 年,我介紹網路福音的文章相繼在《海外校園》和《舉目》(海外校園雜誌社為具有時代感和使命感的基督徒所辦的季刊)發表。當《海外校園》編輯在我妻子的見 證後面介紹她說,“她先生是本刊作者基甸”,我第一次意識到《海外校園》把我也當成其作者的一員了。我一面覺得自己不配,一面也為上帝的恩典感恩。

        其實這幾年跟《海外校園》“相交”,我自己受的益處最多。《海外校園》對我自己的追求、成長和事奉的幫助,是無法用三言兩語述清的。上帝恩待我,讓我跟這份 深受青年知識分子喜愛的刊物“相交”,我也因此認識蘇牧師、蘇師母和呂弟兄等《海外校園》的牧長。他們常常通過網路“電子牧養”,給我們具体的幫助和鼓 勵;我也有幸認識幫助《海外校園》電子版上網的“聞神羊”弟兄等同工,像他這樣默默忠心事奉的“義工”,給我很大的感動和激勵。

        一轉眼,我信主已經快十年了。《海外校園》的十週年“生日”也快來到。我的信主見證在《海外校園》登出的時候,《海外校園》的編輯給那篇見證加的題目,是“不是偶然”。我相信我跟《海外校園》的“相交”也不是偶然,因為這“相交”後面是上帝那一雙慈愛的手一路牽引。

作者來自中國成都,現在美國新澤西州工作,其基督信仰個人網頁“基甸連線”的網址為Ghttp://jidian.ccim.or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