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編者的話

BH66期—編者的話

       大衛曾讚歎,上帝的話不但能甦醒人心,使我們心思清明、洞徹濁污、脫離愚昧、成為智慧,而且還能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豐富,甜蜜,勝過蜂房滴下的蜜 (參《詩》19:7-10)。         怎樣才能享受到類似大衛的讀經樂呢?除了要追求、認識上帝之外,還要避免讀經的陋習(許宏度),並正面地參考、仔細觀察屬靈前輩的經驗與見證,積極培養讀經的基本功(蘇文峰);除了在理性、邏輯上明白經文,也透過感性認知來體會上帝的話語(施瑋)。在21世紀,更可善用電子媒體,隨時隨處都觸及上帝的話(談妮)。         聖經,是我們清除內心垃圾後,潔淨靈魂的糧食(溪水鹿);有人因此改變暴躁脾氣,靠在心中淌流的經句,遇事轉怒為喜(許尚利);聖經,甚至使無神論者魯益師,成為一生無悔的護教大師(臨風)。        在這個信息海量、思想多元、而精英輩出的時代中,不變的聖經,經歷了啟蒙時代以來,不同宇宙觀的挑戰、教會與個人的明證,加上聖經所記載基督復活事件本身的公共性和透明度,都證明了歷史中的耶穌是基督,而不僅是聖人賢哲,也使基督信仰不致淪於道德說教(呂居)。           難怪,有人反覆讀經,有滋有味,且樂於記誦,不是因為懼怕刑罰,乃是因為喜愛上帝的律法(參《詩》119:16)。

No Picture
編者的話

BH65期—編者的話(編輯部)

“靈命成長就像一個嬰孩長大成人一樣,不是一蹴可就的。它需要時間,需要忍耐。靈命的成長沒有固定的公式,更沒有捷徑可循,而是基督的生命興旺,舊我的生命衰微後,自然產生的。你不要講求方法,只要注意那些最根本的原則就夠了。” […]

No Picture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BH64期

本期《舉目》特邀賴建國從解經的角度,談人需要先懂得欣賞這個美麗的受造世界,才能順服上帝的旨意,關心環保;劉志遠答辯環保人士對基督信仰的攻擊,說明人類共通的罪性是生態危機的根源,因此大地得贖的關鍵,在於人類的得贖;在加州成長的鄭榮潔,以環保律師的身份,見證環保事件後面有更深層的公義問題;張力揚提醒我們,面對地球所受的七項苦難,我們理當將善與愛,落實在生活中;談妮則舉生活小例,或可提醒對環保觀念的自我審視,或是激發更多實踐環保的創意。 […]

No Picture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BH61期

           政治,為“管理眾人的事”,自古就是影響教會如何為主作見證的重要因素。有政治權柄的基督徒,需要仰望上帝,好使自己有行使公義的智慧(參《箴》8:15-16);無政治權柄的基督徒,也有必要了解政治,並為政治參與者,懇求、禱告、代求與祝謝(參《提前》2:1-2)。             本期《舉目》陳宗清說明教會要在世上作光作鹽,一定得涉足政治。范學德補充,政治如文化、信仰,是信徒當去影響的生活層面之一。于明捷提醒基督徒若參與政治,目標在追求人的尊嚴與社會的公義。王敏俐舉摩西與約書亞為例,闡明基督徒政治領袖首在放棄自己的主權,才能將這個世代 “帶入”合乎聖經的世界觀裡。臨風則強調,聖徒要以謙卑來發揮政治影響力,以謀求人類社會共同的善、正義和福祉。            王星然寫了一個故事,描述因時代轉換而影響到學生事工方式的選擇時,竟然在教會中也發生政治(權力)鬥爭;而謝文郁續寫大陸政權改變之後,中國教會的第5個10年,即90年代的中國,因政治的變動而進入中國家庭教會大發展的時代。             顯然,透過《舉目》雜誌作者們的書寫,反映出21世紀的華人教會,逐漸脫離對政治的畏懼、疏離或反感,尋求更積極全面的福音影響力,並更誠實、坦然與勇敢地面對教會內部不完美的政治運作。

No Picture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BH59

牆,具有保護、界限、隔離、舒適等功用和效能。牆也可以是形容詞,使徒保羅就以 “牆”來形容人與上帝,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隔絕;既指律法與道德上的定罪,也指猶太人對外邦人的拒絕。但耶穌基督藉十字架除掉這種隔絕,並託付教會,將和好 與平安的信息,帶給世界(參《弗》2:13-18;《徒》10:36;《林後》5:18-20)。     […]

No Picture
編者的話

BH58 編者的話(編輯部)

成為一體,是上帝在設立婚姻時,對夫婦關係一個等同於命令的描述,既不僅止於元代管夫人、為了勸先生不要納妾而寫的《我儂詞》的纏綿,也不是近代男女在婚姻中爭權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