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生活與信仰

除非你想看星星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婷婷不語 除非你想看星星 不然不需要坐在黑暗中 黑暗是必須的 但星星本身一點也不需要黑暗 ──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 )         這首小詩,勾起我對去年夏天的很多回憶。   如此美麗的夜        露天陽台的對面,是和天空一樣深沉幽藍的Coeur d'Alene湖,有一兩點燈火在閃爍。風吹動樹梢,又從湖面捲過來,涼幽幽的,帶著水氣。        郊外的夜,寧靜得讓人忘記思考,只是那麼自然地就融入周遭的一切,成為其中溫柔的一部分。        我身邊是我信仰上的帶領者,一對美國夫婦:W和G。我們一起在躺椅上,偶爾低語幾句,然後又沉浸在頭頂那片無垠的星空裡。         我從未見過這麼美麗的夜。浩瀚無邊的天幕,擁你入懷。那深邃的墨藍,彷彿有一種安定人心的神奇力量,而漫天閃爍的星星卻又帶著歡雀──就像平安和喜樂,從來都是共生而和諧。         那麼多、那麼亮的一片星,離我那麼近,彷彿伸手可及。我的眼睛一刻也不願意離開。此刻,思維不需要,理性不需要,那浮躁的自我也不需要。我的眼裡只有那些閃爍著光芒、令人無比嚮往的星子,和變幻莫測、飄來飄去的雲朵……         突然之間,一個想法冒出來:在這片廣袤的星空背後,地球之外,宇宙之巔,上帝是否也正用祂慈父的眼睛看我?甚或在創世以前,祂早就為我預備了這樣一個夜,為我預備了身邊的人,只等我緩緩赴約?   黑暗是必須的        為了這一片星空,家裡所有的燈都關掉了。屋裡一片漆黑,陽台也是。關燈的一瞬,我的眼睛是那麼不適應,必須摸索著才找到躺椅。可,黑暗是必須的。只有在黑暗裡,才看得見星星的光。        星星不需要黑暗。無論是暗或明,是晴或雨,星星永遠在那裡。可是我們的眼睛,卻會被絢爛的燈光遮蔽,而錯過最美的風景。        黑暗可憎,可我們有時卻需要黑暗。這是不是很滑稽?就像在得意的日子裡,我們容易遺忘上帝。而在困境的痛苦中,我們才會深切呼喚,才會回到天父的懷抱。 […]

No Picture
透視篇

年輕人在微博上幹什麼?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崔衍        中國有四大微博網站,其用戶年齡分佈各不相同。其中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用戶,多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搜狐微博、網易微博的用戶,則更多集中於30歲以上的人士。        這是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研究揭示的一個現象。        調查顯示,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的用戶,多集中於20-29歲,均占據各自用戶年齡構成的60%左右。而騰訊用戶中,24歲以下的人群占據其整體的40%。        可以說,市場佔有量最大的新浪、騰訊微博,集中了互聯網的年輕族群。        “我們一起去咖啡館,然後各自拿出手機刷微博。”這幾乎成為年輕人約會的常態。他們隨時隨地更新微博,卻幾乎沒有意識到這是上網。 他們在微博上幹什麼?         年輕人生活行為的新趨勢,起源於他們的根本欲求,即“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效應,來伸張自身”的欲求。不斷實施自我表現行為的人的比例,在90後中,占到了63%,而70後則只有36%。         對於微博,他們的行為主要是“尋找”、“表現”與“傳遞”。         62%的90後認為“即便沒有購買需求,也會廣泛尋找相關資訊”。事實上,他們隨時隨地在尋找感興趣的東西,不需要有目的。        在自我展示上,90後傾向於“用加工的方式表現”,例如52%的90後,會使用圖片編輯軟件加工照片,然後張貼在微博上,人數比例是70後的3倍多。90後愛“曬”,這種“曬”,除了自我形象,還有日常生活。他們渴望展示全部自我,並非只著重於特殊經驗。 90後的微博行為        通過研究90後的微博行為,不難發現有三方面特徵:休閑相關、以年齡群體為中心,以及注重風格。        他們通過娛樂的方式,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導致戲謔與反諷的文化產品的更受關注,如,大V的言論和戲劇性事件。(編註)對于這類文化產品,他們進行選擇性的挪用與團體使用;透過特殊的消費儀式和風格(如解構),傳達禁忌的意義(即,違抗權威)。 文化消費        在此基礎上聚合的群體,是一種流動性的“後現代部落”:偶爾聚合,然後解散。而文化消費,正是後現代部落之歸屬儀式,以表明身份、劃分疆界。有趣的是,“正能量”的話語和真誠的生命,同樣被視為他們所接納的風格之一,卻並非是唯一。        微博的消費活動不再局限於以往知性、感性、體能為主的活動,起而代之的,是個性化、隨性、自我表現。比起“向著理想和憧憬的未來生活藍圖邁進”,當下的年輕人則更享受“通過交流各自的興趣和價值觀來相互影響、豐富彼此的生活內涵,從而不斷發現更多的新生活”。         因此基督徒青少年事工者,不妨這樣考慮:在分享年輕人的興趣愛好及價值觀的同時,要觸發他們提升自我存在價值之力,以及感染和凝聚他人之力,將福音傳遞出去。 本文數據除注明外,均來自“博報堂生活綜研”之調查報告《生活者“動”察2013》。 […]

No Picture
事奉篇

早晨起來往葡萄園去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郭易君/陸百加        “我們早晨起來往葡萄園去,看看葡萄發芽開花沒有,石榴放蕊沒有;我在那裡要將我的愛情給你。”(《歌》7:12)        上帝揀選了我們這群學生,那時候我們稚氣未脫。我們在清晨的第一縷日光之下,抱著吉他,在昆玉河邊靈修、唱歌。我們在搖曳的燭光下,在蚊子翩翩起舞的地下室,用基督的話語彼此鼓勵,去戰勝生命的軟弱。我們一起吃喝快樂,一起在校園裡不停地招呼同學:跟我們去教會吧!         後來,我們這群孩子長大了,畢業了。如今我們在各自呼召的禾場上為主奮勇收割。這不是詩,這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這也是詩,是世上最美的詩歌。  一、傳道吧,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        傳福音就是傳使人得救的好消息。這是基督的命令。        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傳福音的人,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上帝激動我的心,讓我不停地和別人分享福音。從2006年的個人傳福音,到2007年帶領高校傳福音禱告會,到2009-2011年的一對一傳福音和門徒訓練,我真的體會到《羅馬書》1:16的話:“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聖靈親自給福音做見證,證明這福音是真的。2007年一年,我們去了北京23所高校,禱告和傳福音。在石油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帶家屬區一個70多歲的老奶奶做決志禱告。她做完禱告,第一句話是:“怎麼沒有人早點告訴我啊?我這一輩子都白活了!”老奶奶的這句話,影響了我很多年。         去中央民族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帶了2個人信主,看顧了3個找不到教會的小羊;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傳福音的時候,碰到一個正準備自殺的男生。後來他放棄自殺,歸信耶穌。         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禱告、傳福音的時候,颳著特別大的北風,凍得人直發抖。我們發了近500份福音單頁,一對一地傳福音給十幾個人;在人民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幾個在針葉松下邊禱告,熱得要命,明光弟兄差點昏倒。        在城市學院傳福音的時候,我們被保安帶到保衛處審問;在中央黨校傳福音的時候,被一個老師罵得狗血淋頭;在清華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不只一次被人說腦子有毛病;在地質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遇見了基督教三自會的一個副主席,與其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激烈辯論。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傳福音禱告會上,我們提名禱告的人,後來幾乎都信了主;在北京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帶了6個人加入教會,其中兩個人後來成了我們最重要的同工;在北京林業大學,我們帶了一對戀人決志信主。後來他們成了我們的同工,現回到老家服事;在礦業大學接待我們、一起傳福音的弟兄姊妹,如今都成了教會的中堅力量。        還有很多的見證,不能一一訴說。        傳福音,才會看到上帝的榮耀;不傳福音,榮耀就要離開教會。        教會傳福音,就會增長;不傳福音,就會停滯,最後像死水一潭。        教會傳福音,就會見到神蹟和聖靈的能力;不傳福音,信仰很容易變成宗教教條。        教會傳福音,才會保持活力和血液的更新;教會不傳福音,就會在人際關係中內耗。        教會傳福音,能夠堅固信心;不傳福音,不會明白基督的福音真的可以救人性命。 […]

No Picture
事奉篇

隱約的紅字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李東光        高新志徹底打消了去讀神學院的念頭。回想這一段時間,他彷彿乘過山車,忽而呼嘯直上飄到雲端,忽而飛速下墜跌入塵埃。現在,他又回到了原點,漸漸定下心來,開始新一輪找工作的努力。 失業的博士         這要從新志之前的失業經歷說起。新志所在的大學城裡,有一家七八十人的華人教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教會的陳牧師60出頭,來自台灣,是慈眉善目的老伯伯形象,但十分講原則,典型的“外圓內方”。新志原是鎮上那所著名大學物理系的助理教授,也是教會裡負責主日學事工的執事。         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一開始,學校還儘量保持科研隊伍的穩定,但是國家給的研究經費這兩年大幅度削減,特別是在理論物理的研究上,由於不是很快就能見到經濟效益,所以國家便將經費轉而投向另外幾所名牌大學。如此一來,新志失業了,而且是在他即將有資格轉為終身教授之際。         他們的研究組解散,負責人在跳槽去另一所大學時,沒有把他帶去。一開始,新志並沒有在乎失業,還是高高興興地在教會服事,並且還趁拿著EI的機會,修了幾門“愛學網”上的神學課程,覺得很有收穫。又在週間開了一個查經班,組織一些暫時沒有工作的人,和來美探親的老人學聖經。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誇新志是一個信心的榜樣,牧師也在講道時,對此表揚。         當然,新志同時也在網上不斷尋找工作機會,聯繫一些認識的同道。他本以為這段等待的時間不會長於3個月,畢竟自己是科技大學畢業的,又在美國讀了博士,還在工作的五六年裡,發表了幾篇論文。可是1個月過去了,3個月過去了,熟悉的同道紛紛表示“Sorry”,海發出去的求職信,回復率連10%都不到,並且無一不是“你的條件很好,可是我們暫時沒有opening,等有了再和你聯繫”這樣的話。        於是,新志把求職視野擴大到公司,可是他從博士、博士後、到教職,一路十幾年都是在學校,因此沒有一家公司對他伸出橄欖枝。新志心裡開始有點打鼓,思前想後,有點後悔:要是去年把那篇關鍵的論文好好改一改,能在《科學》雜誌上登出的話,現在就不會這麼難找工作了。那篇論文,雜誌社當時要求補一些實驗資料,把原始資料整理好附上,不是很複雜,只要花一些氣力和時間的。        當時正巧教會在籌備針對新生的福音營,新志被委派為總策劃。他需要聯繫營地,踩點協商價格,設計報名表和廣告,聯繫講員,召開推廣外展會,分配房間,組織交通膳食等等,忙得不亦樂乎。結果營會辦的很成功,大家都交口稱讚新志的擺上,但是他的論文被退了回來,原因是有一篇類似的論文,搶先發表了。雖然新志在禱告中,求上帝讓他看見,他是在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不要太介意這次的失誤,但是,新志的老闆卻顯然很介意。很快,研究組解散重組的決定出臺了,新志變成了一個失業的博士。        一晃1年多過去了,原來的教授朋友在課題忙的時候,偶爾會叫他去做幾天臨時工,但都沒有增加一個position的可能。新志漸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完美的完美家庭        幸好,新志還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太太婉儀來自台灣,是實驗室的一名實驗員。人雖然不是顯眼的漂亮,但胖乎乎的憨厚模樣,十分可愛。新志是在與婉儀結婚後,才深刻體會到,受沒受過家政教育原來有那麼大的區別。        婉儀總是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條,窗明几淨,一塵不染。還能變著法兒作出各式各樣的台灣菜餚,讓新志這個從小吃“白菜燉粉條”長大的東北人,著實感受到了什麼叫幸福。新志是在讀博士時與婉儀相遇的。那時他偶爾會去教會吃免費大餐,結果認識了已經信主、服事飯食的婉儀。一打聽,原來兩人竟在同一辦公樓上班。那之後,幾經交往,心生愛慕,但婉儀明確表示,新志若不信主就免談。新志想,就衝著婉儀,信主也值!再說他對基督信仰並不反感,只是還不十分理解而已。於是新志信主、受洗,一氣呵成,二人遂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後兩情相悅,相敬如賓,一同去教會敬拜服事,新志也越信越有興趣,追求的心不斷增長。        這樣完美之家有什麼不完美呢?有。首先,他們結婚七八年了,卻一直沒能有小孩。不過兩人都沒有放棄,才近40歲,還有機會;就是實在沒有,“有我們倆在一起,也就夠了”,婉儀如此說。另外,還有一個不完美,就是他們兩人都是再婚。         婉儀的情況比較簡單,她是被拋棄的。剛來美國時,一個美國青年向她大獻殷勤,那時她太年輕,人生地疏地求學,也實在需要人照顧,沒想到就上了賊船。同居一段時間後,那人毫無憐憫地離開了她,不知所蹤。痛不欲生的婉儀就是在那時,由朋友帶進教會,開始了新的人生。         新志則是在來美國讀博士之前,有過一次婚姻。前妻是某幹部的女兒,十分漂亮,是通過朋友介紹主動與新志相會,並且一見鍾情。她喜歡新志的學識和即將赴美的機會,新志則喜歡她超群的美貌。新志剛來美國時,他們幾乎天天通電話。新志一肚子思戀,不知如何表達,而那一方卻常常直奔主題,問他什麼時候才能把她辦理出國。等了1年多,新志有了助教的資助,終於辦成這事。哪知道來後不久,二人就開始吵架。太太總是嫌他才賺那麼點錢,只能窩在小公寓裡。新志在博士後期,忙碌中有些怠慢,太太就大吵大鬧。一次新志實在忍不住了,大吵一架,甚至有點肢體接觸,太太在怒中報了警。雖然沒有被逮捕,但他們被判分居。剛一分開,太太那邊就有人趁火打劫,他們的婚姻便到了盡頭。離婚後,新志找到前面提到的大學教職,離開了傷心地。        只是,這場人生挫折後來依然影響著他。在和婉儀結婚時,新志已經受洗,希望能在教會舉辦婚禮,但陳牧師卻不同意。他說,教會傳統不為離過婚的人舉辦婚禮。再加上新志那時給人的印象是,信主就是為了找女朋友,有些人甚至說他們倆長不了。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在市政辦了手續,幾家朋友在一起吃了頓飯,就算是婚禮了。 獻身的資格 […]

No Picture
成長篇

與其在別處仰望,不如在這裡並肩 ——神愛喜善談微博服事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喜善口述,彭金鳳整理         身處網絡時代,無論我們是否承認,微博已悄然滲入我們的生活中,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服事。很多基督徒也玩微博,除了個人消遣,或是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外,微博更可以是傳福音的“一片園地”。         基督徒應當怎樣經營微博?怎樣把“俗世的場所”,變為“神聖的所在”?怎樣將生活與之平衡?讓我們來聽聽“神愛喜善”,這位草根的基督徒“微博達人”的故事(編註,在2013年7月,已有6萬餘人關注神愛喜善的微博): 始於網絡聊天室和論壇        我於1999年底信主的。        信主後,我跟許多人一樣,對真理十分渴慕,也有很多疑問,但常常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和解決。那時網絡開始盛行,於是我很快加入了網上的基督教論壇和語音室。語音室是一種網絡團契,因著對真理的渴慕,聚集在一起讀經、讚美、禱告、交通,建立起一種真誠、密切的關係。可以說,網絡團契給我提供了另一個培靈的空間。        我也常去讚美、曠野、雅歌等基督教的論壇。一開始,是我自己需要得到幫助、解惑,後來也開始解答一些簡單的信仰疑問,還參與一些話題的討論。        從2000年至2008年,這段在論壇和語音室的經歷,令我的生命漸漸更新和成熟。 眼見,心感,力行        參與基督教論壇久了,我漸漸發現,有些信徒經常會為某個話題爭論不休。這樣的辯論本在所難免,可有些辯論的最終結果,是紛爭、惱怒……論壇的網站,因而經常被關閉。我對此深感無奈。        有位朋友提醒我:不如去開自己的博客吧!於是,我在2009年2月開了博客。博客簡單多了,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爭論,也避免了被關閉的麻煩,可以專心發博文、傳福音。        2010年2月,又有位姐妹建議我開微博。剛開始我不很在意,一是覺得自己的精力沒那麼充足,二是不太瞭解怎樣“經營”微博。不過轉念一想,上帝給我多少力量,我就做多少事情吧!所以,開了微博,偶爾發幾條,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博客上。         到了2010年底,我發現關注我微博的人,竟比博客上的更多、更活躍,而且粉絲來自世界各地。這讓我很驚訝。原來,微博的風景更好,禾場更大。我好像一個人在園子裡撒種許久,卻不經意間發現,已是滿園馨香。又好像一個人旅行,起初路上景色平平,轉了一個路口,眼前豁然是一大片金黃色的麥海,沉甸甸的,等待著收割……真令人鼓舞歡欣!         遠牧師也在2009年8月開了博客,3年多的時間,關注他博客的人數是1萬人左右。2011年3月他又開通了微博,僅2年多的時間,關注者有17萬!可見,相對微博更受大家喜愛。        這時我想,上帝給我的感動是確實的,我要做的,就是花精力,專心來經營微博。 微博為誰而開?        關注我微博的人多了以後,有人就開始有所期待,經常希望我幫忙轉發或分享。比如,有生病的,孩子、家人失蹤的,要準備生產、動手術的,為了生計開網店的,難民營的,家庭破裂的,生活困難需要捐款的,找教會的,等等;求代禱、求安慰、求轉發、求解釋,也不計其數。如果做不到這些要求,就會有評論:“光講愛,沒有行為,什麼基督徒啊?”……        我心裡很為難,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地轉向上帝,跟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凡事依靠上帝,凡事向上帝呼求,而不是依靠某個人。        有一次我跟范學德老師交談,他說:“在網上服事,儘量不要去血氣辯論,有理也不要去爭,不要動怒。別人說的有道理,你就聽一下,儘量不要去反駁。網絡上這麼多人,不可能意見統一。你也不可能使全部人都滿意。就算在教會,大家的意見都不可能統一,更何況在網絡上呢?” […]

No Picture
成長篇

接受了“不可能之任務” ——網絡教學三年心得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S. C. Lee         我參與網絡教學(或稱遠距教學),緣於第一任愛學網主任李元雄長老的邀請。李長老任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行政副院長時,是我的老師。因師生情誼深厚,即使我畢業多年,李長老也轉換服事工場、離開華神,我們仍有聯絡。         2010年8月,李長老邀請我加入愛學網,擔任遠距教學課程導師。雖然我不熟悉電腦操作,也從未接觸過任何線上教學平臺,唯一熟悉的是課程內容——我道學碩士畢業後,從事過聖經翻譯相關工作,曾接受多年釋經與翻譯訓練。出於對李長老的信任,加上瞭解他在管理學與人才運用上的專業能力,我便大膽接受了這個挑戰。        原定於2011年才正式開始,沒想到提前在2010年9月,就要推廣試用期課程了。於是我摸索著,開始了愛學網第一門遠距教學工作——華神前院長陳濟民博士錄製的釋經學。同時開設的,還有護教學,由另一位導師Wally承擔。 差異大,難度高         之前,我已在台灣牧會21年了。除了教導自己堂會會友,也不間斷地進行海外培訓、宣教,以及台灣其他區會的牧養協助。我並完成道碩、神碩的裝備,專業以新約、神學、原文釋經、神學著作翻譯等為主——這也正是我在愛學網負責的相關課程範疇。         談到[海外校園機構]愛學網的網絡教學,可謂為“不可能之任務”:         第一,非隸屬任何神學院,沒有證書等吸引人的條件,全憑口碑與內涵;第二,這是新創的網路平臺,很多人不認識、也不熟悉如何操作;第三,學員來自海內外各地,不同背景,差異極大,要引導全體學生,難度極高。但是,神學教育一直是我的事奉方向,而李長老所邀請的網絡導師教學工作,正符合我本身的服事範疇。這是我接受此任務的一個原因。         一開始,我著重在輔導學員學習,並提供大量資料,輔助線上課程。然而我慢慢發現,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學員,學習能力有極大差異。因此辨識每個學員的程度,瞭解其學習困難,是必要的。        每當新學期開始,首先要認識該期學員的整體特質,按著學員可以吸收的程度,提供引導、協助,及給予輔助資料。然後,要逐步瞭解各個學員的學習態度,看看有何困難或障礙。如遇到急躁的同學,要引導其靜下來聆聽;如遇到好批判的同學,則引導其學習順服的功課;如遇到理解力較弱的同學,就多舉例說明……   “原來我一直弄錯了!”         不少學員把神學課程當作是過關考試那樣,學習目的只是獲取高分。這就不是神學教育,而是神學測試或知識程度檢驗了。這是危險的!若理論知識與信仰生命分開,就違背愛學網的教學使命了。         對此,我會在討論時旁敲側擊,多方鼓勵學生省思自己的信仰,引導他們從自己及他人的回應中,看出生命的樣式,包括生命與聖經真理不相符之處。在線上同步討論結束時,常有同學驚呼:“原來我一直弄錯了。原來服事不是回報耶穌捨命,而是以新生命活出基督!”“我以為基督徒軟弱是理所當然的,原來是要靠福音勝過啊!”“主啊!赦免我!……”這樣的回應,表示聖經真理已經開始影響其價值觀、進入其生命了。         同時,我也不斷鼓勵學員,面對困境時,應當以天國的價值觀回應,領受福音的生命,而不是因信福音入門,卻憑血氣行事(那就不是基督徒了)。經過2年多的學習,可以明顯看到,學員昔日的種種習性,如:衝動、血氣、愛比較分數、衝口批評、論斷等改變了,開始看重悔改、上帝的心意,有了順服、聆聽的門徒態度。         而且,他們不但自己如此,也這樣去教導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這就是正面的生命影響,符合神學教育的方向。 一路走來到如今         神學教育是輔助工具,目的是使人認識上帝、認識福音並得救的智慧。神學教育不直接改變人的生命(是聖靈),卻可以指出生命特質中與聖經不相符之處,好叫人知道悔改。神學教育也指出上帝美善的旨意,使我們知道靠福音去成全。        […]

成長篇

亞當存在嗎?(潘柏滔)

福音派主流喉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在2011年6月的社論中宣告:“我們必須相信,有《創世記》所描述的原始祖宗,並信他們能與上帝有屬靈的交往,這是正統基督信仰的底線。”

這立場的根據究竟是什麼?科學上的最新發現,對這立場有何挑戰?讓我們來做一點探討。 […]

No Picture
成長篇

大哉敬虔的奧秘︰三一真神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王偉成                                                                          作為上帝的工人——傳道,基本職責是傳福音,訓練門徒,並成全聖徒,建立基督身體,擴展上帝的國。保羅一再提醒教會,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有“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執事要“固守真理的奧秘”(《提前》2:9),長老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多》1:9),並命令提多,使信徒“在真理上純全無瑕疵”(《多》1:13),命令提摩太“作無愧的工人,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5),且在《猶大書》中奉勸聖徒,“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         最近聽聞一些極端或異端的教導:上帝是三名一位,耶和華等於天父……我心裡難過、焦急。真怕一點麵酵使全團發起來,基督教淪為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等異端而不自知!          (一)“三名一位”的錯誤        有位牧師在書中說:“上帝就是聖靈,主就是聖靈;這就好比說:上帝就是主,主就是上帝一樣。不要把上帝與主分開,也不要把聖靈與上帝或主分開。我們稱上帝為主,稱耶穌為主,稱主為耶穌,和稱主為上帝,都是在稱呼同一位上帝。因為上帝只有一位,除祂以外,再沒有別的上帝(參《林前》8:4-7)……        “那麼聖經為什麼有父、子、聖靈3種稱呼呢?我們所信的上帝,到底是3位,還是一位呢?按照傳統的說法,我們所信的是父、子、聖靈三位一體,是3位,也是一位。聖經並沒有用‘三位一體’這個名詞,聖經只有父、子、聖靈3種稱呼……         “那麼聖經為什麼對這位獨一的真神有3種不同的稱呼呢?按照傳統的說法,上帝有父、子、聖靈3個位格,卻是一體,因此稱為‘三位一體’。但聖經稱上帝為父、子、聖靈,均各有其屬靈的意義,以表明上帝的所是、所作、所為,以及祂與我們的關係……子神是父神的化身。”(《認識聖靈》p. 16-17)         很明顯,他是說一上帝、一位格,卻有3種稱呼,而3種稱呼是為了表明上帝與人的3種關係,不是“三位一體”,乃是“三名一位”。這正是第3世紀異端撒伯流(Sabellius)的“形態論”(Modalism)的錯誤,是與今天“獨一神格五旬節派”(Oneness Pentecostalism)一樣的錯誤。         我曾經與“獨一神格五旬節派”的一位中國女牧師辯論,她堅持上帝只有一個位格(One Person),舊約稱為天父,在顯能力時稱聖靈,在今天新約時代,祂顯明是耶穌。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所謂 saving name),只有耶穌的名。她強調一定要奉耶穌的名施洗,不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施洗。已經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的人,要奉主耶穌的名“重洗”!         的確,聖經裡沒有出現“三位一體”(Trinity)一詞,但這個詞卻歸納了整本聖經對上帝屬性與本質的啟示。“三位”是指聖父、聖子、聖靈,3位格永存、並存(three eternal co-existing divine persons)。“一體”是一個本體(Being),一個本首(Godhead),並屬同一神性本質(one divine nature: homoousios)。         […]

No Picture
好書選介

被誤會的主題 ──從《湯姆叔叔的小屋》解讀斯托夫人的信仰觀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明道        美國著名女作家哈麗特‧比徹‧斯托所著《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又譯作《黑奴籲天錄》),被林肯譽為“引發南北戰爭的導火索”。該書有兩個貫穿始終的主題:一是廢奴,一是信仰。而第二個主題,讀者往往誤解。 宣揚的不是宗教,是信仰         斯托夫人(1811─1896)出生在牧師家庭,做過教師。她在辛辛那提市住了18年,與南部蓄奴的村鎮僅一河之隔,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逃亡的黑奴。她本人也去過南方,親自瞭解那裡的情況。奴隸的悲慘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湯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        此書於1852年首次在《民族時代》刊物上連載,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受到無與倫比的歡迎。林肯總統後來接見斯托夫人時,稱她是“一本書釀成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凡是讀過《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人,都深深體會到美國黑奴制度的血腥、殘暴。該書廢奴觀點明確,呼籲社會變革,呼籲解放黑奴。對於讀者而言,社會政治的改變,可以帶來人權的保障、各方面的進步提高,是很好理解的。       特別作為中國讀者,我們早就學會了階級鬥爭的分析方法——《水滸傳》,是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揭露了資本主義的虛偽、黑暗;甚至《西遊記》,也是歌頌人民的反抗精神……那麼《湯姆叔叔的小屋》,當然反抗的是奴隸主階級的殘暴惡行!        所以,在閱讀《湯姆叔叔的小屋》時,我們很容易先入為主,以既有的思維模式,解構這篇名著,將其豐富內涵,簡單歸納為呼籲解放黑奴、揭露和譴責奴隸主暴行,然而,卻忽略或誤解了該書的另一個主題——宣揚“真正的信仰”──信仰耶穌基督!         斯托夫人此書常被詬病,認為她塑造的湯姆叔叔的形象,太有宗教氣息,缺乏反抗精神等等。其實這是對斯托夫人的誤會。斯托夫人不僅僅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更是“激進”的宣揚福音、反對“虛偽的教會”的基督徒。如果能夠仔細、客觀地通讀本書,會發現,作者對“基督教”有很多批判——有時直接描寫或評論,有時則藉著書中人(主要是聖克雷爾)的口進行。其批評很深、很透徹,甚至超過了許多教外人士對基督教的批判。        斯托夫人沒有宣揚基督教的外在形式,她宣揚的是:人,要信仰耶穌基督,要遵行聖經的教訓,真實認罪、悔改、信上帝! 斯托夫人的信仰觀,在書中一貫體現 ×信仰的作用──改變人和社會        斯托夫人並沒有把人物簡單地按照所屬階級貼上標籤。人的行為,除了受到自身地位的影響,也受到信仰的影響。有像瑪麗那樣雖然參加教會的聚會,卻刻薄、自私,也有像菲尼亞斯那樣,雖然不參加聚會,卻正直、善良幫助奴隸逃脫。        奴隸主中也有心地善良的,奴隸中也有殘暴的。例如,湯姆的第二個主人,奴隸主聖克雷爾,待奴隸很優厚。這除了天性使然,也與母親從小給他的信仰教育有關。聖克雷爾的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以聖經為人生指導。         在書中有一個場景:聖克雷爾的妻子瑪麗聚會回來,告訴聖克雷爾,講道的博士引用聖經,論證奴隸制度是合理的,有的人生來就是伺候人的,等等。這種講道,顯然很合瑪麗口味。         瑪麗批評聖克雷爾一天到晚在外跑,就是由於他不喜歡宗教。聖克雷爾反駁:“宗教!你們在禮拜堂裡聽到的那套玩意兒,就算是宗教嗎?那種拐彎抹角、可上可下,以便迎合自私自利的世俗社會中,各種歪門邪道的玩意兒,也算是宗教嗎?我這個人生來不敬神明、庸俗而愚昧,那種比我的本性更可恥、更狹隘、更不公正、更不顧他人死活的玩意兒,也算是宗教嗎?不!如果我要尋找一種宗派的話,它只能高於我自己的本性,絕不能比它低。”         這段話,說得真夠痛快。虛偽的信仰,只是人為自己罪行辯護的藉口、牟利的工具。在與堂姐奧菲利亞小姐的一次對話中,聖克雷爾說,黑奴中很多人沒有正常的道德觀念,偷竊、醉酒十分普遍,沒有正當的謀生技能。當然,這不能怪他們,他們的肉體、靈魂,已經被佔有、剝奪,沒有指望。如果把這樣的人,一下子解放,推出莊園、推向社會,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         通讀全書,我們可以肯定,這絕不是聖克雷爾的藉口,不是他想保住自己的奴隸主地位。他知道:“這是一個絕對遭天譴的制度。”“全國人民都對奴隸制度感到不滿。奴隸制度不僅對奴隸不利,對奴隸主也沒什麼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