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離或避難 ──詩篇第十一篇的啟發
溫漢輝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8期 帕斯的家庭悲劇 三年前在澳大利亞西岸的帕斯省發生了令人心酸的家庭悲劇:一位年僅廿六歲的年輕媽媽,將五位親生骨肉(最小只有八個月,最大的剛度過八週歲生日),載至荒無人煙的郊野地帶,用一 橡皮管將汽車所排出的廢氣輸進車,將自己及孩子們活活窒斃。這一宗家庭悲劇一時成為全澳大利亞的頭條新聞。儘管這是最嚴重的一宗,但按傳媒的報導,這只不過是澳大利亞近年來與日俱增的家庭悲劇之一罷了。 在看了這段新聞之後,心裡除了深感無奈,更是被一股“無能” (powerlessness)的感覺所淹沒。原因是我對這整個的家庭悲劇愛莫能助。特別是當我想到那五位天真又無辜的孩子們在不知情之下,被憂心如焚的 媽媽,載往一個離他們所熟悉的住宅區越來越遠的郊野之時,他們內心是何等的恐慌,我心中更是難過。 到底我們的社會在哪方面出了問題?我們應當將我們的社會及家庭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基督教所傳揚那充滿盼望的信息,對社會中許多對人生不再抱有希望的人來說,到底起了什麼積極的作用? 在聖經《詩篇》第十一篇的第二節中,詩人大衛說:“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有些時候我正是如此覺得自己猶如一個社會的 受害者,被社會許多悲劇事件所困擾(haunted),被許多熱衷于將神由天上的寶座上“趕”下來的人所追擊(hunted)。對世間一些不信的人來說, 基督徒所傳揚的,與現代人的需要根本毫無相關(irrelevant)。不論我們如何熱心地傳揚那認為能給人帶來希望的福音,這個社會看起來只有每下愈況。 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對這充滿病態的社會來說,似乎起不了什麼作用。看看美國幾宗令人髮指的校園射殺事件!再看看澳大利亞雪梨一年一 度、全球性最大的名為Mardi Gras的同性戀遊行狂歡集會,全球各地的同性戀者都遠道而來,每年給澳大利亞賺取巨額的外匯!這狂歡集會在澳大利亞越來越受廣大民眾所接納,許多所謂的 “基督教領袖”也開始以“容忍”(In the name of Tolerance)為由,將基督教的道德標準降低! 逃離的衝動 其實《詩篇》11:2中那所謂“心裡正直的人”並非指一些無罪的人,它乃指那些願意愛神、遵循神旨意的人。但這批人常被社會敗壞之風所困擾。也正因為這樣, 詩人大衛王在無能又無助之下,就很悲觀地講了一句代表了今天許多基督徒內心感受的話“(唉)!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甚麼呢?” 在這種情形之下,人只有兩個選擇──“逃避現實(escape)”,或是“到上帝面前避難(take refuge in God)”。《詩篇》中記載,那些圍繞詩人身邊的政治及宗教顧問,給王的勸告乃是叫他“逃避”──“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詩》11:1)換句話 說,他們對王說:“王啊,逃跑吧!這多年來,您也已經盡了您作王的本份。但是我們社會的根基實在是太敗壞了,遠非您的能力所能挽救。依我們看,您不如早日 […]